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艺术水平的提高,促使多元艺术快速发展。声乐演唱艺术是音乐艺术的一种类别,能够对受众的心理、情感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就声乐演唱艺术而言,演唱者需要对情感加以合理的把控,不仅能够在演唱中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也能将受众的心灵涤荡,充分发挥音乐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在本文研究中,作者主要从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控制视角着手,分析情感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声乐演唱中加强情感控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声乐 演唱艺术 情感控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3-0056-02
就音乐艺术而言,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便是音乐艺术的源头,基于情感的音乐作品,在演绎过程中才能更具感染力。所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加强自身对情感的控制,既能做到音乐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又能提升音乐演唱的艺术魅力。所以,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不能盲目的追求声音外在质量,更应该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以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进而实现情感的有效控制,激发自身和受众内心的共鸣感,增强声乐演唱艺术的效果。
一、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内涵
所谓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及体验,其衡量标准能够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就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而言,主要是引起受众的兴趣和激发共鸣感,使受众在欣赏或演唱声乐作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情感的特征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性。受社会条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二是两极性,人的情感属于两个极端,如紧张与轻松、积极与消极等。从声乐演唱视角看,如果演唱者表演成功,其情感态度必定是积极的,如兴奋、愉悦等;反之,演唱者则会表现出悲哀、愁闷、沮丧等消极的情绪。对于不同的情感,来自于演唱者的心境,而这也受声乐演唱艺术效果的影响[1]。
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涵义可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演唱者借助声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演唱者在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内容、情感之后,结合自身已有社会经验而产生的真情流露,可增强声乐艺术表达效果;另一方面,创作者在创作声乐作品之时,赋予作品以丰富的情感内涵,该情感来源于创作者对社会的体验,即艺术实践,进而将情感传递给受众[2]。
从其特征视角看,主要有三:一是心理特征。即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或心情等,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可以对声乐作品加入自身的情感体验,以更好地控制情感;二是时代特征。在不同社会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有些许的不同,而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应结合作品创作时代背景的视角出发,突出时代性的特征;三是生活特征。声乐演唱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结合自身已有生活经验,上升至情感,进而充分表达情感。所以,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具有心理、时代、生活的特征。
综上,声乐演唱的情感内涵复杂,特征多样,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必须加强情感控制,进而合理释放音乐情感。
二、声乐演唱艺术中情感控制的重要性
就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控制而言,具有重要性。
首先,情感赋予声乐演唱艺术以灵魂,演唱者只有加强情感控制,才能把握到声乐作品的灵魂,同时也借助音乐灵魂感染更多的受众。声乐艺术具有生命力,情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情感的声乐演唱,极富感染力。所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掌握相关演唱技能,赋予歌曲以情感内涵,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增强演唱效果,达到重塑音乐作品的目的。为此,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应对作品灵魂之情感加以把握,进而围绕情感去歌唱,传递音乐精神。例如,在《歌唱祖国》中,演唱者必须升华自身的情感认识,才能将爱祖国的情感充分表达,也能激发受众的歌唱祖国之情怀,对祖国有着更高的认同感[3]。
其次,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声乐演唱是音乐和语言有机结合的艺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做到“用情打动人”,基于此,受众能够产生共鸣感,达到情感的升华,这也是音乐作品最具感染力之所在。例如《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的演唱中,演唱者能够给予受众以喷涌的激情,使受众的内心受冲击,激发其心中的崇高敬意。因此,声乐演唱艺术中,演唱者加强情感控制,可发挥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最后,声乐演唱艺术表演中,加强情感控制,可以更好表达情感,同时也能彰显声乐作品的风格,这可以增强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效果。在声乐演唱艺术实践中,情感表达是对音乐作品风格的最好诠释。对于演唱者而言,如果缺乏足够的情感体验,则其在演唱中,不能打动受众,降低声乐演唱效果。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之前,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对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有一定的感知,可以更加有效地演绎声乐作品,也能对音乐作品风格加以把握,提升声乐演唱的艺术效果[4]。
