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从来不是简单事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又是一年春节到,正月初二、初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那么回娘家这传承了丰富情感的一种习俗,又是从何而来,各地回娘家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过年时你又会回哪一边家呢?
  “回娘家”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一项日常生活内容,同时它也是已婚女性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正是由于这种生活内容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常常被呈现在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之中。尤其是剪纸、民谣、地方戏曲、陶艺这些民间艺术,常常将它作为表现的题材。
  “回娘家”是一种丰富的情感体验
  2007年春节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甘肃定西考察工作时,就曾在村民李彩家中剪了四幅《回娘家》的窗花,并亲自将其中一幅剪纸贴在李彩家的窗户上。总书记亲手剪的窗花画面是丈夫推着独轮车,车上载着花枝招展的小媳妇,夫妻双双回娘家。这幅大红剪纸颜色鲜艳,图案花俏,寓意红火喜庆,与民间所追求的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相得益彰,非常招人喜爱。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给我糖,给我糕,给我外婆抱一抱……”
  这首家喻户晓的童谣几乎与每个人的童年记忆相伴相随,分处天南地北的孩子一代又一代,咏唱着相同的歌谣,憧憬着回外婆家的喜悦和享受。夜深人静,当母亲轻轻摇着怀里的孩子深情款款地咏唱着这首童谣哄着孩子进入梦乡的时候,对娘家的思念,回娘家的渴望,想必会自然而然涌出心扉,遍地流淌……这种思念与渴望所蕴藏的依恋和温情,通过舒缓温柔的曲调传达给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世界充满关爱与温情,也会在孩子稚嫩纯洁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催生他们对天伦亲情的追寻与依恋,对丰富和健全他们未来的情感世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在很难考证这首童谣的流行始于何时,更难以预言它会终于何世。但我们知道,它的魅力,正在于它看似俗白晓畅的语言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情感力量。
  此外,歌曲中亦有不少表现回娘家内容或场景的作品,深得大众喜爱。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1984年春晚由歌手朱明瑛演唱的《回娘家》:
  风吹着杨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小河里水流得儿,哗啦啦啦啦啦,谁家的媳妇,她走得忙又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
  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儿喂……
  这首歌用诙谐戏谑的语言,将一个年轻的媳妇在回娘家路上遭雨淋湿、妆容零乱、鸡飞鸭跑等狼狈不堪的情景,调侃得活灵活现。歌曲极富现实感和生活情趣,语言又生动俏皮,充满喜剧色彩,因而深受大众喜爱。自春晚舞台唱响之后,一夜之间便流行于大江南北,不论繁华都市还是穷乡僻壤,《回娘家》的旋律一度四处飘荡。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仍有无数粉丝在追捧。
  “回娘家”从古到今肩负不同任务
  回娘家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现今发现最早记载这种生活内容的文学作品当数《诗经·葛覃》,这首诗借着咏叹葛草茂盛绵长之势,抒发女子强烈的思归之情。其中“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即反复诉说自己想回娘家的心思。该女子不论是割草煮麻还是浣衣织布,都惦记着回娘家探望父母之事,其急切之心意,焦灼之情绪,溢满诗篇。据专家考证,此诗成形于西周时期。因此,可以推断,西周以后,出嫁女在特定时期回娘家探望父母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活内容。
