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cbr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被广泛运用于现代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既抵抗侧向力又承受竖向荷载,由于它是截面高度大而厚度相对很小的“片”状构件,有着承载力大和平面内刚度大等优点,但也具有剪切变形相对较大、平面外较薄弱的不利性能。此外,开洞后的剪力墙形式变化多,受力状况比较复杂,因而了解剪力墙的特性,发挥其所长,克服其所短,是正确设计剪力墙的关键。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设计
  Abstract: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as the main structure form in tall buildings, is widely used in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is resistance and the vertical load under lateral force, because it is the height of the great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relatively small "pieces" shape elements, have bearing capacity and rigidity plane within advantages, but also has the shear deformation is opposite bigger, the plane more weak adverse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open hole of shear wall form after changes more, stress state is more complex,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ar wall, play its director, overcome the short, is right the key design shear wall.
  Keywords: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中圖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剪力墙设计中的基本概念
  1.1 剪力墙高和宽尺寸较大但厚度较小,几何特征像板,受力形态接近于柱,而与柱的区别主要是其长度与厚度的比值,当比值小于或等于4时可按柱设计,当墙肢长与肢宽之比略大于4或略小于4时可视为为异形柱,按双向受压构件设计。
  1.2 剪力墙结构中,墙是一平面构件,它承受沿其平面作用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外,还承担竖向压力;在轴力,弯矩,剪力的复合状态下工作,其受水平力作用下似一底部嵌固于基础上的悬臂深梁。在地震作用或风载下剪力墙除需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非弹性变形反复循环下的延性、能量耗散和控制结构裂而不倒的要求:墙肢必须能防止墙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因此注意尽量将剪力墙设计成延性弯曲型。
  1.3 实际工程中剪力墙分为整体墙和联肢墙:整体墙如一般房屋端的山墙、鱼骨式结构片墙及小开洞墙。整体墙受力如同竖向悬臂,当剪力墙墙肢较长时,在力作用下法向应力呈线性分布,破坏形态似偏心受压柱,配筋应尽量将竖向钢筋布置在墙肢两端;为防止剪切破坏,提高延性应将底部截面的组合设计内力适当提高或加大配筋率;为避免斜压破坏墙肢不能过小也不宜过长,以防止截面应力相差过大。
  1.4 墙的设计计算是考虑水平和竖向作用下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求得内力后按偏压或偏拉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当受较大集中荷载作用时再增加对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在剪力墙承载力计算中,对带翼墙的计算宽度按以下情况取其小值:即①剪力墙之间的间距;②门窗洞口之间的翼缘宽度;③墙肢总高度的1/10;④剪力墙厚度加两侧翼墙厚度各6倍的长度。
  2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2.1 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60m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30、120、100、80m,9度抗震时不宜采用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8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9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2.2 B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80、170、150、130m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mB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抗震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8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
  2.3 结构的最大高宽比。
  A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6、6、6、5、4B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8、7、7、6。
  2.4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3剪力墙结构计算的要点
  现简单阐述一下高层剪力墙结构计算的几个要点。
  地震周期,层间位移角,轴压比等基本控制参数在这里不再讲述,下面讲述:
  3.1 剪重比:剪重比是抗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规范之所以规定剪重比,主要是因为长期作用下,地震影响系数下降较快,由此计算出来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太小。而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动态作用下的地面加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具有更大的破坏作用,但采用振型分解法时无法对此作出准确的计算。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规范规定了各楼层水平地震力的最小值,该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说明结构有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薄弱部位,必须进行调整。
  08版《抗震规范》5..2.5作了详细规定。另外,对于存在竖向不规则的薄弱层,其剪力系数应放大1.15倍。
  3.2 刚重比:刚重比是结构刚度与重力荷载之比。它是控制结构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重力二阶效的主要参数。该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可能引起结构失稳倒塌,结构计算时应按《高规》5.4.1-5.4.4相关规定作每层刚重比验算。按EJd/GH**2计算,比值≥2.7,则不需要作重力二阶验算,2.7≥比值≥1.4,则需要作重力二阶验算,如比值小于1.4,则说明结构体系不满足结构整体稳定性。
   此外,周期比,层间位移及位移比等控制参数均需按规范作严格控制,这里不再叙述。
  5剪力墙的边缘构造
  结构试验表明矩形截面剪力墙的延性比工字形或槽形截面剪力墙差;计算分析表明增加墙肢截面两端的翼缘能显著提高墙的延性;因此在矩形墙两端设约束边缘构件不但能较显著地提高墙体的延性,还能防止剪力墙发生水平剪切滑动提高抗剪能力。
  6剪力墙结构的厚度和配筋问题
  墙的水平分布筋是为横向抗剪以防止墙体在斜裂缝出现后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同时起到抵抗温度应力防止砼出现裂缝,设计中当建筑物较高较长或框剪结构时配筋宜适当增加,特别在连梁部位或温度、刚度变化等敏感部位宜适当增加。但对于矮、短的房屋,其水平筋的配筋率可适当减小。
  墙的竖向钢筋主要起抗弯作用,目前在一些多层低高层剪力墙中计算结果多为构造配筋;但配筋时所取的配筋率往往扣除了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中的钢筋,个人觉得竖向最小配筋率应该包括边缘构件中的钢筋,墙肢的竖向配筋原则也应该尽量将钢筋布置在墙端部边缘区并保证钢筋间距≦300mm,也应该注意防止竖筋过多使墙的抗弯承载力远大于抗剪承载力,对抗震不利。
