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居住组团中央景区作为小区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户外交往和休憩空间。景区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构成。每个小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住宅品质及住区规模不同而导致其景区各有其特点。不同的人群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使得设计必须以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一、居住组团中央景区行为方式与类型研究
(一)老年人
老年人的交往圈子较固定,一般以共同兴趣来组建群体。男性老年人多喜欢健身、下棋、打麻将。女性老年人活动以拉家常、带孩子、跳健身舞为主,加上生活规律,他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也相对固定。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他们更依赖与与邻居的交往,因年龄、共同兴趣爱好而逐渐形成属于老年人的小群体。
(二)青年人
青年人大多是上班族,朝九晚五,平时多忙于工作,他们在本区的活动主要是穿行和路过。本区主要活动的青年人主要以有小孩儿的年轻夫妇为主,他们工作之余,会带孩子来本区玩。
(三)儿童
小孩子天性活泼,喜欢群体和挑战性的活动。组团内儿童活动区一般由公用绿地结合滑滑梯及其它游具组成,地面大都铺设塑胶地垫,色彩斑斓,充满童趣。在空间上有一个很好的界定,具有识别性。但并不是适合所有儿童,游具大都是滑滑梯、沙坑等适合7岁以下的儿童,而7-12岁的儿童更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如骑单车、滑板等活动,所以需要空旷平坦的场地。笔者调研的几个小区,儿童活动区的设计大多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孩子的户外活动的需求。
二、环境与行为的互动性研究
(一)草坪、绿化与行为的互动性
1.草坪
草坪是户外天然的“地毯”,色彩明亮,质地光润,是居住区软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除具观赏效果外,蒸腾作用好,能减少地面热气,且吸附噪音。武汉地区,春夏日照充足,很利于草坪的生长,但冬季为枯草期,草坪观赏效果差。
中央景区这一带状空间,设计集中式大草坪不太适宜,通过草坪把空间划分成小环境,更具宜人感。草坪上的座椅,背后用灌木、绿篱围合的小环境具有私密性,路边和景观节点处的草坪结合乔灌木和彩色花卉,组成观赏性草坪。
2.乔木
乔木树干高大,不仅具有观赏性价值,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常绿类乔木,四季都可观赏。中央景区乔木一般分为孤植和群植。
武汉地区夏季炎热,日照强烈,成组乔木下,常常聚集遮阴的人群。景观廊架背后的组群乔木,夏季具有良好的遮阴效果。亲水区岸边的垂柳,也让人倍感清凉。
景区节点处的主景乔木,极具观赏性,步行经过的人很可能驻足观望或停留。岸边大乔木,一般聚集中年人,聊天,拉家常或乘凉。一般中年和老年女性喜欢选择这类空间,2-3人坐在一起交谈,乔木把身后的道路隔开,避免噪音和噪杂。青年恋人喜欢小树林围合起来的环境,周围高大的乔木和灌木组合,领域感更强。
3.微地形景观
微地形景观形成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地形自身有高差,另一种是人为设计的地形,一般以后者居多。中央景区的微地形一般和乔灌木搭配,位于路边,和景观节点处。大乔木种在最高处,作为主景,中景种小乔木和灌木,近景则是草坪和花卉,形成层次感,可选择的植物的范围比平地更广泛,微地形有阳坡和阴坡,可以分别种植喜阳和喜阴植物,喜阳的植物有梅花、桃花、紫薇、桂花、雪松、月季、棕榈、芭蕉,喜阴的有苏铁、八角金盘、杜鹃、茶花等。
(二)水景与行为的互动性
1.池水
中央景区水景分为静水和动水,静水主要是池水,水景呈带状,往往成为景区的中心。
中央景区驳岸水景的设计,最好设计为不规整式,更具亲和力。水体为一个整体,避免分散,利于水系的维护。池面到水面的距离不宜过高,使蹲下身来手能触及水面,增加人与水的互动性。水深控制在300mm,保证安全性。驳岸边可置石,供人们坐憩。驳岸也可用卵石砌成,配合亲水植物,缩短人与水的距离,满足亲水性需求。岸边植物层次丰富,乔灌木高低错落,池中可增添雕塑和水生植物,丰富水面。横跨水面的木桥尺度不宜过大,不妨把两岸的岸边向水中延伸,以两岸缩短距离,这样木桥的长度更加宜人。
