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L6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EGFL6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配对新鲜胃癌组织中EGFL6 mRNA的表达.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中EGFL6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中EGFL6的表达,并利用CD34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GFL6在3株胃癌细胞株中的内源性表达;利用EGFL6过表达病毒上清感染内源性低表达胃癌细胞株,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效率.收集条件培养基,鸡胚尿囊膜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及内皮细胞迁移实验观察EGFL6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EGFL6 mRNA表达上调,高表达31例,低表达9例(P<0.05);EGFL6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EGFL6高表达组MVD计数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鸡胚尿囊膜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内皮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EGFL6促进内皮细胞血管形成(P<0.05).结论 EGFL6具有促进胃癌血管生成能力,EGFL6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EGFL6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腰椎后路融合术围手术期开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措施时,术中局部应用氨基环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2节段脊柱融合手术病人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实验组术中缝合前将注射用氨甲环酸(力达非)1.5 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后,浸泡伤口5分钟,吸出药液后缝合;对照组术中缝合前将100 ml生理浸泡伤口5 min,吸出生理盐水后缝合,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前凝血4项、D-二聚体值及术后第
目的 探讨T1期前列腺癌病人根治术中保留尿道长度及血管神经对其术后尿控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T1期前列腺癌病人110例分成A组(53例)、B组(57例).A组行常规腹腔镜手术,B组在腹腔镜下腹膜外保留血管神经束,并最大限度保留尿道长度.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记录两组手术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尿控能力及简明男性性功能量表(BMSFI)评估结果.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156.52±12.56)ml显著少于A组的(184.93±10.04)ml,术后下床时间(42.82±6.21)h显著短于A组(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L)及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MPCNL)处理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肾下盏结石病人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FURSL组50例,行FURSL治疗,MPCNL组52例,行MPCNL治疗.比较两组碎石成功率、并发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小时、72小时检测两组病人血清PCT、CRP、IL-6水平.结果 FURSL组病人一次性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
骨肉瘤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也是一种分化缺陷病,具有发展迅速、分化程度低和转移率较高等特点,发生机制可能与相关信号转导异常相关.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生理、病理改变,可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能够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骨肉瘤的产生与多种机制导致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上调相关.因此,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了解骨肉瘤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肉瘤发展阶段的作用机制,以Wnt/β-catenin为靶
目的 分析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Hoffa骨折病人14例,均采用髌旁入路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螺钉结合钢板治疗Hoffa骨折.所有病人术后均接受积极的康复治疗.随访12个月,记录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以及固定稳定性进行影像学和功能结果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股骨髁关节面解剖复位,平均愈合时间为(6.18±0.87)个月,内固定物牢靠,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关节炎、感染等并发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CDC20)、微小RNA-34a-5p(miR-34a-5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BUC病人8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留取癌组织(BUC组)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对照组,距离癌缘2.5 cm).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UC组织中CDC20 mRNA、miR-34a-5p表达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BUC组织及癌旁组织CDC20表达水平.分析CDC20、miR-34a-5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影响BUC病人预后的
在多种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方法中,目前最直接的是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但是不能达到极高的准确率.甲状腺中有许多的分子标志物,如BRAF基因,RAS基因,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抗体等.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些常见的基因突变或循环标志物水平的改变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甲状腺癌的侵袭性,甚至甲状腺癌术后的预后,复发或转移都有着联系.本文将分析一些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常见的分子标志物,包括基因标志物及循环标志物,分析其在疾病诊断上的价值和意义,讨论这些分子标志物是否能为甲状腺结节病人提供不同的诊断方法.
目前肺癌免疫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新兴的癌症治疗药物.然而,免疫治疗疗效的个体差异、治疗后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提示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可能比预期更加复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因素均会影响免疫治疗疗效,该文就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及免疫微环境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影响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食管碰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食管碰撞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碰撞癌中,7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54~74岁,平均64岁.肿瘤好发部位为食管中下段,为单个肿块,最大径0.5~4.0 cm,平均约2.3 cm.形态学上,鳞状细胞癌碰撞小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碰撞腺样囊性癌1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碰撞腺样囊性癌1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碰撞横纹肌肉瘤1例,可识别的两种成分无移行及过渡,间隔以纤维结缔组织.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6
目的 探讨头小畸形相关基因(abnormal spindle-like microcephaly associated,ASPM)对结肠癌细胞SW116和HCT116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β-catenin的调节作用.方法 挑选ASPM含量较高的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SW116.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HCT116和SW116,设计siRNA-ASPM序列,转染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组、siRNA1组和siRNA2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