  7剪力墙结构的超长问题
  混凝土规范9.1.1条规定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温度伸缩缝最大间距当在室内或土中时为45m,露天时为30m;而现浇框架剪力墙或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取45~55m,规范的这一规定显然与现今建筑的体量越来越大但功能又要求不设缝发生矛盾;因此目前许多工程中的伸缩缝间距都突破了规范的规定,也造成了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遇到超长结构时的胆量越来越大。個人觉得今后当剪力墙结构超长时,应该慎重处理为好,过长时应该尽量设置温度伸缩缝,宜较严格遵守规范规定的限值,理由如下:
  7.1 剪力墙结构刚度大,受温差影响大,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产生的变形大,墙体对楼面、屋面产生的约束也大;当结构发生收缩变形时比其他结构易出现裂缝。一些未超长的剪力墙结构产生墙体或楼面裂缝,其主要原因就在此。
  7.2 混凝土结构受温度或收缩徐变的影响与众多因素有关;而体型庞大的剪力墙房屋往往形状复杂,混凝土收缩大,约束应力积聚也大,施工工艺及管理也难控制,环境影响使用变化难于判断,因此更难于解决混凝土收缩变形时,在受约束条件下引起拉应力而保证不出现裂缝。
  7.3 目前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大部分工程要赶工加班,质量难保证,为赶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普遍增大,使混凝土收缩量增大,加上由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使弹性模量增加将引起更大的约束拉应力产生,使结构出现裂缝的因素增多。
   综上所述,今后在处理超长结构时,特别是处理超长的剪力墙结构时要特别慎重;当发生实在由于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不允许超长建筑设永久缝时,建议采用对结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并结合采用设计构造措施、施工措施共同给予处理
  8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和应用能力,是相当必要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 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本文介绍旧路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旧路加宽 ,沉降 ,设计  Abstract: the old way of the main technical difficult problem is widened how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工作的内容较之多层建筑施工要丰富得多,复杂得多。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发展遍及全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高层建筑将成为国内外施工的主要内容。本文就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一番分析,发现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Abstract: the high building cons
期刊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应立足于工程的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结合多年  的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现场管理  Abstract: housing project is to p
期刊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建筑中生活的人们每天都要用水,因此,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直接关系着人们能否安居乐业,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就建筑给排水的设计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该排水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着重探讨了优化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措施;最后提出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旨在与同行就建筑给排水问题进行探讨,不断提升建筑给排水设计工程的质量与设计水平。  关键词:建筑;给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某涵洞施工工艺及方法,并对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涵洞 ,施工, 工艺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a culve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that opinion.  Ke
期刊
【摘要】基于地铁振动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分析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振动 , 建筑物隔振减振 ,隔振器  【 abstract 】 based on the subway, the reasons of vibr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wa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researc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设计实践,把本人的一些设计理念融入现代建筑中,结合项目实例,从设计构思、总图布局、建筑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海南临高文澜新城“公园里”住宅项目建筑设计要点与特色,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设计理念 , 总图布局 , 建筑设计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years building design practice, some of the
期刊
摘要:本爆破工程主要是西线高速立交中桥1号墩基础4根孔径1.25米挖孔桩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成孔,每根桩长10米,其中7.22米位于弱风化岩层35m3须进行爆破施工。  关键词:爆破,桩基 , 施工   Abstract: the blast engineering major is high speed regulation of the interchanges # pier 1 medium-
期刊
摘要:大刀沙配水工程是钱塘江引水入城为杭州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工程,也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从钱塘江引水至杭州城西,可有效改善杭州市城西特别是运西片水环境,并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提供优质水源,在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考虑了等二个主体工程布置方案,通过对比论证确定方案一为推荐方案,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字:大刀沙配水工程,建筑物布置, 方案  Abstract: the sand w
期刊
摘要:在目前中国的通信行业设计院中,建筑专业往往作为非主流配套专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伴随着近年通信行业与建筑专业的迅猛发展,通信行业设计院中建筑专业发展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文章试图通过对相关行业发展背景、过程进行分析,从中归纳良好的发展模式,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与参考。  关键词:通信 , 设计 , 建筑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Chinese telec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