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但是,随着教育的开放、多元,面对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的教学之法,人们似乎对“比较”一法关注不够,存有淡化漠视的现象。笔者认为,比较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认识、鉴别事物的一 种方法;比较之法,是一种朴实自然的教学方法,只要处于思考状态,都会与比较有缘。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比较”的教学作用,组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阅读,开拓思维空间,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一.利用比较,突破课文要点
比较有助于教师突破课文的重点。不同作家写出来的虽是同一题材的作品,但会在选材、立意、情感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同,而我们读者也恰恰又在这不同之上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从而突破文章的重点。如学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文后,可让学生比较两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经比较,两人的思想性格极为清晰:两人虽同属贬谪官员,但范仲淹心境旷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欧阳修虽能认真处理政事,同滁州百姓游宴于琅琊山,有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但宴欢之中醉酒多少有点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情怀、借酒浇愁的味道。通过比较导学,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两文的感情基调差异,阅读视野进一步拓宽。实践证明,同中找异,异中求同,择要而比,能把握课文要点,使学生学得活解得深用得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有助于教师突破课文的难点。为了较为全面深刻地突出课文重点在文中的地位,课文作者往往采用多种的方法(诸如修辞、语法、逻辑)来加以表达,这些方法有时不大容易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善用比较,就能容易把课文的难点讲清讲透。如,苏教版八年级“感悟亲情”单元中,有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和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两篇文章,都是让同学们体悟“天下父母心”的,但写作构思却迥然相异。《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邹韬奋先生是在截取的四个典型片段中把母亲对子女的爱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温柔地滋润着每个学子的心;《父母的心》是一篇小说,川端康成先生则在一波三折的“换子”过程中哀婉地诉说着深深的父母之爱,如根根芒刺刺痛着学子们每个柔软的神经。这两种构思截然相反的文章,在教学时如果拿来比较阅读的话,毫无疑问,同学们不仅会对这两篇文章中蕴含的父母之心念念不忘,同时对这两篇文章不同的构思也会记忆深刻,对两文的写法特点感受真切。
二.利用比较,引发联想探究
比较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通过比较分析,能训练对比性思维,有效地增进思维的深刻性,达到对事物的深刻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语句善于联想,利用比较读“活”文本,延伸探究,或联想生活中的实例,或联想学过的课文,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化理解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在讲授《与朱元思书》时,笔者引导学生归类分析“表示江水清澈”的句子。有的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的说:“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有的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在相互比较中,学生思维得到扩展。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中的关键句展开对文本的进一步探究。如朱自清的《绿》,结合文中“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笔者向同学们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第一次去仙岩的时间是春天,可谓是春水绿波,为什么“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才“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难道春绿不够“奇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原来作者之所以惊诧于梅雨潭的“绿”的奇异,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客观而是主观。“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文章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明朗愉快的心情。此文写于1924年间,正值大革命时期,作者满怀对生命的热爱、对新生活的期盼的激情,而满眼生机盎然的的“绿”不正是蓬勃生命的体现吗?于是,绿“奇异”了!同学们在“两次”仙岩的比较中探究到了作者内心细微的巨大情感波澜。
比较探究,可以用于关键语句,也可以用于文章的思想主旨。一经比较,探究就能大大深入,激思活学。在学习《鱼我所欲也》时,我们可以联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加深主旨的理解。在比较中,我们领悟到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是同具体的情境相关联的。《热爱生命》一文是作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命受到威胁时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渴望和热情,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鱼我所欲也》主张“舍生取义”,这是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需要作出抉择时,人们选择大义舍弃生命,这是一个人拥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是更高层次的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利用比较,联想探究,就能活学活用,有效提高迁移思维能力,使知识得到迁移拓展和创新运用。
三.利用比较,品味语言深义
品味语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有时,单单对着原句来体会,往往感悟不出语言的深义。而通过比较,就能快速地了解意思,理解深义。一位老师在教学《呼兰河传》(节选)时,就采用课文原文与改文比较的方法。
原文:“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改文:“黄瓜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玉米长高的长高。”
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分析比较,就发现原文中“愿意……就……”的句式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写活了黄瓜与玉米的自由生长,更让我们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由衷的自由喜悦之情与她的天真、童趣。
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多收了三五斗》时,让学生把编入教材前的文字与课文的文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这样改编,分析研究修改的道理,指导学生品味评价作品语言的优劣。
“听听看,今年什么价钱。”
