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拉格国际演出设计与空间设计四年展”即将举办之际,“2015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序幕。同日,作为展览重要部分——“舞台·科技·未来”主题研讨会也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展览主要策划人、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健主持会议,20多位参展舞美设计师,和一些剧院团的专业人员、相关艺术院校师生应邀参会。老中青三代舞美大师围绕舞美设计理念与创新及走向,华山论剑,积极探讨舞台设计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探索中国舞台美术的未来。
一、艺术为本,技术服务于舞台创作
戏剧、舞美设计归根结底属于艺术的范畴,舞台作品就是艺术家舞美理念的体现,技术是无生命的,必须依靠艺术家的设计赋予它灵魂与灵性。科技只是一种手段,绝非舞台艺术的最终目的,必须服务于舞台艺术创作,不能本末倒置。与会代表基于舞台美术的属性,从不同角度,异口同声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刘杏林:
舞台作品就是艺术家对专业规律、视觉传达和主题把握的体现,不论是否重视理论或研究,舞台美术实践都会直接体现舞美设计者的专业认识和思考。在剧场技术日益翻新的当下,设备的新、技术的新不能代替舞台艺术家创造思维的新。就舞台美术展而言,之所以要把舞台上呈现过的东西放在展厅再展览,其很关键的一点是,展厅是一个空间,而不再是一个舞台。“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与剧场建筑四年展”更名为“布拉格国际演出设计与空间设计四年展”,这是一种理念的改变。随着世界上文化理念的发展变化和视觉艺术形式的演变,人们会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科技,更及时地交流最新经验和看法,这就需要一个引导的平台,希望2015年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成为一个传播引导新的舞台理念的平台。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罗江涛:
戏剧、舞美设计归根结底属于艺术范畴,艺术创作是一种实践,因为舞美创作的实践性,技术手段已经成了舞美创作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科技日新月异,谁也不能阻碍其发展,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给各类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科技只是一种手段,绝对不是舞台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
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教授孙大庆:
要“慎重看待科技”。新的科技必须要在运用于现实生活、具备了文化意义之后才具备成为艺术、戏剧内容的基础,哪怕社会生活加速,其时间再短也是不可逾越的过程,这是一个基本逻辑。舞台艺术的主体是表演艺术,舞美是综合艺术的一部分,舞美设计师要摆正大位置,为综合艺术整体工作;要以艺术家的角度看待科技、运用科技,同时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艺术表达、思想表达要放在第一位。
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主任、教授李威:
纵观历史发展,人的感情和情怀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变化太大,今天的人们就难以欣赏李白的诗、李清照的词。进剧场的观众还是希望看到现实中找不到的、难忘的情怀,戏剧舞美工作者应注重对不变情怀的研究。戏剧与影视的区别在于观众与演员能否面对面的交流,如果淡化了这种情感交流,戏剧就是失败的。技术变化永远是快的,今天的舞台技术已能制造炫目的、震撼的效果,但设计师应该更注重对人的不变情怀的表达,满足进剧场看戏观众的内心需求。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刘科栋:
对新生事物不能接受,就意味着你已老去。伴随时代进步,科技的进步不可抗拒,你可以对它视而不见,但它始终存在。我个人对技术是既不拒绝,也不特别喜欢。但一种糟糕的技术,是灾难。所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我对一些新的技术设备还有些戒心。同时,技术永远追求新的、未来式的,本身没有感情色彩、没有生命,而艺术是生命的体现,技术的介入需要艺术家为它注入灵魂,让技术具有灵性,在舞台上人和灵魂是最重要的,技术应与剧情贴切结合,不要让艺术变成技术、科技的附庸。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教师沈力:
创作中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如何在舞台上合理运用剧情,体现艺术家内心创作理念的阐释手段非常重要。理念来自交流,比技术更重要,技术应服务于理念,应该把自己的视野打开,让更新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手段。不能容忍为了迁就技术手段而把剧本的精髓删掉,剧本是创作的基础,技术发展不能让创作过程本末倒置。
二、善用科技 舞台美术创新发展
很多专家认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使我们传统和现代意义上的舞台艺术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家要创新观念,了解、善用新技术,丰富舞台表现手段和传达方式。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科技在艺术创作中并行不悖。
广东舞台美术研究会会长季乔:
科技在当今的舞台设计中可谓一门高级的魔法,而魔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新技术、新理念衍生的表现手段。当常规的方法不足以体现戏剧的最高状态时,可以借助于科技力量,让惯用的技术表现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渗透,模糊二者的界限,相互拓展提升。同时,不断地对技术进行 “解读”,方能使戏剧形成出人意料的变幻效果。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科技在艺术创作中并行不悖。
