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原大地的巍巍太行山间,有一条缠绕于悬崖峭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的蓝色飘带。这飘带,虽然没有长江的浩瀚与壮阔,没有黄河的雄浑与博大,但它所凝结的精神却硬铮铮地穿透了时空,令人荡气回肠。
这条蓝色飘带,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第一渠的人造天河——红旗渠!它是20世纪60年代的林县人民为了改变缺水境况而修建的一项与天斗、与地斗的英雄工程。
红旗渠工程建设虽然已经是4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但今天再回顾这段艰难岁月,它给予我们的仍不仅仅是心灵的震撼,更多的则是前进的动力。
修渠引水——林县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中原大地纵卧着巨龙一般巍峨的太行山。处于太行山南端的林县(1994年改称林州),是一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由于缺水,林县人民长期以来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县全境共有98.5万亩耕地,但水浇地却只有1.24万亩,其他耕地全都是靠天种植。遇上大旱颗粒无收,遇上小旱就薄收,小麦种植面积很小,产量也很低,亩产仅有七八十斤,秋粮也不过百把斤,老百姓仍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于是,千方百计找水、肩挑背驮拉水也就成了林县人祖祖辈辈生命中最沉重的记忆。据《红旗渠志》记载:林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其中跑2.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181个村, 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94个村,跑5~10公里取水吃的有30个村,跑10~20公里取水吃的有两个村……一到干旱年头,到各个井旁等着担水的人们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家从天亮等到天黑,整整一天才能担上一担水。长年累月,用石头砌的井口都被麻绳磨出了一道一道的深沟。因为缺水,取水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甚至闹下人命的事情,与水有关的悲剧也时有发生。因为缺水,林县很多小伙子娶不上媳妇,成不了家。因为缺水,林县人民养成了惜水如金的传统习惯,特别是有些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手洗脸、洗衣服,很多人只有在过年过节、走亲戚时才象征性地洗一下。到了20世纪60年代,林县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辈子咱只洗三次脸,生下来洗一次,结婚时洗一次,死了再最后洗一次。
越是缺水,人们对水的渴望就越强烈,当地群众甚至把对水的渴望融入地名、人名之中,诸如张家井、李家池、洪河、龙送水等等。连给孩子起名都带上水字,如男孩子叫水旺、水生、兴水、来水,女孩子叫水英、水莲、水娥等等。张买江——这个开始参加修建红旗渠时才13岁的林州农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1960年红旗渠开挖时,张买江的父亲就上渠了,可没过几天,他就牺牲了。挑水的重担落在了张买江母亲的身上。有一次她到10公里外的池塘去“抢”水时被人挤入池塘。这位母亲挑着空桶回了家,一到家就把年仅13岁的儿子赶上了渠,并要求儿子:“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张买江就这样参加了修建红旗渠的战斗,奋战了整整九年。
林县的昨天就是一部血泪与苦难交织的历史。但林县人民是坚强的,林县人民也是伟大的,他们没有在苦难面前屈服,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打倒,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勇敢地挑战大自然,改变着生存环境。红旗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
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1954年杨贵任林县县委书记后,对林县缺水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并一一察看了林县历史上的水利设施,发现合涧乡还保留着一条明代修建的谢公渠,即明代万历年间知县谢思聪动员老百姓从洪山寺修建的一条小型渠道。它虽然只有一尺宽,却能将泉水引出山外,解决了18个村庄群众的吃水问题。为了感谢这位知县,当地群众把这条渠称为“谢公渠”,并修建了“谢公祠”,还载入了林县历代县志。随后不久,杨贵给林县县委成员介绍了县志中关于这条渠的有关记载,大家都深受启发。林县县委成员大多数是林县人,都有缺水苦难的遭遇,所以大家对解决林县干旱缺水问题很快就形成了共识。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县人民想方设法兴修水利,打旱井,挖池塘,修渠道,引山泉,成功修建了英雄渠和南谷洞、要子街、弓上三座大水库等工程。1957年,任村区委还发动群众将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从南谷洞引水未修成的26公里渠道建成通水,并起名叫“抗日渠”。任村桑耳庄村党支部为解决本村缺水问题,领导群众,把山泉引进村里,安了6个水龙头,使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成为轰动林县的特大新闻,不少村的群众赶到那里看“稀罕”,说“共产党会牵着龙王的鼻子走!”不过,尽管林县人民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却收效甚微。尤其是从1958年底到1959年5月,林州又遇大旱,河水断流,井塘干涸,水库枯竭,水渠变成了干渠。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当地的老百姓说:“挖山泉,打水井,地下不给水;挖旱池,打旱井,天上不给水;修水渠,修水库,依然蓄不住水。但是,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啊!”
