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拟声词“喵”“汪”转喻“猫”“狗”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语言中,经常看到“布偶喵”“单身汪”等用拟声词“喵”和“汪”来转喻“猫”和“狗”的现象。本文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喵”和“汪”转喻后不仅可以指称猫和狗,也常用来指称与猫和狗有相似性的人。对于这种转喻广泛传播的原因,本文结合模因论加以探讨,认为这种转喻受类推机制影响,而且拟声词转喻发声体可注意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均较高,在复制和传播上具有优势,同时,社交媒体给新模因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空间。
  【关键词】模因论;拟声词;转喻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116-02
  一、引言
  模因一词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表示人类社会文化传承中的与生物基因类似的复制因子,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1]语言通过复制、模仿帮助人们完成交际,本身具有模因复制传播的性质。谢朝群、何自然指出“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2]。
  尽管模因論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以及拟声词转喻的研究都已有很多成果,但是,目前从模因论视角对拟声词转喻进行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在对拟声词“喵”“汪”转喻“猫”“狗”的相关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模因论视角出发,探究这种转喻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通过结合新的视角以及具体的研究对象,丰富拟声词转喻发声体的研究成果。
  二、“喵”“汪”转喻“猫”“狗”的使用情况
  拟声词“喵”“汪”发生转喻后,表达的语义内容基本同旧模因“猫”和“狗”一样,即常常表示这两种动物,有时也用来指称与猫和狗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人。通过分析相关微博语料,发现“喵”和“汪”在使用上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仍表示动物猫和狗。模因“猫”“狗”变为“喵”“汪”,发生的是一种基因型词汇变异。也就是说,原始的词汇模因“猫”和“狗”在形式上发生变异,但表达的通常还是原始内容。例如:
  (1)怀抱美喵睡觉什么的最幸福了!
  (2)家里新来了一只小奶汪。
  显而易见,例句(1)中的“喵”指的就是日常中所说的“猫”,将原句改为“怀抱美猫睡觉什么的最幸福了”也没什么不妥。同样,例句(2)中的“汪”是指狗这一动物,“小奶汪”也常被说成“小奶狗”。
  (二)表示拟人化的猫和狗。随着养宠物猫和狗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宠物主人会在社交媒体上传宠物的日常。甚至有一些网友给自己的宠物注册账号,比如我们在语料中发现微博账户名“汪星人爱自拍”。这是一位网友给自己的宠物狗注册的账号,在里面上传宠物狗的“自拍”。“自拍”是一种人的行为,但是这位博主模仿人自拍时的角度给狗拍照,将自己的狗假设为会发布“自拍”的博主,并将宠物狗称为“汪星人”。可见,这里的“汪”表达的已经是拟人化的狗了。类似的语料还有:
  (1)英雄般的喵星人帮助汪星人成功出逃!
  (2)麻麻你又偷吃好吃哒!你以为能瞒着汪!可是汪都看着呐!
  例句(1)中,将猫和狗分别称呼为“喵星人”和“汪星人”,并认为这只“喵星人”是“英雄般的”,“帮助”也像人的行为,“喵”和“汪”所表示的动物明显被网友拟人了。例句(2)则是网友直接以狗的视角写出的句子,把狗的主人称为“麻麻”(即“妈妈”),并用拟人表述狗的心理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料中也能发现“猫星人”等表达,说明上面所说的这种拟人不是“喵”和“汪”的专利。事实上,拟人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应用十分广泛,不局限于某些词,这里要说的是用“喵”和“汪”转喻在某种意义上被拟人化的猫和狗是一种常见现象。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喵”和“汪”来称呼猫和狗时,通常带有将这两种动物拟人的色彩。正因如此,“喵”和“汪”与人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因而出现了下文要说的用它们指称人的情况。
  (三)指称与猫和狗有相似性的人。2011年开始,“单身狗”一词风靡于网络,随后又出现了“考研狗”“加班狗”等表达,相对而言,用“猫”来指称人的语料要少一些,但也能听见“你真是只小懒猫”这样的话。可见,“猫”和“狗”早已经常被用来指人。由旧模因“猫”和“狗”变异产生的“喵”和“汪”同样也经常被网友用来自称,“喵”有时还会被网友用来称呼喜欢的明星。例如:
  (1)这是本喵今天自制的一次性微卷发。
  (2)我是一只自娱自乐没得感情的喵。
  (3)单身汪的好处就是时间自由支配,不用顾及其他。
  (4)好想我喵啊!@胡歌,你就出来露个面吧。
