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点亮教育梦想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的暮色早早地从山林里铺天盖地而出,掩去了山茶花楚楚动人的皎白容颜,给大山环绕的村庄增添了几分静谧。送走了学生,钟顺铭把作业都批改完,备好第二天的课程后,才发动自己的摩托车,向着5公里外的家缓缓驶去。这是一条盘山的小道,寒来暑往,已记不清道路旁的山林有过多少次荣枯,也数不清坐落在这道路旁的小小的村小走出了多少学生。钟顺铭像一株山竹,咬定这片美丽的青山,一咬就是32年。
  ■
  1980年,钟顺铭高中毕业,在村民们的推举下,接过三尺教鞭,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在泰和县右坑教学点的一间公用仓库里,钟顺铭第一次走上了讲台。两年多后,钟顺铭受上级安排,又前往盆形村小学任教。
  1985年,泰和县的富足村(原北康村)划归老营盘镇管辖,政府在当地兴建了一所村完小,钟顺铭因调动,来到这里和另外4位老师共同主持教学。而在富足村小任教刚刚一年,钟顺铭就遭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那是1986年夏天,富足村村委会缺额几名干部,当时的村领导很赏识正当年且有高中学历的钟顺铭,亲自上门请他担任村委会的会计。这对于当时的钟顺铭来说,算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作为民办教师的他,不仅收入低,还面临着将来要下岗的风险。而在这样一个原本无比简单的选择面前,钟顺铭却犹豫了。几年间辗转的教学生活不仅磨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更将他的心牢牢系在了大山里的孩子身上,虽然他也渴望有这样一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但他更舍不得那黑瓦白墙里的三尺讲台和孩子们的笑脸,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留下。
  1991年,因教学成绩斐然,钟顺铭被调往老营盘中心小学任教,因为牵挂大山里的孩子,一年后他还是选择重新回到了富足村小学。
  从这以后,除了中间两年在外进修的时间,他就再也没离开过。在这期间,钟顺铭通过自学,考上了泰和师范,获得了文凭和教师资格证。1998年,由于生源锐减,富足村小学只剩下了四个年级和包括钟顺铭在内的两名教师。而到了2003年,富足村小学只剩下一二年级和一个学前班,教师中也只剩下钟顺铭,他从此开始了一人一校的教学生活。
  如今,富足村小学唯一的一间教室仍是1991年建造的,钟顺铭的办公室则是借用村委会2003年修建的房子。
  30余载的春夏秋冬,几经辗转的教学生涯,钟顺铭把自己扎在这大山深处,无怨无悔。当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当教师时,钟顺铭说自己是富足当地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根在这里,多教些孩子,多传播点知识,都当是为家乡做点贡献。特别是看到自己一辈的人中没有一个大学生,仅有的一名获得大学入学资格的同学还因病退学,钟顺铭更感到山村偏远地区的可怜与悲哀。他希望下一代的孩子不一样,能够比他们强,这也是支撑他在一所又一所村小和教学点间辗转而从未放弃的信念。
  ■
  简陋的教室、破旧的讲台,山村学校的条件不比城市,然而正是自然的环境和简单的条件,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纯洁而不掺任何杂质。质朴的教师和纯真的孩子在这松林竹海间,汇成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位于老营盘镇与中龙乡交界处大山里的富足村小,距离当地镇中心19公里,距离县城68公里。交通不便,只有一条崎岖蜿蜒的山间小道,而且几乎全是上坡路,即便是年轻人徒手步行,至少也要走两个多小时。没修通水泥公路时,每逢开学,钟顺铭就得扛一根扁担、拿两个编织袋步行下山到中心小学,将学生的书本及教学用品挑上山。
  艰苦的条件对钟顺铭来说,并不算什么,而学生入学率不高,失学、辍学现象严重才是他最忧心的事。每学年开学前,钟顺铭都要挨家挨户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一旦学生没来学校,他就立刻给家长打电话,询问缘由,有时还上门把学生接到学校。如今在兴国县法院供职的黄贤亲在读五年级时,曾因家庭经济拮据险些辍学,正是钟顺铭和另一位老师及时赶到他家中,做通了他父母的工作,还允许他缓交学费,才挽救了他的学习生涯。看到钟顺铭对工作如此认真负责,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来学校。考虑到富足村没有幼儿园,钟顺铭便将年龄太小的孩子编入学前班随班就读。如今富足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不同于城市学校里的岗位分工明确,山村小学里的教师既是教授多个科目的全能教师,还是照顾孩子的保育员,像钟顺铭这样一人一校的教师,更是集负责人、班主任、教师、司钟员、炊事员、清洁工等多重职责于一身。在学校里,钟顺铭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夏天,他给学生备凉茶、驱蚊虫,带学生学算术;冬天,他给学生热饭、生火取暖,教学生读古诗。2013年冬天,一名叫刘浩的学生因父母在外打工,照顾他的祖母生病住院,无人照看。钟顺铭便把他带在身边,给他洗衣做饭,一直到他祖母病愈出院。
  农村医疗设施落后,学校离医疗所比较远,往返极不方便,而年纪小的学生经常会有身体不适的突发状况。钟顺铭回忆说,有一次一名叫钟子豪的一年级学生在下午放学前突然腹痛难忍,他立刻背着孩子直往医疗所跑。等到了医疗所,医生又不在,钟顺铭便背着孩子往医生家里赶。结果医生家里没有药品,他只好跟着医生背着学生再赶回医疗所。来来回回奔走了十多里山路,他的衣衫在数九寒天里也被汗水湿透了。自那以后,每学期钟顺铭都要花钱买一些常用药品,以备学生急用。记者采访时,见到钟顺铭的办公桌上还放着注射器和许多药品,以为又有学生身体不适,后来才知道,用药的居然是钟老师自己。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山村中的留守儿童数量也不断增加,遭遇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时,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钟顺铭经常亲自护送学生回家。2008年罕见的冰冻灾害中,钟顺铭顶风雪,冒严寒,穿山坳,坚持把学生一个个送回了家。山里小溪木桥多,走上去摇摇晃晃,每逢春季发大水,木桥被冲走,他只好背着学生过河。山泉冷冽,露水浸衣,长年累月,钟顺铭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但他无怨无悔。