大旱,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也引起了人们的思索:到底怎样才能彻底解决水的问题呢?
经过再三思考,县委书记杨贵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把天上水蓄起来,把地下水挖出来,把境外水引进来”。经过认真思考和集体讨论,杨贵决定组织三个调查组,分头到山西境内进行水源考察:县长李贵一行沿淅河赴山西陵川县,县委书记处书记李运宝一行沿淅河赴山西壶关县,杨贵和县委书记处书记周绍先一行沿浊漳河赴山西平顺县和潞城县。通过深入调查和深思熟虑,1959年10月10日,中共林县县委召开县委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由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主持,对兴建引漳入林水利工程进行专门研究。经过讨论,作出决定:北水南调——引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水入林县!这就是“引漳入林”工程。
会后,林县县委派出了35名水利技术人员沿漳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实地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引水点:一是平顺县石城侯壁断下,也就是现在的引水地点;二是耽车村;三是辛安附近,比现在引水的地方要高得多,如果从这里引水,渠道可以从南谷洞水库大坝上过来,还能建一个高水头大流量的发电站,并把南谷洞、弓上、要子街三大水库连接起来,引水搞调蓄。后又经过多次复测和讨论研究,1959年11月28日,林县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第三次测量汇报,经过比较分析,大家都同意从辛安引水,并决定按此方案进行设计。
与此同时,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林县从山西省境内“引漳入林”高度重视,春节刚过,也就是1960年2月3日他们就专门开会研究,并写信给河南省委予以答复,因为耽车村以下有赤壁断、侯壁断等几个大的跌水,要建水力发电站,同意林县从侯壁断下引水。
修渠引水、北水南调是一个多么大胆的尝试啊!它不仅是祖祖辈辈受尽缺水之苦的林县人的共同夙愿,也是千百年来林县人民渴望重新安排林县河山、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不灭梦想!
巍巍太行山——红旗渠春秋的见证
让我们随着“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再来回顾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吧。
为了摆脱因缺水造成的生存困境,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困难时期,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英雄气概,坚持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耗费了整整10年的心血与精力,日日夜夜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险滩峡谷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凭借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渡槽152座,兴建水库48座、塘堰364座,修建各类设施12408座,总投工日3963.85万个,投资7154.7万元,建成了总干渠长达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大家也许不能从这些枯燥的数字中看出什么,但这些数字如果以从哈尔滨到广州长达5000余公里的高2米、宽3米的一座“万里长城”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将带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震撼呢?这项被人们形容为“劈开太行山”的伟大工程,不仅是全体林县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巍巍太行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它既亲眼目睹了有关红旗渠漫长、痛苦而又悲壮的故事,也见证了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个惊天动地传奇般的感人故事,更被林县人民为改变生存困境而艰苦创业的英雄业绩所感动,为在修建人工天河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孕育出来的红旗渠精神的强大威力所震撼。
巍巍太行山,见证了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英雄业绩。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时,全国正处于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国家根本不可能投入多少资金和技术人员,林县人民的生活也极端困难。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粮食蔬菜供应也很少,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但就是在这极其险恶的环境条件下,林州人民凭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集思广益的智慧完成了一项创世纪的伟大工程。没有资金自己筹,没有物料自己找,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参考资料,土专家们就亲自勘测、精心设计,没有技术指导就在干中学。粮食、蔬菜不够吃,民工们就上山采树叶、下河捞河草,吃的是糠菜团,喝的是野菜汤,营养缺乏,劳动强度大,许多人得了浮肿病。没有房子住,民工们就住山崖、石庵、石洞,打土窑、搭席棚。但为了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日挖山不止。
