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东北初等教育发展特点

来源 :兰台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45518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政治的巨大变革使东北社会的各个方面相应地发生改变。教育作为国家振兴、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承担着传播知识文化和教化民众的双重任务,在清末民初时由传统的私塾式教育方式逐渐向现代化教育模式过渡。初等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启蒙阶段,是这一时期东北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等众多因素,使初等教育学校迅速发展、初等教育水平迅速提升。但因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充分、政治不稳定、区域人口不均衡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一时期作为民众基础教育的初等教育体系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其他文献
通过学风建设效果以及学习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了解大学生学习价值观与学风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有较明确的学习价值观,学习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受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的影响
《庄子·达生》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颜渊问孔子说:“有一次我从觞深那个渡口经过,那摆渡的人驾船的技巧妙极了。我问道:‘驾船可以学会吗?’他回答说:‘可以。会游泳的人
董逌(生卒不详,字彦远,号广川,山东东平人),宋代著名书画理论家。撰有《广川画跋》《广川书跋》等著述,两者皆为书画考鉴之作,但也包含了丰富的美学见解。他的绘画美学一定程
作为传统的重要画科,花鸟画无论“写真”抑或“写意”,具有方便顺流社会,并进入文人语境的天然禀赋。其图真,即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关注美与善的观念表达,更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外文化思潮的不断交流碰撞,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关乎着国家经济战略发展、中国梦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引领下,民办高校在开展双创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以创新实践的原理为指导,明确在民办高校这一立足平台上通过双创教育如何培养学生、为谁培养
高校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内涵和育人功能方面具有有机融合的基础。高校如何发挥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引领作用,在教学
人工智能时代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政策的规定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以“学习者为中心”视角,改变传统低效的
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以人才培养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根。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和根本使命,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管理是
1903年是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前夕。1931年是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前夕。1903—1931年,朝鲜难民大量涌入中国东北,这期间作为第三方的国民党政府如何处理难民成为一个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