“比去年都不如,只有五块钱!”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嘴脸。 ……“那么,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的钞票不是中国银行的。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坚强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
入选教材时,叶老把文中加点的词“嘴脸”改为了“神色”,“坚强”改为了“强硬”。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比一比两者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在比较甄别中领会“嘴脸”是贬义词,不宜用在憨厚淳朴的“旧毡帽朋友”的身上,而“坚强”是褒义词,形容账房先生也很不妥。删改后,作者对小说中不同人物的爱憎感情,表达得更准确、更鲜明。这样的比较阅读,最能让学生直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直接地明了作品的语言特色,准确地体味作者的感情,也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利用比较,拓展延伸阅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在延伸阅读中了解与课文相衔接和相关联的内容,感悟作品“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我们认为,比较就是一个有效依托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比较进行联想想象,发散思维,拓展延伸,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一篇课文,可引导学生比较联想:有没有同题的作品,有没有同内容的作品,有没有内容相反的作品,拿来读一读比一比;有意识地将课文和同题材作品做一比较,探究一下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在何处、为什么会这样,以便开阔视野,使探究学习充满情趣,把思维引向深入。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可把它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前者师生用心上课,无限依恋;后者内心悲愤,以至不上课,但都表现出了国土沦陷时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鼎湖山听泉》一文时,笔者适时介绍鲁彦的《听潮》,并对两篇作品进行比较。通过深入地归类比较阅读,学生得到启发:对泉声、潮声这类无法捉摸的抽象的东西就要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样才能真切地写出独特的深刻的东西。这样的比较阅读,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更提高了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真正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呼兰河传》(节选)一课结束时,基于“后花园”的联想比较——萧红家的后园是她的自由快乐的天地,而鲁迅家的的百草园也是一个后园,同样给儿时鲁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萧红的整本《呼兰河传》和鲁迅的《朝花夕拾》。同学们阅读这两本笔触亲切动人的文章,不仅能感受两位作者满怀深情的回忆,也从他们的笔下看到当时江南小镇与北方大院不一样的自由快乐,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还有那不一样的悲悲切切……在天真与轻松的表面下感受到旧中国人民的苦难而无奈的生活。这样的比较阅读,较好地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地拓展延伸阅读,同时也激荡和充实着同样天真的思想与灵魂。实践证明,比较阅读,能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大大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总之,适时的比较,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在比较中沉入文本、在比较中打开思维、在比较中鉴赏优劣、在比较中提升能力。我们语文老师要根据文本特点,把握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施学,促使课堂艺术之花在比较中灿然绽放!
金坤荣,汪婷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吴江。责任编校:洪 鸣
一.利用比较,突破课文要点
比较有助于教师突破课文的重点。不同作家写出来的虽是同一题材的作品,但会在选材、立意、情感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同,而我们读者也恰恰又在这不同之上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从而突破文章的重点。如学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文后,可让学生比较两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经比较,两人的思想性格极为清晰:两人虽同属贬谪官员,但范仲淹心境旷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欧阳修虽能认真处理政事,同滁州百姓游宴于琅琊山,有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但宴欢之中醉酒多少有点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情怀、借酒浇愁的味道。通过比较导学,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两文的感情基调差异,阅读视野进一步拓宽。实践证明,同中找异,异中求同,择要而比,能把握课文要点,使学生学得活解得深用得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有助于教师突破课文的难点。为了较为全面深刻地突出课文重点在文中的地位,课文作者往往采用多种的方法(诸如修辞、语法、逻辑)来加以表达,这些方法有时不大容易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善用比较,就能容易把课文的难点讲清讲透。如,苏教版八年级“感悟亲情”单元中,有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和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两篇文章,都是让同学们体悟“天下父母心”的,但写作构思却迥然相异。《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邹韬奋先生是在截取的四个典型片段中把母亲对子女的爱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温柔地滋润着每个学子的心;《父母的心》是一篇小说,川端康成先生则在一波三折的“换子”过程中哀婉地诉说着深深的父母之爱,如根根芒刺刺痛着学子们每个柔软的神经。这两种构思截然相反的文章,在教学时如果拿来比较阅读的话,毫无疑问,同学们不仅会对这两篇文章中蕴含的父母之心念念不忘,同时对这两篇文章不同的构思也会记忆深刻,对两文的写法特点感受真切。
二.利用比较,引发联想探究
比较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通过比较分析,能训练对比性思维,有效地增进思维的深刻性,达到对事物的深刻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语句善于联想,利用比较读“活”文本,延伸探究,或联想生活中的实例,或联想学过的课文,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化理解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在讲授《与朱元思书》时,笔者引导学生归类分析“表示江水清澈”的句子。有的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的说:“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有的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在相互比较中,学生思维得到扩展。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中的关键句展开对文本的进一步探究。如朱自清的《绿》,结合文中“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笔者向同学们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第一次去仙岩的时间是春天,可谓是春水绿波,为什么“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才“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难道春绿不够“奇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原来作者之所以惊诧于梅雨潭的“绿”的奇异,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客观而是主观。“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文章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明朗愉快的心情。此文写于1924年间,正值大革命时期,作者满怀对生命的热爱、对新生活的期盼的激情,而满眼生机盎然的的“绿”不正是蓬勃生命的体现吗?于是,绿“奇异”了!同学们在“两次”仙岩的比较中探究到了作者内心细微的巨大情感波澜。