青年洞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凿的。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是引进漳河水的必经之路,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青年洞开凿时,缺粮少菜,大家忍着饥饿苦干,青年们把豪言壮语写在太行山石壁上:“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
青年洞于1960年2月10日动工,1961年7月15日竣工。在青年洞的修建中,32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凭借集体的智慧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速度从每日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17个月的艰苦卓绝的苦战,大家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终于从坚硬的岩石上凿通了一条高5米、宽6.2米、长616米的输水洞,完成了红旗渠建设的关键工程。为了纪念青年们的丰功伟绩,这条输水洞后来被正式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名。
拦河大坝也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垒起的。天寒地冻,河水冰凉,机械、材料一无所有,有的就是一副肩膀两只手。80个修渠民工顶着刺骨的寒风,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仅靠布满冻痕的双手,争分夺秒地锻出了3万块料石。人们把一块块料石投进水里,但很快就被大水冲走了。这时候,几百名林县硬汉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河水中,臂挽着臂,肩挨着肩,架起一道道人墙,硬是靠着血肉身躯抗拒着激流。当岸上的民工急步流星地抬石头、背沙袋,在人墙下用一块块巨石垒起70米长的拦河大坝时,河水里的硬汉们个个嘴唇被冻紫了,四肢也被冻僵了……
太行山不会忘记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会忘记这激浪截流的悲壮场面……
巍巍太行山,见证了林县人民“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大战鹦鹉崖,就是林县人民团结协作精神的缩影。鹦鹉崖位于林县和山西省平顺县交界处,地势险恶。山西当地有一民谣对此作了形象的描述:“鹦鹉崖是鬼门关,风卷白云上了天,猴子爬不上,禽鸟不敢攀。”崖壁上悬挂着一块块巨石,摇摇欲坠;溜山风从崖上猛扑下来,发出虎啸般的怒吼声;万丈崖下浊漳河水波浪翻滚,令人胆战心惊。由于鹦鹉崖工段地势险要,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经过仔细勘测,工程总指挥部决定组织15个公社的联合大会战,选调了5000多名热血青年组成攻坚大军。总指挥部的干部们上工地前都把手表放在家里,说这是唯一值钱的“遗产”,随时准备应付一切不测事件,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攻坚大军的青年们在大会战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相互配合,仅凭借一根钢钎一把铁锤,打出了384个山窟窿,把鹦鹉崖和附近的鸡冠山、谷堆寺都打成了“马蜂窝”。
太行山悬崖永远留下了排险队长任羊成凌空除险的身影。这个被人们称为“到‘阎王殿’报了名”的人,在梨树崖、老虎嘴、鹦鹉崖、小鬼脸等千百米悬崖绝壁上,腰捆麻绳,像只山鹰飞来荡去,手握一杆铁撬,手起手落,排险除石。他头上是不时滚落的飞石,脚下是滔滔大河,随时还可能撞上山岩而粉身碎骨。在一次排险时,落石曾砸掉了他四颗门牙,在“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他忍住剧痛,用钳子拔掉门牙,继续坚持“扫石”6个小时,才从悬崖上下来。这次排险是56处最险要工程中特别险要的一处,胜利除险使大家信心倍增,工程进度大大加快。由于经常遇到险情,任羊成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晨起来就把铺盖捆起来,然后才去干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万一哪天从崖上掉下来,省得别人给我收拾东西。”这是一种何等无畏的精神!他的英雄事迹,曾经感动过许许多多的人。
红旗渠水永远记得总设计师吴祖太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是当初红旗渠工地少得可怜的科班出身的工程技术人员。他每天不知疲倦,顶烈日、冒严寒,三番五次爬崖攀壁进行勘测,终于设计出红旗渠的第一张设计图,连料理妻子的后事都没顾上。当王家庄隧洞施工出现塌方时,他明知有危险,但为了民工安全施工,和姚村卫生院院长李茂德一同入洞查看,没想到洞顶坍塌,两个人光荣牺牲,当时吴祖太年仅27岁。
红旗渠工地永远拍下了副县长马有金任劳任怨的镜头。这个为大家舍小家的工程指挥员,从不叫苦喊累,长期吃住在工地,因工作忙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直到母亲病故,才请示县委回家送葬。他跪在母亲灵前失声痛哭,乞求母亲原谅:“娘,我不是你的好儿子,没有为娘尽孝。”
红旗渠畔永远传颂着女英雄李改云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当崖石就要坍塌下来的时候,李改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冲上前推开别人,自己却被砸断了一条腿。
群山之中永远留下了“土专家”路银急匆匆的脚步,他为红旗渠整整奋斗了30年,临终还嘱咐儿子把他埋在红旗渠上,让他的灵魂永远与渠水相伴。
曙光洞里永远回响着凿洞能手王师存七次塌方、七次被堵在洞中的声音:“一定要想办法出去,红旗渠还没有修成,咱们不能死!”
