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麦积山不仅拥有丰富的石窟造像艺术,历代所遗留的文书和水陆画也是其丰富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麦积山文书的来源和分类,并对部分重要文书进行了重点介绍,大量的社会类文书有助于秦州地方史的研究。通过对瑞应寺所藏清代水陆画艺术特点的分析,体现了麦积山在明清时期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和地位。
关键词:麦积山;瑞应寺;文书;水陆画
为“秦地林泉之冠”的麦积山,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陇右地区最重要的佛教中心。大约在5世纪初,长安来的著名高僧玄高与秦地高僧昙弘在麦积山一起坐禅修行,讲经说法。当时麦积山已有僧众百余人,可见寺院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规模。
麦积山最早的寺院,据《法苑珠林》记载为“周穆王(前101年)所建,名曰灵安寺”。说法虽然不太可信,但是说明麦积山很早就建造了寺院。据碑碣记载,寺院的名称历来由朝廷敕赐,“自东晋起迹,赐无忧寺,北魏改石岩寺,隋赐净念寺,唐赐应乾寺,宋代因麦积山进献灵芝,所以宋赐瑞应寺”取祥瑞之意。寺院的遗址,随着佛教的盛衰,几经兴废,历史上曾几易其址。现存瑞应寺在麦积山以南200米处的平台上,为明代重建,清代重修。
一、麦积山文书
麦积山文书,原系瑞应寺山僧所藏。于1955年由原麦积山文物保管所接收,现存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资料室。以“麦”字编号1500个。麦积山文书主要来源是瑞应寺历代山僧们所留文书,也有一部分是麦积山周围寺院历代僧众们所遗留文书,如仙人崖灵应寺。还有一些是全国其他省市寺院的文书,如四川、山西、陕西、浙江杭州等。以陕西省长安县、凤县、凤翔县的居多。另有一部分是陇上学者、研究麦积山石窟的第一人——冯国瑞先生于1955年捐赠的自己所藏部分文书。
麦积山文书绝大部分在1911年以前。按现在的版本学鉴定的要求都属于古籍版本。可分为善本类文书、孤本类文书和普本类文书。装帧形式主要有卷轴装、经折装、线装和毛装四种形式。现存最早的是唐代末年《金光明经》,最多的为明清两代的刻本、写本类文书。明代的文书数量较大,其中刻本类文书18部,计347册;写本类8部,计28册。其中最为珍贵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血书《妙法莲华经》、明弘治四年(1491年)的《报恩科仪》、《坛经》等。清代的文书以写本类文书较多,包含大量的社会类文书,如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更名田据》。
二、部分重要文书的介绍
(一)麦积山文书的分类
仅从内容功用来分,可分为佛教类、道教类、社会类。佛教类文书占绝大多数,计500余件。
佛教类文书:就内容来分,佛经主要有经类、律类、论类三大类和部分杂写,如:《禅门小参》《广公上人游戏三味》《公和尚语录》《大慧普觉禅师颂古》等。
道教类文书:麦积山石窟历史上属于佛教圣地,从开窟以来,石窟造像一直以佛教造像为主,所以麦积山文书佛经占大多数。随着佛教的发展,佛、儒、道三教相互吸收,最后三教合一。到明清时代,麦积山石窟也有了佛教、道教并存的造像内容。如第2窟明代造像,窟内正面塑地藏王菩萨,两边塑十殿阎君,壁画为“地狱变”。所以麦积山文书中也有一定数量的道教文书,如“道教集经”、“太上感应篇”。也有即非佛经亦非道经的“佛说混源道德经”等。
社会类文书:主要有《更名田据》《秦州买草开票》《医书》《红楼复梦》《东周列国志》《九章算术》《礼记体考》《四书体注》等。
(二)部分重要文书的介绍
1.《大乘妙法莲华经》和《报恩仪文》
麦积山文书中《大乘妙法莲华经》(后称《妙法莲华经》)较多,现已编号的1000余卷中就有103卷,基本上都是明代的刻本和写本,经折装。血书《妙法莲华经》七卷和写本《报恩仪文》系同一卷本两面书。正面是血书《妙法莲华经》一至七卷,成书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背面是写本《报恩仪文》,成书于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
