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盐风波”与媒体的“危机公关”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核辐射等危机层层推进,也在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了恐慌。一条“吃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传忽然传遍大江南北,并引起了大面积抢购市场碘盐的行为,在17日、18日两天达到高峰。在各类媒体的大力辟谣、多方引导下,这场“抢盐风波”在短短两三天内便趋于平静。回顾这次不大不小的风波,可以看出,媒体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对社会敏感热点问题的引导日趋成熟,透露出不少值得关注的特点,笔者对此粗浅归纳为:“即时干预、敞开面对、释疑解惑、深入反思。”从化解风波的效果看还是可圈可点的,值得今后我们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加以借鉴。
  第一时间即时干预。应当说,由于某种社会现象而引起的抢购风波,在我国并不是第一次,前些年屡次通货膨胀时的“抢购风”,2003年非典流行时盛传板蓝根防非典、白醋防非典而引起的抢购潮,都让人记忆犹新。但像这次“抢盐风波”这样,政府和媒体的介入如此之快,能在第一时间即时面对,确实很少见,这说明我国政府及媒体在化解社会危机、引导社会舆论上的功力已日趋成熟。
  18日当天,笔者在河南日报经济新闻部承担值班主任任务,汇总当天信息安排稿件时,听记者爆料说今天很多超市的碘盐被抢购一空。此时笔者询问很多同事朋友,居然有不少人还不知道发生了“抢盐”的事情。几乎是与此同时,省盐业局已经主动联系各媒体,希望发布有关信息。我们迅速组织记者展开相关的延伸采访,并向后续环节通报这一线索。可以说,这一次的新闻发布和采访报道,走在了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经事件充分“酝酿”“蔓延”后才后续进入。比如,19日的《河南日报》在一版上及时刊登消息《我省三天投放市场食盐8万吨》,向读者告知省盐业局对全省市场的碘盐投放情况,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抢购囤积。同时在二版上专门开辟专栏,连发4条消息,分别是全省开展食盐价格大检查、全国一批哄抬盐价商家被查处、各地食盐供给趋于平稳、世卫组织告知公众碘盐无益防辐射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点位给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第一手信息。同日的《大河报》,在“河南热点”版面上也做了一个组合式专题,分别以“关键词——保供应”、“效果一——食盐重又上架,市民渐趋理性”,“效果二——多花冤枉钱,抢购者后悔想退货”等,以部分抢购者“肠子都悔青了”的现身说法,提醒公众理性对待此次风波。其他的平面、广电、网络媒体也从不同侧面做了及时报道。当时,在很多消费者还并未深入了解事情始末的情况下,这种第一时间的即时报道,不仅起到了“退烧药”的作用,也起到了“打预防针”的作用,有效防止了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海量信息敞开面对。连续两三天里,各类媒体围绕“盐”的供应组织了大量相关稿子,这些稿子中,有的是每天随时发布各地碘盐的供應情况;有的是分析各地盐的供货构成,说明我省以井盐生产为主,消除消费者对海盐受污染的疑虑;有的通过即时采访消费者,通过消费者现身说法让谣言不攻自破。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商报》专门编辑了一个整版的“网络段子”,收集各种关于抢购碘盐的笑料,以幽默的方式让大家看到事情的荒谬一面。大量的正面信息充分抵消了谣言的负面影响。第二天,笔者随机走访了几家超市,见到家家超市的货架上,碘盐又重新摆了上来,也不再见顾客大包小包地抢购了。
  从“抢盐风”的骤然而起到悄然平息,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及时、公开、充分披露的巨大作用。流言止于智者,而理性判断的基础建构在充分的信息和常识上。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上,信息的及时、充分发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可能波及更大的“抢购风”和社会波动。
  春风化雨拨开疑云。仅仅大信息量报道仍是不够的。在连续两三天的海量信息报道后,媒体开始转向有计划地释疑解惑,有关行政部门也利用媒体相继发布各种有用信息。一些深入的解释性报道开始出笼。针对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内容,各家媒体组织专家访谈、科普专栏等,深入解释碘盐为何不能防辐射、怎样才能有效地防辐射等受众关心的问题,把这次“抢购风”变成了一次很好的大众科普机会。
  一次又一次的“抢购风”,对于大众媒体的重要启示是:对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而科普教育也需要合适的契机。许多媒体意识到,我们社会的安全教育、危机教育都还远远不够,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同时,如果科普教育能够“先半步”切入,就能够避免很多本来可以不发生的事情。
  深入反思唤醒理智。为何一场辐射危机没在发生国日本引起骚乱,却在远隔大洋的中国引起这么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当“抢盐风波”初步冷却后,许多媒体没有停步,开始了反思性报道,不少文章从安全体制、安全教育、公众信任度等方面,分析这种貌似荒谬的风波为何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从而让这场“抢盐风波”成为公民教育和理性思考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有的媒体指出,抢购碘盐的同胞这种无意识的盲从,说明其缺的不是盐,而是知识、理性和安全感,说明人们之间的互信不高,也体现了对外部信息以及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不信任。有的媒体说,这种现象说明不少人只迷信于自己能掌握的现在,而无法充分寄望于依赖社会综合管理体系所形成的稳定预期,凡事习惯于从众,缺乏独立思考的传统。而在表象后面,不少媒体进而分析到,这次“抢盐风波”说明我们的社会在增强政府公信力、加强信息的披露与沟通、对公众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大众媒体在推动社会走向更为理性、更加互信,建设一个规范有序的公民社会方面,确实责无旁贷。
  (作者为河南日报经济新闻采访部副主任)
  编校:赵 亮
其他文献
本文关注职业交往对社会网络资源的形塑作用。基于工作场域的两个维度——交往对象拥有的资源、交往活动所处的运作空间,将职业交往分为三类:外联交往、内联交往和桥联交往。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1999年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高等教育获得的民族不平等变化情况。通过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汉族
舞钢市星河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近两年像一颗新星,在豫南大地上冉冉升起。
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博客界,"美女博主"(达人)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女博客成为中国城市里焦虑的中产消费者们的信息源,达人们为粉丝提供化妆、护肤、时尚、饮食以及旅游等各方面
布拉德利绰号“沙漠风暴”,关于这个绰号的由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他出生于加州东南部棕榈泉,当地以棕榈泉沙漠而闻名,加之赛场上布拉德利如风暴般迅猛诡异,因此被称为“沙漠风暴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体育行业的大力推行,体育运动当前的发展愈来愈好.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推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大学生的喜爱.就此,本
自1987年两岸恢复民间交流以来,已有相当数量的台湾人移居到大陆,其中包含不少在高校全职就读的大学生.本文是根据笔者2004-2005年和2008-2010年对广州、上海与北京三地台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大量涌现出来,并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新锐。由于网络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习惯和方式,抢占和瓜分了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武术的典型代表,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入探究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
UFC作为目前世界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格斗舞台,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MMA精英在此同台竞技。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本是MMA运动发源地之一的亚洲,一直都没能诞生一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