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敞开的意味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eSu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五月草场地的放映上,青年导演范俭的纪录片《生于2008》在现场放映的时候受到了众多争议,关于影片中的形式感是否应该像纪录片《十》一样坚持到底;关于影片是否应该为了讨好观众而去做一些设计等等问题,范俭当时的选择自然有他的想法,而等到几个月之后,这部影片却更名为《的哥》,时间也减少了八分钟。
  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洁老师在观看了影片之后,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也为我们很好地解读了这部重新剪辑过的纪录片《的哥》。
  
  “敞开”与“背对”
   呈现着表达张力
  
  敞开,从来都是需要能量的。这种能量,一是源自内心的对应性,二是源自外在的安全感。
  范俭的纪录片《的哥》(原名《生于2008》)便是在这样的机缘下渐渐敞开的——影片以北京的出租汽车司机史辰在2007年的四季流转中、在白天与黑夜的交织里,搭载着不同的乘客为其轴心线索;同时影片通过史辰与不同乘客的各种各样的对话构成了一种折射世间万象的交流平台。
  出租车,成了一个移动的聊天室,各色人物轮流登场,话题涉及天气、环境、历史、金钱、养老、住房、婆媳、婚姻、信仰、生死、性欲、股市、励志、友爱等社会现象。在间或配有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蒂的古典小提琴协奏曲《四季》里,影片几乎是“工整”地对应着生活在这个现代化都市里人们的情绪和生命状态的四季。可谓是行云流水,包罗万象。
  其中,的哥史辰的见机行事、善于沟通的应变能力,便是各色乘客,如教师、医生、学生、生意人、嫖客、妓女、教徒等在通往自己目的地的途中,愿意敞开自己的话语甚至内心的一个重要契机。而范俭将一台索尼PD150的摄像机放置在出租车的后搁物板上,使各色乘客在没有察觉的前提下,大都以背对或不出画的姿态呈现在了观者的视野里,这便是人们能够敞开心门,各自流露着各自的心事、想法和情绪的先决条件。同时这种“背对”也为范俭减免了有关“肖像权”、“隐私权”的诸多麻烦。
  于是,纪录片《的哥》便形成了一种“敞开”与“背对”既相互联系又彼此悖论的张力。在这里,“敞开”的是话语、是心理,而同时“背对”的却是视觉上的遮蔽。而正是这种遮蔽,划开了剧情片与纪实片的界河。也就是说纪录片《的哥》无法像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洛斯塔米的剧情片《十》那样,在影像上可以从出租车的正面取景,并且司机与乘客的表情、情绪都一一显在。
  自然,这种“背对”同时也遮蔽掉了影像的丰富性与呈现性,仅仅让同期声话语裸露着。
  
  话语与影像
  关联着生命整体
  
  话语,常常能够使影像产生纵深感,它是画面的第三维度,能够在空间里面述说时间、在时间里面呈现空间。这也是一种敞开。
  影像丰富性的遮蔽,便使得纪录片《的哥》的同期声话语尤为重要。出租车里,各种乘客上上下下,一段一段毫无干系的对话,似乎来无来处,去无去处。寡居的女人讲述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豁达,天主教教徒的布道,开餐馆而倒闭的人感叹着物价飞涨,外地来京的嫖客述说着他的得意与失意,感叹人生的人调侃着自己的无奈……从头至尾,这似乎就是一些话语碎片的堆积!
  应该说,在《的哥》中,天然地就没有情节性的亲近感和故事性的封闭感,它开放、即兴、疏离、模糊、片断和不确定,这一切都构成了一种表达上的现代性。这如同是一场行为艺术,它以隐喻的方式向人们敞开了一扇窗,呈现出一些常常不易捕捉而又往往被忽略的人生景观。这种敞开就像一束光亮照射到了一些生活的隐秘之处和心里的幽深之处,让敞开者自在,让观赏者洞明——那些于隐隐之中主宰着整个人类行为方式的彼此关联性。
  于是,在每一个当下,这些看似碎片的话语却牵扯着生命的整体,呼应着鲜活的社会现实,延展着各种假设、想象、经验与情感,从时间与空间上,扩张了影片的丰富性。这是范俭的纪录片《的哥》的最具价值之处。
  如果说,这种话语的关联性存在于联想状态下,是一种隐在的,那么影片中多处近乎“周到”的声画对位,便是一种直接呈现在影像中的显在的关联性。比如,那位接送孩子上学的老太太讲到他不得不为子女们接送他们的孩子,讲到现如今的收入问题,感叹毛泽东那个崇尚理想的年代回不去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这一代不成了,没那种劲头了……这时画面上分别对应的是车窗外一位接送孩子的老人骑着一辆小三轮,两位老人蹒跚地走在人行道上,长安街、天安门、毛泽东纪念堂等、熙熙攘攘的人流。
  然而,这种“周到”却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极大地照顾到了观者的收视常规与习惯;而另一方面却简化了现实生活的随意、开放与多样性,难免显得直白了一些。
  


