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互动刍议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on_z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互动教学模式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已成为外语教学所提倡的主流。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互动存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课堂互动 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WANG Jumin
  (Scienc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Facuty, Nanchang Army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103)
  AbstractInteractiv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modern quality education and it has also become mainstream approach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nglish class interaction and proposes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Key wordsclassroom interaction;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y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不单是我教你学,而是双方交流;教学效果不单决定于教,也不单决定于学,而是教学双方互动的结果。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互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教学互动的应对策略。
  
  1 影响英语教学互动的主要因素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难度较大,实现良性互动,更不容易。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平时课堂听课的观察,笔者认为影响英语教学互动主要有三个因素,即教师观念、学生参与意识和教学技巧。
  1.1 教师传授和灌输的观念是影响课堂教学互动不可忽视的因素
  教师思想观念的新与旧直接影响教学行为的变化。传统教育重传授和灌输,现代教育重素质和能力。理念不同,教育的方式方法自然不同。英语教学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维的语言交际实践活动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操练。从教的角度来看,语言知识的传授采用灌输式往往比课堂互动的方式更省心省力,而互动教学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费心思进行设计,也需要教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现在虽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但如果观念不更新,又容易形成新的灌输模式——“电灌”。有的多媒体课堂上课件演示时间已占到了整个教学时间的80%以上。正如蔡基刚指出,尽管不少学校尝试在大班上课中运用电子教案在大屏幕投影上讲解,改进教学环境,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学生捧着课本被动接受仍是大班授课无法克服的属性。
  1.2 学生参与意识是影响课堂互动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统一体,只有教师的组织意识,没有学生的参与意识,无论如何是互动不起来的。尽管大多数学生都想学好英语,也都知道学好英语的关键是多说、多练、多交流,但他们的意愿和行为往往是背离的。我们常常注意到,不少学生既不喜欢被老师点名,又不自愿发言;既不愿自我表现,也不愿与他人共同表现。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英语基础太差,听不懂,更不会表达,无法进行语言交际。二是习惯于应试教育下形成的被动接受和“领会式掌握”,没有形成互动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三是课堂焦虑。导致课堂焦虑多与学生个人因素有关。如英语水平、文化背景、个人性格、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学生课堂焦虑感愈强,发言的主动性受到抑制程度就更强。所以课堂焦虑也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1.3 教学技巧是影响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
  教学互动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方法或技巧,也是很微妙的教学艺术。教学互动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理论的把握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每个教师虽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巧,但如果教学方式和技巧都比较单一,就难以产生氛围浓厚的良好互动效果。在英语互动教学中,往往问答式较多,分组讨论式较少,师生互动较多,生生互动较少,这直接影响互动的频率和幅度。
  
  2 加强英语教学互动的应对策略
  
  2.1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互动环节的课堂教学设计
  为了提升英语课堂上教学的互动性,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不能把学生当成英语知识灌输的对象,要加强教学互动设计。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必须以符合创造性的、有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这个根本原则,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启发诱导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活动以及大量的语言训练实现(下转第53页)(上接第31页)学生交流思想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情景,设置问题都要考虑不同基础学生的实际,难易结合,循序渐进;互动的模式要避免单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设计不同的互动模式,力图做到“神”动与“形”动的结合。需要学生理解和领会的,应该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需要学生操练的,除了安排模仿跟读之外,还应设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
  2.2 倡导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它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实践环节或内容,课堂上不能完成,需要学生课后操练,如口语对话等。这时可以成立合作学习小组。例如以学生同一个寝室的同学为一组,或同座的两人作为学习对子,积极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动模式。课外小组互动不仅给学生一个复习巩固学过的语言知识,提高听说能力的机会,还在于使课堂和课后形成互动,促进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学习的过程上去。“团结协作”取代了“孤军奋战”,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另一方面,运用同伴修改作文作为老师批改的补充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同伴修改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换作文,阅读以及批改,互相找出作文中的错误,改正或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彼此的文章得以改进,提高写作水平。同时,由于发现了他人的错误,也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端正态度,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写作实践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同学间相互修改作文正是一种很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策略,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思维。
  2.3 把握教学技巧,实现有效互动的良性循环
  教学技巧是教师实施课堂互动的必要工具,掌握了教学技巧,就等于取得了课堂互动的钥匙。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常用的互动手段之一,能否产生互动效果也是一门技巧。问什么,什么时候问,问谁,如何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学习水平,难易程度的把握等都具有技巧性。技巧施展的好,互动就容易形成;缺乏技巧,就容易产生课堂焦虑。这些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就要考虑到。
  同时,教师还要熟悉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一般来说,外向型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高,内向型学生具有消极沉默、闭口不语的学习风格。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学生性格的差异,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一是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场合注意发挥各自的长处;二是通过某些手段促使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向相反的方向作些转变,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和任务。教师对学生性格的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考虑性格这一因素的作用,这也是实现良性互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孟臻.反思多媒体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6.6.
  [3]文健.论英语大班教学的利弊及交际教学法的运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要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学生记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园宣传阵地建设,强化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宣传工
系词“是”的涵义问题是直言命题的逻辑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在自然语言中东词“是”有着多种涵义,在笔者看来这一观点颇值得商榷。木文以现代逻辑为工具,对直言命题进
散文是我们最常见的文体,学会欣赏散文,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更重要意义。文章从散文的文体种类、逻辑、形式、语言、文学性几个方面讲述了散文的特点,期望对高职学生
关于知识境界的认识论考察马广先本文试图从认识论角度就知识境界的实质与层次等问题作一考察,期望同仁指正。-、关于知识境界的实质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首先是认识关系。人作为
本文谈及影片场景设计对动画短片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大家可以了解到场景设计对一个经典动画片的重要性。为了使制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意思,参与动画片制作的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绩效式授课过程,通过选择合理的案例,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
学科本位的思想当前在高职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如何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高职课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