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巢”现象源于父母的溺爱等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返巢族”是继“啃老族”之后兴起的一个新群体,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因为不能及时适应社会而重返家庭,不找工作,很少与外界接触,其经济来源仍来自家庭。
  “返巢族”表现为害怕承担责任
  “返巢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害怕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工作;害怕承担家庭责任,不成家。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但也有特殊情况。在接受心理咨询的人里,最大的“啃老族”竟然有42岁,没有工作,没有成家,每天只待在家里。而他的父母已经六七十岁了。
  “返巢”起因于父母的溺爱
  造成“返巢啃老”现象跟幼时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有的父母因自己童年时期物质匮乏或者遭遇不幸,对孩子有种补偿心理,只要能帮孩子做的绝不让孩子亲自动手。
  久而久之,孩子便对父母形成依赖,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长大以后,也曾尝试在社会独自生存,但总是处处受挫。这时他们会感觉只有家人能够无条件对自己好,于是不走出家门。
  让孩子按照自然规律发展
  婴儿在七八个月大的时候,便开始表现出探索外界的行为:好动、乱抓、乱咬。其实这是孩子的成长需要。这时,如果父母过于保护孩子,把孩子限制在有限的空间里,就会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
  两三岁是幼儿的第一个逆反期,这时孩子什么事都想自己做,不愿意让别人帮他。这时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要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加以控制会遏制孩子的最初期欲望。
  第二个逆反期是青春期,这时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如果被严格限制,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反抗。一般来说,小时候父母的管制越多,青春期的逆反现象就越严重。这时,如果父母能及时察觉自己的误区,调整教育方式,也能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培养其独立能力。
  向倪萍的姥姥学习人生智慧
  薛立永
  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反思,为什么物质生活富足了,快乐却越来越少?幸福到底是什么?读了倪萍的《姥姥语录》,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在书中,倪萍带领读者走进她99岁姥姥的平凡生活,追忆作者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细述这位纯朴、善良的山东老人生命中的最后乐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却让人终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品味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的睿智与沉静、成熟与豁达。倪萍用姥姥语录告诉我们:“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乐就是福。”“吃了一辈子小亏,占了一辈子大便宜……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快乐你别嫌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一百个快乐,你这一辈子能碰上几个一百的快乐?”
  “麻烦别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帮着别人自己心里是甜的。给人一座金山是帮,给人一碗水喝也是帮。你帮了别人,早晚人家也会帮你,不信你试试?这一辈子你试不出来,下辈子你孩子也能试出来。”“人不可贪财啊,财是个狼,你贪它它就贪你,你吃它它就吃了你。”“吃苦也不是坏事,苦多了甜就比出来了。你吃一块儿桃酥试试,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试试?你那嘴呀就想找块咸菜往嘴里放。孩子,别怕苦,苦的兄弟就叫甜那!”
