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赏雪景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0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这是唐代宋之问的《苑中遇雪应制》,描写了一幅冬日的美妙雪景:清晨的朝阳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銮驾从天边驶来。高楼上谁穿着青袍眺望,就像望春台边随风飘扬的青旗。一场大雪忽然而来,顿时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面对雪景出奇的美丽,作者一时难掩激动之情,倒情愿相信是林花全部盛开。
  冬天,最美妙的事儿莫过于赏看雪景,那片片轻灵的精灵,自天而降,轻叩岁月的门扉,给人的是一份尘封的喜悦和惬意。然而,从古诗词里飘出的雪花,更给人意境之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清代郑燮《山中雪后》: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连日光都变得寒冷。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宋代陆游《冲雪至余庆觉林雪连日不止》。此诗虽是写雪,文中却无一雪字,然而将雪的形象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了。
  洁白美丽的雪花,让文人墨客借景抒情,抒发胸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唐代罗隐的《雪》,诗说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该诗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嫉俗的性格。而唐代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却描绘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雪是纯洁、正直和高尚的象征。元代黄庚的《雪》:“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象。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水泉煮石茶。”在明月的照耀下,江山像白天一樣明亮;就像是天地无私,将像玉一样的月光奉献给千家万户。如此铅华般的磅礴,又如无瑕的白璧,不含一丝污浊和尘埃,仿佛坦荡的胸怀不藏纳一毫贪婪与龌龊。
  宋代李清照写雪的词却透着委婉凄美,《清平乐?年年雪里》:“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冬天来了,打开那本发黄的古籍吧,一片雪花正从古色古香的书页中飘来。
其他文献
梁启超有10个子女,除了第10个孩子在出生后不到6个月就夭折外,其余的9个子女在梁启超的影响下,长大后都成了各自领域里的专家。有趣的是,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梁启超都给他们起了可爱的小名。  梁启超的长女名叫梁思顺,字令嫻,是他最爱的宝贝。平日在家里,梁启超一会称她为“娴儿”,一会又唤她“BABY思顺”,各种爱不够的感觉。偶尔,他还会表达对梁思顺的偏爱。比如,有一次在给梁思顺的信中,他就“无所顾忌”地
期刊
十多年前的一部家喻户晓的悬疑推理剧《大宋提刑官》,让人们知道了南宋有一位执法公正、断案精准的提点刑狱官—宋慈(1186—1249)。他的真实的断案事迹丝毫不逊于电视剧里的情节,充满波折,最终又能水落石出。  宋慈,字惠父,号自牧,生于南宋末年福建建阳的一个官宦之家,先后受业于朱熹的高徒吴雉和理学大家真德秀。得二人真传,他重视实践,处事审慎。南宋末年的朝廷孱弱又腐败,清正之士往往被排挤,只能在地方上
期刊
当今社会,上网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许多中老年人也爱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工具。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文件指出,我国网民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60岁及以上群体达7.1%,整体规模已超0.5亿,8.7%的老年网民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娟告诉记者,年轻人上网更多是为了娱乐,老人则是为了加强与他人的联系,获取信息,并获得情感支持。再加
期刊
这是一个关于某人究竟能活多少年的故事。  苏州有一个卞姓老人,很关心自己的寿命,于是请术士甲上门来相面。术士甲看了看说,你可以活到八十岁。老人一听,顿时怒不可遏地说,难道我就只有这些寿命?立即把他赶出门去。  术士甲走在路上,恰好遇见了术士乙,便一五一十把刚才的情景告诉了他。术士乙点点头说,我明白了。  随后,术士乙登门拜谒了卞老,笑着告诉他說,你肯定能活到一百二十岁。谁知卞老一听,复又火冒三丈:
期刊
宋庠、宋祁是北宋著名的两兄弟,二人同举进士,皆見识广博,以文学著称,时人称为“大小宋”。若讲不同,大宋生性俭约,风骨秀重,和气拂然;小宋则喜好声色,英采秀发,风流倜傥,久观无尘气,如神仙中人。小宋文字工丽,亦饶多情致,因有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世称“红杏尚书”。  宋庠身居高位,平时皆正色立于庙堂,读书至老不倦,处世态度与宋祁绝然不同。《钱氏私志》载宋庠在朝廷时,上元夜在书院读《周易》,听人说小宋
期刊
菇類热量低,因富含粗纤维,可提供饱足感,也有助排便,因此经常出现在料理中。但是对于菇类如何清洗,坊间却流传不同的说法。有些厨师认为,菇很容易吸水,不建议下水洗涤,否则影响口感,最好用刷子或纸巾擦拭就好,但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却担心“不洗不会脏吗?”会有农药残留等疑虑。  来源不明清洗再煮较安心  民间的确有“菇类不用清洗”的说法,但建议食用时还是要清洗,而清洗方式需依菇类种植方式来决定,如果可以确定
期刊
大寒过后第15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北,太阳黄经315度,春气开始降临,为四时之开端,所以称作“立春”。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是重要的岁时节日,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有了很多迎“春”的仪式。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上至天子下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
期刊
我们现在说的姓氏就是姓,名字就是姓名。但在古代,姓、氏以及名和字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概念,表达着不同的意思。  姓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而氏产生略晚,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才开始出现。“氏”是从原来的“姓”部落中分离出来的若干小部落,为了便于管理,同时突出自己的特异性,他们就给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氏”真正盛行起来是在周代,由于周朝初年大规模分封诸侯
期刊
女友送我一只翡翠平安扣,红丝绳系着。它碧绿地沉重地坠在我的胸前,澄清中透出云雾状的“棉”,水色迷蒙。扣的正中有一个完整的孔,仿佛一支竹箫横断。清冽的空气在扣中穿行,染出一缕青黛。  我问,真的吗?友人说,什么啊?我说,翡翠呀。友人说,美得你!这么大一块上乘翡翠,价值连城,把我的身家都卖了,也送你不起的。当然是假的了,经过化学处理的石头而已。  我把平安扣摘下来说,既是假的,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我看这
期刊
2008年7月8日,在剑桥大学著名的国王学院里,剑河边上的一块草地上,安放了一块为中国诗人徐志摩而立的白色大理石诗碑,碑上刻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块诗碑,如今已成为剑桥一景。  其实剑桥让国人感到格外亲切和自豪的不仅仅只有徐志摩,还有这里丰富的中国印记。英国历史学家柯瑞思曾说:“在世界最高学府里有多处为中国名人或文化而专门设立的建筑,这是非常罕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