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言:“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来到尘世上,无论富贵贫贱,或迟或早都要有“走”的一天。凡人大都想在离开人世后能留下好名声,恐怕没有一个人祈盼离开人世后就遭到众人唾骂。人一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决定“身后名”的人生历程,关键在于老年,即所谓“晚节”。明代大学者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云:“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事实莫不如此。
俗言:“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所有这些话都是在强调一种道理,就是一个人不论以前出身如何低或如何堕落,只要能够痛下决心,回头重新做人,世人不断原谅他们过去的失足与过错,而且钦佩他们的毅力与勇气;反之,一个人虽然有很好的出身和过去,可不幸到了晚年竟由于受不了金钱权势名利色相等的诱惑而误入歧途,作出晚节不保自毁名节的劣迹,因而遭到世人的唾骂与耻笑。
汪精卫从青年时代起就随孙中山革命,而且建下了很多功勋。当年他冒死刺杀满清摄政王,被俘后还写了一首壮志凌云的诗:“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曾被国人尊为革命勇士。岂料到了他日后却晚节不保,竟不顾民族大义,认贼作父,甘为日寇傀儡,从重庆逃离到南京成立所谓“新中华民国政府”,结果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大汉奸罪名。吴佩孚中年时为军阀头子,曾一度为镇压工人运动的刽子手,臭名昭著。但是他到了晚年却能秉持民族大义,不受日寇的威胁,不为日寇效劳,宁死不当汉奸,显示了炎黄子孙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结果为此而惨遭日寇杀害,成了爱国者。可见一个人的晚节实在重要,这就是所谓“盖棺定论”的道理所在。
据报载,时下,老年人涉嫌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诸如贪赌挥霍者有之,沉醉贪酒发疯者有之,玩世贪色纵欲者亦有之。此外,在“铜臭”的诱惑下,膨胀私欲,与歹人同流合污,诈骗钱财,窝赃分赃,身陷囹圄,也不乏老者;更有一些老人,生活不检点,整天游手好闲,放荡不羁,肆意牢骚,信口雌黄,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晚年操守和人生名节。前两年曾在《党的生活》杂志上看过一则丑闻:有一位年过八旬、曾任过村支书的老人,在野地里发现村里一头大水牛无人看管,就顺手牵羊,把大水牛牵到集市上去出卖。当人们发觉可疑,质问他水牛来历的时候,他竟然拍着胸脯说:“水牛是我自家的。我是共产党员,请相信我。”这位老者因此被判一年徒刑,实在令人惋惜,更令人深思。
因此,人到老年,决不是革命到头了,可以随心所欲,放纵自得了。常言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自觉地加强修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美化心灵,优化言行,是每个人终生的必修课。那么,老年人如何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生命质量呢?严以律己,谨守“慎独”,务求“心斋”,当不失为值得遵循的修身之道。“慎独”是我国儒家善身独处的养生美德。《中庸》中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说的是,有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隐蔽的东西更容易显现,细微的东西更容易外露。所以,有修养的人独处时,也总会自省,遵守道德规范。“心斋”乃清心斋戒之意,是我国道家摒弃杂念,使心地纯正的修养方法。庄子曰:“虚者,心斋也。”这就是说,应从内心深处遏制物质欲望,淡泊名利,警戒声色,排除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劣性邪念,使心态纯净。
生命如银,晚节是金。自古以来,人们非常看重晚节。有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有对联云:文品清时贵,功名晚节难。有更多的诗句咏叹晚节: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商隐的“天意怜芳草,人间重晚晴”;董必武同志的“老去愈知学不足,春来弥觉物增妍”;大画家刘海粟的“晚霞璀灿花飞雨,白发尤需猛着鞭”;叶剑英元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陈毅元帅的“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年近百岁的当代大诗人臧克家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等等,都是经久流传、脍炙人口的名句。老年朋友们要自重自爱,自警自励,自制自强,守住晚节,抑制恶性私欲,不迷心窍,不乱心怀,不失心志,不丧心神,走好人生的最后几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谱写出晚年精彩的生命华章,为自己的人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编辑:安然】
