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实现路径探索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对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具体包括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整合共享和区域政府行政协调。在产业协同发展上:构建中原城市群城市联动协调机制、突出“三区”对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引领和经济辐射功能、建立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和完善中原城市群要素市场的高效融通机制。在基础设施整合共享上:转变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理念、加快建设以郑州为枢纽的交通网络和构建中原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在区域政府行政协调上:打破行政壁垒、共建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和注重资源整合以及互动协作。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实现路径
  中原城市群位于中国中东部,由河南、山西、山东、安徽和河北五省30个城市组成,于2016年12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而上升到国家建设战略。城市群协同发展根本在于通过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内各地形成各自新的比较优势,形成各地经济联合发展的新格局,有助于为区域经济提升产业水平和提供新的发展动力。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单个城市孤立发展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城市间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城市群或城市组团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相关理论基础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核心,通过交通信息工具等快速通道使城市个体之间有机联系,共同構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具有首位度高、高聚集性和高能级性、高协调性和高开放性等特征。协同是一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有序的协同、合作、同步,相互子系统强调之间的作用,最终使得整个系统表现出来的一种有序的状态。城市群协同发展是指区域内的两个或多个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使发展要素和资源在彼此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更紧密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整体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国家级城市群相比较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整合还是政府行政协同等诸多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核心城市的影响力(即郑州与北上广比较)差距尤为明显。中原城市群内部虽然具备了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形态和基础条件,但在整体上远远没有达到密切关联、互相支持的程度,每个城市都孤立地规划自己的发展,很少考虑到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一部分应该承担的功能,造成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划,相互之间竞争大于合作。
  (二)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城市之间差异明显,城市群内30个城市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区域差异系数分别为:0.937、0.316、0.828和0.922,显然除了第一产业外,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都有较大差异。城镇体系分布密集,以郑州为核心的各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一般都在500公里内,特别是在各子区域内各小城市与次中心城市间的距离基本都在200公里内。城际交通方便快捷,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处于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的交点处,“米”字形高铁已初步建成,与周边城市均在三个小时公路圈、2小时铁路圈和1小时高铁圈范围之内。中原城市群各市同属中原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民风民俗基本相同,各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具有较强的区域历史文化认同感,具有实现经济整合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
  (三)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实现路径分析
  城市群协同发展主要包括产业的协同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区域政府行政协调等方面。产业协同发展重点是充分发挥各城市的资源特色,加强产业合作,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链,明确产业分工,避免产业同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是使城市基础设施形成统筹管理、资源优化、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区域政府行政协调重点是打破城市群行政区划限制,加强政府间区域行政协同,实现合作共赢。
  1.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分析
  (1)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分析
  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区域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交通等中心,虽然区域内资源配置能力很强,但无论是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处地位,还是衡量总部经济水平的第三产业在三产中的占比,都表明郑州的区域经济引领力不够。同时,洛阳作为副中心经济引领力也明显不足。中原城市群在产业空间转移和城际产业极差相互契合两方面都存在短板,高端人才短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相对滞后,中心城市郑州的国际化程度低,导致中原城市群科技引进力度不足。郑州对生产要素的虹吸效应明显,未形成中原城市群城际之间出于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多元化、双向流动状态,中原城市群地区生产要素的集聚主要是靠行政手段实现,利用市场因素实现生产要素城际流动的渠道不畅。
  (2)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①构建中原城市群城市联动协调机制
  为推动中原地区产业经济富有成效的合作,建立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联盟,推动中原城市群在规划、主题、项目、产业、资源等方面的联动。加强城市间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防止恶性竞争和同构冲撞,促进产业的集聚和规模经济的发展,以能力和优势为基础,以角色的定位和转变推动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协调发展。建立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交流平台,促进各城市间信息联通、信息共享和信息传播,集合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的力量,从不同层面上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
  ②突出“三区”对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引领和经济辐射功能
  航空港区是枢纽功能产业引领,河南自贸区是产业开放引领,郑洛新创新示范区是产业创新引领。注重“三区”协同和相互对接,定期梳理可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发挥“三区”的经济战略叠加效应,并向可对接区域产生外溢效应,重点增强其对内辐射功能,打造其为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催化剂。   ③建立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
  引导创新资源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创建科技创新扶持奖励政策体系,提升中心城市创新经济发展能级。重点在共用技术或城市群重大产业项目上通过企业、科技中介、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联合科技攻关,在城市群内推行科技研发合作,提高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普惠性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局部科技研发优势创新,以此带动相关核心技术创新。建设区域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城市群技术创新联盟等城市群协同科技研发平台和组织。
  ④完善中原城市群要素市场的高效融通机制
  通过构建郑州大都市圈、城乡一体化等融合发展措施逐层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重新配置,进而推动产业在不同等级城市间进行重组,着力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际间产业的优势互补性,促进城际产业极差的有效契合。
  2.中原城市群基础设施整合共享研究
  (1)中原城市群基础设施整合模式选择