  
  导演介绍
  范俭,男,1977年出生,宁夏人。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专业。自1999年开始混迹于从地方到中央的电视台。2003年开始了独立纪录片创作,于2003年完成的《反思非典》在法国里昂展映,2004年完成《竞选》,2006年完成的《在城市里跳跃》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
  
  结构与节奏
  流泻着内在情绪
  
  同样的“周到”,还显在地表现于本片的结构安排和节奏处理中。
  纪录片《的哥》是依顺着维瓦尔第的《四季》,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段落渐进展开的,有点像四幕剧。在此,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范俭对观者的极大尊重与顾及。他将自己对现实、对生命的无从把握的焦虑感、隔膜感、疏离感却用极其常态、通俗、感性的构架直接呈现了出来。这是一种顺遂的应对策略,亦是范俭的可贵之处。
  现如今,有不少影像创作者,仅仅出于自我表达的强调,图解概念、抽离感性、堆砌意象、凸现形式,无端地增强着荒诞感、隔膜感和抽象感,为观者的解读带来了层层的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范俭的一种敞开。
  而范俭的另一种敞开,便是节奏的处理。
  节奏,是一种内在起伏的情绪。在纪录片《的哥》里,范俭常常利用外景隔断或内外转场,打破了滔滔而来的话语链,形成了一种“非线性”的呈现方式。在此,车厢内封闭的场景与话语里封闭的叙事线常常在视觉、听觉、感觉疲劳之前被隔断,在维瓦尔蒂的《四季》或舒缓、或急促、或热烈、或萧瑟的旋律中,在各种街头的喧闹声和收音机里的各种资讯声中,观者一次一次得到了视觉上、情绪上的舒缓与转移。于是,乘客的话语链形成了一个个团块儿,相互独立而又彼此呼应。
  当翻过了“夏季”之页,《秋》的序章似进行曲般的昂扬。这种昂扬的劲头,把那位远道而来会见老情人的嫖客的失意远远地抛在了斑斑驳驳缭绕着颓废之气的暗影里,迎来的是新的一天,是正在各种建筑工地上搭建着的希望……可的哥史辰却落寞着,他说他很厌世,想出家,想自杀,于是乘客们一一呈现出他们的关注和鼓励——一位乘客劝史辰不要出家,说儿子是咱的,最起码现在孩子还有钱可花,孩子是至上的,他指责史辰的想法不对,愿意多给史辰一块钱以表示自己的鼓励……另一乘客要史辰放弃自杀的念头,去快乐地生活,并要求史辰下车,他想抱抱史辰……这内在起伏的节奏感自然显现,而生活中自在的幽默也舒缓着人与人的隔膜。
  


  
  《的哥》简介
  时长:61分钟
  时间:2008年
  
  北京,中国的坐标,一个急剧现代化的城市。夜色掩映,欲望生长。
  出租车,在这个城市洪流里川流不息,似乎永不停息。
  出租汽车司机,北京人,三十几岁,结婚七年,在这个城市最有激情的时候,他的人生已没有激情。
  乘客:教师、医生、学生、生意人、嫖客、妓女、教徒,各色人等。
  春天,司机跟每个乘客说:“明天要有沙尘暴。”乘客们对即将到来的沙尘暴并不在意,他们仍旧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夏天,司机不停跟乘客抱怨:“结婚七年,妻子已不爱他。”乘客们的人生也各有幸福与苦衷,有人刚刚失恋,痛楚万分;有人不远千里来北京的夜总会看望一个老情人;还有人告诉司机,不幸的婚姻不必勉强。秋天,司机想寻求逃遁之地,是归隐佛门还是弃世而去,乘客们给他不同的反应与回答……
  寒暑易节,夜色未变,梦想、欲望、人性、世态都在这城市中交织。
  


