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域下技术应用人文精神的迷失与回归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教育教学中对技术的应用常常出现忽视人文关怀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过程与结果的差失、工具异化与人本弱化、个体差异难以体现等方面。教师要重拾技术应用中的人文关怀,就要做到手段与目的相统一,适当降低现技术的使用频率并在技术运用中体现差异公平。
  关键词:教育技术;人文关怀;教育手段;差异公平
  一、技术应用人文精神的迷失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恰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博弈的过程。
  (一)过程与结果的差失
  技术趋向于追求精准、量化,而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更注重人本尺度而非工具尺度。在原初的教育形态中,教师即为中介、为手段。后来影视音像传媒手段、网络技术的运用中,技术不再以教师为唯一,它已初具系统形态。在这种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这些新兴的技术不断体现出其即时性、方便性、可再生性等优势,引起了教育者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不断在教育领域得以广泛推广。这本无可厚非,也的确有利于教育的发展,然而问题在于教育者本身因其认知能力的有限,也逐渐受到了这些技术中隐含的技术理性影响,开始关注如何利用技术把知识和经验更“直接”地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过程的人本取向被边缘化。
  (二)工具异化与人本弱化
  从本质上说,技术属于教育的内在要素之一,无论是传统教育中作为技术化身的教师,还是现代教育中应用广泛的高新信息技术,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问题是,教师作为技术化身时,其作为教育工具和教育者的身份是重合的,即人本身就是工具,而这种工具的使用目的是塑造和培养更多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的工具性往往掩盖在其目的性之后,没有真正体现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工具的技术逐渐从教育者身上分离出来,当教育者必须依赖于这种异化并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工具,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需要经过工具的转换才能传递给受教育者时,长此以往这种工具的存在就成为约定俗成的既存现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都会越来越依赖于工具。
  (三)被忽略的个体差异
  可再生性和准确性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重要特性,只即只要具备相应的器材和设备,教学内容就能通过技术的应用无限地再生出来,并且这种再生的内容严格保持着与以往任何一次再生的一致,不会出现丝毫差错和变动。这种特性固然有利于教育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忠实地再现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扩大受教育者群体,使每次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学生受益,然而不同资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到的信息卻都是毫无偏差的一致,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二、技术应用中人文精神的重拾
  狭隘的技术应用观试图用程序化的技术来解释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是徒劳的,也是无益于教育的。从其根源上来说,技术应用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因为教育者对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认识不够清晰。
  (一)统一应用手段与目的
  教育一经开展,必然有其预期目的,或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或是帮助受教育者积累经验,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乃至仅仅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人文气息的熏陶而别无他求。无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必然要有相应的手段来具体实施,否则这种“教育”就是停留在教育者精神中的空中楼阁,丝毫起不到培养受教育者的作用。
  教育目的实现得如何,与教育手段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二者配合得法则事半功倍。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认识到,现代技术虽然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但它并不是教育手段的全部,教育手段的选择应与教育目的相适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抵制 “技术一用就灵”、甚至忽略其它教育手段的倾向,有意识地把人文精神的积淀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这样才能比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科学把握技术应用频率
  作为从教育者身上分离出来的一种教育工具,技术的使用频率应该有一个科学的限度。教育工作者应本着一切为了培养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冷静地对待技术,在使用作为工具的技术时,始终不能忽略人文思想的作用,必须有对技术人为的控制和把握。无论我们使用何种技术,也无论技术发挥到何种程度,从一定层面上来讲,教师的人本地位都是机器无法完全复制与替代的,人的价值、人的精神永远都不应被忽略。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片面追求媒体的使用频率,往往会导致教育过程中人文熏陶的缺失。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哪些内容可以通过现代工具来展现,哪些内容需要通过教育者自身来展现,并根据受教育者的反馈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事实上,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把握科学与人文的平衡点,帮助受教育者奠定良好的人文精神基础,进而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完成人文素养的积淀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重要方面。
  (三)差异公平观照下的技术应用
  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批量生产与传递是现代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优势。然而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个体,有时候这种“批量优势”反而会成为教育教学的桎梏。事实上,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潜质是有所差异的,这不仅与先天禀赋等因素相关,也受到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有了现代技术手段的帮助,教育者还是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到的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开展有差别的教育,使学有余力的受教育者和学力不足的受教育者能够各得其所,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差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较高境界,只有实现了这种层次上的公平,教育才是每个受教育者的教育,而非某一个人的教育。这种意识应该深深植根于教育者心中,并不断在合适的时机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差异公平原则的作用,促进受教育者不断发展进步。
  综上所述,教育者必须加强人文主义修养,培养一种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必须冷静而理性地对待技术,在它该使用的场合使用,在它该使用的时间使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而非盲目地崇拜技术、依赖技术,夸大技术的效能。技术必须做到崇尚技术和注重人文的平衡,实现技术和人文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人这一教育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 教育哲学导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郑旭东,孟红娟. 走向技术的哲学研究[J]. 现代技术,2005(3).
  [3] 尹俊华. 技术学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赵静)
其他文献
一、分析现状,思考对策  清原满族自治县土口子乡中学始建于1969年,地处辽东山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偏远山区,民风淳朴,重视教育。前几任校长的励精图治,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学校曾经是辽宁省农村中学的窗口学校,但由于所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数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或家庭破碎,留守、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逐年增多。特别是近几年,多达 60%以上学生为留守学生,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属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助推语言核心素养的形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策略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一、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切实可行有效的方式方法,从而建构和
期刊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抄表核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电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供电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为电力抄表
期刊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均全面开展人力资源信息化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人力资源工作效率提升、促进人力资源服务转
期刊
新闻评论的标题可以从信息性与修辞性两方面来讨论。一般评论学教科书讲到评论标题时,其实大都是从修辞性方面来讲的——往往以枚举的方式来分析优秀标题,主要着眼于如何把
期刊
随着我县在用特种设备总量迅速增长,分布日益广泛,安全监管难度和强度大幅提高.安全监察体制尚不能完全适应特种设备发展需要,管理盲区依然存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