  钟顺铭认真负责的名声渐渐传开,许多家长都乐意把孩子交给他来教,邻村的村民都想把孩子送到富足小学来读书。二年级学生马钰是老营盘乡大庄村人,父母因为要外出务工挣钱,就把她放在富足小学读书,晚上住在富足村的外婆家。她的父亲说,钟老师教学水平很高,而且对学生很照顾,他们在外面务工很安心。还有一名叫杨宝隆的学生,也是被父母从3公里外的北康村专门送到这里读书,父亲每天都会骑车接送,尽管路程远,但他们觉得只要孩子能得到好的教育、好的照顾,就值得。   生在大山、长在大山的钟顺铭更能体会农村生活的艰辛,也能理解农村家长在教育、照顾孩子上的力不从心。在钟顺铭看来,坐在教室里小板凳上的不仅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孩子。俗话说“不打不骂不成材”,提及教育学生,钟顺铭说:“发火、生气也会有,但为人师表,绝对不能说粗话、打学生。”
  ■
  每年新春正月里,家人总是很难和钟顺铭聚到一起吃饭,因为这段时间,钟顺铭总会被村中各家各户请到家中吃饭。这是富足村早年就流传下来的习俗。每年正月,家长都会拾掇出一桌最好的饭菜,宴请孩子的老师,表达对老师教育之恩的感谢。因为学生比较多,所以家长必须提前和老师打招呼,要是几家时间碰到了一起,大家就互相商量轮着来。年年正月,每一顿饭,在钟顺铭看来都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
  广袤的大山赋予了富足村村民淳朴的天性,每到农忙时节,村里的青壮年总会到钟顺铭家里帮忙。1992年,山里下起了大雨,靠山而建的钟顺铭家遭遇了山体滑坡,危急时刻是闻讯赶来的村民帮忙,这才保住了家里的房子。钟顺铭常说:“我吃了乡亲的饭,得了老表的力,就应该好好教书,为他们的孩子多做点事。”
  时光匆匆,钟顺铭记不清所有他教过的学生的姓名,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记得他。每到节日,特别是教师节,很多学生都不忘给他发短信,打电话。毕业于江西师大的刘林娇如今在赣南师范学院任教,每次回家,她都要到学校来看望钟顺铭,与老师聊聊有关教学的事情。还有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的张运来同学,经常打电话询问钟顺铭的身体状况,向老师推荐健康养生之道。
  35年的坚守和努力,换来的是村里年轻一代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成绩在镇上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群众一致的认可。以校为家,钟顺铭把人生的大好时光全部献给了山区的教育,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累累硕果。
  2014年7月,第二届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结果揭晓,钟顺铭以高票当选。赞美和掌声伴随着荣誉纷至沓来,而钟顺铭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一直支持着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妻子卓健妹。
  自从钟顺铭当上了教师,卓健妹就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农活,两个孩子也基本是她一个人拉扯大。2000年,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卓健妹毅然走出大山,加入到涌向城市的农民工队伍,而这一去,就是8年。30多个年头的陪伴,一万多个日夜的支持,提及妻子,钟顺铭几度哽咽地告诉记者,是妻子的体谅与理解给了他走下去的勇气,荣誉和赞美都应该归属于这个他亏欠了大半生的女人。
  岁月无声,当年高中刚毕业的大小伙子如今已年过半百,还有6年就退休了,对此钟顺铭并没有感到一丝轻松,反而愈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他时刻警醒自己,这最后一班岗,他是一定要站好的。
  有些人说这大山深处的学校离不开钟顺铭老师,事实上,钟顺铭自己又何尝舍得离去。他对记者说:“如果将来身子骨还行,只要学校和政府还需要,我还会继续坚持的。”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年轻的教师能够到大山深处感受大山的情怀,看看山区的人情风貌,为山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山风沧桑了他黝黑坚毅的面庞,但对孩子永远保持着年轻的微笑;山雨浸湿了他挺拔清瘦的身体,但为孩子始终撑起那片教育的蓝天。钟顺铭用坚守和恒心绘制了大山深处一幅美丽的教育画卷,用青春和奉献点亮了山村的教育梦想。
其他文献
近日,永丰县制定并出台《永丰县教育系统职称聘任实行“地方奖励”实施办法》,对部分具备资格但受职称指标限制未能聘用的优秀教师,通过“地方粮票”政策解决其职称聘任难题。  该县教育系统“地方奖励”实施办法规定,对已取得高级或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且具备聘任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因岗位职数限制未能聘用到相应层级岗位,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可参与竞争享受“地方奖励”。“地方奖励”实行动态管理,采用岗位等
期刊
