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作为一部集历史和文学于一体的宗教经典,《圣经》是世界上被翻译得最频繁的一部书。其汉译史源远流长,先后出现过文理到白话文的不同语体。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视角,对比梳理20世纪最普及的《圣经》中文版本一“官话和合本”和“现代中文译本”,尝试探讨两个版本中原语和译语间的“三维转换”中最基本的语言维转换,探讨译者在产生译文时,发挥其主动性在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进行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适应转换,努力成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求得动态平衡,期望为圣经翻译研究者提供借鉴。
二.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转换”解读
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和翻译学的联姻,提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生态翻译学关于翻译本体生态系统研究的总体思路是:在生态学的统领之下,从与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化、人类交际等视角展开研究和描述,最后回归于翻译学的本体研究。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翻译是译者适应生态翻译环境的一种选择活动。生态翻译环境主要指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客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等。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内的各要素,方法可概括为三维转换: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维关注翻译的文本语言表达,文化维关注翻译的语境效果,交际维关注翻译的交际意图。所谓语言维的适应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操作层面上对语言形式进行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适应选择性转换。因此,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一定要适应生态翻译环境,这一点对很多文学翻译实践包括《圣经》研究都有强大的解释力。
三.《圣经》汉译版本中的“语言维转换”体现
1.《圣经》汉译版本中词的选择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诠释词是最小的自由形式,在人类对语言的认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关于措词重要性,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认为一个真正的文体就是适当的地方运用适当的词。在翻译过程中,生态翻译学要求译者谨慎措词,准确传达原语意图并适应翻译主体中作者、译者和读者的翻译生态环境。下面以和合本中《列王纪》文本为例。
The bronze pillars thatwere in the house of theLord.as well as the standsand The bronze sea…the dishes for incense.and all the bronze vessels used in the temple service,…the bronze of all these vessels was be-yond weighting.The height of the one pillar was eighteen cubits.and on it was a bronze capital;the height of the capital was three cubits:latticework and pomegranates,(Kings24:13-17)。“耶和华殿的铜柱,并耶和华殿的盆座和铜海,…又带去调羹和所用的一切铜器。…这一切的铜,多的无法可称。这一根柱子高十八肘,柱上有铜顶,高三肘,铜顶的周围有网子和石榴…”
第一处,“as well as”不等同于汉语中的“并”,它与原文语境假设不相关联,可以重译为“连同”。第二处,“调羹”显而易见属于错译。“the dishes for incense”直译是指焚香用的容器,所以“香炉”应为准确的语言选择。第三处,“in the temple service”从质来衡量不充分,没有包括原作全部信息,替换为“庙里所用的一切。”第四处,铜柱和盆坐是来称量的,所以“秤”应替换为“称”,更能体现耶和华殿的繁华。第五处,“肘”与“cubit”一点关联都没有,不符合中国关于容器重量的测量方法。最后根据常识判断,设想下“网子”和“石榴”怎么会立在铜柱上(“on the capi-tal”)?所以,作者其实指的是涂染或雕刻在铜柱上的图案。因此,成功的文学翻译就是要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所以若译成“网纹”和“石榴图案”便不会扭曲愿意,实现语言维的最佳适应和转换。
2.《圣经》汉译版本中旬的转换
句子是由成组的单词构成,结构上是完整的语法单位。比句子更高一层的语言单位是句群,它由成组的句子构建而成,指导话语输出和释意的话语构建原则与句子组织密切相关。所以,句群或段落是否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构建的句子。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形合和意合成为了英汉两种语言突出的构架特征。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注重形合,形式合乎规范,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结构上以形驭义。而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则注重意合,以意驭句,形散意连。所以,圣经汉译要以语段为结构单位,认识英文句间的逻辑关系,灵活变动句法结构。具体来说,句子翻译应该包括五个要素:正确,完整,清晰,连贯和顺序。本节从句法结构角度来分析和合本新约中《马可福音》。
2.1正确
A poor window cameand put in two small coppercoins,which are worth a pen-nv.(Markl2:41-42)“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
相比英语句式,汉语句子结构没有严谨要求,多注重意合。第一处,如果“eoppereoins”可以模棱两可译做“小钱”,那么“penny”该作何理解?根据牛津英语词典,“penny”是英国最小的货币单位,可是目的语却译成“大钱”,措词错误并与原文认知语境没关联。第二处,句式不顺应目的语习惯。汉语很少使用“做事情A是B”的句子结构,表意略显逊色。本文尝试译为“有个穷寡婦走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铜板,仅值一文钱。”这里,名词“铜板”和“一文钱”在翻译时进行了恰当转换,易于二十年代初文人墨客读者接受,也体现了当时翻译生态环境中老传教士的“语言清楚简单”、“文体简明却文雅”的翻译原则。 2.2完整
I have compassion for the crowed,because they have been with me now for three days and have nothing to eat.(Mark8:2)“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
一个句子只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若包含意思过多,则句子混淆不清。原文只是包括一层完整的意思:三天没有吃。然而,汉语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他们呆了三天。另外,他们没有吃。本文尝试译为“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没吃了。”
2.3清晰
They were astounded be-yond measure,saying.“He hasdone everything
well;he evenmakes the deaf to hear andthe mute to speak.”(Mark7:37)“众人分外稀奇说他所作的事都办好。他连聋子叫他们听见,哑巴也叫他们说话.”
