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芜先生的小说《山峡中》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文章记述了穷困落魄的读书人“我”误入盗贼之群的经历。“我”目睹了他们“刀尖上过日子”的惊险生活以及小黑牛悲惨死去的情形,“我”以自己的真诚和善良赢得他们的信任,顺利脱身。小说还揭示了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灵世界,表现了他们狡猾、凶残、冷酷性格背后的善良和宽容,表达了他们向往安定和平生活的美好理想。
作为短篇小说,作者对情节的安排颇费心思,倒叙开头浓缩了故事,节省了不少笔墨。而作品中有意留出的“空白”,则更体现了小说创作的艺术空间,是作者创作匠心的体现。
一、隐去人物来历
读者是否注意到,除小黑牛而外,这群盗贼的来历均未作交代。尤其是作为贼首的魏老头和他的女儿野猫子这样一对父女,因何为盗?如何入盗?又怎样成了盗贼之首的呢?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一个青春妙龄的女儿同为盗贼,这其中肯定有一段曲折而又悲惨的经历。我们可以有种种猜想:若干年前,魏老头妻子被恶人霸占,不甘受辱而自尽,魏老头愤而杀恶,携稚女入盗;魏老头因生活所迫暗入盗群,妻子守家,后被官府发现,杀其妻烧其家,魏老头只得带着年幼的女儿继续从盗……这些猜想都是合理的,同时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魏老头曾是一个本分规矩的人,是社会逼他为盗,是恶势力把他逼上了绝路,他才带女儿一起做贼的。文章没有提到野猫子母亲,但我们应该看到,母亲在她心中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因为野猫子口中总是“爷爷说”,从她的语言,她的胆量,她的狡猾,她的手段,可以看出她从小长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熟谙贼道了。而魏老头能成为众贼信服的头目,一定有他“高人”之处。作者没有把这些写出来,一是受小说篇幅限制,二是因为那个社会穷人遭受迫害的方式太多,逼良为盗的事比比皆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魏老头一定是经历了惨痛的家庭变故,一定是被迫走上这条不归之路的。作品唯一交代来历的人物是小黑牛,而且是通过别人之口间接交代的。其目的是说明小黑牛仍没能忘了自己家和妻子,“六根未净”所以难以成为真正的贼,所以比别人死得更快。只有那些“狠心”无牵挂的人,才能真正地在盗贼中生活下去。多么残酷的社会现实!
作品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野猫子钟爱的“小木人”也没有交代来历。对这个“小木人”,我们可以作如下想象:其一,这是一次行窃的战利品,被年幼的野猫子喜爱上了,爷爷便送给了她;但按常理“小木人”不是贼所选之物;其二,野猫子幼年时,有一个好伙伴,也可谓青梅竹马,送给她这一礼物;其三,野猫子母亲送给女儿的玩具。后两种是很有可能的。但不论怎样,这“小木人”是野猫子钟情之物,是她孤独寂寞时的伴侣,是她对“没有忧,没有愁”生活的寄托,也是她作为一个女孩子终要嫁人、成家、生孩子的美好向往的表现。
二、虚写人物活动
叙事性作品为了节省笔墨,或有意留出空间,往往只写事件的某一段;或略去前因,或不写结果,让读者自己去填补情节。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该情节已在类似的事件中描述过,可以前后参照,这种方法叫“互现”;二是强化“因”或“果”的写作,让读者去再造“果”或“因”。前一种情况既可以节省笔墨,又可以调动读者对作品人物与情节关系的联想,找到最佳的情感沟通点;后一种情况,是创造性阅读的预设,易于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
《山峡中》对小黑牛行窃被发现,继而被打伤并没有具体描写,而是用了大量笔墨写他的伤痛。文章着重写这些,主要是为小黑牛的“死”作铺垫的。因为伤得太重一时不能恢复,小黑牛必须留下;因为小黑牛有了“逃脱”之心,又因为他“知道得太多”,所以小黑牛必须得“死”。这样写似乎在强调小黑牛之死的“罪魁祸首”是魏老头他们。其实,作者是故意把读者引进其“圈套”。当读者走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禁会反问:是谁打伤了小黑牛?为了什么事?打得这样重?原来仅是偷了商贩的一点东西。这些商贩也是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对这些盗贼是很痛恨,可以理解;但下此毒手,是否过分?作者通过强化了小黑牛遭毒打的结果,虚写了前因,恰好引起读者的反思:这群贼,就连同是下层的兄弟都不能宽容,又哪有他们的活路?至此,读者心中的疑问也“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小说还运用了“互现”法写了一次行动的“大胜”和“庆贺”,通过魏老头“喝得泥醉”一笔带过,至于“大胜”经过,前文已写过一次“小胜”(却致使小黑牛受重伤),所以不必再描述了。