除险英雄任羊成,渠上著名女石匠、“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刘胡兰突击队”队长李改云,13岁就继承父业的人称红旗渠“小老虎”的张买江……他们中的哪一位,不是在无私奉献着自己的汗水、青春乃至生命?
红旗渠的修建用了10年的时间,它是林县人民用整整一代人的青春、鲜血和生命筑就的。在红旗渠的工程建设中,共有189名林县儿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还有256名民工重伤致残。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就是在这血与泪的奉献中孕育而成的。
弘扬红旗渠精神——时代的呼唤
红旗渠的故事历久弥新、令人难忘,不仅仅由于其故事本身的辉煌与悲壮,更是因为它强烈的象征性意义。它是太行山人民艰苦创业的一座丰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一个历史的精彩缩影。
40多年来,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一直以一种精神象征被人们传颂着。一个最普通的群体,用最简陋的工具,却创造出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历史,把“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的贫瘠山沟,变成了“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的江南水乡。红旗渠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当时林县56万人口严重缺水的生存危机,还带动和促进了林县各行各业的发展,使林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红旗渠通水40多年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亩产粮食由开渠前的100余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50公斤左右,增产粮食15.9亿公斤。据统计,红旗渠年净创效益4000余万元,40多年来共创效益17亿元,相当于建渠总投资的23倍。红旗渠因此被林县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成为了我国水利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有人说红旗渠是中国水长城,更有人称赞说红旗渠是“地球的蓝飘带”。1965年国庆节期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农展馆观看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展览,对红旗渠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称红旗渠是“人工天河”、是中国农民的骄傲。1974年2月25日,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来林县参观,卡翁达看后非常震惊,称红旗渠是“中国的又一座万里长城”。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这是对红旗渠的高度评价,也是对红旗渠精神的最高褒奖!
今天的红旗渠,显然已不单单是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用汗水养育、用鲜血染红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纯朴的林县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咬紧牙关,血汗交织干出来的。它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林县人民千百年来百折不挠,坚持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勇于和善于冲破一切艰险困难、追求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红旗渠精神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它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拥有的独具特色的一笔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繁衍、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民族魂的体现。l995年4月l4日,胡锦涛同志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
精神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事业与时俱进,欣欣向荣。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将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将永远激励人民开拓奋进。
(责编 韵 心)
这条蓝色飘带,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第一渠的人造天河——红旗渠!它是20世纪60年代的林县人民为了改变缺水境况而修建的一项与天斗、与地斗的英雄工程。
红旗渠工程建设虽然已经是4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但今天再回顾这段艰难岁月,它给予我们的仍不仅仅是心灵的震撼,更多的则是前进的动力。
修渠引水——林县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中原大地纵卧着巨龙一般巍峨的太行山。处于太行山南端的林县(1994年改称林州),是一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由于缺水,林县人民长期以来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县全境共有98.5万亩耕地,但水浇地却只有1.24万亩,其他耕地全都是靠天种植。遇上大旱颗粒无收,遇上小旱就薄收,小麦种植面积很小,产量也很低,亩产仅有七八十斤,秋粮也不过百把斤,老百姓仍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于是,千方百计找水、肩挑背驮拉水也就成了林县人祖祖辈辈生命中最沉重的记忆。据《红旗渠志》记载:林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其中跑2.