2.喷泉
中央景区水景除水池外,动态水景多为喷泉。喷泉是落水的一种形式,横向距离较短,垂直高差大,原理是把水从低处打上高出,再落下来,形态为水条和水柱,水跌落下来,水花四溅,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
景墙和雕塑具有小区和地区特点,调研的几个小区水景雕塑大同小异,均为欧式喷水雕塑,缺乏人文特色。作为住宅环境的小区可以从都市田园的概念出发,通过水景和其它环境的结合,营造丰富的水景效果。除静水、落水外,还可增加流水,设计平缓的斜坡和瀑布相连,周围是花草林木,让宽阔的水面更具层次感,充满野趣,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欧陆风情。
(三)景观构筑物
1.凉亭
凉亭的形态和结构决定它的内部空间,圆形凉亭更具向心力。亭内的采光对个体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凉亭四面开敞,色彩明快,采光效果良好。而有些由于材质和色彩的影响,导致亭内光线暗淡,令人感觉压抑。静安上城中亲水凉亭为深栗色,多云或阴天的天气,亭内光线不足,人们更愿意走到外面的平台上活动。亭内的座椅布置形式可多样化。中心摆圆桌,更利于群体活动,一旦2-3人入座,即使有空座,旁人却很少选择,宁愿另寻他处或站着。另一种形式是座位沿四周布置,增大了座椅之间的距离,更利于个体坐憩,中心空出的场地便于活动。景区凉亭一般布置一个,可采用几种不同的布局,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2.廊架
廊架也是庇护性空间,与凉亭一样,具有遮阴避雨的功能。形态根据地形布置,圆形节点处多为半圆形廊架,方形硬质则设置矩形廊架。
人廊架的设计要注重通透,让四面景色尽收眼底。武汉地区夏季炎热、日照强烈,如不种植攀援植物,很难留住人,可以选择观赏性强的攀援植物,常见的有紫藤、金银花和凌霄,大都有不同颜色的小花,淡雅清香。武汉地区的气候适宜种植这些植物,它们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且喜阳和温润的环境。廊架中座椅应向阳,朝向视野开阔的一面,人们喜欢有阳光且观景效果佳的廊下空间。
【参考文献】
[1][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陈建华.珠江三角洲地区休憩广场的环境及其行为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M].北京:田园城市出版,2004.
[5]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一、居住组团中央景区行为方式与类型研究
(一)老年人
老年人的交往圈子较固定,一般以共同兴趣来组建群体。男性老年人多喜欢健身、下棋、打麻将。女性老年人活动以拉家常、带孩子、跳健身舞为主,加上生活规律,他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也相对固定。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他们更依赖与与邻居的交往,因年龄、共同兴趣爱好而逐渐形成属于老年人的小群体。
(二)青年人
青年人大多是上班族,朝九晚五,平时多忙于工作,他们在本区的活动主要是穿行和路过。本区主要活动的青年人主要以有小孩儿的年轻夫妇为主,他们工作之余,会带孩子来本区玩。
(三)儿童
小孩子天性活泼,喜欢群体和挑战性的活动。组团内儿童活动区一般由公用绿地结合滑滑梯及其它游具组成,地面大都铺设塑胶地垫,色彩斑斓,充满童趣。在空间上有一个很好的界定,具有识别性。但并不是适合所有儿童,游具大都是滑滑梯、沙坑等适合7岁以下的儿童,而7-12岁的儿童更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如骑单车、滑板等活动,所以需要空旷平坦的场地。笔者调研的几个小区,儿童活动区的设计大多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孩子的户外活动的需求。
二、环境与行为的互动性研究
(一)草坪、绿化与行为的互动性
1.草坪
草坪是户外天然的“地毯”,色彩明亮,质地光润,是居住区软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除具观赏效果外,蒸腾作用好,能减少地面热气,且吸附噪音。武汉地区,春夏日照充足,很利于草坪的生长,但冬季为枯草期,草坪观赏效果差。
中央景区这一带状空间,设计集中式大草坪不太适宜,通过草坪把空间划分成小环境,更具宜人感。草坪上的座椅,背后用灌木、绿篱围合的小环境具有私密性,路边和景观节点处的草坪结合乔灌木和彩色花卉,组成观赏性草坪。