本刊讯(记者 雷杰能)铅山县河口第二小学一名男生,原来孤僻内向,不善言辞。经过全县课堂教学改革后,他完全变了,上课敢于表达,能自信展示,课后和同学玩耍嬉闹。他爸爸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变了,这得感谢课改!”铅山县强力推动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赢得了师生的称赞,而且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从2013年开始,铅山县正式启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为了稳步推进,该县先试点再全面推开。全县先确立县一中等10所学校为试点
期刊
1月25日下午,由弋阳县教体局主办、弋阳县教育梦龟峰读书联盟承办的第四届叠山书院论坛在县儒学宫举行,全县中小学校长、教育梦龟峰读书协会部分成员、县教体局机关股室长等160余人观摩了论坛。  此次论坛共有教育梦龟峰读书联盟、漆工笔谈、三县岭教育之声、叠山论教、稚园朝日、校长组合等6个联队的读书社团参加,论坛以“我的教育梦——从读书开始”为主题,以读书与专业化成长为切入点,通过小组主旨演说、我身边的读
期刊
2月4日,受教育部党组和袁贵仁部长委托,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副司长王洪元深入上犹县走访慰问困难教师和困难户。  冒着绵绵细雨,王洪元一行来到教师黄庆平、农户杨心冬等教师、农户家里,以及县三小走访慰问。每到一处,王洪元都与他们亲切交谈,聊家常,询健康,祝愿他们新春愉快,并送上慰问金,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快乐生活,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希望家长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其
期刊
近日,玉山县六都小学也实现了“班班通”,老年教师也为能像年轻教师一样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授课而高兴。这标志着玉山县村小以上的学校都实现了“班班通” 。  为了充分实现教育资源均衡,让现代教育技术普及至村完小,玉山县教体局一方面自筹资金,一方面努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将“班班通”教学设备配备到全县包括六都小学在内的村完小。面对村完小中老年教师偏多、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偏低的师资环境,玉山县教体局开办学
期刊
“开办幼儿园需要的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和托幼机构评估报告都没有。并且你这个房子是危房,又老旧又狭小,如果学生多一点,就一点活动空间都没有了。”在安福县迪斯尼幼儿园,安福县教育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正在进行执法检查,除了查出上述问题,他们还发现该幼儿园的学生食品没有留样,炊事员没有取得相关健康证件等问题。随即安福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向该园通报了检查情况,并就查出的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和处罚决定。  安福县教育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徐光明)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南昌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南昌大学将拥有更多办学自主权。  该方案面向国家、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协同推进原则。改革主要内容涵盖推进治理结构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一流学科”;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期刊
为激发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由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南昌华南城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新赣商·华南城杯”创业大赛决赛于1月10日举行。  上午8点30分,决赛第一阶段在学院新赣商培训中心主会场举行专家答辩会。决赛正式开始后,分为PPT展示、项目陈述、答辩表述三个环节进行。16位专家分为四个小组对40个入围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评审。  创业学生的精
期刊
为了使学生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寒假,万载县三中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创意十足的寒假作业。  此次寒假作业以“万载田下古城开发我参与”为主题,设置了三个板块:《老房子的故事》,让学生围绕田下古城老房子讲述曾经历或听说过的故事,分享古城古朴的民风民俗;《古色古香》,要求学生用相机拍下图片,配上文字说明,带领大家去古城欣赏古色古香的美景;《出谋划策》,就田下古城如何开发保护、未来古城怎样建设、古城开发会给家乡带
期刊
2015年1月25日上午,抚州教育园区崇仁师范学校新校区建设用地上掘土车辆轰鸣着来往穿梭,崇仁师范学校新校区建设破土动工了。崇仁师范学校新校区按教育部颁发的师范类大专院校设置标准、以在校学生6000人的规模设计建设。抚州市政府拟投资3.9亿元,把崇仁师范学校新校区建设成地方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省内一流的高品位师范院校,为崇仁师范学校升格为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造条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