三、情节的意外转换
小黑牛的死亡,坚定“我”离开这群以盗窃为生,性格残忍的贼群的想法。但是“一路上给生活压来说气忿话”让“老头子误以为我真的要入伙了”,而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向他坦露真实的想法;做了一回“阿狗的爹”让野猫子真的动了芳心;更何况当“我”说要走时,她是那样“凶”、“野”,甚至动了杀“我”之心;还有小黑牛因为要散“伙”被水葬……“我”如何能脱身?如何能够安全离去?小说这一悬念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
但结局太让人意外。一觉醒来“已快近午”,贼们悄然离去,独留“我”于神祠,还有书中的“三块银元”,显然,魏老头给了“我”一条自由之路。
这一处空白却是大有“文章”。烂醉如泥的魏老头何时醒来?野猫子如何向爷爷诉说白天的事?这样一个坚硬、冷酷的贼是怎样想通的?还有那夹在书中的“三块银元”,到底是魏老头的意思,还是野猫子暗暗所为?这一切都让人充满复杂而激动的遐想。
还有那个“小木人”,到底是匆忙中遗失的,还是故意留给“我”的纪念品?为什么没有放在“书”和“银元”一块?这些都让人充满猜想。不过,猜想也许有种种。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善良、真诚和执著、坚定,打动了这群“贼”。其实,“贼”本质并不“恶”,他们不仅是被逼为“贼”,而且无情的现实让他们不能不“凶狠残酷”,因为现实让比他们“更残酷的人”“苍蝇一样的多”;因为没有人可怜过他们,“谁都对”他们“捏着拳头”,这是一群为官府追杀,为官绅胆颤,又为民众排斥的特殊群体。他们并非铁石心肠,他们也有爱憎也懂是非。当“我”救了野猫子,当知道“我”并不“坏”,当明白“我”的坚决离去之意,他们也能成人之“好”了。
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以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的思想。《山峡中》巧妙地运用了“空白”艺术,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拓展了作品的时空,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是“空白”艺术的成功运用。
作为短篇小说,作者对情节的安排颇费心思,倒叙开头浓缩了故事,节省了不少笔墨。而作品中有意留出的“空白”,则更体现了小说创作的艺术空间,是作者创作匠心的体现。
一、隐去人物来历
读者是否注意到,除小黑牛而外,这群盗贼的来历均未作交代。尤其是作为贼首的魏老头和他的女儿野猫子这样一对父女,因何为盗?如何入盗?又怎样成了盗贼之首的呢?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一个青春妙龄的女儿同为盗贼,这其中肯定有一段曲折而又悲惨的经历。我们可以有种种猜想:若干年前,魏老头妻子被恶人霸占,不甘受辱而自尽,魏老头愤而杀恶,携稚女入盗;魏老头因生活所迫暗入盗群,妻子守家,后被官府发现,杀其妻烧其家,魏老头只得带着年幼的女儿继续从盗……这些猜想都是合理的,同时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魏老头曾是一个本分规矩的人,是社会逼他为盗,是恶势力把他逼上了绝路,他才带女儿一起做贼的。文章没有提到野猫子母亲,但我们应该看到,母亲在她心中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因为野猫子口中总是“爷爷说”,从她的语言,她的胆量,她的狡猾,她的手段,可以看出她从小长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熟谙贼道了。而魏老头能成为众贼信服的头目,一定有他“高人”之处。作者没有把这些写出来,一是受小说篇幅限制,二是因为那个社会穷人遭受迫害的方式太多,逼良为盗的事比比皆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魏老头一定是经历了惨痛的家庭变故,一定是被迫走上这条不归之路的。作品唯一交代来历的人物是小黑牛,而且是通过别人之口间接交代的。其目的是说明小黑牛仍没能忘了自己家和妻子,“六根未净”所以难以成为真正的贼,所以比别人死得更快。只有那些“狠心”无牵挂的人,才能真正地在盗贼中生活下去。多么残酷的社会现实!
