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花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优化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鞣花酸(EA)纳米结构脂质载体(EA-NLC)处方,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EA-NLC.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EA-NLC的处方.对最佳处方进行表征,并比较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 最佳处方为脂-药比为13.7 ︰ 1、固-液脂质比为4.4︰1、泊洛沙姆188的用量为1.2%.EA-NLC包封率为(85.06±0.48)%,载药量为(5.53±0.15)%,粒径为(166.5±4.6)nm.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释药过程符合Weibull模型:lnln[l/(l-Mt/M∞)]=0.682 1 lnt-2.028 4,r = 0.982 7.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EA-NLC的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达峰浓度(Cmax)、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和AUC0~∞)等主要参数与原料药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将鞣花酸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提高至4.67倍.结论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用于EA-NLC处方优化,准确度高,预测效果较好,且EA-NLC显著增加了 EA 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偏头痛药效研究优化青花椒超临界提取部位热熔压敏胶贴剂成形工艺,并对贴剂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均匀性、涂展性、渗布程度、皮肤追随性、剥离性、反复揭贴性、残
目的 基于蛋白-多糖纳米凝胶的制备技术,通过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对溶菌酶的修饰以及对环境因素的调节筛选,控制溶菌酶的自组装行为,制备一种绿色环保的具备核壳结构的溶菌
目的 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叶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HPLC等液相色谱法和MS、NMR等波谱法以及理化性质对化合物进行
目的 通过药效学实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消疹止痛凝胶的提取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方法 选用单纯疱疹病毒致豚鼠皮肤感染模型和热板致小鼠疼痛模型进行初步药效学实验
目的 建立金骨莲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其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CE Excel 5 C18-PFP(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