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情”字了得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an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富于情感的,语文也是富于情感的。列宁说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感情而存在。”因而,语文教学始终是离不开情感教育。新课程理念把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一样是帮助学生获得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一、情感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这就是说,要使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教学应该在情感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欲望,并逐步养成敏锐的情感感受能力。这种感受与认知活动交融在一起,成为学生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心理过程。
  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之中。通过教师的范读,把教师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范读,除了示范作用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把教师这个特定个体的情感体验通过声情表现出来。通过学生的朗读,进行情感体验的交流和深化,完成课文本身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语文课上的各种形式的朗读,都要求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读出真情实感来。
  情感教育应寓于讲解之中。教师的讲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包括情感的熏陶。教师讲解课文时,都会把自己的爱憎、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节课,无论是导语还是结束语,都应该充满真情,充满激情,应该激起学生的感情涟漪,不应该是生硬呆板,索然无味。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充分调动自身的声音、表情、神态、动作等富于情感表现的因素,反映教师的情感和文本作者、人物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感受。
  情感教育应寓于阅读指导之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阅读过程应是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内化过程,这一过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就不可能完成阅读目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怎样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保持情感张力。罗生布拉特认为,阅读材料、阅读情境、阅读者的心境呈现某种一致时,阅读的效果就好。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在情感方面加强刺激力度,达到引起学生阅读的注意和兴趣,产生心理上的阅读需求的目的,让学生在走进人物心中,体悟人物情感;走进作品展示的时代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人物的双边、多边对话中,完成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应寓于作文训练之中。喜怒哀乐,怨愤忧愁,爱憎好恶,褒扬贬斥……这种种感情组成了人类世界。作文训练,正是指导帮助学生去正确、具体、生动地酝酿和表达这种种感情。这就决定了作文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教育的过程。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因此,表达就必然是感情的蓄积和抒发的过程。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作文训练的过程,也是学会做人的过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真情投入。
  首先,教会学生热爱生活。从作文训练的角度来看,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对待人、事、物有感情,有热情,才能获取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注重写作训练中的情感教育,就是重视思想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生活态度的引导,又为作文训练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教会学生热爱生活,教师首先要热爱生活,要讲究言传身教,用教师实际行动去渗透和启发学生。要多选用生活化、情感化的题材去让学生训练,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教师还可以经常的创造情景触发、诱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表达欲望,在训练中及早进入“情感角色”。例如:教师可以创设即兴式情景、推测性情景、即时观察式情景、回忆式情景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实现情感教育。
  其次,情感教育要贯穿作文训练全过程。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到立意构思、动笔表达等各个写作环节,教师都要全程加以引导。作文的评讲过程也应该是情感教育的过程,可以采用师生双边、多边的评讲方式,让学生在评改活动中受到情感教育。
  在日常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坚持不懈的进行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养成丰富健康的情感,学生就能用自己情感的火焰照亮自己的人生旅途,温暖他人的心田,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受益无穷。
  
  二、协调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教学是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摆正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交流是不容忽视的。
  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使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就必须破除师道尊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不能处处包办,要还给学生主动权、选择权、创造权。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激发其创造精神。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企图用强制的训斥的手段要求学生建立起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那是不可能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师生间的思想沟通,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激发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必须以诚感人,以情动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教材中所表现出的乡情、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爱心、善心、事业心、进取心、自尊心、自信心、正义感、责任感等等,教师必须先感同身受,才能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与学生交流沟通。千万不能以教训人的口吻对学生唱高调,说假话;千万不能故作姿态,矫揉造作。情感的交流主要手段是语言,语文教师尤其要善于以言感人,要努力用富于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去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是认知发展的动力,认知活动的启动、维持、发展都离不开情感的作用,没有情感教育的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很难进入最佳状态的,可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怎一个“情”字了得!
  (责编 李 晔)
其他文献
作文的提高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积累。我认为写作文的积累主要从语言积累、情感积累和生活积累三方面人手。    第一,积累语言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语言的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相反语言积累贫乏,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
古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书(文章)读得多了,它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由此可见,朗读是十分重要的。古人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什么?语感使之然也。语感,即语言感受力。一般来说,它指人们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感觉,一种能够脱口而出的感觉,是对特定环境的不经逻辑推理、直接迅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语感是运用语言的一种感受,它可以使人们对语言的正误、恰当与否
小明看到一幅画,画面是一个人在聚精会神地射擊。  小明就问他的爷爷:“爷爷,为什么打枪时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爷爷回答说:“如果两只眼睛都闭上了,那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丹妮供稿)
采蘑菇的小红帽
目前,我们英语教育者为了改变农村学生中较常见的“哑巴英语”的现象,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口语交流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上好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    1.对话课中,教师必须处理好讲解与训练的关系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我们注意到,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进行社会调查”。因此,近几年来
语文课堂,是引领学生体验阅读快乐、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热爱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拓宽学生反思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又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语文和生活更好地链接。    一、教师用积极乐观、健康昂扬的精神去感染学生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开始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富有朝气,充满热情,但情绪不够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在课堂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可谓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写出了对亲人的怀念,道出了心底的真情。尽管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琐事,但读来却十分亲切。真情,使这篇文章自然朴实,真切动人。  作者从对小轩的修葺中就开始蕴蓄着真情了。本来一间狭小、破漏而且光线昏暗的小屋子,经过作者的修葺之后,变得明亮、优美了。庭院中花木摇曳,白天有可爱的小鸟,夜晚有斑驳的树影,轩中的人或“偃
创新是以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交流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因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语言交流习惯,是当今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Jean Thomas曾说过一句名言:“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教育改革,重要的是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教师有意识地在阅读课中进行拓展,将教学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拓”是开拓、开辟,“展”是展开、发展,“拓展”即开辟新的领域,追求新的发展。阅读教学的拓展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多知道一些,多思考一些……有效的拓展,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胸襟,丰富他们的体验和阅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