三、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控制策略
就声乐演唱艺术而言,有效控制情感并非易事,因而有关人员应提出有效地情感控制策略,以更好表现演唱艺术。
(一)积极与歌唱技能相结合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要增强情感控制的有效性,演唱者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的歌唱技能,同时将歌唱技能和情感控制相结合,进而更好表达情感。就声乐演唱本身而言,具有技术性的特点,如若演唱者的声音条件较差,即便具有较高的感受能力,都不能将音乐作品的情感完全释放。由此可见,声乐演唱者在艺术表现中需要掌握更多的技巧,否则必定力不从心,难以把握歌唱的气息,甚至是欲速则不达。但是,如果声音演唱者能够具备良好的声音条件,且对歌唱技能掌握熟练,则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声乐歌唱中,增强自信心,更好控制情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歌唱技能与情感控制的有机结合[5]。
(二)通过朗诵歌词而揣摩情感
声乐演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艺术,要充分表达情感,要求演唱者必须对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加以细细的揣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认识。经过实践经验可知,朗诵歌词,是摸索音乐意境的重要渠道。而演唱者在反复的朗诵中,可以了解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进而在演唱过程中加以表现,增强声乐演唱的感染力。在作者初学音乐时,指导教师要求我们朗诵歌词,开始我们都十分不理解,后来在朗诵歌词过程中,我们逐渐对每部音乐作品的情感都能有深入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演唱的水平。所以,笔者坚信,通过朗诵歌词,可以对复杂而细腻的情感加以深刻的揣摩,而演唱者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也可以将字里行间中的情感在一瞬间迸发,为受众营造良好的音乐意境空间。以筷子兄弟演唱的《父亲》为例,虽然每个人都有父亲,但是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有不同,演唱者在反复朗诵歌词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的感受到父亲浓厚的爱和自己对父亲之爱的表达,其情感必定更加强烈,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演唱者必定能够将《父亲》这首歌曲中的情感表达的更好。因此,通过朗诵歌词而揣摩声乐作品的情感是声乐演唱艺术中情感控制的有效策略之一[6]。 (三)寻找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加强情感控制是必要的,而寻找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基调是控制情感的有效途径。每一声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基调,创作者利用特定的情感基调,为演唱者和受众营造一定的意境空间,供人们所欣赏,这便是声乐作品取得的最大成功。所以,演唱者要把握情感,需要寻找作品的情感基调,进而对其情感加以有效的把握,对声乐作品有着更多地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习舒伯特的《小夜曲》时,演唱者需要对静谧的夜引起人的思绪的情感加以把握,这首歌以安静为情感基调,给人以舒适的、明亮的感受。再如,在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该作品是描绘大草原的,歌曲旋律是悠长与飘逸并存,通过对多种景物的描写,散发着浓厚的草原气息,也对草原人粗犷、豪迈的性格加以反映,整首歌曲极富感染力,可以涤荡人的心灵,这是这首歌曲的魅力所在。所以,对于这首歌曲的情感控制中,演唱者应明确其情感基调,在演唱中打开嗓子,唱出草原辽阔之美[7]。
(四)歌唱者保持良好的心理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不仅有助于演唱者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而且也能增强音乐演唱水平。对于演唱者而言,在演唱过程中,可能出现紧张等诸多复杂情绪,对演唱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有关人员必须对演唱者加强心理训练,不仅要增强演唱者的自信心,而且也要帮助其排除杂念,保持良好的心态,自如应对声乐演唱。就歌唱者而言,有心才能提高歌唱水平的关键,所以个人嗓子是否良好、技巧水平等因素,都是决定声乐演唱效果的客观因素。从本质看,演唱者的嗓音良好、歌唱技巧水平相对较高,其自信心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声乐演唱中,歌唱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增强自信心,进而升华情感,提高演唱水平[8]。
四、结语
对于声乐演唱艺术而言,加强情感控制,有效表达情感,能够将演唱艺术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表现。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融入情感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助于为音乐作品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同时也能增强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为此,有关人员应加强对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控制,采取有效地策略加以实现,如演唱者积极与歌唱技能相结合;通过朗诵歌词而揣摩情感;寻找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歌唱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只有这样,声乐演唱者才能更好做到情感的有效控制和表达。
参考文献:
[1]王维平.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表现类型与社会传播功能研究[J].中国音乐,2011,(02):237-240.
[2]曹俊玲.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02):81-83.
[3]冉明.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報,2012,(02):78-79.
[4]郭睿.民族声乐独唱艺术的表演美与演唱的情感因素探讨[J].四川戏剧,2012,(03):120-122.
[5]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王艾聪.“情”与“声”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与生命——关于声乐中流行演唱的情感表达[J]. 黄河之声,2011,(15):14-15.
[7]禹魁英.浅析声乐演唱中的艺术表现——兼谈《黄河怨》的艺术处理与情感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70-71.
