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深蹲,不翘臀”,你蹲对了吗?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3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深蹲,不翘臀”,“深蹲的N大好处”……网络四处疯传,从健身教练到减肥达人,无不极力推荐深蹲,视其为健身法宝,强体利器,深蹲这项运动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吗?

下蹲那么多,你只知道深蹲?


  LiftingRevolution网站《Encyclopedia Of Squats: Every Squat Variation You Could Imagine》一文中提到的深蹲种类多达27种,太多了眼花缭乱,我们先来聊1/4蹲、平行蹲、深蹲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下蹲。
  1/4蹲: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浅蹲。
  平行蹲:以地面为参考水平,下蹲时大腿与地面平行,膝关节屈曲角度稍大于90度。
  深蹲:要求训练者腰背保持直线,臀部尽可能向后坐,髋关节尽可能地低于膝关节,而且膝关节不要超过双脚尖。

深蹲不应是力荐的下蹲


  浅蹲:膝关节屈曲角度在15°~30°,为保持平衡,对抗股四头肌,如果没有强大的大腿后群肌肉(腘绳肌),将无法有效减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所受到的应力,训练不当反而造成膝关节损害以及腰痛。
  平行蹲:同样经历膝关节屈曲15°~30°的过程,不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所受应力在达到60°时大幅下降。肌肉的协调收缩保证膝关节的韧带和软骨受力相对稳定,可能的损害也相对较小。
  深蹲:要求训练者的髋膝踝关节都要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否则不仅膝关节,甚至包括腰部都有可能损伤。


  由此看来,平行蹲通过其大范围的运动,相对于浅蹲,不但锻炼股四头肌,而且对大腿后群肌肉收益颇丰,同时对膝关节相对安全,所以是一种效率最高的下蹲运动。

姿势不对,深蹲容易受伤


  在深蹲到最大范围时,胫骨平台相对后移,此时后交叉韧带应力相应增加,如果没有强大的股四头肌做保证,难免出现损伤。
  同时,膝关节屈曲,髌骨和胫骨压力及剪切力均增加;膝关节伸展时则下降。当膝关节屈曲达到最大角度时,上述压力及剪切力达到峰值。这是深蹲可能造成髌股关节面软骨和胫骨平台软骨损伤的重要原因。
  看了那么多骨、关节、韧带是不是有点晕。简言之,深蹲给相关关节、骨带来的压力着实不小,不悠着点儿就会伤害到它们。
  而软骨一旦损伤,因为没有血供,将无法修复。
  反复的软骨损伤导致软骨面不再光滑耐压,不但起不了软骨本来的缓冲、衬垫、润滑的做用,反倒毛糙的软骨面甚至脱落后暴露的软骨下骨面还会把关节内其他正常组织磨坏。这也是很多深蹲过多的人更容易发生膝关节退变及骨性关节炎的原因。
  另外,深蹲时,如果骨盆和躯干控制不好,蹲到最低点时,还会出现腰椎屈曲,骨盆后翻的情况。
  相较于平行蹲的高效和低风险,深蹲不是最佳的选择。
  因此,对于膝关节没有伤病的人来说,如果训练目的仅仅是为了健康,增加关节稳定性,更加推荐平行蹲而非深蹲,而且正确深蹲的动作要求比较高,普通人如果掌握不好,造成运动意外损伤的机会也相对增加。

