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不仅仅是一种课改实验,它的意义远远大于课改,是对未来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革命性的探索。要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关系,重新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教师一直是作为教学中的主体而存在,并发挥着作用。而近现代以来,人们虽然从认识上有了一些进步,并在很多的实验中提出了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但仍然没有完全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本质作用。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毛主席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邓小平说:“要培养四有新人。”现在又提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些提法都是正确的,但这些提法又都不完全正确。因为这些提法都是从人才运用(类型)的角度来理解,他们是做为政治家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提出这个问题,并没有涉及到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来提出对人才的要求。受教育者(人才)是一个主客观因素紧密结合的有机体,受教育者的内在成长对于他自己而言是一种主观的行为,任何客观的因素如果不能得到他自身的认同,都是很难进入他的内在成长体系中的。所以,我们现在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但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内化,所以很可能在成绩上很优秀,而在其他方面则并不优秀。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他运用知识的能力又非常低下。另外,受教育者毕竟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他们要受到这个环境的反复浸润与熏染,再加上受教育者年轻,缺少社会经历与人生历炼,他们的内成长体系并不完整与稳固,因此外界(特别是教育)对他的影响又将是巨大的。从这一点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则应尽最大的努力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丰富和改造学生的内在成长体系。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一位学生的研究者,了解学生内在成长体系中的不足与不够,然后对其进行补充与帮助;另一方面则是一位矫正师与督导员,对学生理解的错误进行矫正,对学生行为进行督促与引导。
学生,做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他的成长就是教育的产品,但这个产品是与任何的产品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这个产品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校教育不可能给这个产品完全的定型与定性,而只能给这个产品一个初步的基本的性质与形式,但他的成长可以为他未来的生活定型定性做充分准备。其次,这批产品都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而要同时塑造一群不同的个体产品,我们就得以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进行塑造。第三,我们的产品在最终的表现形式上也将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具有个性化,并允许产品的多样化。综上所述,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以及根据这样的了解,尽可能地采取可行的教育措施,是教育成功的必然保证。
学习,是一种学习主体通过学习媒介对知识与经验的一种内化行为,这种内化行为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内在结构(其中包括智力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的调整,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结构,优化他们的内成长体系,高质量与高效率的教学就是最大程度地促成这种内成长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学生的内成长体系的完善,在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对其自认为有用的知识与经验的接收,教学中,只有学生自觉主动的接收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他的成长体系中,才能真正促成他的成长与成熟。外部的力量可以促使他做一些事,这些事可能让他记住,但由于潜意识的排斥,这永远也难成为学生成长的最有利的因素,所以学生的自觉与主动的学习行为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高效课堂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率学习,高效率积累与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一位研究者,一位引导者,一位督促者。而学生则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学习氛围的营造者。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传统的师生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要建立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还需要我们改变观念,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架子,重新定位。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阴五中)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教师一直是作为教学中的主体而存在,并发挥着作用。而近现代以来,人们虽然从认识上有了一些进步,并在很多的实验中提出了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但仍然没有完全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本质作用。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毛主席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邓小平说:“要培养四有新人。”现在又提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些提法都是正确的,但这些提法又都不完全正确。因为这些提法都是从人才运用(类型)的角度来理解,他们是做为政治家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提出这个问题,并没有涉及到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来提出对人才的要求。受教育者(人才)是一个主客观因素紧密结合的有机体,受教育者的内在成长对于他自己而言是一种主观的行为,任何客观的因素如果不能得到他自身的认同,都是很难进入他的内在成长体系中的。所以,我们现在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但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内化,所以很可能在成绩上很优秀,而在其他方面则并不优秀。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他运用知识的能力又非常低下。另外,受教育者毕竟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他们要受到这个环境的反复浸润与熏染,再加上受教育者年轻,缺少社会经历与人生历炼,他们的内成长体系并不完整与稳固,因此外界(特别是教育)对他的影响又将是巨大的。从这一点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则应尽最大的努力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丰富和改造学生的内在成长体系。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一位学生的研究者,了解学生内在成长体系中的不足与不够,然后对其进行补充与帮助;另一方面则是一位矫正师与督导员,对学生理解的错误进行矫正,对学生行为进行督促与引导。
学生,做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他的成长就是教育的产品,但这个产品是与任何的产品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这个产品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校教育不可能给这个产品完全的定型与定性,而只能给这个产品一个初步的基本的性质与形式,但他的成长可以为他未来的生活定型定性做充分准备。其次,这批产品都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而要同时塑造一群不同的个体产品,我们就得以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进行塑造。第三,我们的产品在最终的表现形式上也将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具有个性化,并允许产品的多样化。综上所述,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以及根据这样的了解,尽可能地采取可行的教育措施,是教育成功的必然保证。
学习,是一种学习主体通过学习媒介对知识与经验的一种内化行为,这种内化行为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内在结构(其中包括智力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的调整,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结构,优化他们的内成长体系,高质量与高效率的教学就是最大程度地促成这种内成长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学生的内成长体系的完善,在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对其自认为有用的知识与经验的接收,教学中,只有学生自觉主动的接收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他的成长体系中,才能真正促成他的成长与成熟。外部的力量可以促使他做一些事,这些事可能让他记住,但由于潜意识的排斥,这永远也难成为学生成长的最有利的因素,所以学生的自觉与主动的学习行为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高效课堂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率学习,高效率积累与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一位研究者,一位引导者,一位督促者。而学生则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学习氛围的营造者。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传统的师生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要建立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还需要我们改变观念,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架子,重新定位。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阴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