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项目“改进牛顿色盘”的实践与创新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材中有一些制作课,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从教材中进行挖掘,结合生活和学习实践设计STEM项目课程,给学生搭建平台制作和改进一个产品,使他们获得技术思维与工程思维的提升,有效发展创新能力。在学生学习过光的色散、弹力知识的前提下,笔者引导他们完成了一个STEM项目学习——改进牛顿色盘。
  科学工具箱里有一种叫作“牛顿色盘”的学具,它提供材料让学生来制作可以转动的七色盘。但是这个七色盘的设计不完美,因为它就是一个普通的七色圆形纸卡,中间一个小孔,让学生用铅笔穿过去旋转它,以看到七色纸卡的颜色变成白色,而事实上,色盘旋转起来后,学生看到的是土黄色。于是,笔者和学生通过一步一步探究,解决问题。
  发现—假设—尝试
  第一课时,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
  首先,笔者让学生玩牛顿色盘,让他们由此质疑:为什么旋转的七色盘没有变成白色呢?学生会有各种猜想,聚焦到两个原因:转得不够快、颜色比例分配不合理。下面,让我们先解决转得不够快的问题。
  笔者提问:“你可以想哪些办法让它转得更快呢?”学生开始积极思考,比如,将它贴在车轮上,车子开多快,它就转多快。又如,当学生想到一种玩具的时候,教师鼓励他们想到更多圆形的快速转动的玩具,像陀螺、溜溜球、拉线飞轮等。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制作一个拉线牛顿盘。
  笔者及时鼓励道:“这个办法特别好,如果能做成功,我们不是就发明了一种新的科学玩具吗?”接下来学生设计制作拉线牛顿盘,他们认为只要在七色圆形纸卡中间打两个小孔,穿上两根绳子就可以了(如图1)。
  学生开始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进行制作,结果没有一个人成功,圆形纸卡搭在线绳上无法转动。他们没有气馁,通过观察工厂生产的拉线飞轮,思考、交流讨论,积极改进制作方案。
  学生发现工厂生产的拉线飞轮(如图2)有一定的厚度,认为他们需要把纸卡片粘贴4~5层或者在中央贴上一颗纽扣,这样纸卡片才能“立起来”。于是他们改进了方案:将4~5层圆形纸卡片黏合到一起,或者选用两孔纽扣粘贴在七色圆形纸卡的中央,扣子要粘牢压紧,纽扣和纸卡应该是两个同心圆;将两根拉线分别穿过纽扣上的两个小孔,拉绳要调整到合适的长度。
  学生根据改进后的两种方案制作转得更快的牛顿色盘,都获得了成功,他们开心地玩着。但是问题又来了,尽管七色盘飞轮转速特别快,却不能复合成白色,仍然只是淡淡的土黄色。解决“转得不够快”的问题没有使我们达到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七色盘旋转时颜色变成白色。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探究改变七色盘的色块分配比例能否让七色盘的颜色转成白色。
  探究—实践
  第二课时,研究七色盘的色块分配比例。
  真实情境中七色光色块的分配有什么特点?颜色比例应该是怎样的呢?学生提出通过实验进行测量的方法。师生一起来到室外的阳光下,学生分组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拍下各个实验小组的色散照片,回到教室后将这些照片同屏显示在课件上。这时候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照片,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他们的发现有很多:实验中这些照片的颜色都是相同的;都能分辨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些照片中各种颜色界限比较模糊;不同的照片中七色所占的比例“看起来相同”(如图3)。
  课件显示放大版的已做好七种色光范围标记的照片(事先根据太阳光的可见光谱来大致划分七种颜色的范围),教师再将做好标记的放大版照片发给每个小组一份,学生测量各种颜色的宽度,计算所占比例。这时候每个小组需要填写一个表格,列表的第一栏记录下各个宽度的数据,第二栏填写出计算的百分比,第三栏填写出根据百分比计算的饼形图各扇形的角度。
  画好饼形统计图,这时需要用到直尺和量角器。最后再进行涂色,七色盘的制作就完成了。
  纠错—产品分享
  第三课时,用自己制作的色盘来做成拉线飞轮。
  因为有第一课时的铺垫,学生已经有了制作经验,他们将自己制作的七色盘代替学具材料里的七色盘,运用两孔纽扣和弹性较好的线绳来制作拉线飞轮。一个个新的作品出现了,旋转的拉线飞轮呈现出白色(如图4)。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一起给教具公司写一封信,建议用这种能快速旋转的、色彩分配正确的拉线飞轮牛顿盘来代替原有的学具。学生甚至还提出,可以给玩具工厂写一封信,让他们制作这种新型的科学玩具。
  接下来的任务,每位学生可以任选一个或多个完成:
  (1)写一份产品制作说明提供给工厂。内容包括:产品的生产价值,产品部件名称、数量及细节要求,产品需要达到的效果。
  (2)写一份产品使用说明提供给消费者。内容包括:拼装步骤、成品结构图、成品操作方法及工作原理。
  说明书完成之后展开一个小型交流和展示活动,通过相互评价,学生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在画成品结构图时要做好标注,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画图等。
  总结—反思
  通过三个课时的项目學习,学生经历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自己改进已有的学具,发明科学玩具,这是一种更加贴近生活的高品质学习。在“改进牛顿色盘”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重在落实三种理念:
  一是,让学生经历试错的过程,以提升技术思维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笔者一直认为:STEM教育让学生触摸真实的世界,思维发展是STEM教育的基石。但往往很多时候,因为学生只是简单地“制作一个东西”,顺利地经历想和做的过程,思考不够深入,达不到提升技术工程思维能力的效果。在这个项目学习中,学生为了解决“色盘转不成白色”的问题,先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能与“转动不够快”有关,也可能是“颜色比例分配不合理”。接下来他们尝试制作一个拉线飞轮七色盘,却以失败告终。这时他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平时我们玩的工厂生产的拉线飞轮各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导致我们的作品转不起来?并将自己的推测一一验证。在这些反复观察、比较、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是,让学生利用课堂研究成果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这个项目学习中,学生始终处于真实情境:改进一个学具。如何在任务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首先通过一个头脑风暴“怎样让色盘转得更快”让学生意识到:通过发散思维可以获得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发散后再集中研究一个问题:制作一个拉线飞轮。学生制作成功后,一起来给教具公司或生产厂家写建议,学生真切感受到创新的价值,他们就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创新的想法和行为。
  三是,让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在按比例分配色块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些数学知识:计算百分比、画饼形统计图等。在表达制作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语文能力和画图的技法。当学生整合这些知识和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物化成果,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农村公路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影响路基施工质量问题的施工技术应用方法。
摘录了UNITECR'01论文中有关热力学分析、反应动力学因素、晶体织构化生长和显微结构分析等方面的几个题目,包括:Al4SiC4的合成、烧结和性质;Al2O3-C滑板中Si-C反应机理;
西站是集中了诸多交通方式的特大型综合性枢纽,同时还是市级商务、商业城市副中心.本文通过对枢纽综合交通总体设计的介绍,对其他枢纽设计给予借鉴.工程设计接口较多、设计难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海鸟要抓从沙穴里往外爬出来的一只小海龟,有个好心人发现后,把海鸟赶走并送小海龟回大海。他刚走,一群海龟从沙穴里爬出来,此时,马上来了一大群海鸟把海龟全部叼走。原来第一只小海龟是个“侦察兵”,因为它没有把侦查结果及时“告诉”其他海龟,导致海龟们全部丧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有时并不了解别人的想法,把自己認为正确的其实别人并不认同的东西给予别人,结果往往害了别人。  很多时候
一、研究背景  1.小学生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每当带着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实践活动时,他们总是会问我各种植物叫什么,他们还会把捡到的叶片、小花、种子等当宝贝一样收集起来。我在科学教室的展板上贴出的常见植物图片也常吸引学生们下课后津津有味地观看,并告诉我他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植物……  2.植物部分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新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生命科学领域内有六个主
你,素朴,简静,纯粹,厚重.因为你,冗繁复杂的科学教学,常常柳暗花明地豁然开朗.很喜欢你,喜欢了很多年,与你相约相伴,烦恼很浅,疲惫很淡.陌生,相识,亲密,相思……享受着目光在
中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在国际水务论坛上透露,《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已通过国务院几个部门认证,预计近期交相关会议审议后颁布;发改委起草的《环境污染第三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在科学素养中,科学思维能力是重要的一项。教学中结合科学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非常必要
《设计电路》是湘版《科学》教材五年级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中的第三课,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电路的组成部分、尝试过简单电路设计的基础上按要求设计电路。在实际教
以粗颗粒Al2O3粉为原料,采用气流循环粉碎法制备了d50<1μm的Al2O3超细粉.按正交表L9(34)安排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制备Al2O3超细粉的最佳气流循环粉碎条件,并分析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