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中国人为“下岗”而焦虑不安的时候,德國的许多人却向往失业。对这样的怪事,你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可这完全是真的。
尼若女士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向往失业并已实现这一愿望的德国人。见第一面时,她自我介绍说她叫“钟雯”,她说这是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汉语时用的名字。这位已有两个孩子的妈妈,1994年离婚后一直在波恩的一家三星级旅馆工作。但两年后却突然提出辞职,理由是不适应那份工作。
“其实,我是在找借口失业。失业了会享受比工资更丰厚的福利。”她看我满脸的疑惑,便进一步解释道:“我上班时,每月工资2000马克,比我两个孩子的福利金还少800马克,这工资中还要上缴近700马克的税费,最后剩下的只有我两个孩子的福利金的一半。而我失业之后,虽然没有工资,但每月可领到相当于原工资总额67%的失业补助金。同时,还可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既自由,又可创收。”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恐怕没有人不认为失业是一种不幸。而钟雯却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在德国,工薪阶层的人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失业是福。她说,这并不是就业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是政府的福利政策和税务政策的“引导”结果。
上班拿工资的人以缴各种名目的税、费为社会作贡献,尤其是东西德统一以后,不仅税赋更高,而且,每月还要从每个人税后工资中扣除2%作为扶持东德地区的专项基金。现在的税费总额几乎占每月工资的1/3。而不工作的人却可以靠福利过得很滋润,有的人拿着丰厚的各类救济金旅游度假,甚至周游世界;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凭着上大学免费的政策,竟十年八年地在大学里进行“再教育”。钟雯说她中学的一位同班同学至今还在海德堡大学读书,而她在北京上完大学都工作好几年了。钟雯抱怨说:“这样的社会分配机制,谁还愿意为生存而上班,谁又有必要为生存而上班呢?”
据报载,德国在1995年底的失业人数是400万。德国政府曾在之后的两年中做过许多鼓励就业的工作,如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就业渠道,限制招用外籍人员等等,但最终无济于事。
(摘自香港《文汇报》)
尼若女士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向往失业并已实现这一愿望的德国人。见第一面时,她自我介绍说她叫“钟雯”,她说这是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汉语时用的名字。这位已有两个孩子的妈妈,1994年离婚后一直在波恩的一家三星级旅馆工作。但两年后却突然提出辞职,理由是不适应那份工作。
“其实,我是在找借口失业。失业了会享受比工资更丰厚的福利。”她看我满脸的疑惑,便进一步解释道:“我上班时,每月工资2000马克,比我两个孩子的福利金还少800马克,这工资中还要上缴近700马克的税费,最后剩下的只有我两个孩子的福利金的一半。而我失业之后,虽然没有工资,但每月可领到相当于原工资总额67%的失业补助金。同时,还可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既自由,又可创收。”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恐怕没有人不认为失业是一种不幸。而钟雯却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在德国,工薪阶层的人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失业是福。她说,这并不是就业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是政府的福利政策和税务政策的“引导”结果。
上班拿工资的人以缴各种名目的税、费为社会作贡献,尤其是东西德统一以后,不仅税赋更高,而且,每月还要从每个人税后工资中扣除2%作为扶持东德地区的专项基金。现在的税费总额几乎占每月工资的1/3。而不工作的人却可以靠福利过得很滋润,有的人拿着丰厚的各类救济金旅游度假,甚至周游世界;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凭着上大学免费的政策,竟十年八年地在大学里进行“再教育”。钟雯说她中学的一位同班同学至今还在海德堡大学读书,而她在北京上完大学都工作好几年了。钟雯抱怨说:“这样的社会分配机制,谁还愿意为生存而上班,谁又有必要为生存而上班呢?”
据报载,德国在1995年底的失业人数是400万。德国政府曾在之后的两年中做过许多鼓励就业的工作,如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就业渠道,限制招用外籍人员等等,但最终无济于事。
(摘自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