作品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野猫子钟爱的“小木人”也没有交代来历。对这个“小木人”,我们可以作如下想象:其一,这是一次行窃的战利品,被年幼的野猫子喜爱上了,爷爷便送给了她;但按常理“小木人”不是贼所选之物;其二,野猫子幼年时,有一个好伙伴,也可谓青梅竹马,送给她这一礼物;其三,野猫子母亲送给女儿的玩具。后两种是很有可能的。但不论怎样,这“小木人”是野猫子钟情之物,是她孤独寂寞时的伴侣,是她对“没有忧,没有愁”生活的寄托,也是她作为一个女孩子终要嫁人、成家、生孩子的美好向往的表现。
二、虚写人物活动
叙事性作品为了节省笔墨,或有意留出空间,往往只写事件的某一段;或略去前因,或不写结果,让读者自己去填补情节。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该情节已在类似的事件中描述过,可以前后参照,这种方法叫“互现”;二是强化“因”或“果”的写作,让读者去再造“果”或“因”。前一种情况既可以节省笔墨,又可以调动读者对作品人物与情节关系的联想,找到最佳的情感沟通点;后一种情况,是创造性阅读的预设,易于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
《山峡中》对小黑牛行窃被发现,继而被打伤并没有具体描写,而是用了大量笔墨写他的伤痛。文章着重写这些,主要是为小黑牛的“死”作铺垫的。因为伤得太重一时不能恢复,小黑牛必须留下;因为小黑牛有了“逃脱”之心,又因为他“知道得太多”,所以小黑牛必须得“死”。这样写似乎在强调小黑牛之死的“罪魁祸首”是魏老头他们。其实,作者是故意把读者引进其“圈套”。当读者走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禁会反问:是谁打伤了小黑牛?为了什么事?打得这样重?原来仅是偷了商贩的一点东西。这些商贩也是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对这些盗贼是很痛恨,可以理解;但下此毒手,是否过分?作者通过强化了小黑牛遭毒打的结果,虚写了前因,恰好引起读者的反思:这群贼,就连同是下层的兄弟都不能宽容,又哪有他们的活路?至此,读者心中的疑问也“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小说还运用了“互现”法写了一次行动的“大胜”和“庆贺”,通过魏老头“喝得泥醉”一笔带过,至于“大胜”经过,前文已写过一次“小胜”(却致使小黑牛受重伤),所以不必再描述了。
三、情节的意外转换
小黑牛的死亡,坚定“我”离开这群以盗窃为生,性格残忍的贼群的想法。但是“一路上给生活压来说气忿话”让“老头子误以为我真的要入伙了”,而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向他坦露真实的想法;做了一回“阿狗的爹”让野猫子真的动了芳心;更何况当“我”说要走时,她是那样“凶”、“野”,甚至动了杀“我”之心;还有小黑牛因为要散“伙”被水葬……“我”如何能脱身?如何能够安全离去?小说这一悬念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
但结局太让人意外。一觉醒来“已快近午”,贼们悄然离去,独留“我”于神祠,还有书中的“三块银元”,显然,魏老头给了“我”一条自由之路。
这一处空白却是大有“文章”。烂醉如泥的魏老头何时醒来?野猫子如何向爷爷诉说白天的事?这样一个坚硬、冷酷的贼是怎样想通的?还有那夹在书中的“三块银元”,到底是魏老头的意思,还是野猫子暗暗所为?这一切都让人充满复杂而激动的遐想。
还有那个“小木人”,到底是匆忙中遗失的,还是故意留给“我”的纪念品?为什么没有放在“书”和“银元”一块?这些都让人充满猜想。不过,猜想也许有种种。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善良、真诚和执著、坚定,打动了这群“贼”。其实,“贼”本质并不“恶”,他们不仅是被逼为“贼”,而且无情的现实让他们不能不“凶狠残酷”,因为现实让比他们“更残酷的人”“苍蝇一样的多”;因为没有人可怜过他们,“谁都对”他们“捏着拳头”,这是一群为官府追杀,为官绅胆颤,又为民众排斥的特殊群体。他们并非铁石心肠,他们也有爱憎也懂是非。当“我”救了野猫子,当知道“我”并不“坏”,当明白“我”的坚决离去之意,他们也能成人之“好”了。
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以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的思想。《山峡中》巧妙地运用了“空白”艺术,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拓展了作品的时空,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是“空白”艺术的成功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