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材料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生活!要解决学生写作的“货源”,就必须把学生带进生活,指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社会生活是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任何一个空间,如家庭、学校、街道社区、农村等等,都是写作的素材。生活就展示在孩子的面前,孩子如何把握生活呢?我总喜欢把观察生活的技巧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观察生活。每个学生都有一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随时随地把自己所看所想写下来,这些都可成为以后写作的材料。但是,还是有学生感觉到没东西值得记录,总向我发问:“老师,写什么呀?”学生的眼神充满疑惑。于是,我明白了,生活的范围太大,应该给学生先确定一个观察的范围,让他们在一个范围里做文章。我就给学生每个星期确定一个观察的主题,例如:观察“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手,手是人身份的另外一个标志,有“粗糙的长满老茧的劳动的手”、有“红嫩圆滑的婴孩的手”、有“纤细雪白弹琴的手”……;观察学校门口的保安,不同的保安有不同的个性,言行举止等等都不一样;观察生活中卑微的人,有的同学观察了乞丐,有的同学观察了收破烂的人……总之给定了一个范围,学生就可以在其中观察,积累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到写文章的时候,就不会是“无米之炊”了。
二、淡化写作技巧
过去作文教学就是写作知识的传授,技巧的讲解,作文诀窍、经验之谈之类东西的传授。但是,这些概念化的知识不论怎样系统化,也难以构成对写作能力的形成起切实的帮助作用。鲁迅先生说过,学习写作技巧越多,就越不会写作文。学生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技巧对他们来说,只是套在他们脚上的铁链,是他们无法进步的枷锁。正如一个刚开始学习骑自行车的人,你单纯给他讲授骑车的技巧,他是无法领会的,只有当他会骑了,才会慢慢体会技巧的意味。学生学习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在我的作文教学当中,在入门阶段,没有给学生传授任何写作的技巧,只给他们一个范围,让他们自由地在里面做文章。因为没有“门槛”,学生觉得作文并不难,他们做起来就自由、轻松,不至于无话可说。让学生自由地、大胆地写他们想写的、爱写的一切,从实质上看,那是让他们自己先玩起来,跑起来,然后再想办法让他们玩得更好,跑得更好。学生爱写了,觉得自己能写了,有了成功的体验,再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写作技巧,这就是先放后收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学会了骑车,再教他们怎样把车骑得好,骑得漂亮。写作文的时候,学生问我:“老师,有什么要求吗?”我总是回答他们:“自由地写吧,把你们心中真正要说的话,写出来。”没有限制,学生往往能够畅所欲言。
三、降低写作要求
在初中作文教学当中,经常看到一些超出孩子实际的要求。选材上:内容具体、内容充实、选材典型、材料新鲜而且与众不同;立意上:中心明确、突出,思想深刻,有新意,在认识上有突破;表达上: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学生在初中这个学习阶段,其生活实践范围狭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也还处于相当幼稚的阶段。拿语言表达成熟阶段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他们永远也达不到要求。那么,这种过高的要求等于是在无休止地折磨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不但尝试不到成功的乐趣,反而让他们陷入苦恼,厌倦作文。每篇文章都有创新,所有思想都深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吗?
所以,我要降低对初中生作文的要求。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就说:“我在教授之前,即抱定一个极简单的宗旨,曰‘只求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人人看通人应看之书,及其职业上所必看之书,人人能作通人应作之文,及其职业所必作之文’,更作一简括之语曰‘实事求是’。”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就是:能够把文章写通顺就可以了。学生的文章通顺,他们能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了,而且又积累不少写作的材料,他们就渴望表达,只要学生渴望作文,作文的水平就会提高。
四、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
历来都认为,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一直以来作文的训练方式是:老师出题目,学生写作,老师批改。批改作文是压在老师头上的一座大山,老师辛辛苦苦批改,把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告诉学生,希望他们改正,但是,学生往往根本不看老师写的批语,只是看一眼分数,就把作文本塞进书包。所以一上作文课,我就强调学生必须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文章也要从易到难,开始只要求学生做到:改正错别字,修改不通顺的语句。
学生便大叫,“老师,我不知道怎么修改。”
“错别字,你们能够看出来吧?”