“make the deaf to hearand the mute to speak”是并列結构,同样目的语也可选择排比句。然而,译文中人称代词使用不太妥当,“他们”一词的选择使整个句意模糊不清。本文选择汉语排比句“他让聋子复聪,哑巴复语”,清晰简单。
2.4连贯
Do you have eyes.and fail to see?Do you have ears.and fail to hear?And do you not remember?(Mark8:18)“你们有眼睛,看不见么?有耳朵,听不见么?也不记得么?”
连贯要求句子成分紧凑有序,逻辑合理。原语第三个句子,不同于前两个短句,在结构上没有对比。译者可发挥能动性,从整体出发改动句式结构,顺应目的语结构,通过增补词语达到句子间的逻辑连贯。本文尝试翻译为“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有脑子,记不住吗?”
2.5顺序
Give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neither cast ye your pearls before the swine,lest haply they tramples them under their feet,and turn and rend you.(Matthew7:6)“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的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和合本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一句法顺序。既然狗在前,猪在后,那么读者看到译文,肯定会是认为狗践踏珍珠,猪转过来咬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学者在当代中文译本中重新组织了句群顺序,语言选择更加灵活,显然在语言维转换层面上更胜一筹。
“不要把神圣的东西丢给狗,它们会转过头来咬你们;不要把珍珠扔给猪,它们会把珍珠践踏在脚底下。”
四.结语
在《圣经》文学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只有做到了多维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才会使得译入语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产生与原文在源语文化背景中同样积极的回应。在翻译实践中,有时三个维度的转换的划分并非那么界限分明,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事实证明,两个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圣经》汉译版本在中国不同时期的传播与接收,翻译主体译者起到了中心作用,并且考虑到了最基本的语言维转换的翻译策略。
作为一部集历史和文学于一体的宗教经典,《圣经》是世界上被翻译得最频繁的一部书。其汉译史源远流长,先后出现过文理到白话文的不同语体。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视角,对比梳理20世纪最普及的《圣经》中文版本一“官话和合本”和“现代中文译本”,尝试探讨两个版本中原语和译语间的“三维转换”中最基本的语言维转换,探讨译者在产生译文时,发挥其主动性在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进行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适应转换,努力成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求得动态平衡,期望为圣经翻译研究者提供借鉴。
二.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转换”解读
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和翻译学的联姻,提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生态翻译学关于翻译本体生态系统研究的总体思路是:在生态学的统领之下,从与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化、人类交际等视角展开研究和描述,最后回归于翻译学的本体研究。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翻译是译者适应生态翻译环境的一种选择活动。生态翻译环境主要指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客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等。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内的各要素,方法可概括为三维转换: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维关注翻译的文本语言表达,文化维关注翻译的语境效果,交际维关注翻译的交际意图。所谓语言维的适应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操作层面上对语言形式进行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适应选择性转换。因此,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一定要适应生态翻译环境,这一点对很多文学翻译实践包括《圣经》研究都有强大的解释力。
三.《圣经》汉译版本中的“语言维转换”体现
1.《圣经》汉译版本中词的选择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诠释词是最小的自由形式,在人类对语言的认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关于措词重要性,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认为一个真正的文体就是适当的地方运用适当的词。在翻译过程中,生态翻译学要求译者谨慎措词,准确传达原语意图并适应翻译主体中作者、译者和读者的翻译生态环境。下面以和合本中《列王纪》文本为例。
The bronze pillars thatwere in the house of theLord.as well as the standsand The bronze sea…the dishes for incense.and all the bronze vessels used in the temple service,…the bronze of all these vessels was be-yond weighting.The height of the one pillar was eighteen cubits.and on it was a bronze capital;the height of the capital was three cubits:latticework and pomegranates,(Kings24:13-17)。“耶和华殿的铜柱,并耶和华殿的盆座和铜海,…又带去调羹和所用的一切铜器。…这一切的铜,多的无法可称。这一根柱子高十八肘,柱上有铜顶,高三肘,铜顶的周围有网子和石榴…”