  在内容上,“喵”和“汪”很大程度上是对旧模因“猫”和“狗”的复制,但是这种复制本身也会带来新意。“喵”和“汪”的转喻作为一种新奇的表达,带有“可爱、卖萌”等因素,这些因素使人们愿意将“喵”和“汪”与更多美好、可爱的意思联系起来,人们也就愿意用它们来表示自己或喜欢的人。不过,相比于“喵”而言,人们称自己为“汪”时通常还带有自嘲的意味。也正因如此,人们一般不会用“汪”来称呼自己喜欢的明星。
  三、“喵”“汪”转喻“猫”“狗”并广泛传播的原因
  近几年来,用“喵”“汪”转喻“猫”“狗”的现象在网络上已经十分常见。我们认为,这一转喻得以广泛传播,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拟声词转喻发声体早有先例。“喵”和“汪”转喻“猫”和“狗”属于用拟声词转喻发声体。这样的转喻在汉语中早已有之,例如“乒乓球”就是用拟声词“乒乓”转指发出“乒乓”声的发声体。再往小说,“喵”和“汪”的转喻属于用描述动物叫声的拟声词转喻动物。这样的转喻在汉语中也很常见,如“布谷鸟”“知了”“蛐蛐”(一些方言中指蟋蟀)等。   正因为有很多这样的先例,可以类推出“喵”和“汪”的转喻,语言使用者完成对这一转喻的认知也就变得轻松。
  (二)拟声词转喻发声体具有优势。模因的复制必须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因是否具备三个要素: 可注意性、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3] “喵”“汪”作为两个拟声词,在这三个要素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首先分析它们的可注意性。拟声词本来就是在模拟声音,在表达过程中加入模仿人类语言以外的其他声音的拟声词自然可以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用“喵”“汪”来转喻动物是一种比较新奇的表达,容易引起交际接受者的注意。所以,“喵”“汪”的可注意性是比较高的。
  其次,分析“喵”“汪”的可理解性。“喵”“汪”作为拟声词,本身就来自于猫和狗的叫声,这是所有语言使用者都能理解的。任何人听到“喵”“汪”都能立即想到猫叫和狗叫,而从猫叫和狗叫再联想到具体的“猫”和“狗”两种动物,在具体语境中就可以轻松完成。比如当我们看见下面的句子:
  我想要一只喵或是一只汪。
  即使从未见过其他类似的表达,我们脑海中也能马上进行分析:“喵”和“汪”代表猫叫和狗叫,但是如果只表示动物叫声肯定不能用“一只”来修饰。进而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喵”和“汪”一定是代表“猫”和“狗”这两种动物。这一认知过程的完成是很容易的。因此,“喵”和“汪”转喻动物猫和狗的可理解性很高。
  最后再来看它们的可接受性。由于“喵”和“汪”的语音形式早已有之,且来自猫和狗的叫声,其所表达的语义内容也很简单且与“猫”和“狗”基本相同,所以既不會造成记忆上的负担,也不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这一转喻的可接受性也比较高。
  因此,“喵”和“汪”这组模因容易同化入人的大脑并被记忆,又由于它们的语义与“猫”和“狗”基本相同,表达上也不会出现问题,自然可以快速传播。
  (三)社交媒体使弱势模因不再处于“绝对弱势”地位。语言的演变遵循经济原则。在一种语言中,一种事物一旦有了自己的名字,并且被使用这一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通常就不会再出现其他名字。同一语义内容,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语音形式,势必会造成语言使用者记忆上的负担。这种情况下,指称这一事物的两种语音形式就会发生竞争。比如“德律风”和“电话”的所指相同,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自然会做出选择,最终“电话”因为形式与意义之间有更为直接的关系而成为强势模因,将弱势模因“德律风”淘汰。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德律风”了。
  但是,在互联网已经高度普及的今天,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被大量年轻人所使用,这一群体有着创新猎奇的心理,允许同一语义内容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在这一群体看来,“喵”“汪”和“猫”“狗”共存,不仅不会给交际带来困难,甚至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表达,使语言更加新奇。在“猫”“狗”这两种语音形式满足他们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交际需求的同时,“喵”和“汪”迎合了他们在网络上、同龄人之间展现自己个性的需求。因此,尽管“猫”“狗”因为被全体社会成员接受而无疑是强势模因,但“喵”“汪”也因这一群体的需求而得以保留并继续传播,而不作为绝对的弱势模因被淘汰。
  四、结语
  本文结合拟声词“喵”和“汪”发生转喻后指称的内容,将新模因“喵”和“汪”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类,又结合模因理论探讨了这两个新模因得以传播的原因:拟声词转喻发声体早有先例,可以类推;拟声词转喻在可注意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三方面具有优势;社交媒体允许新旧模因共存。此外还要补充一点,新模因“喵”和“汪”能成功被复制传播与现代人喜欢养宠物猫和宠物狗也有较大关系,毕竟与它们类似的拟声词“咩”很少被用来直接指称羊。
  参考文献:
  [1](英)理查德·道金斯(Dawkins,R.).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67-268.
