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初探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艺术院校;特色建设;雕塑
  


  本文将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特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为例,探索艺术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方向,总结基本经验,梳理逻辑体系。
  一、艺术院校雕塑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深厚的历史积淀:雕塑专业是四川美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雕塑作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雕塑系师生集体创作的大型组雕《收租院》被誉为“雕塑史上的革命”,至今仍被国际学术界作为对中国美术研究的热门课题。雕塑系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的雕塑《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的大型雕塑《三大战役》以及《百万农奴站起来》等作品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良好的改革基础:雕塑专业198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雕塑艺术硕士学位授权点;1991年批准为校级重点学科,1996年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3年《泥塑》课程批准为重庆市(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006年《泥塑》课程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2009年批准为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几十年来雕塑专业形成了系
  统、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专业拓展实践:目前雕塑专业设有“雕塑艺术”和“景观雕塑”两个专业方向。“雕塑艺术”有严谨系统写实造型渊源和久远生动的造型积淀。“景观雕塑”从空间造型的角度切入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的建造与设计,为雕塑艺术注入全新的视觉元素和创作内涵。近年来,随着雕塑专业“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内涵拓展,产生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雕塑系师生活跃在我国当代艺术的学术领域,创作了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并在景观雕塑的学科建设中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
  二、艺术院校雕塑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
  雕塑专业建设的目标,是要积极介入当代艺术、推动学科发展、应对扩招形势、促进教学的时效性。通过深入梳理学科体系,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雕塑专业坚持开放办学、实践教学、注重学科前沿领域研究的办学特色,提升雕塑专业的学科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艺术院校雕塑特色专业建设的改革方案
  (一)在人才培养方面
  1、存在的问题
  传统雕塑艺术专业作为纯艺术学科门类,,决定了培养雕塑家必须遵循严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毕业生的从业状况调查得知,虽然雕塑专业的毕业生适应性和竞争力很强,尤其是在立体和空间造型方面的工作容易上手并能很快做出显著成绩,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日益丰富和多元化,传统的架上雕塑在向户外景观艺术发展,泥塑制作已不是雕塑创作的唯一方式,在教学中需要顺应新材料的应用和新观念与形态的转化,雕塑设计的主题和形态应该满足公众需求,符合客体的审美层次,从这一方面来看,纯艺术的雕塑艺术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从社会需求和目前学生创业愿望来看,主动扩展专业内涵、积极拓宽专业口径,有利于构筑学术新高地、优化学生创业结构。
  2、改革的目标:
  雕塑艺术方向在保持原有教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拓新领域,初步建立现代材料教学系统,充分探讨纯艺术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景观雕塑方向面对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公共艺术的需求,进行公共艺术领域的研究,注重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适应社会需求。
  3、具体措施:
  通过专业课程设置调整、增加专业考察、社会实践等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艺术实践中了解雕塑专业与社会生产的广泛联系,开阔艺术眼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设置环节的多元和综合:突破专业界限,实现雕塑、景观、建筑、园林设计、展示设计、在公共领域的交融与扩展,培养综合性人才。
  专业考察环节注重思维和实践:从思维拓展基础与创意应用设计出发,组建3d技术运用、木雕石雕、金属锻造、景观造型的和综合构成等课题小组,完善学科框架、扩展独特的学术影响。
  社会实践环节的共建和拓展:与多家公司合作,共建学生实验基地,将教学中的新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真正形成一个可以面向社会、面向当代的雕塑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手段得到提高,同时推动教学、科研与创作的变化,为促进教学成果服务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9人。重庆市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一二层次候选人1人。当前雕塑系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
  梯队建设需要加强。目前老一代资深教授即将退休,而近几年青年教师则没有更新,近两三年内本专业面临教授缺乏、30岁以下青年教师无人的状态。本专业的持续和长足的发展,离不开老中青三代教师的梯队建设。
  专业教师的视野需要拓展。当代艺术对本专业的介入和影响日渐深远,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中深入专研,更需要拓展艺术视野,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带动教学的创新。
  教师的理论素养亟待提高和增强。当前本专业教师在创作上的实力有目共睹,但还需要增强理论品格的塑造和梳理,以便于在教学和创作上形成完善的体系。   2、规划目标
  拓宽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视野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多元包容性;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强有力的带动教学创新;切实明确教学目标,掌握专业方向对专门师资的真正需要,并逐渐形成为与新专业对应的有新知识、新办法的教学岗位。
  3、具体措施
  雕塑系教师个人作品系列展览。每年策划2-3名左右的专业教师个人作品展,全面展示近年来雕塑系教师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创作面貌。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选送中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选拔优秀研究生留校等方法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
  鼓励教师著书立说,提高理论水平;出版教师系列画册,树立学术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争取在2年内出版5本专业教师画册,以带动专业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目标与措施
  1、目前存在的问题:
  基础训练的目的不明确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有着优良的基础教学传统,本科进校以来就开设了大量的泥塑写生课。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空间认识能力,使学生具备雕塑专业素养和塑造技术。然而,近年来,随着当代艺术的快速发展,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现成品艺术对雕塑的影响日益深远,再加上新媒介、新材料介入当代艺术创作,因此,雕塑的边界显得越来越模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时间的基础训练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们艺术创作的能力。
  实验教学缺乏系统性
  就当代艺术来讲,实验性是其一大显著特点。但是如何将这种实验性转化为一种教学手段,成为真正的实验教学,同样也是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众所周知,艺术创作本身是直观的、感性的。然而教学是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在这之间就存在着矛盾。因此,研究出一套系统的实验教学方案,在传承传统的同时适应当代艺术创作,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
  雕塑理论教学欠缺
