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活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应在“活”字上下功夫,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接轨,教师与学生距离拉近,引导者与参与者形成共鸣,变教为学,乐教乐学,活教活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大乐园里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关键词】 语文教学;活;内涵;方法
  
   语文教学是动态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
   今天仍有教师信奉“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换分数”,打“疲劳战”;有的教师由“满堂灌”走向另一极端“满堂问”,摆花架子;有的则盲目放开,教师不加引导,让学生漫无目的自学等等。如何把师生从呆板的教学程式和练习、考试、分数等枷锁中解脱出来?如何使师生花费时间、投入精力都较少,而又能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这是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和“热点”。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条,方法也可能有多种,但可以肯定地说,语文教师“把课教活”实为教学走出“低谷”的有效举措。
   一、“活”的内涵
   “乐” 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语文教师要从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战略高度,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以苦为乐,化苦为乐。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务实求真,使学生学有所乐。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亦可经常“下水”作文,使学生学有榜样,有方向,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
   “情” 语文教师要想把课教活,“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得有相声演员的演技。“情”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从某种角度说,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不少教材情文并茂,如果配上教者情绪饱满、面带微笑,“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必能产生某种微妙的情感效应。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少做“严父慈母”,多做兄长学友,使学生可亲近、可信赖、可仿效,没有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这样教师就能得心应手,最佳发挥,学生则如坐春风,其情融融。
   “美” 语文教育就是审美教育,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曲优美和谐的动人乐章,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对教育者而言,教态大方自然潇洒,板书简明美观巧妙,语言纯洁幽默诙谐,韵味无穷引人入胜是美;对学生而言,阅读可感受美、领略美,论辩可赏析美、想象美,练习作文可体验美,创造美,要努力使双边活动配合默契,引人入胜,曲终而余兴未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美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认识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塑造美的人生。
   “智” “把课教活”就得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而应把学生推上主人公宝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而不是“主角”。让学生活起来,这一点是动态的关键,教师的一切手段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只有“活”起来,才会去深入思考,才能验证知识,拓宽知识,培养创新能力。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非凡的应变能力,熟悉新课程标准,对知识点胸有成竹,对学生了如指掌;再者要讲究技巧,精心启发,悉心观察,耐心等待,巧妙引导。
   “趣”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努力探索的内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的具体方法
   方式“活”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高效率的课应是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式接受、“多功能”协调。语文教师在授课程序设计方面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充分考虑“听、说、读、写”的最优化组合,及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有机穿插。尽可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保证全神贯注而又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办公“活”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学生常常为作文犯难,教师每每为批改发愁。可采用“现场办公法”,既当堂出题、当堂指导、当堂训练、当堂批改。可采用教师面改与学生互改,教师讲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引导“活” 书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靠教师讲懂的。教会学生读书可受用一辈子,因此教师应在引导上多下功夫。以学生为中心,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多想,教师给学生引路架桥,学生学会自己走路过桥。方法上,可让学生互问互答,取长补短,或由学生问教师,共同切磋。教师以参与者身份融入到学生集体中,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好奇之火,矫正思维歧途,使之教学相长。
   渗透“活” 语文教学应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使小课堂与家庭、学校、社会大课堂互相渗透。扩大信息量,创造机会,增加实践,从深度、广度和效度上巩固知识技能,弥补小课堂之不足。可搞些如“一日一名言接力”、“课前一分钟演讲”、“想象模拟”、“语文知识竞猜”等活动,建立“校园小记者站”、“小辩手之家”等组织,使人人都有“风光”的时候,个个都有理想的去处。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传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是对语文阅读的探讨,然后就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几点思考,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实施与应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阅读是语文生命的灵魂,甚而是人生的灵魂。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那么多课文,背了那么多经典,做了那么多笔记,
期刊
【摘要】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应怎样关注情感交流,激活语文课堂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语文和其他学科比较有其鲜明的特色:内容丰富优美,结构精巧多姿、情理融会贯通,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灌输,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只有这样,知识信息交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新的年代。新时代的学生有许多新的特点,培养适合社会竞争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摆在新时代教师面前的历史责任。我作为年轻教师,更应该走在改革、探索的道路上,摸索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我深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课堂组织形式过于严密、封闭,约束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影响了学生自身
期刊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提问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有效方式。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语文教学中,掌握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设计要讲究技术性    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落实、学生兴趣的培养、思维的启迪,因此要优化设计提问,使提问达到高效。  
期刊
【摘要】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由作者—编者—教师—学生集体四者之间形成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 笔者根据阅读教学的这种特点,以教师引导为主线,采用“读—思—议—创—结—拓”的教学流程,加强互动交流,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关键词】 对话;交流;引导;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现代教学论在语文课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对当代阅
期刊
【摘要】 创设一个优良的班级语文学习环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使语文教学跳出课堂和课本的圈子,更紧密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又可以促进班集体建设,形成优良的班风。真可谓一箭双雕。下面介绍本人在这方面的做法和想法,以就教于同行。   【关键词】 语文学习;班级建设;语文素质      一、语文为枯燥的班会课注入了一泓活水   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是班
期刊
【摘要】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采取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自觉地去读,边读边议,比较异同,释疑解难,力求创新,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关键词】 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创新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
期刊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带的是低年级聋班语文,常听到带低年级的老师这样叹息:低年级学生不好教,组织教学更难了。虽也知她们的辛苦,但却没有切身的体会。半年前,因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去带聋一班的语文,这才深深体会到同事们的困惑。低龄聋生由于受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感知外界事物途径单一,主要依靠视觉捕捉外界信息,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一旦受到新奇事物影响,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来。所以,在半年的时间
期刊
语文是一件俯拾皆是的东西,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和它接触:日常生活用语、报刊、课本、广播等。它如清风细雨般萦绕在我们身旁,不可或缺。生活中有不少喜爱语文、从事语文教育的人,这使得语文美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至今。但如今,外语的流行加上语文本身的普通性,使人们对它越来越不重视。这对从事语文教育的我们来说,还真是个难题。对此,有人提出教学改革,这并非不是个办法。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演员是老师,观众是学生,而演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这已成为当前大家的共识。但联系教学对象我们要发展小学生的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在80年前谈到小学国文教育应当怎样改革时明确提出了“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的著名论断。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要发展小学生的心灵。   一、语文教学和发展小学生心灵的关系   首先需要明确“心灵”是什么?简单讲,“心灵”就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叶老为什么强调语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呢?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