  [2]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01):30-39+108-109.
  [3]杨婕.模因论视角下群体类流行语的词缀化[J].山东外语教学,2014,35(02):20-24.
  作者简介:
  于多,女,河北承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湖南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非常悠久,同时在多年时间里也累积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在民间舞创作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价值,能够显著提升民间舞的文化内涵,增强民间舞创作的整体品质。本文先阐述了地域文化融入到湖南民族民间舞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接着通过劳动生活、民俗文化、祭祀文化三个角度,探索了地域文化融入到民间舞创作中的具体路径,最后还从做好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承、积极进行民间采风活动、充分挖掘地域
期刊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国家重视。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本文旨在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民俗博物馆与非遗传播的关系,并对当代语境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民俗博物馆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拉斯韦尔5W模式;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利用音乐进行思想表达的习惯,小号与其他乐器一样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变迁,其音乐表现形式、内在文化特点都在发生着不断变化。小号演奏思想的展现以及变化都折射出人类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外在化的表现形式。对小号的历史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其本质也是对人类历史文明进行分析的过程。  【关键词】小号;历史发展;文化脉络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理论宣传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做好新时代理论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不断地守正创新,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内涵实质和新闻传播规律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运用好短视频这一信息传播新形式,切实打通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理论宣传;短视频;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
期刊
【摘要】网络流行语“我太菜了”广为流传,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X太菜了”句式。文章主要分析“X太菜了”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对“X太菜了”的结构细化分析,进而研究其句法功能,其次探讨了“菜”的语义及整体语义特征,最后分析该句式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X太菜了”;句法;语义;语用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
期刊
【摘要】屯堡文化是贵州省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屯堡文化古村落保留了600多年的明代历史遗风、生活习俗、建筑风格、民居饮食等,无不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国内很多传统文化村寨逐步走向消亡。以贵州屯堡文化古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城镇化背景下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贵州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屯堡文化古村落;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传播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俄双方就媒体深入合作达成共识,双方将在新闻资源共享、人员互访等方面深度合作。汉语文化特色词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关键词】文化特色词;文化不对等现象;文化空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09-0106-03  一、文化特色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文化事业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为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和质量,我国地方文化馆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指导和引导作用,组织和带领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促使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和拓展,帮助人民群众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认知得到全面提升。文化馆作为城市、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增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素养。本文对文化馆在群众
期刊
【摘要】海南黎族的手工艺品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品,而且是黎族人民以其复杂而精湛的工艺传承下来的智慧的结晶。数字化技术丰富了我国黎族手工艺的设计和传播方式,本文首先概括非遗数字化研究背景以及数字化技术对拯救濒危非遗技艺的现实意义,分析当前黎族手工艺数字化应用和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黎族手工艺数字化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黎族手工艺;数字化技术;开发路径  【中图分类号】J52 【文
期刊
【摘要】韩国娱乐文化产业一直位于世界领先地位,电影产业更是蒸蒸日上,其中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直击社会痛点、深入人心,甚至影响了案情审判和法律。这类由真实事件改编,敢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毫不避讳地将“灰色”地带的真实生活以戏剧化手法呈现出来。电影《流感》将大环境设置在了病毒流感大暴发的时期,在灾难来临之时,人性最深层的一面被揭开,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又都具有“神性”光环,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