  不同于绘画,雕塑理论自身建设有待提高。然而在缺乏理论和史学背景的状况下,雕塑系的教学呈现出基础教学与实验教学衔接不够,学生在艺术创作方向的判断上不确定,学生的知识背景缺乏多维度等多方面的缺陷。因此在当代艺术背景下的雕塑教学理论创新,应该进一步思考艺术理论、艺术史的梳理与雕塑创作的关系,加以引导。
  2、改革目标:
  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为载体,依托当代艺术发展的大背景,对各大美院的当代艺术教学展开深入调研,同时结合雕塑专业的教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制定出系统的、现实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理论,搭建专业的当代艺术教学平台。
  3、具体措施:
  基础训练目的性的增强
  在基础训练的设置上,要扩大基础训练的范围,强化基础的意识,改变对基础的认识,对基础教学提出新要求:不仅包括写实能力的训练,还包括抽象造型能力的提高。在以人体泥塑课作为重点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材料课与实践课,不仅要深入的做技法研究,更要与当代艺术的发展相适应。
  加强实验教学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注重教学方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解决当前实验教学方法凌乱、无序的状态。重视实验教学过程,研究装置、观念与传统材料之间的关系:一是对传统材料的重新审视与利用;二是综合材料的运用;三是探寻观念、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雕塑理论教学的介入与推进
  在当代艺术背景下,如何将直观的、感性的艺术创作经验转变为学理层面的、体系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当代艺术教育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吸收其他专业教学创新的优点后,如何结合雕塑专业自身特点,制定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教学计划,是当代艺术背景下,雕塑专业教学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引入雕塑理论和鉴赏课程,将当代艺术发展状态与前景纳入思考的范围,加强对雕塑艺术流派、艺术现象、艺术形式的分析与鉴赏,加深对雕塑前沿发展的认识。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很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通晓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一发展形势下,国内某些高校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作者以自己所在高校经贸类课程双语教学工作为例,指出目前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国内高校都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考核一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质量?作者认为由国内相关教育机构与国外教育或学术机构合作,在中国境内设立外文版专业知识标准化考试应是一个比较令人信服的硬性考核办法。
期刊
【摘要】全日制专业硕士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完善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些策略,即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真正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硕士;质量监控体系    全日制专业硕士是2009年以后才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其主要生源为应届本科毕业生,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
期刊
【摘要】学习拖延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它也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各种影响。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将学习拖延类型分为5类,将学习拖延的影响因素分为8类,并尝试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学习拖延;大学生;拖延成因    一、引言  拖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几乎每个人在生活、工作或者学习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过拖延行为。在越来越强调效率的今天拖延行为受到了人们的贬低和指责。因此,有必要对拖延进行研究。据已
期刊
【摘要】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讨论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以甘肃政法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分析如何进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践;创新;分层    一 引言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得到非常大的发展,特别是各个高校已经把对非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来认识,大多数高校的有关领导和教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得益于计算机科技在多领域应用的逐渐广泛。随着企业分工的细化,对计算机人才的专业要求也呈现出不同趋势,因此,以往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胜任岗位的要求。如何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与岗位需求相适应是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强化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是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具体现状,提出强化改革和实践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途径,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不拘泥于传统的阅读方式。而在最近几年,日益精进的数字媒介设备和发达的网络,把使用数字媒体阅读变得越累越普通,越来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阅读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数字媒体阅读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不同于纸质阅读的阅读方式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了大学生数字媒体阅读行为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阅读;大学生;
期刊
【摘要】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不断在语言学领域里探求英语教学的理论支撑。本文即针对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上写作教学的困难和面临的考验,运用理论指导和实际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写作课程设计,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法的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过程教学;大学英语;写作;课堂设计    一.概述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微博的高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详细分析了微博的优势特征和局限性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有效地利用微博,从开辟专栏、设置校园“平民记者”、采用科学方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媒行业对主持人的从业要求有了多方面的提升,自媒体节目的制作是对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进行项目教学、传媒素质养成的一项很好实践,在此背景下进行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项目教学研究具体现实意义。自媒体节目制作将推进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将推进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传媒素质的养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提高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社会洛阳理工学院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传统的英语专业已进入就业红牌专业。高校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采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以及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对英语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