(1)血书《妙法莲华经》
藏于瑞应寺的血书《妙法莲华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本,纸本,经折装。正背面为纸夹板,共七卷。此经的一部分为后人用墨笔描润,但墨迹遮不住暗红色的血迹,血字仍很明显。
每纸上下单边栏,朱线。半叶90×270厘米,书眉40厘米、地脚20厘米、版面90×210厘米。版心白口。半叶5行,行15字。7卷各叶数69叶至81叶不等。《妙法莲华经》第一卷,背封后题“兴圣寺僧祖印”。第三卷,背封上题记“苗经事盲书”,中间书“一切为心造敦”,当系墨笔描润者所写。第七卷,全卷均为血书,字迹清楚、整齐。卷后面有发愿文:
比丘恭能发心刺血书写/《大乘妙法莲华经》一部,专祈保佑/信管宋/四恩念报,三有均资/法界有情,同缘种智。
后面是捐钱人的姓氏:(略)
尾题“成化十四年四月八日书写”。
发愿文是血书,颜色暗红且稍黄。《妙法莲华经》卷一至卷七,字迹一致,是同一人所写。字为楷书,刚劲有力,出自成年人之手。
此血书《妙法莲华经》的功德主是比丘恭能,生卒何年,师从何人,均无处查证,血书抄写了多长时间,也无从知道。从实物看,原来书写时为了便于书写和加深字迹的颜色,血中加了少许朱砂和墨。此血书原系瑞应寺山僧所藏,一直不为人所知。1955年被麦积山文管所收藏,1989年整理麦积山所藏文书时编号。
自古以来有许多血经的传说。佛经中有“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之说。历代高僧有“刺血为墨”书写血经的,多已遗失了。据载“唐朔方灵武龙兴寺”增忍曾经刺血写经,已失传。清末民初庐山海会寺普超法师刺破手指用血抄写《华严经》,历时15年,由于出血太多,于1913年圆寂。这部血经有不少名人题词。
麦积山这部血经发现之后,观阅者莫不为之感动。它的发现为研究秦州宗教史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2)写本《报恩仪文》
写本《报恩仪文》七卷,墨笔写在血书《妙法莲华经》背面。正面血书的字迹从背面看非常清晰。经折装,尺寸同血书《妙法莲华经》,字数稍少于血书,成书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报恩仪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报恩教诫义》,第二部分《报恩提纲赞》,第三部分《报恩仪文》上、中、下,第四部分《报恩密报》上、中、下。
《报恩教诫义》中首题“新集竖宗立教儒兼济俗真混融孝顺设供拔苦报恩道场教诫义,汉州绵竹大中祥符寺住持长讲《华严》,海印大师,思觉集。西山邵学士化众设初会疏语,右儒林即新知合州汉初县事马伯康书,劝文疏。”尾题:“弘治四年伏羌县儒学廪膳生员谢子宁述,荆峰,永弥记耳。”
《报恩仪文》上题记:“瑞应僧寺人吴恭玲收执”。
《报恩仪文》是在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由伏羌县(今甘肃甘谷县)儒生谢子宁口述、僧人记录的汉州绵竹大中祥符寺住持长讲《华严》,海印大师撰《思觉集》,由“瑞应寺僧人吴恭玲收执”的一种寺庙道场法会文、劝善劝孝文。全文旨在宣传孝道,称赞释迦牟尼大孝,着重表现儒家父母恩重的思想,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2.《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明刻本,线装,白棉纸,首尾略残。每纸:四周文武栏,半叶156×270厘米,书眉47厘米,地脚14厘米,版面123×209厘米,版心10×209厘米,花口,上鱼尾,鱼尾上题“坛经”二字,半叶8行,行19字,共89叶半。
前首封叶刻题:“陕西巩昌府陇西县北关文昌官藏板”。首题“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中有《悟法传衣第一》《释功德净土第二》《定慧一体第三》《教授坐禅第四》《传香忏悔第五》Ⅸ恭请机缘第六》《南顿北渐第七》《唐朝征诏第八》《法门对示第九》《付嘱流通第十》。尾题:“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终”。《坛经》后附有《大藏诚字函出家功德尸利苾提缘品》,后封页《文昌帝君洞经颂》。刻题:“印经布施/漳县正常刘应瑞施银四两印经八十部/两当县正堂江中揖施银壹两印经二十部/断印信土……”。
