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翻译学视野下译者的选择和坚守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翻译技术的综合发展不断推动了翻译模型的发展。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人员更加依赖翻译技术来保持竞争力,其主观主动性的适应性变化使翻译人员的主观性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认为,信息时代翻译技术环境中翻译人员的主体性存在新的因素和制约因素,相关研究对翻译人员的学科研究和翻译教学具有积极意义。翻译教学应拥抱技术,帮助学习者发展跨文化和跨语言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译者;主體性;翻译技术;翻译教学
  在全球思想生态思维趋势的影响下,翻译领域的生态方向翻译研究激增,生态翻译形成。生态翻译认为,翻译过程作为典型的连续对话和沟通行为,应始终贯彻面向人的概念,是以翻译为中心的核心,即翻译是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切矛盾的总和,是翻译成功的根本因素。
  1.面向人的翻译概念的多维发展
  参与翻译活动的人员主要包括作者、翻译、读者,三个主要参与者相互关联和影响:作者发送信息,读者接收信息,翻译通过翻译传达给读者。对作者来说,翻译的身份是读者,但对读者来说,翻译的身份是作者,所以他不能从作者的角度为翻译或翻译设定标准,也不能从读者的角度来评估翻译或翻译。翻译行为的整个过程都围绕着翻译中心、翻译中心和读者中心的概念展开。这三个中心是关系密切、独立、一体化的。翻译者、作家和读者在翻译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循環。他们享有平等的地位:他们有自己的地位,不可分割;他们互相限制,互相补充。任何片面的方法都会导致翻译与原文之间的偏差,也会阻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甚至会导致误读、误解和混淆。因此,以人为本的本质并不是只关注作者、翻译家和读者之一,而是关注三方形成的三位一体。如果我们随意提升到压倒一切的中心,就会脱离翻译实践,违反翻译法,必然导致翻译不当,甚至沟通失败。
  同时,翻译家在三一位一体的生态周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翻译人员应该忠实于原作者,并为目标读者服务。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和沟通程度取决于翻译人员的调解和协调能力以及努力。翻译承担发起双向对话的特殊使命,发挥调解和保持双方平衡的作用,最终实现三方视觉门槛和共鸣的融合,形成互利、健康有序的生态循环。
  2.生态学翻译,一个针对翻译人员的最佳策略
  翻译者的翻译行为最终是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翻译人员跨越时空边界,克服各种障碍,与作者平等对话,在冲突中达成妥协,实现两个文本视觉阈值的融合,面对目标读者的面对。同时,读者的接受度和品味也是译者关注的焦点,读者的反应或反馈是判断翻译人员及其翻译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译者除了考虑努力忠实于作者外,还应充分了解新时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并将其纳入选择翻译策略的参考范围。他们可以尽可能地获得与原始读者相同或相似的阅读体验。因此,翻译人员应注重充分发挥主动,适度把握主体性,全面权衡生态环境的所有影响因素,寻求作者与读者的平衡点,以最佳翻译作为两者的跨空间沟通服务。
  普林斯和斯摩棱斯基认为,语言是一个由相互冲突的约束组成的系统,而最少违反特定约束排序的语言形式是首选的语言输出项。这是语言学的首选理论。鉴于翻译人员的适应和选择也遵循竞争排斥、弱者生存和适者生存的规则,提出了译者的最优翻译策略,即译者必须权衡所有约束的利益,根据最优选择理论的原则和模型进行排序,并根据最优选择理论的原则和模型进行选择和适应。在策略选择的过程中,作者的吸引力、读者的期望、源语言语境和目标语言语境都进入了翻译者的认知系统,成为评价和决策的主要基础。
  翻译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一直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限制中,包括冲突、妥协和容忍。为了促进翻译三位一体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统一,翻译人员需要协调翻译的动机、风格、功能、翻译方法、翻译和社会。在此基础上,他发起了多党平等对话,并形成协商一致意见,促进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以实现寻求共同点,同时保留分歧和和平共处的领域。在适应和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中,译者必然面临各方面的阻力和干扰,因此动态调整和适应的对策非常重要。翻译策略的最优选择取决于翻译行为的限制性条件的排序。翻译可以动态灵活地违反限制条件,但必须做最佳选择产生最小的违反,并符合翻译生态学的发展规律。
  总之,只有作者、翻译家和读者才能和谐共存,原文与翻译本之间的生活联系才能得以维持和延续。只有考虑作者、读者、原文、翻译等因素,寻求全面的有效协调策略,才能合理发挥主导作用,实践生态翻译的概念。多维生态翻译理论和翻译家的最优翻译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促进生态翻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深溪,浅析生态翻译学[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5年03期
  [2]朱耀先,论翻译主体——译者从隐形到显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袁素平,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庞德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4]朱耀先,论翻译主体——译者从隐形到显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赵鹏,刘炳善翻译思想的生态学解读[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由汽车发动机排出的高温气体在进入排气消声器时,将对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温不仅可以改变气体的属性,还会对消声器内的声传播产生影响。因此,探究温度对消声器消声特性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可有效降低排气温度的排气换热系统,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证明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  引言  排气噪声是主要的汽车噪声之一,消声器作为控制汽车排气