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181个村, 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94个村,跑5~10公里取水吃的有30个村,跑10~20公里取水吃的有两个村……一到干旱年头,到各个井旁等着担水的人们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家从天亮等到天黑,整整一天才能担上一担水。长年累月,用石头砌的井口都被麻绳磨出了一道一道的深沟。因为缺水,取水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甚至闹下人命的事情,与水有关的悲剧也时有发生。因为缺水,林县很多小伙子娶不上媳妇,成不了家。因为缺水,林县人民养成了惜水如金的传统习惯,特别是有些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手洗脸、洗衣服,很多人只有在过年过节、走亲戚时才象征性地洗一下。到了20世纪60年代,林县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辈子咱只洗三次脸,生下来洗一次,结婚时洗一次,死了再最后洗一次。
越是缺水,人们对水的渴望就越强烈,当地群众甚至把对水的渴望融入地名、人名之中,诸如张家井、李家池、洪河、龙送水等等。连给孩子起名都带上水字,如男孩子叫水旺、水生、兴水、来水,女孩子叫水英、水莲、水娥等等。张买江——这个开始参加修建红旗渠时才13岁的林州农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1960年红旗渠开挖时,张买江的父亲就上渠了,可没过几天,他就牺牲了。挑水的重担落在了张买江母亲的身上。有一次她到10公里外的池塘去“抢”水时被人挤入池塘。这位母亲挑着空桶回了家,一到家就把年仅13岁的儿子赶上了渠,并要求儿子:“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张买江就这样参加了修建红旗渠的战斗,奋战了整整九年。
林县的昨天就是一部血泪与苦难交织的历史。但林县人民是坚强的,林县人民也是伟大的,他们没有在苦难面前屈服,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打倒,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勇敢地挑战大自然,改变着生存环境。红旗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
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1954年杨贵任林县县委书记后,对林县缺水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并一一察看了林县历史上的水利设施,发现合涧乡还保留着一条明代修建的谢公渠,即明代万历年间知县谢思聪动员老百姓从洪山寺修建的一条小型渠道。它虽然只有一尺宽,却能将泉水引出山外,解决了18个村庄群众的吃水问题。为了感谢这位知县,当地群众把这条渠称为“谢公渠”,并修建了“谢公祠”,还载入了林县历代县志。随后不久,杨贵给林县县委成员介绍了县志中关于这条渠的有关记载,大家都深受启发。林县县委成员大多数是林县人,都有缺水苦难的遭遇,所以大家对解决林县干旱缺水问题很快就形成了共识。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县人民想方设法兴修水利,打旱井,挖池塘,修渠道,引山泉,成功修建了英雄渠和南谷洞、要子街、弓上三座大水库等工程。1957年,任村区委还发动群众将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从南谷洞引水未修成的26公里渠道建成通水,并起名叫“抗日渠”。任村桑耳庄村党支部为解决本村缺水问题,领导群众,把山泉引进村里,安了6个水龙头,使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成为轰动林县的特大新闻,不少村的群众赶到那里看“稀罕”,说“共产党会牵着龙王的鼻子走!”不过,尽管林县人民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却收效甚微。尤其是从1958年底到1959年5月,林州又遇大旱,河水断流,井塘干涸,水库枯竭,水渠变成了干渠。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当地的老百姓说:“挖山泉,打水井,地下不给水;挖旱池,打旱井,天上不给水;修水渠,修水库,依然蓄不住水。但是,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啊!”
大旱,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也引起了人们的思索:到底怎样才能彻底解决水的问题呢?
经过再三思考,县委书记杨贵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把天上水蓄起来,把地下水挖出来,把境外水引进来”。经过认真思考和集体讨论,杨贵决定组织三个调查组,分头到山西境内进行水源考察:县长李贵一行沿淅河赴山西陵川县,县委书记处书记李运宝一行沿淅河赴山西壶关县,杨贵和县委书记处书记周绍先一行沿浊漳河赴山西平顺县和潞城县。通过深入调查和深思熟虑,1959年10月10日,中共林县县委召开县委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由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主持,对兴建引漳入林水利工程进行专门研究。经过讨论,作出决定:北水南调——引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水入林县!这就是“引漳入林”工程。
会后,林县县委派出了35名水利技术人员沿漳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实地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引水点:一是平顺县石城侯壁断下,也就是现在的引水地点;二是耽车村;三是辛安附近,比现在引水的地方要高得多,如果从这里引水,渠道可以从南谷洞水库大坝上过来,还能建一个高水头大流量的发电站,并把南谷洞、弓上、要子街三大水库连接起来,引水搞调蓄。后又经过多次复测和讨论研究,1959年11月28日,林县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第三次测量汇报,经过比较分析,大家都同意从辛安引水,并决定按此方案进行设计。
与此同时,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林县从山西省境内“引漳入林”高度重视,春节刚过,也就是1960年2月3日他们就专门开会研究,并写信给河南省委予以答复,因为耽车村以下有赤壁断、侯壁断等几个大的跌水,要建水力发电站,同意林县从侯壁断下引水。
修渠引水、北水南调是一个多么大胆的尝试啊!它不仅是祖祖辈辈受尽缺水之苦的林县人的共同夙愿,也是千百年来林县人民渴望重新安排林县河山、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不灭梦想!