比较探究,可以用于关键语句,也可以用于文章的思想主旨。一经比较,探究就能大大深入,激思活学。在学习《鱼我所欲也》时,我们可以联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加深主旨的理解。在比较中,我们领悟到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是同具体的情境相关联的。《热爱生命》一文是作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命受到威胁时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渴望和热情,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鱼我所欲也》主张“舍生取义”,这是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需要作出抉择时,人们选择大义舍弃生命,这是一个人拥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是更高层次的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利用比较,联想探究,就能活学活用,有效提高迁移思维能力,使知识得到迁移拓展和创新运用。
三.利用比较,品味语言深义
品味语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有时,单单对着原句来体会,往往感悟不出语言的深义。而通过比较,就能快速地了解意思,理解深义。一位老师在教学《呼兰河传》(节选)时,就采用课文原文与改文比较的方法。
原文:“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改文:“黄瓜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玉米长高的长高。”
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分析比较,就发现原文中“愿意……就……”的句式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写活了黄瓜与玉米的自由生长,更让我们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由衷的自由喜悦之情与她的天真、童趣。
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多收了三五斗》时,让学生把编入教材前的文字与课文的文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这样改编,分析研究修改的道理,指导学生品味评价作品语言的优劣。
“听听看,今年什么价钱。”
“比去年都不如,只有五块钱!”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嘴脸。 ……“那么,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的钞票不是中国银行的。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坚强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
入选教材时,叶老把文中加点的词“嘴脸”改为了“神色”,“坚强”改为了“强硬”。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比一比两者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在比较甄别中领会“嘴脸”是贬义词,不宜用在憨厚淳朴的“旧毡帽朋友”的身上,而“坚强”是褒义词,形容账房先生也很不妥。删改后,作者对小说中不同人物的爱憎感情,表达得更准确、更鲜明。这样的比较阅读,最能让学生直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直接地明了作品的语言特色,准确地体味作者的感情,也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利用比较,拓展延伸阅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在延伸阅读中了解与课文相衔接和相关联的内容,感悟作品“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我们认为,比较就是一个有效依托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比较进行联想想象,发散思维,拓展延伸,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一篇课文,可引导学生比较联想:有没有同题的作品,有没有同内容的作品,有没有内容相反的作品,拿来读一读比一比;有意识地将课文和同题材作品做一比较,探究一下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在何处、为什么会这样,以便开阔视野,使探究学习充满情趣,把思维引向深入。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可把它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前者师生用心上课,无限依恋;后者内心悲愤,以至不上课,但都表现出了国土沦陷时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鼎湖山听泉》一文时,笔者适时介绍鲁彦的《听潮》,并对两篇作品进行比较。通过深入地归类比较阅读,学生得到启发:对泉声、潮声这类无法捉摸的抽象的东西就要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样才能真切地写出独特的深刻的东西。这样的比较阅读,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更提高了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真正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呼兰河传》(节选)一课结束时,基于“后花园”的联想比较——萧红家的后园是她的自由快乐的天地,而鲁迅家的的百草园也是一个后园,同样给儿时鲁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萧红的整本《呼兰河传》和鲁迅的《朝花夕拾》。同学们阅读这两本笔触亲切动人的文章,不仅能感受两位作者满怀深情的回忆,也从他们的笔下看到当时江南小镇与北方大院不一样的自由快乐,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还有那不一样的悲悲切切……在天真与轻松的表面下感受到旧中国人民的苦难而无奈的生活。这样的比较阅读,较好地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地拓展延伸阅读,同时也激荡和充实着同样天真的思想与灵魂。实践证明,比较阅读,能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大大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总之,适时的比较,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在比较中沉入文本、在比较中打开思维、在比较中鉴赏优劣、在比较中提升能力。我们语文老师要根据文本特点,把握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施学,促使课堂艺术之花在比较中灿然绽放!
金坤荣,汪婷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吴江。责任编校:洪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