此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为禅宗六祖慧能在广东韶州大梵寺口述,弟子法海加以记录成集,后人陆续有所增订。以元至正二十八年(1291年)僧人宗宝改编本最流行。分成十品,根据“自性本自清净”立说,宣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中国佛教著作被称为“经”的,只此一部,为禅宗的重要典籍。此经为流行本,陇西藏版印制。从刊刻题记中得知,有两次刊印,其印数近百部,流传范围较广,涉及近40人,从地方官员至普通民众,各阶层人士都有,又有诸多会名如:朝山会、火帝会、文昌会等民间组织,这对研究明代漳县、两当县的民间组织提供了资料。
3.藏文经《敦煌千佛寺经》,贝叶经书(计16件)尺寸大小不等,外封笔书“敦煌千佛寺经”。此本疑为敦煌千佛洞部分遗书,于运往北京途中截留,后为冯国瑞先生收藏,并于1955年赠予麦积山。
4.《禅门小参》
时代不明。线装(毛装),写本,全。首题“禅门小参”,每纸无栏,半叶144×222厘米,半叶8行,行19字,共22叶。内容:十二月(拟)(全为3、3、3、7、7、7、8排句)、十二时(拟)(存五更鼓)。
此本用纸捻当线装订。内容涉及禅宗历代祖师事迹及禅修心法,五言、七言不等,是研究佛教俗文学的极好资料。
5.《佛说混源道德经》
时代不明。经折装,写本。首全尾残,每纸上下墨色单边栏,半叶119×310厘米,书眉34厘米,地脚11厘米,版面119×258厘米,版心白口,半叶6行,行22字,共47叶。
内容有“法会缘起”(拟):“养气固精分第一”“发愿救苦分第二”“戒律身心分第三”“道本无形分第四”“求师气诀分第五”“按候炼丹分第六”“八卦动静分第七”“授持戒惠分第八”“运火煅炼分第十”“筑基炼己分第十一”“迷失真性分第十二”“五行分第十三”“蓬莱渴分第十四”“龙虎交感分第十五(残缺)”,中起“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止“醉饮蟠桃,万圣去朝元子”。
此经非佛非道,亦不见诸家佛道目录,较少见。
6.《脉书》
时代不明。线装,全。每纸20.4×16.6厘米,书眉1.5厘米,地脚0.8厘米,版面17.7×153厘米,半叶12行,行29至30字不等。
此书为脉书,由两部分组成,描述了中医“脉学”中的正脉、常变脉等脉象体征,及胃气脉、妊娠脉、诊脉谱,十二经脉歌并加以观舌、色各特定的定位诊断,叙述了各种脉象所主的病症和“脉诊”的复杂性。
第一部分:①脉神,②部位解,③正脉十六部:浮脉、沉脉、数脉、微脉、涩脉、缓脉、结脉、虚脉、实脉、常变脉,④四诊,⑤独论,⑥胃气论,⑦脉要歌,⑧妊娠脉,⑨诊脉谱,⑩脉候十二戚部位,十二经歌。第二部分:首“辨论三十七舌色列右”、尾“敷氏镜辨舌色卷终”。
7.秦州买草开票
尺寸12厘米×21厘米,清代。此票据为官方刻版统一收草的纸本凭证。“秦州买草开票”下有票第“×千×百×十×号”的编号性质的字。从纸边上看,可能应有作为存根的另一半,两者相互对照,是留库单。
此票上有满文、汉文印章,是清代之物,但具体年代不明。此票据为木刻文字,较模糊,细辨之后,为秦州政府须买草若干,仍应买草若干,以及买草者人名及草的数目填写,支出粮食及银子数量,以及兑换的规定。观其内容,此票应为官方规定,每户或每人应上缴的草的数目,可用粮或银子折算。草论束,而不论斤。草束的大小尺寸没有明确规定。
8.更名田据
文书《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背面是由后人用2~3层纸裱托而成。在这些裱纸上发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清代公文残片。