巍巍太行山——红旗渠春秋的见证
让我们随着“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再来回顾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吧。
为了摆脱因缺水造成的生存困境,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困难时期,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英雄气概,坚持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耗费了整整10年的心血与精力,日日夜夜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险滩峡谷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凭借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渡槽152座,兴建水库48座、塘堰364座,修建各类设施12408座,总投工日3963.85万个,投资7154.7万元,建成了总干渠长达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大家也许不能从这些枯燥的数字中看出什么,但这些数字如果以从哈尔滨到广州长达5000余公里的高2米、宽3米的一座“万里长城”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将带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震撼呢?这项被人们形容为“劈开太行山”的伟大工程,不仅是全体林县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巍巍太行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它既亲眼目睹了有关红旗渠漫长、痛苦而又悲壮的故事,也见证了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个惊天动地传奇般的感人故事,更被林县人民为改变生存困境而艰苦创业的英雄业绩所感动,为在修建人工天河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孕育出来的红旗渠精神的强大威力所震撼。
巍巍太行山,见证了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英雄业绩。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时,全国正处于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国家根本不可能投入多少资金和技术人员,林县人民的生活也极端困难。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粮食蔬菜供应也很少,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但就是在这极其险恶的环境条件下,林州人民凭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集思广益的智慧完成了一项创世纪的伟大工程。没有资金自己筹,没有物料自己找,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参考资料,土专家们就亲自勘测、精心设计,没有技术指导就在干中学。粮食、蔬菜不够吃,民工们就上山采树叶、下河捞河草,吃的是糠菜团,喝的是野菜汤,营养缺乏,劳动强度大,许多人得了浮肿病。没有房子住,民工们就住山崖、石庵、石洞,打土窑、搭席棚。但为了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日挖山不止。
青年洞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凿的。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是引进漳河水的必经之路,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青年洞开凿时,缺粮少菜,大家忍着饥饿苦干,青年们把豪言壮语写在太行山石壁上:“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
青年洞于1960年2月10日动工,1961年7月15日竣工。在青年洞的修建中,32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凭借集体的智慧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速度从每日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17个月的艰苦卓绝的苦战,大家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终于从坚硬的岩石上凿通了一条高5米、宽6.2米、长616米的输水洞,完成了红旗渠建设的关键工程。为了纪念青年们的丰功伟绩,这条输水洞后来被正式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名。
拦河大坝也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垒起的。天寒地冻,河水冰凉,机械、材料一无所有,有的就是一副肩膀两只手。80个修渠民工顶着刺骨的寒风,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仅靠布满冻痕的双手,争分夺秒地锻出了3万块料石。人们把一块块料石投进水里,但很快就被大水冲走了。这时候,几百名林县硬汉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河水中,臂挽着臂,肩挨着肩,架起一道道人墙,硬是靠着血肉身躯抗拒着激流。当岸上的民工急步流星地抬石头、背沙袋,在人墙下用一块块巨石垒起70米长的拦河大坝时,河水里的硬汉们个个嘴唇被冻紫了,四肢也被冻僵了……
太行山不会忘记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会忘记这激浪截流的悲壮场面……
巍巍太行山,见证了林县人民“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大战鹦鹉崖,就是林县人民团结协作精神的缩影。鹦鹉崖位于林县和山西省平顺县交界处,地势险恶。山西当地有一民谣对此作了形象的描述:“鹦鹉崖是鬼门关,风卷白云上了天,猴子爬不上,禽鸟不敢攀。”崖壁上悬挂着一块块巨石,摇摇欲坠;溜山风从崖上猛扑下来,发出虎啸般的怒吼声;万丈崖下浊漳河水波浪翻滚,令人胆战心惊。由于鹦鹉崖工段地势险要,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经过仔细勘测,工程总指挥部决定组织15个公社的联合大会战,选调了5000多名热血青年组成攻坚大军。总指挥部的干部们上工地前都把手表放在家里,说这是唯一值钱的“遗产”,随时准备应付一切不测事件,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攻坚大军的青年们在大会战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相互配合,仅凭借一根钢钎一把铁锤,打出了384个山窟窿,把鹦鹉崖和附近的鸡冠山、谷堆寺都打成了“马蜂窝”。