  中原城市群基础设施整合可进行平面整合、立体整合和城市组团整合。平面整合重点是对公路、铁路和航空分别进行整合,如规划建设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的高等级公路,创建新型公路管理体制;加速郑州铁路枢纽建设,构建快速铁路运输网络;大力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建设广覆盖大密度的航空通道。立体整合重点是从时空二维角度进行考虑,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航空、内河水运为整合平台,重点建设客运、货运、信息和服务支持四大系统,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效协调配合。城市组团整合可整体采取“圈层”、“双核”和“组团”模式整合,整体上构建以郑州为核心其他城市为外圍的“圈层”模式,分工上构建郑州和洛阳正负核心的“双核”模式,地域上构建以郑州、洛阳、南阳、安阳和商丘为区域中心的“组团”模式。
  (2)中原城市群基础设施整合路径探索
  ①转变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理念
  转变政府单一建设的局面,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鼓励各种资金参与到建设和经营当中来,通过转让经营权、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大投资力度。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引入竞争机制,让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型公司来规划和经营。
  ②加快建设以郑州为枢纽的交通网络
  中原城市群的交通运输体系应该充分发挥郑州的区位优势,围绕郑州展开建设,形成通达的交通网络。要以加快高速铁路、城际轻轨、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构建城际快速运输网络,促进中原城市群成为我国连接东南西北重要交通枢纽。
  ③构建中原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
  对中原城市群30城市的这些交通方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满足不同的交通需求,实现“城市群交通一体化”。重点分析不同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应用领域以及发展特点,实现某种交通方式自身的整合和内部一体化,建立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机制,实现“货物无缝连接,客运零换乘”。
  3.原城市群政府行政协调机制研究
  (1)国内外城市群政府行政协调经验借鉴
  美国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主要采用建立统一权威的区域政府、设立单一功能的特别区和协调机构模式。日本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主要采用立法制定区域规划和确保地方自主权模式。“泛珠三角”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主要有高层联席会议制度、举办合作论坛和洽谈会、日常办公制度、建立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模式。长三角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由三个层面组成:第一个层面为由3个副省(市)长级别组成的,制定整个城市群发展战略;第二个层面为城市市长级别组成,及时落实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会议所达成的协议;第三个层面为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政府相关专业部门建立对口联系的协调会,主要是对具体工作的协调落实。
  (2)中原城市群政府行政协调路径探索
  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打破行政壁垒
  巩固行政协商机制,营造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氛围,在行政协商制度约束和相关组织机构带领下,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为解决区域性的问题而做出实质且有效的行动。打破政府协同壁垒,保证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环境,取消之前制定的不利于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②共建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
  建立一个专门负责中原城市群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管理组织,制定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人联席会议制度计划,构建长效互动机制,推进地方政府协同治理开展,建立中原城市群应建立资源的共享机制,在资源共享机制的基础之上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规划机制。
  ③注重资源整合以及互动协作
  建立资源配置盘点协同机制,定期进行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的盘点。搭建专业治理平台,完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建设。
  (四)研究结论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群、城市群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原城市群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整合共享与区域行政协调三方面对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并得出如下结论:(1)中原城市群产业整合,应探寻促进城市群产业整合的合理途径,实现各城市间产业优势互补与产业分工合作;(2)中原城市群基础设施整合,注重基础设施整合对城市群空间联系及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影响,促进城市群基础设施整合与协调发展;(3)中原城市群区域行政协调,应打破行政区划的约束,适时调整中原经济区行政区划,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协调组织,协调城市间的利益分配与合作竞争。
  (作者单位:1.河南城建学院管理学院;2.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
  作者简介:刘绍涛,1975年生,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的研究。
  胡瑞红,1977年生,女,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数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12.
  [2]彭俊杰.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的发展格局与调控策略[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02):83-86.
  [3]王东东.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J].决策探索(下),2018(03):9-10.
  [4]王喜.中原城市群产城协调发展分析[J].现代商业,2018(03):84-85.
  [5]杨兰桥.构建大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4(04):153-156.
其他文献
笔者试用西比灵胶囊 (盐酸氟桂嗪 )治疗 ,并与麦角制剂对比 ,现将临床观察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病例 10 0例 ,均符合 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制订的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为早期发现妇科恶性肿瘤提供依据. [方法] 对绝经后阴道流血2 448例患者的病因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 [结果] 2 448例病人中,良性疾病2 103例
摘要:香港与深圳两地文化产业要体现国际竞争力,应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错位发展,培植品牌特色。本文从深港区域经济合作的视角,结合两地文化产业现状,提倡深港区域间文化产业融合,构筑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和经济地带。  关键词:深港 文化创意产业 区域合作  2010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提出重点联手发展文化创意等八大服务行业。20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用人需要的不断变化,我国的高校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部分人才还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在进入企业一
期刊
这是一起严重非法雇用童工的行政处罚案件.禁止使用童工,不仅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透过这起案件,可从三方面对屡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加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的管理和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不但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决定着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电力营
我院自 1992~ 1998年应用电子胃镜 ( GIF- 130、GIF- 2 4 0 )欧林巴斯 日本 )对 96例小儿进行了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男 61例 ,女 35例 ,年龄≥ 5~ 7岁
【摘 要】雅斯贝尔斯是存在主义教育大师,他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应运而生,对于当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思想形成主要受到了时代因素、成长轨迹、现实因素和身体因素的影响。了解他的思想成因,有助于理解他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可以为现代教育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教育  1.“存在主义”教育内容  近代德国盛产哲学家、思想家。1883年,马
在电力成为主要能源的今天,社会与经济对电力设施的要求也在进一步的增加,因为电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本文详细的介绍了降压变压器保护的配置,特别是在强化主
本文阐述了66kV变电所设备安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设备的安装及安装注意事项,同时对设备安装后的调试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