  其实,倪萍记录的姥姥语录都是我们生活里最质朴、最平常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我们在现代生活中都做不到、都受污染、都丢了,现代人总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欲望来掩盖这些早就明白的事理。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和普通老百姓之间共存的东西,这是真挚的。最质朴、最真实的人生智慧就藏在老百姓心中,家家都有,人人都有。而倪萍的姥姥帮我们把一些逐渐被淡忘的最原始最质朴的美德挖掘了出来。
其他文献
生在当今之世,一个人要是没点病,那简直不可思议——你是天外来客吗?你想想,当官的会有官场病,经商的会有贪财病,上学的会有高分低能病,还不说各种职业病,环境污染带来的一些疑难杂症。有没进过衙门的,有没进过法院的,有没进过商场的,有没进过学堂的,谁敢说他从未进过医院,谁又敢说他从未得过病,或身上没一点病。  没有疾病,你能没点毛病?  别以为有病就定然不好。古代的文人,最向往的一种生活,就是秋日里,得
我们知道,人有五脏六腑,其中大部分脏器(如肝、胆、胃)都位于腹腔内。腹腔内脏器众多,疾病种类也不少,表现出来的症状更是五花八门,诸如腹痛、腹胀、呕吐、便血、血尿等。  身体脏器有了疾患,大多需要到医院通过仪器检查诊断。不过,对一些小问题,我们也可以进行腹部自查,发现问题再与医生交流,为其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腹部自查的手段主要是摸,医学上称为“触诊”。要准确自查,关键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
澳大利亚历是一个美丽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12%,平均寿命男73岁,女78岁,实际老年人超过200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最近,我们有幸访问了澳大利亚的11个医疗卫生单位,较详细地了解了澳大利亚政府为解决老年人的医疗、康复、生活问题所作的种种努力。    大力发展老年医学事业    澳大利亚的老年医院遍布全国,仅维多利亚州就有17所,每所病床在100张左右。病人来源1/3由有关医院转来
在中国,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并称“三小球”,三小球运动的职业化搞了许多年,然而,当我们轻轻擦去乒超、羽超脸上的职业化胭脂,会发现,女网才是唯一跟世界主流价值全面接轨的体育项目。而接轨的过程,是30年。30年的起点,是1982年的“胡娜叛逃事件”。从当年“叛逃的胡娜”到如今“叛逆的李娜”, 女网折射出中国体育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中国女网在经历了30年的沧桑变迁后,也终于让中国体育触摸到了真正职业化的
2015年7月,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革命老城——南昌,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赛项中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比赛分两天进行,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强度很大。教材的陌生、时间的紧迫,对每位参赛选手来说都是一次教学基本功和新媒体操作能力的考验。  决赛公平、公正,当场公布赛题,小学语文的赛题是人教版第九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的教材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语文课程标准是统
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首疾之一,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改进,临床肿瘤治愈率虽呈日趋提高之势,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中、晚期患者失去了治疗机会。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有一种与传统化疗、放疗、免疫疗法和中医疗法相比更具高效、低毒和特异性强的抗肿瘤制剂问世。  长期以来。人们对病毒致癌已确信不疑,认为病毒的某些基因可导致细胞内原癌基因激活,终致细胞癌变,这是肿瘤发生的一种学说,并已在某些实验中得到证实。现代
波兰物理学家英费尔德在《回忆爱因斯坦》一文中写道:“对于爱因斯坦来说,生与死的区别,似乎仅仅在于能不能搞物理。”另一位物理学家波恩在《谈谈与爱因斯坦的私人交往》一文中,曾谈及他访问了重病刚愈的爱因斯坦。他写道,爱因斯坦心平气和地谈论死亡,我问他是否怕死,他说,“不怕,我觉得一切生灵十分和谐一致,个别的生灵开始和终了,生命之树上的叶子这片落下,那片长出,难道这值得忧惧?看不出有这种必要。”  由此使
杨跃进  受访专家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會心血管病委员会和老年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等,曾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医疗成就奖和全国优秀论文奖8项。擅长冠心病的诊治和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心室重构的防治和心功能的保护、心力衰竭的防治及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技术等。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重
什么是“孤独感”呢?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感就是自己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确切地说,孤独感可分为两类:外在的孤独感和内在的孤独感。  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此外,中年不幸丧妻,遗孀凄凉度日,老处女的落寂心境,以及多年漂泊在异乡外地的天涯倦客,私生子的孤苦无靠,或某种原因被人类社会遗弃,与人类社会隔绝的人,他们所感受到的孤独,属于外在孤独感。这是一种机缘性的、具体的、浮在表层上
笔者是中学校医,每天要和许多12~18岁的青少年学生打交道,其中既有因病来要药的,也有外伤来包扎的,还有的是前来求医咨询“奇病怪症”的。如最近就碰到一个:  她叫李小萍,今年15岁,是初三学生,她羞涩地说:“我初涉人生,年幼无知,对许多现象既想知道,又想不透、看不透。比如,为什么中学的男生对女生会表现出不同以前的态度,还因人而异。好者大献殷勤,不好者则话都少说。我的一个老邻居、小学时的同桌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