  
  幽默与探询
  彰显着思辨意味
  
  幽默,使观者会心,使交流的封闭感敞开。
  纪录片《的哥》里渗透出来的幽默气质当然首先得益于在北京乘坐出租车的地域特色,更得益于北京出租车司机所具有的“新闻发言人”和“亲善大使”般的特质。
  而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范俭也呈现了他的幽默——史辰与一老年妇女述说自己的媳妇懒、没有眼力见儿,说媳妇可以再找,爹妈就这一份儿时,这时画面不断穿插着马路边的曼妙女郎、相拥的男女、带着孩子的人们、疲惫的中年妇女、老年妇女……这时一条广告声插入:“特价热卖中,现CDMA存900元话费,就可得到绿色环保无辐射手机一部,数量有限,预购从速!”
  在一些声讯的处理中,这种幽默感也是显在的。当冬天来临,2008年就要到来,收音机里传出了一些语言碎片:用五个年度词汇来概括这一年的印象,他们分别是:自信、炙热、幸福、交替、危机……伟大的年代激发着奋进的力量,科学的发展观展示着广阔的前景……这些幽默感多多少少带着一种自我戏谑与调侃,无意间也扣合了当下人们的心理景观。
  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后,在胡锦涛主席的新年献词里,北京的夜晚伴随着维瓦尔蒂的旋律舒缓出一派温馨。这时,突然冒出一组“罐头”似的笑话集锦,在史辰嘎嘎的笑声里,影片戛然而止。
  应该说,范俭到此在敞开的当口,给观者留下了一抹探询的余味——生活何味?生命何为!
  这种探询是观者的,也是的哥史辰的,更是导演范俭的。
  或许,正是这套叠着的“探询”,使得纪录片《的哥》的象征意味、形式意味、思辨意味过于浓厚,才使影片难免浅淡了观者的视觉趣味。
  好在,范俭已经有所警醒。他把曾经的片名《生于2008》轻松地改为《的哥》,不再设下谜语般的隐喻——是谁生于2008?并将原片重新作了调整。于是,《的哥》让呈现者自在,让观者自在,让影像自在。当“呈现者”通过“影像”敞开,与“观者”相遇的时候,《的哥》的各种意味将自行生长。何须附加!
  当观者轻松来去的时候,他们没有了主观性的强加,没有了故事性的牵挂,没有了情感性的负累,于是观者还原为纯粹的观者,他们跟随着的哥史辰一起或快乐、或焦虑、或无聊、或闲在……
  正如阿巴斯·基亚洛斯塔米所言:“当观者不再忍受这种感情勒索的时候,他们就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能以更加自觉的眼光看事物。当我们不再屈从于温情主义,我们就能把握自己,把握我们周围的世界。”
其他文献
崔各庄草场地这片曾只是个因绿草地而得名的村庄,自小在这里长大的村民们压根也没想过自己会与一种叫做“艺术家”的群体生活在一起,如艾未未什么的,但我知道草场地的原因,还是因为吴文光。    这是一个好地方    吴文光草场地工作站实际上是和艺术家毛然合作的。进门,左边是北京风雷工作室,右边是草场地工作站,中午大家一起吃饭,像公社大食堂,伙食也让人怀念。    平时这里人不多,只有几个工作人员;一条叫“
期刊
几年过去,由松下引领的技术变革已经扩展到整个行业,P2技术日渐普及,HVX200也已经成为一代经典机型,如今无论在纪录片制作中,还是奥运赛场之上,到处都有它的身影。2008年9月,松下宣布推出全新的P2手持摄录一体机AG HPX173MC。HVX200珠玉在前,HPX173MC到底有何种变化?国内首台样机在第一时间来到本刊编辑部,我们带你细看新机器的种种不同。在了解技术变化的同时,也希望对你的选购
期刊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的影像档案馆是从事当代中国独立影像的整理、收藏和推广的非盈利的学术机构。档案馆两位负责人张亚璇及严潇潇女士为我们介绍了其中缘起。    在档案馆,可以查阅资料、观看影片;在后期工作站,可以得到影像作品的后期制作支持,获得影像教育及培训;也可以参与各种主题影展和影像交流活动等。目前影像基金工作不是重点,而更多是进行后期推广,帮助影像工作者参与各大电影节、艺术机构、大学的影展。  