期刊
【摘 要】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国际私法规范的重要性凸显,同时其所蕴含的对立倾向受到重视,不仅考虑到法的明确性,还应结合法的适应性,才能在灵活的方式下完成国际私法的规范与后续的利用,使之柔性化与刚性化做到极大程度的协调,寻找到当中平衡点,为国际私法规范的发展带来促进效用。基于此,本文对国际私法规范的柔性化进行探究,同时分析国际私法规范的刚性化,力求将柔性化与刚性化矛盾不断缓解,在依法治国的基
期刊
【摘 要】汽车悬架系统是否先进决定了汽车的操控性能的优劣。而减震器是悬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促使车辆的行驶时减少震动,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随着人们对于汽车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减震器也在不断的完善。本文主要对汽车减震器进行阐述。  【关键词】汽车悬架;减震器;浅谈  概述  悬架系统一般大致分为阻尼元件、弹性元件、结构元件,三类元件共同组成复杂的悬架系统,并通过相互的匹配设计,
期刊
【摘 要】十七、十八世纪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客体的关系方面,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也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  【关键词】培根;经验论;四假相说;归纳法  一、欧洲近代经验论哲学兴起的背景  17世纪以来,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双重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遍地开花,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同时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简述笔者与文化人类学(或称民族学)的结缘过程,简要辨析关于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名称的使用以及个人偏爱,加以阐述使用的原因;并详细叙述笔者对于文化人类学的认识及理解,以表达对于这门学科未来可能的新的发展方向、路径、范式的期待;同时向展现我目前所持有的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以表明关于这门学科的高远立意及深远影响,以就教于大家。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范式期待;最高价值  为什么是文化人类
期刊
【摘 要】重大疫情影响下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消解爱国主义在新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可通过弘扬抗疫精神、构建法律法规制度、拓宽教育形式内容、丰富实践活动等路径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抗疫精神的典型特征是“团结”、“担当”和“开拓”,是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关键词】疫情;爱国主义;大学生;抗疫精神  201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科技信息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极大的影响了当代人民的生活工作模式。随着信息传输媒介的高效化和多样化,新媒体行业迅速壮大,在社会和市场中的影响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由于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广泛普及,新媒体为高校心理教学带来了更多教学方法。本文就针对目前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在高校心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人工智能,的的确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带来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传统就业的影响就成为了一个新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劳动就业;机遇和挑战  引言  一、人工智能现阶段的发展  从最开始人们只是简单的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到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研究;
期刊
【摘 要】在当今世界电影中,作为具有中国特色象征形式系统的中国文化符号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西方类型电影中对于中国文化符号使用日渐频繁。基于此,本文对西方类型电影和商业片的成功典范007系列为例,探讨中国文化符号在西方类型电影的应用。  一、007系列电影概况  007系列是享誉全球的经典谍战电影,是由米高梅电影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动作类型片,其中男主人公詹
期刊
如果我喜欢一个人,那一定是梦中的。  因为只有在梦中,  喜欢才会那么真实,那么纯洁。  如果我喜歡一个人,那一定是在清醒之前的。  因为只有在清醒之前,  喜欢才会那么炽热,充满生机。  如果我喜欢一个人,那一定是满怀着期待向往的。  我满怀着期待与向往,  我会真的喜欢上某个人。  如果我真的喜欢上一个人,  那可能也不是我自发的喜欢。  一定是有人教会了我,  教会了我什么是喜欢,  和怎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