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噬为切入点的中医药基础研究现状分析r——基于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数据分析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细胞自噬已成为近年来基础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以自噬为切入点,总结并分析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项目研究申报特点及方案设计,探讨其国内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据库中以“自噬”为主题词,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中医学科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地区基金三大资助项目,提取并分析其研究特征.结果 近年来,以自噬为切入点的中医学领域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自噬已成为中医内科与中医针灸研究中的重要热点;研究涉及的病种以神经系统疾病(50,16.50%)、消化系统疾病(49,16.17%)、循环系统疾病(35,11.55%)、内分泌与代谢疾病(32,10.56%)为主;就研究关注的作用点来看,PI3K/Akt/mTOR通路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研究热度,线粒体自噬平稳发展,细胞及基因近年来发展潜力较大.结论 细胞自噬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愈加受到重视,其相关研究涉及的疾病范围广,关注的作用靶点多.但目前对自噬相关的某些重要作用点以及诸如肥胖、肿瘤等与自噬密切相关的临床常见疾病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可能干预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CNKI、Elsevier、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有生物活性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基于SwissADME平台进行ADME筛选;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得化合物的作用靶点;运用Metascape平台分析靶点富集的疾病类型、生物过程及通路;使用Cytoscape 3.8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通过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最终获得72个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a)对肝细胞癌的作用和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32只6.0-7.0周龄野生型FVB/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ela低、高剂量给药组,模型组和Cela低、高剂量给药组采用高压尾静脉转染技术转染AKT/c-Met,正常组转染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造模4周后,Cela低、高剂量给药组分别腹腔注射雷公藤红素(1 mg/kg/d,2 mg/kg/d),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空白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给药3周后,处死小鼠,
目的 探讨参芪复方对自发性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及相关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GK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参芪复方组,每组10只;10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罗格列酮组灌胃给予0.67 mg/(kg·d)罗格列酮混悬液,参芪复方组灌胃给予14.33 g生药/(kg·d)参芪复方混悬液,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每日灌胃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周.采用流式细胞检测线粒体膜电
目的 评价复方高滋斑片(Compound gaoziban tablet,CGT)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的降压药效并探讨其对RAAS(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调控的机制研究.方法 将40只12周龄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酒石酸美洛托尔片组)、复方高滋斑片高、中、低剂量组;另设对照组为8只同周龄的Wistar-Kyoto大鼠(WKY).每天以10 mL·kg-1的灌胃体积,连续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类新发现的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没有5 \'帽状结构和3 \'腺苷酸尾的非编码RNA,并可能通过多种影响方式参与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例如,近来发现有些circRNAs含有微小RNA(miRNAs)相应序列的结合位点,可充当分子海绵,结合miRNA并阻断其对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最新研究表明,某些circRNAs在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中表达丰富,且参与多种AR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但目前尚未见circRNAs与人类A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简述circRNAs的形成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分型中较常见的一种,气虚血瘀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络病理论”作为重要的中医基础病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骨病的诊疗当中.“络病”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与微血管、微循环概念相似;“络虚通补”为通络法中的一种,运用“络虚通补”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理论依据充足.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与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之间的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相关性,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并重,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预知子醇提物(AFE)与姜黄素(CUR)联用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协同效应及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预知子醇提物AFE(0、0.4、0.8、1.2、1.6、2.0 g·L-1)和姜黄素CUR(25.0、20.0、15.0、10.0、5.0μmol·L-1)分别作用于SMMC7721肝癌细胞72h,噻唑蓝法(MTT)获得细胞存活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不同浓度9种组合,以药物相互作用指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CDI)为标准筛选最佳协同效应组合,同
目的 对甘松新酮、去氢木香内酯和甘松香酮H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下的裂解途径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母核结构及可能的裂解行为.方法 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高分辨质谱对3个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对照品裂解规律进行系统研究.色谱条件:采用UH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洗脱条件(0-20 min,95%A→15%A;20 min-25 min,15%A→95%A;25 min→35 min,95%A),流速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298例RA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n=76)和非斑块组(n=222),检测血脂水平,D二聚体,炎症急性反应物,RA相关抗体,双手X线平片,并进行DAS28-ESR疾病活动评分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各项指标、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构成比检验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50岁的中老年人群、甘油三酯及白
目的 分析近10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 检索2010年至2019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SCI-E收录的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国家、机构、学科进行共现分析,对作者、期刊进行共被引分析,对文献进行共被引、聚类及聚类时间线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及突现词分析.结果 共纳入3320篇文献,近10年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高产国家以美国、中国为主,主要研究机构为华盛顿大学等美国高校;高产作者为Weber C,且其文献被引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