  一般而言,传统社会中的婚姻制度是从夫居。女子出嫁后若想回娘家,须获得夫家的同意方可成行。但传统社会特别强调“孝道”,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也是孝道要求所致。当男女两家缔结婚姻之后,两家人形成了特殊的姻亲关系—于权贵人物或大户人家而言,这种姻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人性的需求,更是一种政治结盟的行为;于平民百姓而言,这种姻亲维系着两个家族的感情和利益关系,是夫妻关系自然延伸并对子孙后代都有特殊影响的一种亲缘格局,必须用紧密联系来加以巩固。让出嫁女定期回娘家,可以增进了解,维系感情;于女性而言,从夫居是由制度确定的身份归属,出嫁女与夫家是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更多功利的成份。但娘家往往是她的情感归属地,女性与娘家天然的血缘关系更少功利成份而更多感情因素。所以“回娘家”常常成为出嫁女在夫家情感不适应或不顺利时寻求庇护的一种途径。即使是顺利融入夫家之后,定时回娘家慰告父母,履行孝道,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各种地方志或涉及民俗的文献中,有诸多对回娘家这种习俗的记载。但或因民族差异,或因时代差异,或因地域差异,这一民俗内容亦有不同。比如在“什么时候回娘家”这个问题上,就各有不同:有元宵节的,端午节的,也有重阳节的。
  比如小说《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就是在元宵节。大观园就是贾府为迎接元妃回娘家而特别建造的。“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写的就是元妃回娘家的经过。省亲之后贾母等人觉得如此奢华的花园空置着不好,才安排宝钗黛玉她们姐妹住进去,由此成就了大观园中一派莺声燕语的女儿国里悲欢离合的故事。
  端午节在不少地方又被视为“女儿节”,也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比如老北京就有“端阳比年大,闺女回娘家”的民谣。《红楼梦》中对端阳节那天大观园中的女孩们隆重过“饯花节”的事件有详细的叙述,“黛玉葬花”的情节就是在那天发生的。端阳节未嫁女饯花,出嫁女回娘家,这样的民间习俗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
  还有一些地方有重阳节回娘家的习俗,这些都与祭祀或敬老尽孝的要求相关。可能还与农事安排有关。总之,在回娘家的时间节点上,各地不尽相同。
  “回娘家”越来越凸显“平等”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回娘家这种生活内容与传统社会形成的习俗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尤其在城市中,出嫁女何时回娘家几乎已经不是个问题。即使是在农村,开明一些的,对女儿何时回娘家这个问题也几乎没有什么限制。高速交通工具的大规模运用,让时空距离大大地缩减了。这不仅仅是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观念变化的结果,更是女性的独立性与行动的自由度空前提高的结果。
  虽然说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向着开明方向发展,人心也越来越宽容,但在一些重要节日中,民间大众还是很强调家族观念和家庭意识的。比如春节和中秋节,都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游子不远万里长途奔波,也要回家与亲人团聚。对于已婚人士而言,这个所谓的“家”,一般人还是理解为“夫家”,而非“娘家”。如果夫家与娘家同城或同村,两家能兼顾的自然圆满。如果夫家与娘家相距不远,一般春节时初一会在夫家过,初二就会回娘家。中秋节也通常是十五在夫家过,十六回娘家。如果两家相距太远,夫妻双方都又都是独生子女的话,麻烦通常会多一点,这就要靠双方耐心沟通,合理安排了。
  近年随着独生子女一代渐渐步入成家立业阶段,远离父母到异地谋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即使与父母同城居住,小夫妻通常都是住自家,去婆家或回娘家放在平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春节或中秋这种日子,去婆家还是回娘家,还是不时会引发矛盾冲突。因妻子坚持春节回娘家过而引发纠纷甚至闹离婚的报道,也不时见诸于网络或报纸。
  其实,将“夫家”当“自家”,视“娘家”为“外家”,坚持每个重大节日都必须在“自家”度过才吉祥的观念,不过是传统社会男权意识在现代社会的残余而已,这种思想观念还能持续多久也不好说。毕竟,现代社会中平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了,对于独立的现代女性来说,“婆家”与“娘家”的地位也是越来越趋于平等,春节究竟去婆家还是回娘家,在未来,恐怕受传统习俗的约束会越来越少,而视个体情况安排也会越来越多。
其他文献
情景回顾:治脚气的药怎么不灵了?  2个月前,周先生患了脚气病,药店的药师推荐了硝酸咪康唑乳膏,用药3天症状就消失了。周先生感觉挺高兴,也就没有继续用药,可是没过两天,脚气症状又出现了,不得已周先生又继续用药,如此反复了4~5回,周先生感觉这个药还是不行,于是去医院就医。医生同样给周先生开了硝酸咪康唑乳膏,周先生一看医生开的药,就急得嚷嚷起来:“我已经说过了这个药不行,你怎么还给我开?”  医生笑
