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少其藏明清流派印赏析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yang0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赖少其收藏的明清篆刻名家的作品不仅是精美的艺术,也是研究明清篆刻流派发展脉络的重要实证.这些篆刻流派衍变于明中期至清末,这一时期是我国篆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绵延五百年.从这些印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清篆刻艺术的发展脉络,是探求明清篆刻艺术的珍贵资料.
其他文献
2013年,获得全国青年五四奖章的“最美洗脚妹”刘丽,在北京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习总书记对全国“洗脚妹”群体的关爱让我备受鼓舞,我也一直把刘丽当作我的榜样.行业无贵贱,劳动最光荣,平凡的伟大就是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
期刊
我祖父曾厚诚,“老通成”(后更名“老通城”)创始人,原是汉阳永安堡九真山松树湾的贫穷雇农,1904年到汉口谋生.rn进城后,祖父当过“野扁担”、苦力、茶房,后上轮船当茶房,跑单帮,在上海大开眼界,还将天官坊“通成酒楼”的价廉物美铭记在心.后落难到苏州,给富户当保镖,认识了我奶奶蒲守道.奶奶用她十多年当“梳头丫鬟”积攒的十元大洋给爷爷当本钱,回汉口“创业”.
期刊
1958年9月13日,武钢1号高炉提前建成出铁,举国欢腾,标志着武钢顺利投产、共和国第一个钢都诞生,载入中国冶金工业和武汉发展的史册.rn生在红钢城,对钢铁耳濡目染,当然对武钢1号高炉不陌生.从少年时看1959年出版的《武钢建设史话》的图片,到作为“钢二代”的武钢工人报记者多次登炉采访,再到2019年10月中旬摸着栏杆上的余温向她退役致敬,1号高炉——武钢之根已融化在血液之中.
期刊
旅日华侨欧阳可亮出身于书香之家,是第一批留美幼童、清末民初外交官欧阳赓之子.他受郭沫若、董作宾等前辈影响,得以结缘甲骨文,从事甲骨文的研究与书法创作,成为中日著名的甲骨文学者、书法家.其书法作品结体规整,生动形象,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武汉旧时商行洽谈生意,经常使用一些外人听不懂、弄不明的“橘子”或“市头隐语”,借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久而久之自成体系,故称行话暗码.rn行话暗码作为一种特殊语言符号,具有封闭式、半封闭式特征,如“橘子”的橘,由“谲”字的谐音演化而来,意即每一局交易中玩弄妙语隐约其词.清人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云:“行栈贵人最软和,每逢生意巧张罗,局中明白旁人味,说话由来橘子多.”就是对当时说行话、讲暗语、打橘子的真实写照.
期刊
达州石桥古镇列宁街现存四座清代牌坊,建造技艺精湛,装饰华美,是朝廷为诰封官员先人和旌表节孝妇女而建,属于传统封建礼教文明的产物.至革命战争年代,列宁街牌坊又被红军加以改造利用,成为宣传革命的载体.这四座兼具传统儒家礼教文化与现代红色革命文化的牌坊,见证了不同时代的历史主题,成为四川甚至全国牌坊遗存中独树一帜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
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1936年春撰写的《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是胶东党的第一份正式文件.该文件的形成与分发,标志着胶东党组织走向成熟,踏上新的征程.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登记在册的国家三级文物—《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油印原件,是胶东传奇英雄于得水保存,其亲属捐赠的.这封信的诞生、保存与利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论述的生动诠释.
东山里题刻要素齐全不可多得rn2021年10月7日,我随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到江汉区绍兴片区待拆迁的一些里巷寻访历史建筑.在任冬社区前进二巷附近,发现一栋两层骑楼腰部嵌有一块花岗岩石刻,远看有“东山里”楷书双勾阴刻三个大字,端庄有力.仔细辨认,似乎有落款,值得考究.为弄清此石刻的年代与题书者, 10月9日我又专程去找相关社区干部咨询,并借来长梯近距离拍摄了“东山里”题刻照片.
期刊
文章通过对出土青铜器的类型分析,概括介绍了两周时期鄞州青铜器的萌芽及发展,同时通过实物调查、文献研究的方式,对江南地区青铜兵器的特色进行初步探讨.这些青铜器的发展演变及大量使用充分说明了鄞州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证明.这些青铜器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说明至少至春秋中晚期,百越地区的青铜器已形成了明显的地方风格.
匾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民俗文化符号.几千年来,透过匾额文化仍然可以感受其风雅的内涵与传承.它们悬于宅门,挂在厅堂,亦庄亦谐,雅俗共赏,具有极强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匾额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审美思想,以其凝练的文字、卓越的书法、深邃的寓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书法篆刻、建筑艺术合而为一,片言只语,望之却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