期刊
在北京城几个重要的放映地点中,宋庄是无论如何也逃脱不掉的一个必说之地。    艺术家的乌托邦    在宋庄那片住满了架上艺术家的农民房中间,知名的放映点只有宋庄美术馆,这里定期会有纪录片交流活动。尽管所放影像难得一见,但观众极少,从城里来一趟要仨钟头,感觉是很奢侈的行为。所以来这儿的大部分都是自己人——影像作者或和作者有关的朋友。    知道去一趟很不容易,所以拜山头前联系了掌管美术馆放映活动的朱
期刊
完成不久的高清旅游风光片《藏东八宿》,让我认识了大洋ME,新近制作的另一部高清旅游形象片《楚雄好地方》,也在我对ME加深了解的同时顺利杀青。通过两部片子的磨砺,使我逐渐熟悉了大洋ME的“性情”,同时,它也在改变着我制作片子的风格和思维方式。只要我想实现的表达方式,它都有解决方案,真正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这次,就让《楚雄好地方》的后期制作实例,引领“走向大洋”的朋友们去领略它的深邃
期刊
提及“尤伦斯”,在中国艺术圈已然是享有盛名,位于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建馆之初就已设置一个可容纳130人的报告厅,至今已连续举办多次影像专场。    影像作为文献    “文献式”是UCCA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策划影像展映,目的是让观众以各种角度来了解艺术家。许多艺术家常常会同时运用录像、装置、音乐、图片等多种媒介来表达其艺术观点。UCCA文化教育部主任郭小晖女士介绍,展映通常
期刊
影像作为视听艺术,光相对于画面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补充性光源的新闻灯的使用,对画质的提升有时远远大于更换一个摄像机, Cam Light PL-68就是适用于新闻、纪录片、MV、广告等多种拍摄需要的新型灯具,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下它的效果。    在大部分拍摄环境下,原始光线都不能完全满足影视拍摄要求,如局部欠光、光比不合理、画面层次不佳等,这时就需要一个方便移动的高亮度灯光,通常我们会选择一
期刊
专业摄像机阵营等级森严,但是在高清大旗的引领下HDV的队伍不断壮大,它们是登堂入室争夺专业机型的生存空间?还是面向民间普及高清的博爱?这一切都由新技术的领导者来定夺。  但是,作为消费者你还能再等吗?无知者无畏只是戏言,无知者必将被淘汰。利刃在手,千万别让高清的双刃剑伤了你!    搞清时代才能高清时代    从Dv时代发展到HDV时代的过程可以用四句古诗来概括:在Dv时代我们的技术发展是“旧时王
期刊
京城影像地图    策划:砚华 张献民  执行:于飞宇 瓦贝    某日,喝High了的几位业界“高人”开始“指点江山”,将蛰居在北京城各地影人按照各自的主张不同,得出了一个“三点论”。    何谓“三点论”?本着“谁主张谁取证”原则,当然要请张献民老师执笔将“三点论”论述一下。以往张老师都是以写影评见长,这次为本专题做述,从影人居住地说起由影论及人直至论及影像气质,冒着被砸板砖的危险,还是应约完
期刊
Fiming East Festival(“英国东方电影节”,以下简称FEF)——承载着“华语世界的重要电影事实”,自2007年成功举办首届以来,得到了英国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成为中国电影在西方世界的一个全新窗口。不仅西方观众借此了解到“中国电影除了龙虎英雄埋伏黄金的本事,还拥有其他的语言,其他的经典,其他的大师”,更是“一处电影文化的开端和启航”。今年我们荣幸地接受FEF邀请,特别策划《大众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