观其内容,应是清代民间开垦荒地的记录文书。由社树坪里(现麦积区社棠镇)老人李风见、三阳里(现麦积区三阳川)老人陶玉、汉四里(不详)老人刘光针对其村人开垦荒地的具体地方和亩数加以官方确认,并按照当时一定的比例,将所需缴纳的粮款均摊入田亩中,约定期间不得更改,更有官府朱文所批“准垦”。时间为顺治十五年(1658年)八月。 此文反映出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后,战乱逐渐平息,“满清贵族的圈地运动”并没有波及此地。更能反映出清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承认所垦荒地为农民所有,“与民日一例输粮”。清政府这一措施,使一些空闲已久的荒田复垦辟出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号残片有“本里八甲××5号”,“本里八甲××36本里九甲××”的记录,可知顺治十五年继续沿用明代的里甲制。此内容中有“承粮×××”的记载,说明清朝早期将应缴纳的赋税计入田地亩数中,只有地税而没有丁银。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宣布“地丁银”制度后,才正式将丁银并入田亩中。
三、水陆画
现藏于资料室的水陆画,内容为佛教尊像,从麦0928至0961依次编号,共34幅。各幅之间尺寸大小稍有差别。高度约在44~49厘米之间,宽度在26.5~29厘米之间。当时可能为了便于收藏和摆放的需要,每幅画的背后经多层裱褙,厚度约为2厘米,成硬纸板状的纸牌画。
其中麦0960背面有墨书发愿文题记。此画从其内容、背注和发愿文看,应为举行最为隆重的佛教活动经忏法事“水陆法会”时用的重要圣物之一“水陆画”。
34幅水陆画中,因其不同画风和画面颜色稍微的差异,应分为两组。其中部分画的背面有背注和发愿文。麦0961发愿文题记中“麦积山瑞应寺发心承造佛菩萨诸天护法像牌两堂共十八尊”,说明两堂十八幅组成一组,其余为一组。寺院当时主持为湛然、澈然,画师正觉和尚。
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水陆会”或“悲济会”,又称“水陆道场”。水陆道场起源于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兴于宋代后经历代延续,明清时期水陆道场的仪式、规定逐渐固定成为一项寺院以及民间主要的佛事活动。水陆画则是水陆道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圣物之一,放置于水陆道场的内坛。代表法会所邀请的“廿四诸天圣众和六道众生”。随着水陆道场的发展,水陆画已成为我国宗教画的一种。
第一组18幅水陆画的画风有较强的一致性。画面颜色较为明快。佛像肉髻低平且上有一顶珠。佛与菩萨像之眉梢上扬,上眼皮稍宽,面相较为丰润,手脚较为饱满。头光和背光没有区分,是一个圆形的大光环。衣饰颜色艳丽,花纹繁缛,较为精美。第二组整体画风与第一组相较稍显不同,画面颜色稍显灰暗。佛和菩萨有背光、头光。面相与第一组相比稍显瘦,眉梢下垂,眼角稍微上扬。衣饰较之简单,细节上没有过多的描绘。
第一组根据相近的画风和背注笔迹推断,应是画师“正觉和尚笔画”,时代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五月”。据宋代苏轼《水陆法像赞序》十六篇中记载“水陆法会”的各种画像及设施,分上、下堂各8位。以及明末云栖袜宏《水陆仪轨》六卷本中分上、下两堂。又有“发心承造佛菩萨诸天护法像牌两堂共十八尊”题记可知,第一组应分为上、下两堂。但是瑞应寺的水陆画与之稍有不同,每一堂9幅。每幅画像背面的背注详记了诸位“佛菩萨诸天护法”的名称。第二组计16幅,无背注题记纪年。根据画风以及人物面部的刻画来看,两组尺寸、大小、厚度相近,第二组也应是清代的作品。其中因为麦0944佛像、麦0950佛像两幅佛像的身份未定(以及三尊地藏菩萨),所以暂无法分堂。
水陆道场是寺院佛事活动中最为隆重的法事活动,一般寺院只有在特别重大的节日时才会举行。而画像是做法事时的重要圣物,供奉于坛内,表示已奉请到了诸位圣凡,并依轨念经,做忏法满足人们的各种祈愿。
麦积山现存文书中也有部分的明清时期的《报恩仪文》《观音道场密教》《观音道场仪文》等等《道场仪》类文书,以及其他一些佛事活动题记的佐证,如:现藏麦积山文物库房的明代雕刻印版《金刚经启请》和《西方公据》,(是发给信士弟子死后往生西方净土的通行证);《大乘妙法莲华经卷第七》明刻本,中墨书题记“……崇祯三年十月表忏圆满已毕祈僧俗吉祥如意”;《元始天尊说真武修行苦行宝卷下》,卷后有多层裱纸上发现有题记为“生员季文学追荐文疏”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奉/道侑斋资宜报口(写)关拔苦忏罪报恩口口……”;麦积山第5窟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题记“……故祈此山和尚讼(诵)经一十二卷……”。这些更加说明瑞应寺在当时很可能经常举办重要的佛事活动水陆道场。