要深蹲,先看这里


  当然,我们不否认下蹲运动(包括平行蹲和深蹲)的好处,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臀大肌肌力和形态,而且正确训练的话也会加强膝关节稳定性。
  对以健美体形为训练目标的人,或者有特殊功能需要的诸如重竞技项目运动员来说深蹲训练也完全可以进行。但是无论是平行蹲还是深蹲,都必须要有专业科学的指导。
  首先要进行功能状态评估,评价是否可以进行深蹲训练。那些存在下肢柔韧度不足、膝关节软骨损伤、脊柱稳定性不足等问题的人不可以直接进行深蹲训练。
  其次在训练时必须尽可能地做到标准动作。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准备,尽量包含一些牵伸、跳跃、慢跑以及其他柔韧性训练。深蹲时,如果发现脚后跟离地、身体前倾或晃动、下蹲深度不够等问题,说明身体可能存在踝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能力、核心肌力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深蹲运动之前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深蹲训练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大运动量冲击式训练。
  一味强调深蹲的好处,而忽视了潜在的运动损伤是不可取的。运动损伤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与其等到损伤后补救,不如先了解一下自己是否一定要进行这项运动以及如何正确进行这项运动。毕竟,针对下肢肌肉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
  深蹲有风险,练习请谨慎!
其他文献
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力疾病,它的种类有很多,包括“职业性噪声聋”、“爆震聋”等,而有一种耳聋比较奇特,患者会在某一天毫无征兆的突然就聋了。  在医学上这种耳聋被称作“突发性耳聋”,也叫“突聋”。  如果一个人在短时间或3天内听力快速下降,具体表现为相连3个频率(比如纯音测听图上的500Hz,1000Hz,2000Hz)听力下降≥30分贝,且一般是单耳发病,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患上突聋。  如果你不知道3
期刊
年轻医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  生了病,谁都想找最好的医生。资深的专家有经验、有口碑,自然是最佳选择。但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医学教育的问题。数据显示,在中国的近300万执业医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一半。每年的执业医师执照考试,全国100多所医学院校的平均通过率是50%—60%,这意味着有一半人读完是考不上牌的。这反映出医学教育水平的参差。  人们经常诟病的还有年轻医生的动手能力,诚然,好的医生是培养出来
期刊
我们有时会发现,身上的某块皮肤上突然长出一个小红点,显得特别突出。  去医院询问医生,却被告知这是“血管痣”,也叫“老年性血管痣”,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明明才二十多岁的人,怎么就患上“老年人”的病了呢?是不是身体不健康,过早衰老了?什么是血管痣?  血管痣,其实是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或小动脉扩张产生的,可能出现在皮肤表面的任何部位,包括面部、颈部、躯干、四肢。  怎么无端端地就长出这种东西了呢?  
期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反复发作的打鼾、低通气甚至暂时性呼吸暂停而憋醒,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会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氧供不足,如是短期缺氧,则会引起生理和可逆的组织器官的变化(缺血缺氧预适应),如是慢性长期缺氧刺激,则会导致不可逆的组织器官的重塑,出现器质性改变,进而逐渐加速老化的进程,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合并症,本文对OSA可能引发的各类并发症作一
期刊
一提到痛风,大家往往会有这样的印象:大腹便便的中年男性。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三个痛风的易发因素:肥胖、中(老)年和男性。  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肥胖的人易发痛风。不过有的朋友可能会疑惑了,“我一点都不胖,为啥还犯痛风呢”?肥胖是这样诱发痛风的  肥胖的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身体脂肪含量高,脂肪又可以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而内脏脂肪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更密切,内脏脂肪的越多,患高尿酸血症、痛
期刊
很多动物都有预测天气的本事。  蚂蚁成群结队地“搬家”,鱼儿不停地跃出水面,燕子飞得很低……看到这些情景时,有经验的人,常会说,“可能要下雨了”。  有的骨关节炎病人,似乎也有这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关节又痛了,可能要变天了。  然后天气真的变了!  这种奇妙的现象,是“超能力”还是有科学道理?真能预测天气变化?  实际上,不少科学家都研究过这一现象。  2014年的一项调查统计中,一大半的关
期刊
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专家提醒,轻型卒中是脑卒中发生前的重要预警信号,但因为手臂没力、口嘴歪斜、说话不清等这些预警症状都是一过性,持续数分钟到几小时,且程度很轻,容易被普通民众,甚至被有的医护人员所忽略。  轻型卒中之于脑卒中的意义,就像地震前的一些‘鸡飞狗跳’等动物异常举动,预示可能发生大地震,如果我们及时留意到这些蛛丝马迹,及时作出应对,死里逃生的成功率就大大提高。  秋冬季如何防脑卒中?3
期刊
一、拍打治疗——没用  拍打法已成为许多中老年人晨练的必备项目之一。  很多人认为,就算拍打法不能在关键时救命,至少平时拍拍打打,可以预防血栓的发生。  拍打可以令人发热出汗,起到溶解血栓、疏通血管瘀堵的作用。  但事实上,拍打法只是将被拍的部位给拍肿,并不能让人体的体温整体升高,不能溶解血栓。而且若是为了发热出汗,很多其他运动要更加健康、有效。  另外体温上升,血管发热,并不能达到消除血栓的目的
期刊
硝酸甘油和硝普钠,虽然同属“硝字辈”,却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一起总结对比一下。作用原理  硝酸甘油和硝普钠虽然都通过扩血管而起作用,但是二者的扩血管作用亦有所区别。  硝普钠  属于硝基血管扩张药物,所含“亚硝基”在血管平滑肌内代谢产生一氧化氮(NO),直接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平滑肌。此药对动静脉的扩张强度是均衡的,扩张毛细血管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少心脏的前后负荷。硝
期刊
以前曾经写过一些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进食差等消化系统疾病症状首发就诊的病人,最后的诊断却不是消化系统疾病,现在,再次发送一些类似的病例,希望能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一些提示。病例一 肺癌  患者女性,52 岁,因“间断恶心,呕吐两个月,加重两天”就诊。  患者于来诊前两个月,开始出现间断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不伴有呕血,无明显反酸,无腹泻,间断口服奥美拉唑,硫糖铝等药物,病情缓解不佳,两天前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