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7月,这3个月以来在我院门诊分诊就医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将其以平行对照的方式1:1随机分配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的护理流程,而对观察组患者在采取一般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上人性化护理。并对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经过3个月后的护理有效率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分诊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具有实际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门诊分诊;护理有效率;临床应用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科技不断地进步,医疗水平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的同时,对于自身身心健康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在对医疗技术水平高要求的现代也免不了对于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高要求高标准,在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健康”的今天,人性化护理的产生与发展是必要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也是尤为必要的,我院选取了100例门诊分诊就医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对他们的具体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以下为此次研究调查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至2019年6月至2019年7月,这3个月以来来我院门诊分诊就医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其全部患者均符合门诊分诊的诊断标准。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的形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在49.25±1.16岁)和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在50.12±2.41岁)。对两组患者的资料作统计学分析表明其两组患者一般统计学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该调查研究的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表明对该调查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方法
  对照组的50例患者应采取一般常规的门诊分诊护理流程,引导患者进行常规的诊断并分诊。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进行门诊分诊,具体方法措施如下:
  1.2.1对护理质量采取高要求高标准
  在患者入院后包括门诊分诊治疗及护理全过程都应贯彻努力做到医疗护理质量的最优化,主要包括对于诊断效果、医生检查效果、护理效果和后勤保障效果进行改善和提高。
  1.2.2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培养
  要努力贯彻好人性化服务的护理观念,统一护理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将制度完善化、效益化。对护理人员进行高效的管理让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1.2.3努力减轻患者的病痛伤害
  在保证患者得到合理护理服务的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病痛程度,努力使患者在尽可能短的疗程内承受尽可能少的痛苦和损伤保证患者获得最好的疗效。
  1.2.4护理人员整体规范化
  保证院内感染、医源性损伤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最低化。合理地进行治疗检查以及用药收费。简化服务流程、护理人员还需注意工作时的言行举止、仪表仪态。
  1.2.5从细节上照顾患者
  设置无障碍通道、应急通道、电梯,为患者配备娱乐室、康复室、学习室。控制好外部环境的光线、温度、湿度。保持病房的通风整洁。
  1.2.6关心患者的心理体验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尊重体贴患者,努力保护患者的隐私。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具体评判指标如下:
  显效标准:患者无明显症状或症状完全消失,情绪稳定,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
  有效标准: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无明显负面消极情绪,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
  无效标准:患者症状毫无改善或者恶化,有明显负面消极情绪,对护理服务一般满意。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8.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121 P=0.001),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分析情况见表1.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使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高质量的交流还能提高患病效率改善患者的针对性体验。并且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分诊中能够体现出医疗服务的高效,从看病问诊到分诊治疗护理都能以最高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为所有门诊分诊患者提供的人性化护理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能够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让就诊环境和患者及家属能够充分感受到人情味和人文关怀。其人性化护理的最终目的就是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心的就诊环境,能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到舒适、安心和满意[1]
  在保证了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社会市场竞争的成败关键就在于服务。只有给患者提供更好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医院才能够持续更好的发展。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医疗服务机构,所以医患关系处理上是尤为重要的,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人性化护理在各方面都能给患者带来一个良好的体验,它能够通过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关系不断地增进和改善其具有绝对的卓越性和主动性[2]
  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经过3个月后的护理有效率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分诊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改善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患者极护理人员的高度认可,具有良好的实际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參考文献:
  [1]王辉, 聂世俊, 孙洪娜.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分诊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 2017,41(04):105-107.
  [2]王彩霞 , 马秀娟 , 李倩 . 人性化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7,05(37):132-1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妇女保健中采用健康教育和护理促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本中心收取的86例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3例)和综合组(4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卫生保健,综合组采用健康教育和护理促进。观察两组妇女的遵医行为评分以及保健水平情况。结果 综合组的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同时普通疾病发生率、重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0月-12月与2019年1月-3月兩个时间段收治的门诊输液病人各45例纳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护理方式分别为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7.78%),服务态度、操作水平、护理质量及环境管理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实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康复病房采取护理管理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笔者单位小儿康复病房共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为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为常规护理+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6%、7.7%,差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以我院ICU病房既往的工作状况研究对象,对其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并且分析其诱发原因,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分别抽取针对性干预前后ICU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采取针对性干预的为观察组,为采取常规干预的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抢救护理)和优化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每组各27例。结果:优化组患者、静脉采血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和治疗时间等各项抢救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静脉采血时
期刊
摘要:目的:研讨风险评估护理对呼吸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呼吸内科收治的危重病人30例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呼吸内科收治的危重病人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风险护理管理小组,进行风险评估护理,比较2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肺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科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呼吸科重症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比对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呼吸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
期刊
摘要:目的:研讨急诊胸痛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对抢救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的10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例,并按1:1比例随机纳入两组,A组(n=50)按标准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救治,B组(n=50)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救治,对比A、B组的急诊护理成效。结果:与A组相比,B组分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急救时间等有更显著的缩短,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伤口造口失禁皮肤护理管理系统建立与运行后皮肤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86例伤口造口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日期将其分为参照组(2017年8月-2017年12月)与研究组(2019年1月7月),每组各4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造口伤口失禁皮肤护理管理体系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优良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塞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脑梗塞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于实施前后1年分别选择65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其不良情况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实施后,患者的不良情况总发生率(7.69%)低于实施前(26.15%),护理满意率(93.85%)高于实施前(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对脑梗塞患者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