俗言:“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所有这些话都是在强调一种道理,就是一个人不论以前出身如何低或如何堕落,只要能够痛下决心,回头重新做人,世人不断原谅他们过去的失足与过错,而且钦佩他们的毅力与勇气;反之,一个人虽然有很好的出身和过去,可不幸到了晚年竟由于受不了金钱权势名利色相等的诱惑而误入歧途,作出晚节不保自毁名节的劣迹,因而遭到世人的唾骂与耻笑。
汪精卫从青年时代起就随孙中山革命,而且建下了很多功勋。当年他冒死刺杀满清摄政王,被俘后还写了一首壮志凌云的诗:“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曾被国人尊为革命勇士。岂料到了他日后却晚节不保,竟不顾民族大义,认贼作父,甘为日寇傀儡,从重庆逃离到南京成立所谓“新中华民国政府”,结果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大汉奸罪名。吴佩孚中年时为军阀头子,曾一度为镇压工人运动的刽子手,臭名昭著。但是他到了晚年却能秉持民族大义,不受日寇的威胁,不为日寇效劳,宁死不当汉奸,显示了炎黄子孙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结果为此而惨遭日寇杀害,成了爱国者。可见一个人的晚节实在重要,这就是所谓“盖棺定论”的道理所在。
据报载,时下,老年人涉嫌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诸如贪赌挥霍者有之,沉醉贪酒发疯者有之,玩世贪色纵欲者亦有之。此外,在“铜臭”的诱惑下,膨胀私欲,与歹人同流合污,诈骗钱财,窝赃分赃,身陷囹圄,也不乏老者;更有一些老人,生活不检点,整天游手好闲,放荡不羁,肆意牢骚,信口雌黄,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晚年操守和人生名节。前两年曾在《党的生活》杂志上看过一则丑闻:有一位年过八旬、曾任过村支书的老人,在野地里发现村里一头大水牛无人看管,就顺手牵羊,把大水牛牵到集市上去出卖。当人们发觉可疑,质问他水牛来历的时候,他竟然拍着胸脯说:“水牛是我自家的。我是共产党员,请相信我。”这位老者因此被判一年徒刑,实在令人惋惜,更令人深思。
因此,人到老年,决不是革命到头了,可以随心所欲,放纵自得了。常言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自觉地加强修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美化心灵,优化言行,是每个人终生的必修课。那么,老年人如何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生命质量呢?严以律己,谨守“慎独”,务求“心斋”,当不失为值得遵循的修身之道。“慎独”是我国儒家善身独处的养生美德。《中庸》中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说的是,有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隐蔽的东西更容易显现,细微的东西更容易外露。所以,有修养的人独处时,也总会自省,遵守道德规范。“心斋”乃清心斋戒之意,是我国道家摒弃杂念,使心地纯正的修养方法。庄子曰:“虚者,心斋也。”这就是说,应从内心深处遏制物质欲望,淡泊名利,警戒声色,排除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劣性邪念,使心态纯净。
生命如银,晚节是金。自古以来,人们非常看重晚节。有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有对联云:文品清时贵,功名晚节难。有更多的诗句咏叹晚节: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商隐的“天意怜芳草,人间重晚晴”;董必武同志的“老去愈知学不足,春来弥觉物增妍”;大画家刘海粟的“晚霞璀灿花飞雨,白发尤需猛着鞭”;叶剑英元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陈毅元帅的“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年近百岁的当代大诗人臧克家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等等,都是经久流传、脍炙人口的名句。老年朋友们要自重自爱,自警自励,自制自强,守住晚节,抑制恶性私欲,不迷心窍,不乱心怀,不失心志,不丧心神,走好人生的最后几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谱写出晚年精彩的生命华章,为自己的人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编辑: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