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35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加强临床医师对抗生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抗生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常见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抗生素为头孢菌素类和硝基咪唑类药物.双硫仑样反应可出现于各性别、年龄及原发病的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35例患者给予输液、对症治疗后全部治愈,均无后遗症.结论 接触含乙醇制品前后应避免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及时有效救治,是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关键,仔细询问患者,加强宣传教育才能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其中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过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2例作为治疗组,仅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病程及损伤程度(ASIA分级)等方面均有可比性(P>0.05),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的神经功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多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两者各有优缺点.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优点是患者术中无疼痛及不适,但术毕不能保证患者快速苏醒,自主呼吸功能亦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因而不能确保术毕即拔出气管内导管,延长了患者的麻醉管理时间,也存在着气管内插管的各种并发症,而且还存在麻醉费用昂贵的问题.硬膜外麻醉的优点为操作简单,手术结束时麻醉亦结束,尤其适用于多台连续进行时采用,但
期刊
目的 比较丙泊酚单用和联用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人工流产术的6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注射利多卡因40 mg后30 s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B组: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后30 s内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手术中根据体动情况酌情追加丙泊酚,每次30 ~ 50 mg.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毕等待苏醒时间、注射痛、术中体动次数和程度、丙泊酚用量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剂型的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收集126例门诊治疗的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吸入两种不同剂型的舒利迭,引用CAT量表评分方法,对两种剂型舒利迭治疗COPD前2、4、8周后分别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在各个不同时段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2周后和4周后,CAT量表评分显示,吸入50 μg/500 μg的舒利迭较50 μg/25
宫腔镜是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具有患者痛苦小、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的特点,现已广泛用于妇科与生殖医学方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患者6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患者以往一般需要经过数次甚至数十次换药才能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在创面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高烧、创面感染、坏死甚至出现食欲低下、低蛋白血症等情况.我科从2009年引进一次性负压封闭引流(VSD)材料后对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惠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和奥扎格雷钠,对照组加用红花,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目的 初步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非瓣膜性房颤的关系.方法 选取9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52例,阵发性房颤38例,30例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左房内径(LAD).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的Hcy、hs-CRP、Fib、D-D及LAD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P<0.05
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目前仍是上肢及肩锁部手术优先选择的一种麻醉方法,用普通的方法进行穿刺,结果经常会碰到手术区域阻滞效果不全,而必须加用辅助药或改用全身麻醉.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改良法是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其阻滞效果完善,用药量更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手术中应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 Ⅰ或Ⅱ级,年龄16 ~ 70岁,体重40~75 kg,无臂从神
期刊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静脉全麻时血流动力学的比较.方法 选择50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F组)及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SF组).分别观察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3 min(T2)、插管后1 min(T3)、手术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与T1比较;两组患者各自在T2、T3时明显降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