(责任编辑:文丹)
关键词:麦积山;瑞应寺;文书;水陆画
为“秦地林泉之冠”的麦积山,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陇右地区最重要的佛教中心。大约在5世纪初,长安来的著名高僧玄高与秦地高僧昙弘在麦积山一起坐禅修行,讲经说法。当时麦积山已有僧众百余人,可见寺院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规模。
麦积山最早的寺院,据《法苑珠林》记载为“周穆王(前101年)所建,名曰灵安寺”。说法虽然不太可信,但是说明麦积山很早就建造了寺院。据碑碣记载,寺院的名称历来由朝廷敕赐,“自东晋起迹,赐无忧寺,北魏改石岩寺,隋赐净念寺,唐赐应乾寺,宋代因麦积山进献灵芝,所以宋赐瑞应寺”取祥瑞之意。寺院的遗址,随着佛教的盛衰,几经兴废,历史上曾几易其址。现存瑞应寺在麦积山以南200米处的平台上,为明代重建,清代重修。
一、麦积山文书
麦积山文书,原系瑞应寺山僧所藏。于1955年由原麦积山文物保管所接收,现存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资料室。以“麦”字编号1500个。麦积山文书主要来源是瑞应寺历代山僧们所留文书,也有一部分是麦积山周围寺院历代僧众们所遗留文书,如仙人崖灵应寺。还有一些是全国其他省市寺院的文书,如四川、山西、陕西、浙江杭州等。以陕西省长安县、凤县、凤翔县的居多。另有一部分是陇上学者、研究麦积山石窟的第一人——冯国瑞先生于1955年捐赠的自己所藏部分文书。
麦积山文书绝大部分在1911年以前。按现在的版本学鉴定的要求都属于古籍版本。可分为善本类文书、孤本类文书和普本类文书。装帧形式主要有卷轴装、经折装、线装和毛装四种形式。现存最早的是唐代末年《金光明经》,最多的为明清两代的刻本、写本类文书。明代的文书数量较大,其中刻本类文书18部,计347册;写本类8部,计28册。其中最为珍贵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血书《妙法莲华经》、明弘治四年(1491年)的《报恩科仪》、《坛经》等。清代的文书以写本类文书较多,包含大量的社会类文书,如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更名田据》。
二、部分重要文书的介绍
(一)麦积山文书的分类
仅从内容功用来分,可分为佛教类、道教类、社会类。佛教类文书占绝大多数,计500余件。
佛教类文书:就内容来分,佛经主要有经类、律类、论类三大类和部分杂写,如:《禅门小参》《广公上人游戏三味》《公和尚语录》《大慧普觉禅师颂古》等。
道教类文书:麦积山石窟历史上属于佛教圣地,从开窟以来,石窟造像一直以佛教造像为主,所以麦积山文书佛经占大多数。随着佛教的发展,佛、儒、道三教相互吸收,最后三教合一。到明清时代,麦积山石窟也有了佛教、道教并存的造像内容。如第2窟明代造像,窟内正面塑地藏王菩萨,两边塑十殿阎君,壁画为“地狱变”。所以麦积山文书中也有一定数量的道教文书,如“道教集经”、“太上感应篇”。也有即非佛经亦非道经的“佛说混源道德经”等。
社会类文书:主要有《更名田据》《秦州买草开票》《医书》《红楼复梦》《东周列国志》《九章算术》《礼记体考》《四书体注》等。
(二)部分重要文书的介绍
1.《大乘妙法莲华经》和《报恩仪文》
麦积山文书中《大乘妙法莲华经》(后称《妙法莲华经》)较多,现已编号的1000余卷中就有103卷,基本上都是明代的刻本和写本,经折装。血书《妙法莲华经》七卷和写本《报恩仪文》系同一卷本两面书。正面是血书《妙法莲华经》一至七卷,成书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背面是写本《报恩仪文》,成书于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
(1)血书《妙法莲华经》
藏于瑞应寺的血书《妙法莲华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本,纸本,经折装。正背面为纸夹板,共七卷。此经的一部分为后人用墨笔描润,但墨迹遮不住暗红色的血迹,血字仍很明显。
