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应用于幼儿教学势在必行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手段应用于幼儿教学有很大优势,能使幼儿产生学习兴趣,能力得到培养;使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解决教学难点,是改革的新型教学手段。所以,多媒体手段应用于幼儿教学势在必行。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目前已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面临教育形势的挑战,社会对幼儿园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把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育是必要的、可能的。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幼儿教师多了一条快捷获取优质资源的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因特网为教育教学服务;园长也可以通过管理软件和网络交互平台提高管理的效能;家园联系也因此丰富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传统的信息孤岛中解脱出来,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获取、处理、编辑、储存有机结合,能同时展示图像、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媒体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集成性和交互性。
  一、多媒体应用于幼儿教学的优势
  1.可控性强。
  2.能创造出灵活生动的媒体使用环境。
  3.可以及时反馈信息。
  4.现象直观、明了、多样。
  5.幼儿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与教师交流,具有很大程度的独立性。
  二、多媒体的应用能优化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图像、语言、实物等经过处理,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多媒体适当地应用于教学,会增强教学效果。
  1.优化教学情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情境,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陶冶了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
  例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散文诗欣赏教学时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背景音乐轻轻地响起《秋日的私语》,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菊花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诱人的糖炒栗子冒着香气,秋天的落叶慢慢从树上飘落下来,人们忙着采摘果子……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活动中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个个投入,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散文诗中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文字美。通过多媒体的应用,让幼儿发现生活,爱上生活,不仅仅促进了幼儿的成长,也使我们的课程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我们每年的妇女节,我邀请一名家长在家拍摄自己精心细致地照顾小宝贝的情形,然后在班级生成主题活动——“妈妈爱我,我爱妈妈”。通过简简单单的生活与小事,创造了輕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2.优化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呈现,创造立体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幼儿掌握,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例如,大班数学“认识时钟”一课,其难点是让幼儿掌握时分针之间的运转特点和相互联系。我们运用电脑动态逼真的模拟,使此部分教学内容跃然于屏幕上,清楚、准确地表现出时分针的运转情况。通过多媒体显示的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走向,在清晰、动感的画面中帮助幼儿发现规律,理解关系,建立表象,化解难点,使幼儿获得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让显示屏上的画面和存储的声音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主动调控、快捷交互,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录音、录像机因倒回播放而中断教学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思维等弊端的发生,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人机对话方式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述形式,同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又可以使幼儿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他问题,得到其他结论,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
  例如,大班语言教学“小动物找工作”,其重点是学习“因为……所以……”的句式,通过多媒体对小动物各种工作图片进行编辑、组合,同时配以音响效果,教学过程中运用视听与启发、讲解相结合,引导、启发幼儿思维。整个教学在教师自由灵活的调控中轻松进行,全体幼儿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采用人机交互的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学会句式,画面上出现四种小动物和四种工作,幼儿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匹配,并说出原因。当匹配成功时计算机中的小动物就会把小朋友帮助它找到的工作顺利完成,同时幼儿还会得到小动物的赞扬。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使幼儿体验到了成功,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总之,多媒体教学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的心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幼教改革的需要。它在某种程度上真正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原则,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变为现实。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一改传统教学“一人讲大家听”“一人演示大家看”“少数幼儿为主,大家做陪衬”的现象,能做到精讲多练,学中玩,玩中学,教、学、玩三合一,手脑并用,使幼儿在师生互动教学、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幼儿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其他文献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引导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探求知识,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思维活跃,想象更加丰富。如在一次公
期刊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那种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
期刊
一篇课文可讲内容很多,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满堂问”或“碎问”现象,“随流飘荡,任意东西”,最后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教师则出力不讨好。为杜绝这种现象,教师要做出积极的改变,即教师要有主问题意识。  主问题,是教师在备课中发现的文本的核心——题眼,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主问题来带动其他问题,它是进入文本的钥匙,它是贯穿文本教学的线索。  如《天上的街市》一文,在通读诗歌后教师可抛出问题:“郭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进行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把教材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更多的
期刊
教育作为消除贫困、愚昧的一种主要手段,需要关注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情感与自由,更需要关注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可以说就是关注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而历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课程为实施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得到普遍认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正在得到体现,在重视知识、技能的
期刊
近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语文听评课活动,当听到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所讲课文《自然之道》之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从句子成分的角度分析,这个句子成分齐全,“愚不可及”和“蠢”都是定语,但“愚不可及”和“蠢”同时使用却犯了重复啰嗦的语病。在评课的过程中,我把这一问题提出来和其他教师共同讨论,其他教师的观点都是两个定语表示强调,认为作者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于是就这个问
期刊
多年来,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是单向的。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强调学生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然而,尽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倡了多年,但课堂上老师满堂灌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究其原因,就是在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角色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没有得到
期刊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所困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研究创设情境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1.创设的情境再好它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数学的情境创设和语文有很大的区别。数学的创设情境不需要太多的华丽的词藻来装饰。而要在简洁却有趣的语言叙述或提问中让学生快速的找到解决数学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不要被情境表面的文字所吸引。例如教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时,我设计并出示肯德基儿童活动区
期刊
《乞求友情的感伤》深深地吸引了我。文章中读中学的女孩子,从外地学校转来读书,在人生两生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友情的抚慰。她向一个女同学好,不断地“贿赂”对方一些小礼物,换来的不是对方的真诚回应,而是一连串的蔑视与漠然,这严重地伤害了女孩子的自尊,最后她积极地调整了心态,放弃了别人的“友情施舍”,反而在人生路上走得从容自如。  读罢此文,我感同身受。读高中时,我也曾有过相同的经历。高一时,我到离家两百多里
期刊
挫折教育的过程是循环反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刻意行为,而是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实践来进行。只有让幼儿在各种学习、生活中、在亲自感受困难、克服困难中认识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产生一种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一、创设情境,提供机会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