[8]尹攀.浅议民族声乐独唱艺术的表演美与演唱的情感因素[J].大众文艺,2015,(15):154.
[9]林红.论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特点及其情感表现[J].大众文艺,2014,(11):163-164.
关键词:声乐 演唱艺术 情感控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3-0056-02
就音乐艺术而言,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便是音乐艺术的源头,基于情感的音乐作品,在演绎过程中才能更具感染力。所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加强自身对情感的控制,既能做到音乐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又能提升音乐演唱的艺术魅力。所以,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不能盲目的追求声音外在质量,更应该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以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进而实现情感的有效控制,激发自身和受众内心的共鸣感,增强声乐演唱艺术的效果。
一、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内涵
所谓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及体验,其衡量标准能够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就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而言,主要是引起受众的兴趣和激发共鸣感,使受众在欣赏或演唱声乐作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情感的特征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性。受社会条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二是两极性,人的情感属于两个极端,如紧张与轻松、积极与消极等。从声乐演唱视角看,如果演唱者表演成功,其情感态度必定是积极的,如兴奋、愉悦等;反之,演唱者则会表现出悲哀、愁闷、沮丧等消极的情绪。对于不同的情感,来自于演唱者的心境,而这也受声乐演唱艺术效果的影响[1]。
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涵义可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演唱者借助声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演唱者在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内容、情感之后,结合自身已有社会经验而产生的真情流露,可增强声乐艺术表达效果;另一方面,创作者在创作声乐作品之时,赋予作品以丰富的情感内涵,该情感来源于创作者对社会的体验,即艺术实践,进而将情感传递给受众[2]。
从其特征视角看,主要有三:一是心理特征。即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或心情等,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可以对声乐作品加入自身的情感体验,以更好地控制情感;二是时代特征。在不同社会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有些许的不同,而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应结合作品创作时代背景的视角出发,突出时代性的特征;三是生活特征。声乐演唱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结合自身已有生活经验,上升至情感,进而充分表达情感。所以,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具有心理、时代、生活的特征。
综上,声乐演唱的情感内涵复杂,特征多样,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必须加强情感控制,进而合理释放音乐情感。
二、声乐演唱艺术中情感控制的重要性
就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控制而言,具有重要性。
首先,情感赋予声乐演唱艺术以灵魂,演唱者只有加强情感控制,才能把握到声乐作品的灵魂,同时也借助音乐灵魂感染更多的受众。声乐艺术具有生命力,情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情感的声乐演唱,极富感染力。所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掌握相关演唱技能,赋予歌曲以情感内涵,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增强演唱效果,达到重塑音乐作品的目的。为此,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应对作品灵魂之情感加以把握,进而围绕情感去歌唱,传递音乐精神。例如,在《歌唱祖国》中,演唱者必须升华自身的情感认识,才能将爱祖国的情感充分表达,也能激发受众的歌唱祖国之情怀,对祖国有着更高的认同感[3]。
其次,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声乐演唱是音乐和语言有机结合的艺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做到“用情打动人”,基于此,受众能够产生共鸣感,达到情感的升华,这也是音乐作品最具感染力之所在。例如《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的演唱中,演唱者能够给予受众以喷涌的激情,使受众的内心受冲击,激发其心中的崇高敬意。因此,声乐演唱艺术中,演唱者加强情感控制,可发挥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最后,声乐演唱艺术表演中,加强情感控制,可以更好表达情感,同时也能彰显声乐作品的风格,这可以增强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效果。在声乐演唱艺术实践中,情感表达是对音乐作品风格的最好诠释。对于演唱者而言,如果缺乏足够的情感体验,则其在演唱中,不能打动受众,降低声乐演唱效果。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之前,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对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有一定的感知,可以更加有效地演绎声乐作品,也能对音乐作品风格加以把握,提升声乐演唱的艺术效果[4]。
三、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控制策略
就声乐演唱艺术而言,有效控制情感并非易事,因而有关人员应提出有效地情感控制策略,以更好表现演唱艺术。