著名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严文龙:
其一,科技很重要,个人对科技完全接受,完全不反感。舞台不是独立存在的空间,而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设计师要了解科技,善于运用科技在舞台上的表达,设计师应该具有这样的设计掌控能力,根据剧情需要决定是否采用科技手段、选用哪种技术手段,让科技为我所用,但决不能因运用科技反而削弱了舞台的魅力。其二,舞台美术是提供一种整体的视觉艺术。在人体所接受到的信息中,有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的,因此,科技的更新和艺术理念的进步让舞美行业成为一个很有魅力的专业,舞美设计师对于演出作品的掌控能力和研创能力越来越大,在戏剧艺术中必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青年设计师胡佐:
艺术贵在创新,舞台美术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得到发展,当代舞台美术的创新,不可能和悠久的东西方戏剧传统彻底决裂。创新无限,近年来,科技的应用非常广泛,科技再怎么发展再怎么高超都不能代替设计师的理念和思维的出新,代替不了舞台艺术的发展。它只是一种外在因素,只是舞台美术发展的一种外在推动力量;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合理地应用它,才能让舞台美术呈现更好的形式。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青年舞美设计申奥:
新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视频技术的发展为舞台呈现带来巨大的变化。我有时畏惧新技术的发展速度,但我们绕不开新技术,因为新技术的使用可以拓展艺术家的视野,使舞台艺术手段更加丰富,改变舞台形式和面貌,合理的技术应用能体现艺术家的理念,这是非常有力量的。观念的创新永远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如果技术能很好地结合剧情,很好地阐释艺术家创新的思维和理念,那就有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品。艺术家需要对新技术有了解和认识热情,技术是手段,掌握越多运用起来就会越便利。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边文彤:
在舞美设计创作中,不会拒绝采用技术,会适当将新技术引进融入演出。用什么样的手段去缩短戏剧情感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这是特别重要的,就像选择技术、选择材料、选择手段和选择风格是一样的,其标准就是要表达:什么放在舞台上能让我们和观众有一个紧密的体验和分享。
三、未来:舞台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
一些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缺乏舞台艺术与科技研发应用专业机构,舞台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有待提升,如何促进科技与艺术的真正融合,值得业内艺术家、企业家共同深思。未来属于伴随科技成长的年轻舞美人,未来,舞台科技与艺术将更深度融合。
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中国舞美学会名誉会长薛殿杰:
新技术应用对舞台美术表现有巨大促进作用。个人曾考察美国百老汇舞台设计师工作室,发现百老汇有一种创作方式,即专门围绕技术表现手段来进行编剧和之后的一系列创作,这是一种拿形式去找内容的逆向思维,但我们国家至今没有这样的专业技术团队和对应的服务商。目前,很多大剧院自身的舞美机械利用率较低,希望舞台艺术家组建成立自己的技术团队,希望国内有相应的科研队伍,有针对性地研究技术、研发生产设备产品,才能更好地促进舞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刘科栋:如何让新技术介入小型演出,降低成本,更广泛地推动技术在舞台领域的应用是最重要的,不能只将新技术应用于秀场、大型演出中。日本有专门机构,研究舞台技术,控制成本。目前,国内缺乏专门研究机构,科技与艺术如何才能真正地融合,值得艺术家、企业家深思。
孙大庆:“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应该为热爱戏剧、热爱美术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年轻的舞美人应借助各种平台展现自己的理念作品,这对推动整个舞美行业发展大有裨益。
罗江涛:未来是属于年轻人,属于下一辈人的,新兴科技必然要进入年轻人的生活,未来的年轻人将在新的科技下创造出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戏剧审美、戏剧艺术。
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张武:
舞台美术者通过作品来交流。科技本身不重要,设计师的作品与科技的关系、人与科技的关系更重要,舞美艺术创作要探讨和表达科技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曾年轻,我一直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教育、启发,才取得一些成绩和参加展览,而舞美的未来在于年轻的舞美设计者,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舞美人崛起,有更多优秀的展品参展。
著名舞美学者刘元声:
在展览中青年一代舞台美术设计师崭露头角,可喜可赞。我们的艺术创作正在向经营模式过渡,当今是呼吁精品的时代,应该鼓励培育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内容和形式统一的精品。希望“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向国际舞美盛事布拉格四年展(PQ)看齐,从中发现精英、培养精英,鼓励精英,产生舞台美术精品,这也是中国舞美发展方向。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科技已渗透到舞台艺术产品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舞台艺术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舞台设备技术的创新发展。立足舞台美术艺术的角度,理性看待舞台科技的参与和应用,善用科技,才能使舞台创作日臻完美,涌现真正的舞台美术精品。期待舞台艺术创作者与技术研发者携手共进,推动艺术与科技进一步深度融合,促进中国舞美精英辈出,精品巨献,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编辑 张冠华)
