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zs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气污染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中,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按照空气动力学直径,可将PM分为:粒径<10 μm的胸腔颗粒物(thoracic particles, PM10),粒径2.5~10 μm的粗颗粒物(coarse particles, PM10-2.5),粒径<2.5 μm的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s, PM2.5),以及粒径<0.1 μm的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s, UFP)[1-2].传统上,PM10又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s)[2-3],包括PM10-2.5和PM2.5两部分。

其他文献
儿童是我国控制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策略优先考虑的免疫对象.自大规模接种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3].但自儿童接种过血源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后,长期的免疫效果如何,对接种后是否会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es,HBV)而成为慢性HBV携带者,一直被关注也存在争议[4-6]。
期刊
超重和肥胖已经对我国的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特别是内蒙古地区因特殊的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牧区蒙古族居民中超重、肥胖的人群所占比例较大[2],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体质指数(BMI)是反映人群超重和肥胖水平较好的指标,腰臀比(WHR)是反映腹型肥胖的较好指标,现利用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人体生理常数数据库扩大人群调查>数据库中内蒙古地区的资料对该地蒙古族居民BMI、WHR与高血压
期刊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脂质、血脂、抗氧化指标及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FLD模型对照组、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10 mg/kg)及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采用D12450B饲料(10%脂肪热能),模型对照组和大豆异黄酮干预组采用D12492饲料(60%脂肪热能)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的致残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且患者中抑郁症患病率较高。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在2所运动失调中心选择了116例原发性PD的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填写经过修订的Paykel量表(评估自杀和死亡意念),并接受了一系列的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学测验。PD患者自杀和死亡意念的影响因素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2009年4月墨西哥、美国发生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疫情,短时间内传播至200多个国家,导致全世界流感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的筛查和诊断都需要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大量标本的检测需求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实验室不堪重负。
期刊
目的 观察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择3~10岁中重度持续状态的哮喘患儿389例,并且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226例)和重度组(163例),各组按年龄又分为3~岁(85例和63例)、5~岁(76例和52例)和7~10岁(65例和48例)3个组,选择同期同年龄段正常儿童298名作为对照组,其中3~岁96名、5~岁92名和7~10岁110名,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及肺功能.结果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3 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终生疾病.笔者以2型糖尿病初发人群为研究对象, 通过营养干预,分析血糖生成指数(GI)对糖尿病患者代谢、血脂及并发症的影响,探索糖尿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最佳方式。
期刊
为加强危机干预领域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提高相关专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定于2011年5月11日-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暨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心理危机现场干预技术与进展培训班[2011-03-09-076(国)]。会议主题为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践。会议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主办,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与杭州市疾病预防
该研究在描述广州市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流行概况的基础上,着重检验了中小学生道路安全知识水平、道路危险行为与道路交通伤害问的关联。文中利用分层整群抽样设计,调查了广州市6所中学和6所小学共计3747名学生,了解受访者过去1年内的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同时应用自拟的道路安全知识问卷(共14道问题)和道路危险行为问卷(近1个月内25种行为的发生情况)分别对道路安全知识水平与道路危险行为进行测评与分类。
研究表明,心理压力(简称压力)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压力相关的社会和健康问题也在增加[1].本研究一方面在于探素压力源、压力管理策略、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结构关系,进一步探讨合适的理论表达模式,从而对城市人群心理压力形成的机制有所助益;另一方面寻求一级与二级预防的关键点,以利于预防措施的制定.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