每纸上下单边栏,朱线。半叶90×270厘米,书眉40厘米、地脚20厘米、版面90×210厘米。版心白口。半叶5行,行15字。7卷各叶数69叶至81叶不等。《妙法莲华经》第一卷,背封后题“兴圣寺僧祖印”。第三卷,背封上题记“苗经事盲书”,中间书“一切为心造敦”,当系墨笔描润者所写。第七卷,全卷均为血书,字迹清楚、整齐。卷后面有发愿文:
比丘恭能发心刺血书写/《大乘妙法莲华经》一部,专祈保佑/信管宋/四恩念报,三有均资/法界有情,同缘种智。
后面是捐钱人的姓氏:(略)
尾题“成化十四年四月八日书写”。
发愿文是血书,颜色暗红且稍黄。《妙法莲华经》卷一至卷七,字迹一致,是同一人所写。字为楷书,刚劲有力,出自成年人之手。
此血书《妙法莲华经》的功德主是比丘恭能,生卒何年,师从何人,均无处查证,血书抄写了多长时间,也无从知道。从实物看,原来书写时为了便于书写和加深字迹的颜色,血中加了少许朱砂和墨。此血书原系瑞应寺山僧所藏,一直不为人所知。1955年被麦积山文管所收藏,1989年整理麦积山所藏文书时编号。
自古以来有许多血经的传说。佛经中有“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之说。历代高僧有“刺血为墨”书写血经的,多已遗失了。据载“唐朔方灵武龙兴寺”增忍曾经刺血写经,已失传。清末民初庐山海会寺普超法师刺破手指用血抄写《华严经》,历时15年,由于出血太多,于1913年圆寂。这部血经有不少名人题词。
麦积山这部血经发现之后,观阅者莫不为之感动。它的发现为研究秦州宗教史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2)写本《报恩仪文》
写本《报恩仪文》七卷,墨笔写在血书《妙法莲华经》背面。正面血书的字迹从背面看非常清晰。经折装,尺寸同血书《妙法莲华经》,字数稍少于血书,成书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报恩仪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报恩教诫义》,第二部分《报恩提纲赞》,第三部分《报恩仪文》上、中、下,第四部分《报恩密报》上、中、下。
《报恩教诫义》中首题“新集竖宗立教儒兼济俗真混融孝顺设供拔苦报恩道场教诫义,汉州绵竹大中祥符寺住持长讲《华严》,海印大师,思觉集。西山邵学士化众设初会疏语,右儒林即新知合州汉初县事马伯康书,劝文疏。”尾题:“弘治四年伏羌县儒学廪膳生员谢子宁述,荆峰,永弥记耳。”
《报恩仪文》上题记:“瑞应僧寺人吴恭玲收执”。
《报恩仪文》是在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由伏羌县(今甘肃甘谷县)儒生谢子宁口述、僧人记录的汉州绵竹大中祥符寺住持长讲《华严》,海印大师撰《思觉集》,由“瑞应寺僧人吴恭玲收执”的一种寺庙道场法会文、劝善劝孝文。全文旨在宣传孝道,称赞释迦牟尼大孝,着重表现儒家父母恩重的思想,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2.《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明刻本,线装,白棉纸,首尾略残。每纸:四周文武栏,半叶156×270厘米,书眉47厘米,地脚14厘米,版面123×209厘米,版心10×209厘米,花口,上鱼尾,鱼尾上题“坛经”二字,半叶8行,行19字,共89叶半。
前首封叶刻题:“陕西巩昌府陇西县北关文昌官藏板”。首题“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中有《悟法传衣第一》《释功德净土第二》《定慧一体第三》《教授坐禅第四》《传香忏悔第五》Ⅸ恭请机缘第六》《南顿北渐第七》《唐朝征诏第八》《法门对示第九》《付嘱流通第十》。尾题:“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终”。《坛经》后附有《大藏诚字函出家功德尸利苾提缘品》,后封页《文昌帝君洞经颂》。刻题:“印经布施/漳县正常刘应瑞施银四两印经八十部/两当县正堂江中揖施银壹两印经二十部/断印信土……”。