太行山悬崖永远留下了排险队长任羊成凌空除险的身影。这个被人们称为“到‘阎王殿’报了名”的人,在梨树崖、老虎嘴、鹦鹉崖、小鬼脸等千百米悬崖绝壁上,腰捆麻绳,像只山鹰飞来荡去,手握一杆铁撬,手起手落,排险除石。他头上是不时滚落的飞石,脚下是滔滔大河,随时还可能撞上山岩而粉身碎骨。在一次排险时,落石曾砸掉了他四颗门牙,在“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他忍住剧痛,用钳子拔掉门牙,继续坚持“扫石”6个小时,才从悬崖上下来。这次排险是56处最险要工程中特别险要的一处,胜利除险使大家信心倍增,工程进度大大加快。由于经常遇到险情,任羊成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晨起来就把铺盖捆起来,然后才去干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万一哪天从崖上掉下来,省得别人给我收拾东西。”这是一种何等无畏的精神!他的英雄事迹,曾经感动过许许多多的人。
红旗渠水永远记得总设计师吴祖太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是当初红旗渠工地少得可怜的科班出身的工程技术人员。他每天不知疲倦,顶烈日、冒严寒,三番五次爬崖攀壁进行勘测,终于设计出红旗渠的第一张设计图,连料理妻子的后事都没顾上。当王家庄隧洞施工出现塌方时,他明知有危险,但为了民工安全施工,和姚村卫生院院长李茂德一同入洞查看,没想到洞顶坍塌,两个人光荣牺牲,当时吴祖太年仅27岁。
红旗渠工地永远拍下了副县长马有金任劳任怨的镜头。这个为大家舍小家的工程指挥员,从不叫苦喊累,长期吃住在工地,因工作忙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直到母亲病故,才请示县委回家送葬。他跪在母亲灵前失声痛哭,乞求母亲原谅:“娘,我不是你的好儿子,没有为娘尽孝。”
红旗渠畔永远传颂着女英雄李改云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当崖石就要坍塌下来的时候,李改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冲上前推开别人,自己却被砸断了一条腿。
群山之中永远留下了“土专家”路银急匆匆的脚步,他为红旗渠整整奋斗了30年,临终还嘱咐儿子把他埋在红旗渠上,让他的灵魂永远与渠水相伴。
曙光洞里永远回响着凿洞能手王师存七次塌方、七次被堵在洞中的声音:“一定要想办法出去,红旗渠还没有修成,咱们不能死!”
除险英雄任羊成,渠上著名女石匠、“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刘胡兰突击队”队长李改云,13岁就继承父业的人称红旗渠“小老虎”的张买江……他们中的哪一位,不是在无私奉献着自己的汗水、青春乃至生命?
红旗渠的修建用了10年的时间,它是林县人民用整整一代人的青春、鲜血和生命筑就的。在红旗渠的工程建设中,共有189名林县儿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还有256名民工重伤致残。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就是在这血与泪的奉献中孕育而成的。
弘扬红旗渠精神——时代的呼唤
红旗渠的故事历久弥新、令人难忘,不仅仅由于其故事本身的辉煌与悲壮,更是因为它强烈的象征性意义。它是太行山人民艰苦创业的一座丰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一个历史的精彩缩影。
40多年来,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一直以一种精神象征被人们传颂着。一个最普通的群体,用最简陋的工具,却创造出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历史,把“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的贫瘠山沟,变成了“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的江南水乡。红旗渠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当时林县56万人口严重缺水的生存危机,还带动和促进了林县各行各业的发展,使林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红旗渠通水40多年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亩产粮食由开渠前的100余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50公斤左右,增产粮食15.9亿公斤。据统计,红旗渠年净创效益4000余万元,40多年来共创效益17亿元,相当于建渠总投资的23倍。红旗渠因此被林县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成为了我国水利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有人说红旗渠是中国水长城,更有人称赞说红旗渠是“地球的蓝飘带”。1965年国庆节期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农展馆观看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展览,对红旗渠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称红旗渠是“人工天河”、是中国农民的骄傲。1974年2月25日,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来林县参观,卡翁达看后非常震惊,称红旗渠是“中国的又一座万里长城”。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这是对红旗渠的高度评价,也是对红旗渠精神的最高褒奖!
今天的红旗渠,显然已不单单是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用汗水养育、用鲜血染红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纯朴的林县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咬紧牙关,血汗交织干出来的。它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林县人民千百年来百折不挠,坚持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勇于和善于冲破一切艰险困难、追求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红旗渠精神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它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拥有的独具特色的一笔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繁衍、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民族魂的体现。l995年4月l4日,胡锦涛同志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
精神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事业与时俱进,欣欣向荣。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将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将永远激励人民开拓奋进。
(责编 韵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