第一处,“as well as”不等同于汉语中的“并”,它与原文语境假设不相关联,可以重译为“连同”。第二处,“调羹”显而易见属于错译。“the dishes for incense”直译是指焚香用的容器,所以“香炉”应为准确的语言选择。第三处,“in the temple service”从质来衡量不充分,没有包括原作全部信息,替换为“庙里所用的一切。”第四处,铜柱和盆坐是来称量的,所以“秤”应替换为“称”,更能体现耶和华殿的繁华。第五处,“肘”与“cubit”一点关联都没有,不符合中国关于容器重量的测量方法。最后根据常识判断,设想下“网子”和“石榴”怎么会立在铜柱上(“on the capi-tal”)?所以,作者其实指的是涂染或雕刻在铜柱上的图案。因此,成功的文学翻译就是要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所以若译成“网纹”和“石榴图案”便不会扭曲愿意,实现语言维的最佳适应和转换。
2.《圣经》汉译版本中旬的转换
句子是由成组的单词构成,结构上是完整的语法单位。比句子更高一层的语言单位是句群,它由成组的句子构建而成,指导话语输出和释意的话语构建原则与句子组织密切相关。所以,句群或段落是否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构建的句子。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形合和意合成为了英汉两种语言突出的构架特征。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注重形合,形式合乎规范,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结构上以形驭义。而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则注重意合,以意驭句,形散意连。所以,圣经汉译要以语段为结构单位,认识英文句间的逻辑关系,灵活变动句法结构。具体来说,句子翻译应该包括五个要素:正确,完整,清晰,连贯和顺序。本节从句法结构角度来分析和合本新约中《马可福音》。
2.1正确
A poor window cameand put in two small coppercoins,which are worth a pen-nv.(Markl2:41-42)“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
相比英语句式,汉语句子结构没有严谨要求,多注重意合。第一处,如果“eoppereoins”可以模棱两可译做“小钱”,那么“penny”该作何理解?根据牛津英语词典,“penny”是英国最小的货币单位,可是目的语却译成“大钱”,措词错误并与原文认知语境没关联。第二处,句式不顺应目的语习惯。汉语很少使用“做事情A是B”的句子结构,表意略显逊色。本文尝试译为“有个穷寡婦走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铜板,仅值一文钱。”这里,名词“铜板”和“一文钱”在翻译时进行了恰当转换,易于二十年代初文人墨客读者接受,也体现了当时翻译生态环境中老传教士的“语言清楚简单”、“文体简明却文雅”的翻译原则。 2.2完整
I have compassion for the crowed,because they have been with me now for three days and have nothing to eat.(Mark8:2)“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
一个句子只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若包含意思过多,则句子混淆不清。原文只是包括一层完整的意思:三天没有吃。然而,汉语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他们呆了三天。另外,他们没有吃。本文尝试译为“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没吃了。”
2.3清晰
They were astounded be-yond measure,saying.“He hasdone everything
well;he evenmakes the deaf to hear andthe mute to speak.”(Mark7:37)“众人分外稀奇说他所作的事都办好。他连聋子叫他们听见,哑巴也叫他们说话.”
“make the deaf to hearand the mute to speak”是并列結构,同样目的语也可选择排比句。然而,译文中人称代词使用不太妥当,“他们”一词的选择使整个句意模糊不清。本文选择汉语排比句“他让聋子复聪,哑巴复语”,清晰简单。
2.4连贯
Do you have eyes.and fail to see?Do you have ears.and fail to hear?And do you not remember?(Mark8:18)“你们有眼睛,看不见么?有耳朵,听不见么?也不记得么?”
连贯要求句子成分紧凑有序,逻辑合理。原语第三个句子,不同于前两个短句,在结构上没有对比。译者可发挥能动性,从整体出发改动句式结构,顺应目的语结构,通过增补词语达到句子间的逻辑连贯。本文尝试翻译为“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有脑子,记不住吗?”
2.5顺序
Give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neither cast ye your pearls before the swine,lest haply they tramples them under their feet,and turn and rend you.(Matthew7:6)“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的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和合本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一句法顺序。既然狗在前,猪在后,那么读者看到译文,肯定会是认为狗践踏珍珠,猪转过来咬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学者在当代中文译本中重新组织了句群顺序,语言选择更加灵活,显然在语言维转换层面上更胜一筹。
“不要把神圣的东西丢给狗,它们会转过头来咬你们;不要把珍珠扔给猪,它们会把珍珠践踏在脚底下。”
四.结语
在《圣经》文学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只有做到了多维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才会使得译入语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产生与原文在源语文化背景中同样积极的回应。在翻译实践中,有时三个维度的转换的划分并非那么界限分明,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事实证明,两个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圣经》汉译版本在中国不同时期的传播与接收,翻译主体译者起到了中心作用,并且考虑到了最基本的语言维转换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