一、艺术为本,技术服务于舞台创作
戏剧、舞美设计归根结底属于艺术的范畴,舞台作品就是艺术家舞美理念的体现,技术是无生命的,必须依靠艺术家的设计赋予它灵魂与灵性。科技只是一种手段,绝非舞台艺术的最终目的,必须服务于舞台艺术创作,不能本末倒置。与会代表基于舞台美术的属性,从不同角度,异口同声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刘杏林:
舞台作品就是艺术家对专业规律、视觉传达和主题把握的体现,不论是否重视理论或研究,舞台美术实践都会直接体现舞美设计者的专业认识和思考。在剧场技术日益翻新的当下,设备的新、技术的新不能代替舞台艺术家创造思维的新。就舞台美术展而言,之所以要把舞台上呈现过的东西放在展厅再展览,其很关键的一点是,展厅是一个空间,而不再是一个舞台。“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与剧场建筑四年展”更名为“布拉格国际演出设计与空间设计四年展”,这是一种理念的改变。随着世界上文化理念的发展变化和视觉艺术形式的演变,人们会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科技,更及时地交流最新经验和看法,这就需要一个引导的平台,希望2015年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成为一个传播引导新的舞台理念的平台。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罗江涛:
戏剧、舞美设计归根结底属于艺术范畴,艺术创作是一种实践,因为舞美创作的实践性,技术手段已经成了舞美创作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科技日新月异,谁也不能阻碍其发展,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给各类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科技只是一种手段,绝对不是舞台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
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教授孙大庆:
要“慎重看待科技”。新的科技必须要在运用于现实生活、具备了文化意义之后才具备成为艺术、戏剧内容的基础,哪怕社会生活加速,其时间再短也是不可逾越的过程,这是一个基本逻辑。舞台艺术的主体是表演艺术,舞美是综合艺术的一部分,舞美设计师要摆正大位置,为综合艺术整体工作;要以艺术家的角度看待科技、运用科技,同时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艺术表达、思想表达要放在第一位。
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主任、教授李威:
纵观历史发展,人的感情和情怀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变化太大,今天的人们就难以欣赏李白的诗、李清照的词。进剧场的观众还是希望看到现实中找不到的、难忘的情怀,戏剧舞美工作者应注重对不变情怀的研究。戏剧与影视的区别在于观众与演员能否面对面的交流,如果淡化了这种情感交流,戏剧就是失败的。技术变化永远是快的,今天的舞台技术已能制造炫目的、震撼的效果,但设计师应该更注重对人的不变情怀的表达,满足进剧场看戏观众的内心需求。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刘科栋:
对新生事物不能接受,就意味着你已老去。伴随时代进步,科技的进步不可抗拒,你可以对它视而不见,但它始终存在。我个人对技术是既不拒绝,也不特别喜欢。但一种糟糕的技术,是灾难。所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我对一些新的技术设备还有些戒心。同时,技术永远追求新的、未来式的,本身没有感情色彩、没有生命,而艺术是生命的体现,技术的介入需要艺术家为它注入灵魂,让技术具有灵性,在舞台上人和灵魂是最重要的,技术应与剧情贴切结合,不要让艺术变成技术、科技的附庸。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教师沈力:
创作中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如何在舞台上合理运用剧情,体现艺术家内心创作理念的阐释手段非常重要。理念来自交流,比技术更重要,技术应服务于理念,应该把自己的视野打开,让更新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手段。不能容忍为了迁就技术手段而把剧本的精髓删掉,剧本是创作的基础,技术发展不能让创作过程本末倒置。
二、善用科技 舞台美术创新发展
很多专家认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使我们传统和现代意义上的舞台艺术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家要创新观念,了解、善用新技术,丰富舞台表现手段和传达方式。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科技在艺术创作中并行不悖。
广东舞台美术研究会会长季乔:
科技在当今的舞台设计中可谓一门高级的魔法,而魔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新技术、新理念衍生的表现手段。当常规的方法不足以体现戏剧的最高状态时,可以借助于科技力量,让惯用的技术表现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渗透,模糊二者的界限,相互拓展提升。同时,不断地对技术进行 “解读”,方能使戏剧形成出人意料的变幻效果。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科技在艺术创作中并行不悖。
著名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严文龙:
