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身体发育、道德养成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应“四位一体”,真正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态、生活状态、接受家庭教育情况,为改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具体指导。具体来说,要依法落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建立可行机制强化家校合作,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使城乡网络同步课堂应用规模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教育现状;指导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8-0050-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和关爱的重要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指连续三个月以上外出务工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由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满16周岁的儿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虽然改善了家庭的经济条件,但也因长期在外务工使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不能很好地履行监护职责,使留守儿童身体、心理、学习习惯乃至道德养成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社会各界开始呼吁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真正让每一名留守儿童享有“家庭温暖”。
   一、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现状
   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为了让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受教育权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显得尤为关键。自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发布之后,山东、福建、浙江等26个省份结合当地实际出台实施意见。黑龙江省在省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协同作战,相继于2016年6月30日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16〕20号)、2017年11月16日出台《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通知》(黑政规〔2017〕20号)、2018年2月7日出台《黑龙江省民政厅、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妇女联合会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实施意见》(黑民规〔2018〕3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黑龙江省在“十三五”期间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聚焦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保障突出问题,指导各地“一县一策”控辍保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无一辍学,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安置率和留守儿童入学率达100%,累计发放生活补助资金3.15亿元,33.66万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这体现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不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
   在黑龙江省的部分农村乡镇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中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存在很多问题,家长严重缺位,家庭教育成为一句“空话”。
   1.家校沟通存在问题,难以并行
   有的家长或者委托监护人文化水平低,农活多或者打工任务重,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关注孩子,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学校跟家长沟通时很难得到配合。学生与隔代老人留守的比例逐年增高,出席家长会的大多是学生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看看。教师和家长仅依靠手机沟通,一些具体的情况得不到有效反馈和解决。
   2.家校合作难以实现,困难重重
   由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生源流失严重,导致乡村学校生存艰难,教育措施不到位或者缺乏针对性,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老问题层出不穷,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课程资源开不齐、开不全,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缺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生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不利于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实现不能只依赖家长思想意识的转变,还需要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关爱,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之间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留守儿童提升学习、生活质量,促进农村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均衡优质发展。
   1.依法落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城乡统一、重在农村、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机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经费向教育短板、农村学校倾斜。例如,将乡镇寄宿制学校安保、生活服务等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有效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而更好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2.建立可行机制,强化家校合作
   家庭和学校应“合力监护、保障成长”,积极探索完善留守儿童保障服务体系。一是设立“家长大讲堂”,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开展定期宣讲活动。这种交流活动不仅能让家长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还能教会他们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正视“家庭教育”。二是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学校应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通过文化的熏陶达到育人功效,并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随时关注其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做到早发现、早纠正。三是设立“沟通广角”。班主任应定期通过互联网、手机、视频等方式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为留守儿童实现家庭教育创设条件。
   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一是健全各级各类教师补充机制,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补助,建设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二是切实落实《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學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黑教联〔2018〕26号)、《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中共黑龙江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黑教联〔2020〕4号)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三是提高乡村教师整体待遇水平,加强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激励作用,有效解决农村存在的“招不来、留不住”问题,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为留守儿童提供“好教师、专业教师”。
   4.城乡网络同步课堂应用规模化
   要充分发挥“农远工程”的作用,在优先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规模化配置适用性强的软硬件环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一是构建基于实时网络视频多元交互技术的城乡同步网络课堂,联结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同步建立学科教研、课堂教学、教师培训、资源共享、校本课程等多个层面的协作机制,变革教与学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保障其规模化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二是以互联网 教育为基本路径,进一步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县域内农村学校学习资源不足和教师数量不够、能力不足带来的课程开设不全、课时不足、课程种类结构性缺失等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发展需求,为留守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
  四、结语
   总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心理、品德、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政府通力合作,依法落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建立可行机制强化家校合作,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使城乡网络同步课堂应用规模化,才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段乔雨.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及其突围[J].现代教育科学,2017(12).
  [2]郭方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问题及转变[J].教育评论,2017(10).
  [3]杨梅,王小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4(08).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要求以真实情境为桥梁,构建知识与议题二者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文章以“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议题,结合教学实际思考议题的三重维度,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信息化、数字化新媒体环境下,利用英文红色文献进行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协同研究,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方法,既是高校教育工作创新教育主体的表现,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与时俱进的结果。文章梳理英文红色文献,并探讨英文红色文献与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协同策略。   关键词:英文红色文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思维方式。教师要在法学专业课教学中“润心细无声”地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就要在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基础上见机行事、见景生情,以小喻大、示范引领。文章以真实的甲同学课前吃面包违纪和邱少云舍身遵守战场纪律的故事比较、突发性风雨入窗和《天耀中华》歌词的深意挖掘以及方法论的简短总结,生动地展示了遵纪守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落
摘 要:文章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进行探讨,指出大学生应具有学思并重、信念坚定、本领过硬的自我责任,应具有恪守孝道、平等互爱、维护和睦的家庭责任,应具有尊重法律、无私奉献、推己及人的社會责任,应具有努力奋斗、勇往直前、追梦圆梦的民族责任,应具有包容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共享的世界责任。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理想信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高职院校是培养精英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将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在探讨课程思政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英语课堂;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及其有效应用.文章通过综述的方式归纳和梳理在CNKI(中国知网)上发表的关于各种教学方法
摘 要: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为突出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价值,高职院校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实施及教育保障等方面进行不断完善,积极打造现代化劳动教育体系,开展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文章分析新时期背景下劳动观的时代内涵,提出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观;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
摘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文章分析高校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探讨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以人为本理念渗透与融合的策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对原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不断加大对教辅人员的关注力度,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实行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关键词:高校教育
摘 要:综合素质教育是初中学生的教育重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存在着对评价的应付与形式化、评价程序被简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注点不应仅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关键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摘 要:共生理论,对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校企合作是当前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重要的模式。文章从共生理论视角对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创新及人才培养角度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搭建校企合作共生的平台,打造校企合作共生的模式,实现校企人力资源建设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共生理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