此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为禅宗六祖慧能在广东韶州大梵寺口述,弟子法海加以记录成集,后人陆续有所增订。以元至正二十八年(1291年)僧人宗宝改编本最流行。分成十品,根据“自性本自清净”立说,宣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中国佛教著作被称为“经”的,只此一部,为禅宗的重要典籍。此经为流行本,陇西藏版印制。从刊刻题记中得知,有两次刊印,其印数近百部,流传范围较广,涉及近40人,从地方官员至普通民众,各阶层人士都有,又有诸多会名如:朝山会、火帝会、文昌会等民间组织,这对研究明代漳县、两当县的民间组织提供了资料。
3.藏文经《敦煌千佛寺经》,贝叶经书(计16件)尺寸大小不等,外封笔书“敦煌千佛寺经”。此本疑为敦煌千佛洞部分遗书,于运往北京途中截留,后为冯国瑞先生收藏,并于1955年赠予麦积山。
4.《禅门小参》
时代不明。线装(毛装),写本,全。首题“禅门小参”,每纸无栏,半叶144×222厘米,半叶8行,行19字,共22叶。内容:十二月(拟)(全为3、3、3、7、7、7、8排句)、十二时(拟)(存五更鼓)。
此本用纸捻当线装订。内容涉及禅宗历代祖师事迹及禅修心法,五言、七言不等,是研究佛教俗文学的极好资料。
5.《佛说混源道德经》
时代不明。经折装,写本。首全尾残,每纸上下墨色单边栏,半叶119×310厘米,书眉34厘米,地脚11厘米,版面119×258厘米,版心白口,半叶6行,行22字,共47叶。
内容有“法会缘起”(拟):“养气固精分第一”“发愿救苦分第二”“戒律身心分第三”“道本无形分第四”“求师气诀分第五”“按候炼丹分第六”“八卦动静分第七”“授持戒惠分第八”“运火煅炼分第十”“筑基炼己分第十一”“迷失真性分第十二”“五行分第十三”“蓬莱渴分第十四”“龙虎交感分第十五(残缺)”,中起“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止“醉饮蟠桃,万圣去朝元子”。
此经非佛非道,亦不见诸家佛道目录,较少见。
6.《脉书》
时代不明。线装,全。每纸20.4×16.6厘米,书眉1.5厘米,地脚0.8厘米,版面17.7×153厘米,半叶12行,行29至30字不等。
此书为脉书,由两部分组成,描述了中医“脉学”中的正脉、常变脉等脉象体征,及胃气脉、妊娠脉、诊脉谱,十二经脉歌并加以观舌、色各特定的定位诊断,叙述了各种脉象所主的病症和“脉诊”的复杂性。
第一部分:①脉神,②部位解,③正脉十六部:浮脉、沉脉、数脉、微脉、涩脉、缓脉、结脉、虚脉、实脉、常变脉,④四诊,⑤独论,⑥胃气论,⑦脉要歌,⑧妊娠脉,⑨诊脉谱,⑩脉候十二戚部位,十二经歌。第二部分:首“辨论三十七舌色列右”、尾“敷氏镜辨舌色卷终”。
7.秦州买草开票
尺寸12厘米×21厘米,清代。此票据为官方刻版统一收草的纸本凭证。“秦州买草开票”下有票第“×千×百×十×号”的编号性质的字。从纸边上看,可能应有作为存根的另一半,两者相互对照,是留库单。
此票上有满文、汉文印章,是清代之物,但具体年代不明。此票据为木刻文字,较模糊,细辨之后,为秦州政府须买草若干,仍应买草若干,以及买草者人名及草的数目填写,支出粮食及银子数量,以及兑换的规定。观其内容,此票应为官方规定,每户或每人应上缴的草的数目,可用粮或银子折算。草论束,而不论斤。草束的大小尺寸没有明确规定。
8.更名田据
文书《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背面是由后人用2~3层纸裱托而成。在这些裱纸上发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清代公文残片。
观其内容,应是清代民间开垦荒地的记录文书。由社树坪里(现麦积区社棠镇)老人李风见、三阳里(现麦积区三阳川)老人陶玉、汉四里(不详)老人刘光针对其村人开垦荒地的具体地方和亩数加以官方确认,并按照当时一定的比例,将所需缴纳的粮款均摊入田亩中,约定期间不得更改,更有官府朱文所批“准垦”。时间为顺治十五年(1658年)八月。 此文反映出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后,战乱逐渐平息,“满清贵族的圈地运动”并没有波及此地。更能反映出清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承认所垦荒地为农民所有,“与民日一例输粮”。清政府这一措施,使一些空闲已久的荒田复垦辟出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号残片有“本里八甲××5号”,“本里八甲××36本里九甲××”的记录,可知顺治十五年继续沿用明代的里甲制。此内容中有“承粮×××”的记载,说明清朝早期将应缴纳的赋税计入田地亩数中,只有地税而没有丁银。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宣布“地丁银”制度后,才正式将丁银并入田亩中。