2.乔木
乔木树干高大,不仅具有观赏性价值,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常绿类乔木,四季都可观赏。中央景区乔木一般分为孤植和群植。
武汉地区夏季炎热,日照强烈,成组乔木下,常常聚集遮阴的人群。景观廊架背后的组群乔木,夏季具有良好的遮阴效果。亲水区岸边的垂柳,也让人倍感清凉。
景区节点处的主景乔木,极具观赏性,步行经过的人很可能驻足观望或停留。岸边大乔木,一般聚集中年人,聊天,拉家常或乘凉。一般中年和老年女性喜欢选择这类空间,2-3人坐在一起交谈,乔木把身后的道路隔开,避免噪音和噪杂。青年恋人喜欢小树林围合起来的环境,周围高大的乔木和灌木组合,领域感更强。
3.微地形景观
微地形景观形成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地形自身有高差,另一种是人为设计的地形,一般以后者居多。中央景区的微地形一般和乔灌木搭配,位于路边,和景观节点处。大乔木种在最高处,作为主景,中景种小乔木和灌木,近景则是草坪和花卉,形成层次感,可选择的植物的范围比平地更广泛,微地形有阳坡和阴坡,可以分别种植喜阳和喜阴植物,喜阳的植物有梅花、桃花、紫薇、桂花、雪松、月季、棕榈、芭蕉,喜阴的有苏铁、八角金盘、杜鹃、茶花等。
(二)水景与行为的互动性
1.池水
中央景区水景分为静水和动水,静水主要是池水,水景呈带状,往往成为景区的中心。
中央景区驳岸水景的设计,最好设计为不规整式,更具亲和力。水体为一个整体,避免分散,利于水系的维护。池面到水面的距离不宜过高,使蹲下身来手能触及水面,增加人与水的互动性。水深控制在300mm,保证安全性。驳岸边可置石,供人们坐憩。驳岸也可用卵石砌成,配合亲水植物,缩短人与水的距离,满足亲水性需求。岸边植物层次丰富,乔灌木高低错落,池中可增添雕塑和水生植物,丰富水面。横跨水面的木桥尺度不宜过大,不妨把两岸的岸边向水中延伸,以两岸缩短距离,这样木桥的长度更加宜人。
2.喷泉
中央景区水景除水池外,动态水景多为喷泉。喷泉是落水的一种形式,横向距离较短,垂直高差大,原理是把水从低处打上高出,再落下来,形态为水条和水柱,水跌落下来,水花四溅,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
景墙和雕塑具有小区和地区特点,调研的几个小区水景雕塑大同小异,均为欧式喷水雕塑,缺乏人文特色。作为住宅环境的小区可以从都市田园的概念出发,通过水景和其它环境的结合,营造丰富的水景效果。除静水、落水外,还可增加流水,设计平缓的斜坡和瀑布相连,周围是花草林木,让宽阔的水面更具层次感,充满野趣,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欧陆风情。
(三)景观构筑物
1.凉亭
凉亭的形态和结构决定它的内部空间,圆形凉亭更具向心力。亭内的采光对个体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凉亭四面开敞,色彩明快,采光效果良好。而有些由于材质和色彩的影响,导致亭内光线暗淡,令人感觉压抑。静安上城中亲水凉亭为深栗色,多云或阴天的天气,亭内光线不足,人们更愿意走到外面的平台上活动。亭内的座椅布置形式可多样化。中心摆圆桌,更利于群体活动,一旦2-3人入座,即使有空座,旁人却很少选择,宁愿另寻他处或站着。另一种形式是座位沿四周布置,增大了座椅之间的距离,更利于个体坐憩,中心空出的场地便于活动。景区凉亭一般布置一个,可采用几种不同的布局,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2.廊架
廊架也是庇护性空间,与凉亭一样,具有遮阴避雨的功能。形态根据地形布置,圆形节点处多为半圆形廊架,方形硬质则设置矩形廊架。
人廊架的设计要注重通透,让四面景色尽收眼底。武汉地区夏季炎热、日照强烈,如不种植攀援植物,很难留住人,可以选择观赏性强的攀援植物,常见的有紫藤、金银花和凌霄,大都有不同颜色的小花,淡雅清香。武汉地区的气候适宜种植这些植物,它们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且喜阳和温润的环境。廊架中座椅应向阳,朝向视野开阔的一面,人们喜欢有阳光且观景效果佳的廊下空间。
【参考文献】
[1][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陈建华.珠江三角洲地区休憩广场的环境及其行为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M].北京:田园城市出版,2004.
[5]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