期刊
“中华慈善奖”是我国政府在慈善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评选表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慈善领域事迹突出或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个人、机构和项目。至2016年,“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已举办9届。其中,本期会客厅人物谢玉华荣获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称号。让我们走近她,看看她的动人事迹—  谢玉华是广西三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桂林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广西十大品牌女企业家、“周末爱心妈妈”公益品牌
期刊
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丈母娘不仅爱女儿,也心疼女婿,普天下皆然。来看看各地回娘家的习俗都是怎样的吧!  陕北地区:荷包蛋招待女婿  在陕北地区的大年初二,照一般的风俗,成婚而尚未当上父亲的男子,总是跟妻子一道去拜老丈人和丈母娘。女婿一进门,丈母娘就给打荷包鸡蛋吃,双数,四个、六个或八个。可以
期刊
冬天虽冷,但在天气不错的时候骑自行车出门仍十分惬意。清冽的风吹来,总能让人清醒。不过在冬季,天黑得早,在熙攘车流中穿梭的自行车总感觉不那么安全。来自日本东京TBWA\HAKUHODO公司的设计师Takeshima Kazuyoshi和Uchima Rosa设计了一款夜光条锁(City Firefly),或许可以帮助到你:  外观看起来与普通的长条锁并无区别,但夜晚归程面对外观类似的一排排自行车,你
期刊
人们通常把在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电影奖项中荣获过“最佳女主角”的演员尊称为“影后”,比如奥斯卡影后、戛纳影后、金像影后、金马影后等等。戛纳国际电影节,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对许多优秀女演员来说,能获得“戛纳影后”的殊荣,是她们毕生的愿望。  第一届戛纳电影节影后:米歇尔·摩根  戛纳国际电影节创立
期刊
实话实说,起先对《少帅》一剧并无任何期待值,原因有三,一是之前是大剧扎堆,《琅琊榜》《伪装者》《芈月传》等等,一部比一部气势夺人。《少帅》这剧无论从明星阵容、宣传造势、话题度营造上,都不如其他几部;二是此剧一横空出世,便被盖上了正剧、历史剧的大印红戳,凭以往经验就让人觉得它在娱乐性、趣味性肯定是软肋;三是一点个人好恶,据说此剧宣传期时男一号当场落泪,此剧被称之为其“翻身力作”,因本人记性太好,对当
期刊
失衡的天平  周五,离下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顾佳被叫进领导办公室。从领导办公室出来的顾佳,一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开花的表情,一向把重心放在照顾家庭上,对工作不求升职加薪但求尽职责本分的她,居然PK掉摩拳擦掌、你争我夺的同事们,被领导委以后勤部副部长一职,惊喜,绝对是惊喜!  下班这一路,顾佳都在想要怎么庆祝这件从天而降的喜事:约上老公周强去哪个饭店吃顿丰盛大餐,要不先去商场买个名牌包包犒赏自己。
期刊
100多年前,或许是想给海上颠簸的牧师们以抚慰,或是给未知的旅程留条退路,中国大多数教堂兴盛之地,都沿江沿海而建。这固然与清廷只开放水岸有关,海上长途旅行的人,远远地看到尖塔,便能生出无限的想象。向往异国情调,20多岁因为离婚事件,一气之下从英国出走,浪游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的拜伦说,旅行的全部快乐在于想象之中。  我非教徒,对老教堂,只做想象中的远观,其合用坚固和美,已教人咨嗟惊喜。  我的第一
期刊
和朋友一起去逛街,她拉着我去副食品商场,左挑右选,最后买了一斤大枣,然后出了商场拐进旁边的邮局,把那一斤大枣郑重其事地快递给她妈妈。  我笑骂,你脑子进水了,买一斤大枣才几个钱,可是让邮局快递过去,少说也得二十多块吧?你算的是什么糊涂账啊,用脚指头扒拉一下都知道不合算。  她笑,说,什么合算不合算的,我就是想让老妈高兴一点。我爸和我妈退休工资都够用,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唯一的女儿在膝下承欢。我大学
期刊
“一派胡言,我怎么会欺骗自己呢!”别着急,请往下看。  下面的情境你也许并不陌生:在公司里,老板宣布给业绩突出的员工加薪,结果好多人感到失望,认为自己业绩突出却不得加薪,于是抱怨老板没有端平一碗水;在单位里,职称评定揭晓,结果好多参评者也都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成果突出却落选,于是抱怨评委有猫腻;在学校里,评优活动结束,结果许多学生都感到失望,认为自己表现突出却与“优秀”无缘,于是抱怨评选不公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