其一,科技很重要,个人对科技完全接受,完全不反感。舞台不是独立存在的空间,而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设计师要了解科技,善于运用科技在舞台上的表达,设计师应该具有这样的设计掌控能力,根据剧情需要决定是否采用科技手段、选用哪种技术手段,让科技为我所用,但决不能因运用科技反而削弱了舞台的魅力。其二,舞台美术是提供一种整体的视觉艺术。在人体所接受到的信息中,有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的,因此,科技的更新和艺术理念的进步让舞美行业成为一个很有魅力的专业,舞美设计师对于演出作品的掌控能力和研创能力越来越大,在戏剧艺术中必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青年设计师胡佐:
艺术贵在创新,舞台美术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得到发展,当代舞台美术的创新,不可能和悠久的东西方戏剧传统彻底决裂。创新无限,近年来,科技的应用非常广泛,科技再怎么发展再怎么高超都不能代替设计师的理念和思维的出新,代替不了舞台艺术的发展。它只是一种外在因素,只是舞台美术发展的一种外在推动力量;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合理地应用它,才能让舞台美术呈现更好的形式。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青年舞美设计申奥:
新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视频技术的发展为舞台呈现带来巨大的变化。我有时畏惧新技术的发展速度,但我们绕不开新技术,因为新技术的使用可以拓展艺术家的视野,使舞台艺术手段更加丰富,改变舞台形式和面貌,合理的技术应用能体现艺术家的理念,这是非常有力量的。观念的创新永远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如果技术能很好地结合剧情,很好地阐释艺术家创新的思维和理念,那就有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品。艺术家需要对新技术有了解和认识热情,技术是手段,掌握越多运用起来就会越便利。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边文彤:
在舞美设计创作中,不会拒绝采用技术,会适当将新技术引进融入演出。用什么样的手段去缩短戏剧情感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这是特别重要的,就像选择技术、选择材料、选择手段和选择风格是一样的,其标准就是要表达:什么放在舞台上能让我们和观众有一个紧密的体验和分享。
三、未来:舞台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
一些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缺乏舞台艺术与科技研发应用专业机构,舞台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有待提升,如何促进科技与艺术的真正融合,值得业内艺术家、企业家共同深思。未来属于伴随科技成长的年轻舞美人,未来,舞台科技与艺术将更深度融合。
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中国舞美学会名誉会长薛殿杰:
新技术应用对舞台美术表现有巨大促进作用。个人曾考察美国百老汇舞台设计师工作室,发现百老汇有一种创作方式,即专门围绕技术表现手段来进行编剧和之后的一系列创作,这是一种拿形式去找内容的逆向思维,但我们国家至今没有这样的专业技术团队和对应的服务商。目前,很多大剧院自身的舞美机械利用率较低,希望舞台艺术家组建成立自己的技术团队,希望国内有相应的科研队伍,有针对性地研究技术、研发生产设备产品,才能更好地促进舞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刘科栋:如何让新技术介入小型演出,降低成本,更广泛地推动技术在舞台领域的应用是最重要的,不能只将新技术应用于秀场、大型演出中。日本有专门机构,研究舞台技术,控制成本。目前,国内缺乏专门研究机构,科技与艺术如何才能真正地融合,值得艺术家、企业家深思。
孙大庆:“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应该为热爱戏剧、热爱美术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年轻的舞美人应借助各种平台展现自己的理念作品,这对推动整个舞美行业发展大有裨益。
罗江涛:未来是属于年轻人,属于下一辈人的,新兴科技必然要进入年轻人的生活,未来的年轻人将在新的科技下创造出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戏剧审美、戏剧艺术。
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张武:
舞台美术者通过作品来交流。科技本身不重要,设计师的作品与科技的关系、人与科技的关系更重要,舞美艺术创作要探讨和表达科技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曾年轻,我一直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教育、启发,才取得一些成绩和参加展览,而舞美的未来在于年轻的舞美设计者,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舞美人崛起,有更多优秀的展品参展。
著名舞美学者刘元声:
在展览中青年一代舞台美术设计师崭露头角,可喜可赞。我们的艺术创作正在向经营模式过渡,当今是呼吁精品的时代,应该鼓励培育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内容和形式统一的精品。希望“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向国际舞美盛事布拉格四年展(PQ)看齐,从中发现精英、培养精英,鼓励精英,产生舞台美术精品,这也是中国舞美发展方向。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科技已渗透到舞台艺术产品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舞台艺术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舞台设备技术的创新发展。立足舞台美术艺术的角度,理性看待舞台科技的参与和应用,善用科技,才能使舞台创作日臻完美,涌现真正的舞台美术精品。期待舞台艺术创作者与技术研发者携手共进,推动艺术与科技进一步深度融合,促进中国舞美精英辈出,精品巨献,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编辑 张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