“应该可以。”
“语句不知道是否通顺,就一边朗读,一边修改,通过语感来帮助你就可以发现语句的毛病。”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自己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作文水平,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当老师指出他们的不足时,学生可能还不高兴,当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会马上去改正。
每一次作文,我都要求学生自己批改,学生写完作文后,先压一两天,自己做了修改后,再交给老师;也可以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过头来对以前的文章进行修改;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批改,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合作批改,把好的文章推荐上来,全部点评,组员之间对推荐什么文章,必然有一翻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他们的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单位:广东珠海市第九中学
写作材料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生活!要解决学生写作的“货源”,就必须把学生带进生活,指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社会生活是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任何一个空间,如家庭、学校、街道社区、农村等等,都是写作的素材。生活就展示在孩子的面前,孩子如何把握生活呢?我总喜欢把观察生活的技巧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观察生活。每个学生都有一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随时随地把自己所看所想写下来,这些都可成为以后写作的材料。但是,还是有学生感觉到没东西值得记录,总向我发问:“老师,写什么呀?”学生的眼神充满疑惑。于是,我明白了,生活的范围太大,应该给学生先确定一个观察的范围,让他们在一个范围里做文章。我就给学生每个星期确定一个观察的主题,例如:观察“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手,手是人身份的另外一个标志,有“粗糙的长满老茧的劳动的手”、有“红嫩圆滑的婴孩的手”、有“纤细雪白弹琴的手”……;观察学校门口的保安,不同的保安有不同的个性,言行举止等等都不一样;观察生活中卑微的人,有的同学观察了乞丐,有的同学观察了收破烂的人……总之给定了一个范围,学生就可以在其中观察,积累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到写文章的时候,就不会是“无米之炊”了。
二、淡化写作技巧
过去作文教学就是写作知识的传授,技巧的讲解,作文诀窍、经验之谈之类东西的传授。但是,这些概念化的知识不论怎样系统化,也难以构成对写作能力的形成起切实的帮助作用。鲁迅先生说过,学习写作技巧越多,就越不会写作文。学生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技巧对他们来说,只是套在他们脚上的铁链,是他们无法进步的枷锁。正如一个刚开始学习骑自行车的人,你单纯给他讲授骑车的技巧,他是无法领会的,只有当他会骑了,才会慢慢体会技巧的意味。学生学习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在我的作文教学当中,在入门阶段,没有给学生传授任何写作的技巧,只给他们一个范围,让他们自由地在里面做文章。因为没有“门槛”,学生觉得作文并不难,他们做起来就自由、轻松,不至于无话可说。让学生自由地、大胆地写他们想写的、爱写的一切,从实质上看,那是让他们自己先玩起来,跑起来,然后再想办法让他们玩得更好,跑得更好。学生爱写了,觉得自己能写了,有了成功的体验,再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写作技巧,这就是先放后收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学会了骑车,再教他们怎样把车骑得好,骑得漂亮。写作文的时候,学生问我:“老师,有什么要求吗?”我总是回答他们:“自由地写吧,把你们心中真正要说的话,写出来。”没有限制,学生往往能够畅所欲言。
三、降低写作要求
在初中作文教学当中,经常看到一些超出孩子实际的要求。选材上:内容具体、内容充实、选材典型、材料新鲜而且与众不同;立意上:中心明确、突出,思想深刻,有新意,在认识上有突破;表达上: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学生在初中这个学习阶段,其生活实践范围狭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也还处于相当幼稚的阶段。拿语言表达成熟阶段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他们永远也达不到要求。那么,这种过高的要求等于是在无休止地折磨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不但尝试不到成功的乐趣,反而让他们陷入苦恼,厌倦作文。每篇文章都有创新,所有思想都深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吗?
所以,我要降低对初中生作文的要求。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就说:“我在教授之前,即抱定一个极简单的宗旨,曰‘只求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人人看通人应看之书,及其职业上所必看之书,人人能作通人应作之文,及其职业所必作之文’,更作一简括之语曰‘实事求是’。”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就是:能够把文章写通顺就可以了。学生的文章通顺,他们能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了,而且又积累不少写作的材料,他们就渴望表达,只要学生渴望作文,作文的水平就会提高。
四、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
历来都认为,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一直以来作文的训练方式是:老师出题目,学生写作,老师批改。批改作文是压在老师头上的一座大山,老师辛辛苦苦批改,把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告诉学生,希望他们改正,但是,学生往往根本不看老师写的批语,只是看一眼分数,就把作文本塞进书包。所以一上作文课,我就强调学生必须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文章也要从易到难,开始只要求学生做到:改正错别字,修改不通顺的语句。
学生便大叫,“老师,我不知道怎么修改。”
“错别字,你们能够看出来吧?”
“应该可以。”
“语句不知道是否通顺,就一边朗读,一边修改,通过语感来帮助你就可以发现语句的毛病。”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自己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作文水平,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当老师指出他们的不足时,学生可能还不高兴,当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会马上去改正。
每一次作文,我都要求学生自己批改,学生写完作文后,先压一两天,自己做了修改后,再交给老师;也可以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过头来对以前的文章进行修改;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批改,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合作批改,把好的文章推荐上来,全部点评,组员之间对推荐什么文章,必然有一翻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他们的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单位:广东珠海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