三、水陆画
现藏于资料室的水陆画,内容为佛教尊像,从麦0928至0961依次编号,共34幅。各幅之间尺寸大小稍有差别。高度约在44~49厘米之间,宽度在26.5~29厘米之间。当时可能为了便于收藏和摆放的需要,每幅画的背后经多层裱褙,厚度约为2厘米,成硬纸板状的纸牌画。
其中麦0960背面有墨书发愿文题记。此画从其内容、背注和发愿文看,应为举行最为隆重的佛教活动经忏法事“水陆法会”时用的重要圣物之一“水陆画”。
34幅水陆画中,因其不同画风和画面颜色稍微的差异,应分为两组。其中部分画的背面有背注和发愿文。麦0961发愿文题记中“麦积山瑞应寺发心承造佛菩萨诸天护法像牌两堂共十八尊”,说明两堂十八幅组成一组,其余为一组。寺院当时主持为湛然、澈然,画师正觉和尚。
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水陆会”或“悲济会”,又称“水陆道场”。水陆道场起源于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兴于宋代后经历代延续,明清时期水陆道场的仪式、规定逐渐固定成为一项寺院以及民间主要的佛事活动。水陆画则是水陆道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圣物之一,放置于水陆道场的内坛。代表法会所邀请的“廿四诸天圣众和六道众生”。随着水陆道场的发展,水陆画已成为我国宗教画的一种。
第一组18幅水陆画的画风有较强的一致性。画面颜色较为明快。佛像肉髻低平且上有一顶珠。佛与菩萨像之眉梢上扬,上眼皮稍宽,面相较为丰润,手脚较为饱满。头光和背光没有区分,是一个圆形的大光环。衣饰颜色艳丽,花纹繁缛,较为精美。第二组整体画风与第一组相较稍显不同,画面颜色稍显灰暗。佛和菩萨有背光、头光。面相与第一组相比稍显瘦,眉梢下垂,眼角稍微上扬。衣饰较之简单,细节上没有过多的描绘。
第一组根据相近的画风和背注笔迹推断,应是画师“正觉和尚笔画”,时代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五月”。据宋代苏轼《水陆法像赞序》十六篇中记载“水陆法会”的各种画像及设施,分上、下堂各8位。以及明末云栖袜宏《水陆仪轨》六卷本中分上、下两堂。又有“发心承造佛菩萨诸天护法像牌两堂共十八尊”题记可知,第一组应分为上、下两堂。但是瑞应寺的水陆画与之稍有不同,每一堂9幅。每幅画像背面的背注详记了诸位“佛菩萨诸天护法”的名称。第二组计16幅,无背注题记纪年。根据画风以及人物面部的刻画来看,两组尺寸、大小、厚度相近,第二组也应是清代的作品。其中因为麦0944佛像、麦0950佛像两幅佛像的身份未定(以及三尊地藏菩萨),所以暂无法分堂。
水陆道场是寺院佛事活动中最为隆重的法事活动,一般寺院只有在特别重大的节日时才会举行。而画像是做法事时的重要圣物,供奉于坛内,表示已奉请到了诸位圣凡,并依轨念经,做忏法满足人们的各种祈愿。
麦积山现存文书中也有部分的明清时期的《报恩仪文》《观音道场密教》《观音道场仪文》等等《道场仪》类文书,以及其他一些佛事活动题记的佐证,如:现藏麦积山文物库房的明代雕刻印版《金刚经启请》和《西方公据》,(是发给信士弟子死后往生西方净土的通行证);《大乘妙法莲华经卷第七》明刻本,中墨书题记“……崇祯三年十月表忏圆满已毕祈僧俗吉祥如意”;《元始天尊说真武修行苦行宝卷下》,卷后有多层裱纸上发现有题记为“生员季文学追荐文疏”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奉/道侑斋资宜报口(写)关拔苦忏罪报恩口口……”;麦积山第5窟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题记“……故祈此山和尚讼(诵)经一十二卷……”。这些更加说明瑞应寺在当时很可能经常举办重要的佛事活动水陆道场。
(责任编辑: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