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殊儿童教育政策变迁与支持路径——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i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殊儿童教育政策经历了四个变迁阶段:政策复苏阶段、规范发展阶段、繁荣发展阶段和制度转型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特殊教育政策的变迁依然以国家主导为主,呈现路径依赖较为明显之特征。为此,文章提出了具体的支持路径:政策目标的转向、政策制度的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其他文献
以往将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学说理论笼统称为"接受美学"是不确切的,可取的说法是将姚斯的"接受美学"与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统称为"接受理论",而将两者视为"接受理论"的两支流。值得注意的是,接受理论的要义并不只是在于肯定文学接受使文学创作得以完成,并且通过反馈作用使文学创作得以完善和提升,更在于突破那种从创作到接受、再从接受回馈创作的封闭式的轮回,将文学接受进一步转换为新的"艺术生产"。接受理论的贡献在于表现出一种凝练批评范式的理论自觉,如姚斯的期待视野、视野交融,伊瑟尔的隐含的读
阐释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这不仅是由于阐释主体的复杂性,而且也是由于阐释对象的多样性。对以虚构的人物、故事或者自然景物描写为内容的文学文本的阐释显然不同于对记载真实事件或者某种抽象道理的历史文本或哲学文本的阐释,而对于记录着某种瞬间感受、朦胧情绪的诗歌的阐释又不同于对叙事性文学的阐释。这就意味着阐释必然具有多种形式。"趣味阐释"是中国传统诗文评解读诗歌的主要方式,它在言说方式与运思方式上与通常意义上的阐释有着很大不同。趣味阐释基于趣味而又创造着趣味,在这个意义上说,趣味阐释又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或者生产性
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与法治联系起来,就是用法治方式实现社会的平衡发展。法治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常态的方式。其前提预设是能把社会主要矛盾纳入法律调整,使社会主要矛盾分解为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矛盾。法律关系主体有公权力(国家、政府等)和私权利(公民、法人等)主体两种。从法学的角度看,社会主要矛盾可以分解为权力冲突、权力与权利冲突、权利冲突。法治国家建设可以解决权力冲突;法治政府建设可以化解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矛盾;法治社会建设可以解决权利纠纷。法治中国建设就是在反对权力和权利绝对化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平衡发展。
"法治中国"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其提出本身有着学术上的基础和脉络。通过对一元普适主义的西方法治观的反思和批判,法治中国话语的兴起,就构成了"法治中国"概念的思想基础和学理脉络。其中,邓正来的"理想图景论"与其他法治中国话语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它在反对一元普适法治观的同时,主张一个实质法治的概念,代表了中国法治话语的一种实质转向。其主张的实质性"法治中国"概念,又跨越了实质法治概念可能面临的两大陷阱,得以避免实质法治概念存在的"反法治"悖论,即通过方法论个人主义路径,拒斥
彼得斯在《伦理学与教育》一书中,集中探讨了教育平等原则及其评价标准。彼得斯从亚里士多德的"平等地对待平等,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这一伦理学假设出发,推演出了他的教育平等思想。彼得斯认为,应该根据教育观来确定教育平等问题。他通过对"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概念的分析提出了他的教育观:教育不是指具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人,而是掌握知识背后的"看法"的人。教育平等不仅是教育给人带来技能方面的平等,而是需要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充分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彼得斯在分析教育平等问题时提出了教育平等的伦理学难题,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观和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展开批判的视野。该理论触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生产被社会化商品生产和资本逻辑所绑架的实质。由于艺术生产被纳入社会化商品生产和资本的逻辑链条,致使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艺术生产论域内的审美自律论和艺术自主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潜藏着深刻的内在悖论,由此决定了审美自律和艺术自主的主张在根本上就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论神话。
庄子的知识论深植于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情景中,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将知识与天道、知识与德性相关联,以求知服务于个体本真自由生命价值之实现。在对知识局限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庄子就如何处理教育与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立体的独具一格的教育图景,深入阐述了知识的边界、知识的效用及求知的境界等问题,重点探讨了求知的态度与功夫问题。庄子的知识论及其勾勒的教育图景为我们当下深入理解知识与生命、教育与知识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在中国,随着案例指导制度成为审判活动中统一法律适用的重要机制和手段,案例制度所依托的类比推理方法与民法法系国家惯有的演绎推理方法之间存在内在冲突,如何弥合这种冲突不仅被实务界所关注,更是法学界必须回应的重要理论问题。研究发现,作为民法法系的代表国家,德国在法律实践中仍然强调适用判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根源在于成文法和演绎推理的有限性对类比推理提出了需求。其中,演绎推理为法律论证提供了分析框架,类比推理则构成了对这一论证的补充和保障。在具体的运行中,判例分别在演绎推理的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两个环节中存在着适用
文章运用SV-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存在时变性特征;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财政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在2012-2015年急剧减弱,而后逐渐回复;在货币政策工具中,无论是从效果的可控性还是稳定性来看,价格型政策工具更适合于调控通货膨胀预期;在财政政策工具中,转移支付更适用于调控通货膨胀预期。文章建议,应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常态化管理,确定合理的通货膨胀预期调控目标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古典现实主义在国家外交政策分析领域逐渐兴起。新古典现实主义吸收了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主张,并将单元因素(中介变量)引入外交政策分析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根植于现实主义传统,采用了以往现实主义研究倡导者持有的大多数假设,认为国际体系是晦涩不明的,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的本质源于国家的相对实力,国家并不会一味地追求权力,而是将权力视为获得安全的工具。作为一种跨层次分析理论,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国家和个人三种层次变量因素会互相产生影响,并力图把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