(一)积极与歌唱技能相结合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要增强情感控制的有效性,演唱者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的歌唱技能,同时将歌唱技能和情感控制相结合,进而更好表达情感。就声乐演唱本身而言,具有技术性的特点,如若演唱者的声音条件较差,即便具有较高的感受能力,都不能将音乐作品的情感完全释放。由此可见,声乐演唱者在艺术表现中需要掌握更多的技巧,否则必定力不从心,难以把握歌唱的气息,甚至是欲速则不达。但是,如果声音演唱者能够具备良好的声音条件,且对歌唱技能掌握熟练,则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声乐歌唱中,增强自信心,更好控制情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歌唱技能与情感控制的有机结合[5]。
(二)通过朗诵歌词而揣摩情感
声乐演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艺术,要充分表达情感,要求演唱者必须对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加以细细的揣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认识。经过实践经验可知,朗诵歌词,是摸索音乐意境的重要渠道。而演唱者在反复的朗诵中,可以了解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进而在演唱过程中加以表现,增强声乐演唱的感染力。在作者初学音乐时,指导教师要求我们朗诵歌词,开始我们都十分不理解,后来在朗诵歌词过程中,我们逐渐对每部音乐作品的情感都能有深入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演唱的水平。所以,笔者坚信,通过朗诵歌词,可以对复杂而细腻的情感加以深刻的揣摩,而演唱者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也可以将字里行间中的情感在一瞬间迸发,为受众营造良好的音乐意境空间。以筷子兄弟演唱的《父亲》为例,虽然每个人都有父亲,但是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有不同,演唱者在反复朗诵歌词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的感受到父亲浓厚的爱和自己对父亲之爱的表达,其情感必定更加强烈,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演唱者必定能够将《父亲》这首歌曲中的情感表达的更好。因此,通过朗诵歌词而揣摩声乐作品的情感是声乐演唱艺术中情感控制的有效策略之一[6]。 (三)寻找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加强情感控制是必要的,而寻找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基调是控制情感的有效途径。每一声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基调,创作者利用特定的情感基调,为演唱者和受众营造一定的意境空间,供人们所欣赏,这便是声乐作品取得的最大成功。所以,演唱者要把握情感,需要寻找作品的情感基调,进而对其情感加以有效的把握,对声乐作品有着更多地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习舒伯特的《小夜曲》时,演唱者需要对静谧的夜引起人的思绪的情感加以把握,这首歌以安静为情感基调,给人以舒适的、明亮的感受。再如,在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该作品是描绘大草原的,歌曲旋律是悠长与飘逸并存,通过对多种景物的描写,散发着浓厚的草原气息,也对草原人粗犷、豪迈的性格加以反映,整首歌曲极富感染力,可以涤荡人的心灵,这是这首歌曲的魅力所在。所以,对于这首歌曲的情感控制中,演唱者应明确其情感基调,在演唱中打开嗓子,唱出草原辽阔之美[7]。
(四)歌唱者保持良好的心理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不仅有助于演唱者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而且也能增强音乐演唱水平。对于演唱者而言,在演唱过程中,可能出现紧张等诸多复杂情绪,对演唱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有关人员必须对演唱者加强心理训练,不仅要增强演唱者的自信心,而且也要帮助其排除杂念,保持良好的心态,自如应对声乐演唱。就歌唱者而言,有心才能提高歌唱水平的关键,所以个人嗓子是否良好、技巧水平等因素,都是决定声乐演唱效果的客观因素。从本质看,演唱者的嗓音良好、歌唱技巧水平相对较高,其自信心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声乐演唱中,歌唱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增强自信心,进而升华情感,提高演唱水平[8]。
四、结语
对于声乐演唱艺术而言,加强情感控制,有效表达情感,能够将演唱艺术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表现。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融入情感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助于为音乐作品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同时也能增强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为此,有关人员应加强对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控制,采取有效地策略加以实现,如演唱者积极与歌唱技能相结合;通过朗诵歌词而揣摩情感;寻找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歌唱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只有这样,声乐演唱者才能更好做到情感的有效控制和表达。
参考文献:
[1]王维平.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表现类型与社会传播功能研究[J].中国音乐,2011,(02):237-240.
[2]曹俊玲.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02):81-83.
[3]冉明.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報,2012,(02):78-79.
[4]郭睿.民族声乐独唱艺术的表演美与演唱的情感因素探讨[J].四川戏剧,2012,(03):120-122.
[5]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王艾聪.“情”与“声”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与生命——关于声乐中流行演唱的情感表达[J]. 黄河之声,2011,(15):14-15.
[7]禹魁英.浅析声乐演唱中的艺术表现——兼谈《黄河怨》的艺术处理与情感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70-71.
[8]尹攀.浅议民族声乐独唱艺术的表演美与演唱的情感因素[J].大众文艺,2015,(15):154.
[9]林红.论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特点及其情感表现[J].大众文艺,2014,(1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