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夜

来源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始
  女人从昏睡中醒来。摸到打火机,“咔嚓”一声揿燃。她本想将睡铺旁的蜡烛点着,想起昨夜那蜡烛已燃尽最后一截烛芯,打火机随即被她松手熄灭。
  火焰跳闪了一下,随着转瞬即逝的光亮,能隐约看清周围的环境。最为清晰的是她身侧的一堵洞壁。洞壁上显露用树枝画出的数个“正”字。深浅不一,画得却十分周正。女人无须计算,便能清楚地知道洞壁上已集齐了二十个“正”字,恰好一个整数。
  今夜,应该是第一百零一夜了。
  这样想着,她便又在铺位旁开始摸索,想找到先前用来划字的短树枝,却怎么也找不到。索性抬右臂,在洞壁上触摸,摸到最后一个“正”字,紧挨在它下面,想用指甲抠出一条“横道”来。怎奈洞壁虽是土质,却坚硬异常。土屑镶进指甲缝,撑得皮肉难受,只划出了半道,便迫使她停下来。
   我或许快死了,女人想。想到这是她挨过的第一百天后,迎来的第一个日子,不禁心念一动,想起离家前曾找人卜过一卦。卦师阴沉着脸说,你这次出门,可谓凶多吉少。卦师是她的一位远房亲戚,问卦她从来不会付人家钱的。从他口中说出的卦象,难免会带了些嘲讽的意味。“凶”是多少,“吉”又是多少呢?她嬉皮笑脸地问。挨过一百天,便可逢凶化吉。卦师阴沉着一张脸,回答得颇有玄妙。
   连日来的饥饿,已使女人的意识出现恍惚状态。她记不清水瓮里还有没有水。缓了一阵,慢慢从铺上爬下来,扶着洞壁起身。头一阵晕眩,又瘫倒下去。周围锅底一样的黑。无须辨识,她已熟知这方寸之地所有物品的摆放位置,朝左侧爬去。伸手触到冰凉的水瓮,抬手去瓮里探寻。瓮深只半个臂长,指尖虽触到丝丝湿滑,却一无所获。
   她再次想了起来,从前天,这水瓮便见了底。用水续命,想来也是枉然。
   女人有些失落,仰面躺着。一副听天由命的架势。恍惚间感到点点润凉,像有什么东西落在指尖上。收回手,将指尖探进嘴里。舌尖润了一下,虽只像一滴雨落进干涸的田地,却令她激动不已。挣扎着向前挪爬了半米,放平身子仰面躺倒,伸出舌头,迎接着从窖口扑落的窸窣落雪。
  
  第一夜
   女人遇到的一系列麻烦,要从她丈夫出事开始说起。
   女人的丈夫进山采药,摔伤腰椎瘫痪在床。家里虽吃得饱饭,病人吃的药,药房里买不起,也能从山中采些草药将就。但以后儿子的生活怎么办?他成绩优异,初中便被招到县城读书。以后上高中、上大学,哪儿不需要钱!一想到儿子,女人便心亂如麻。恰逢一位远房亲戚来探望病人,说起缺钱一事,亲戚说,女人在山中百无一用,只会围着锅台转。可到了城里就不一样喽,城里的女人和男人挣一样多的票子。
   她不由得心动。想自己虽上学无多,却识字不少。去城里做个保姆,完全能够胜任。同家人商量,婆婆也赞成,家里的一切由她照顾便好。只是丈夫的提醒让她心生疑虑。丈夫说,我这亲戚,在外面混了多年,因喜欢赌博,始终没混出个样子,人总归是不靠谱的。她思量再三,最终还是做出打工的决定。毕竟是亲戚,再不靠谱,亲戚又能把亲戚怎么样呢?依照她的打算,到了城里,她完全有能力自己找一份工作。
   正如所有的拐骗故事那样,女人的机敏最终未能逃脱人贩子的手段,她顺理成章被拐。只不过和其他被拐的对象不同,女人惊慌失措之余,很快镇定下来。隐瞒了自己的身世,只说丈夫死了,一个人无牵无挂,对买她的男人做出一副死心塌地的假象。男人很快相信了她,放松戒备,使她有了逃脱的机会。
   仍旧和所有被拐者不同,女人没有沿大路逃跑,而是藏进了山里。她记得从一个只通汽车的县城出来,需走半日的大路,然后再步行半日的小路,才能走到这个只有三五户人家的村落。当地人把村落都叫个“坪上”。她沿来路逃跑,不消半日,便会被抓。先在山中躲藏一夜,是上上之策。她藏在一个天然形成的坑洞里,顺利挨过逃亡后的第一个夜晚。等到天亮,女人爬上一道高高的土塬,放眼一望,不由得叫起苦来。只见湛蓝天空下,目力所及之处,全是望不尽的沟壑。小路浅白,羊肠一样绞缠。
   女人在山中跋涉,最终迷失了方向。她虽是山里人,但家乡的青山与这里的土山完全不同,找不到任何辨识方向的依据。更为倒霉的是,女人崴伤了脚。天快黑尽时,这才慢慢挪移到一条小路上来,垂死般坐在那里。
   女人所坐的路旁,左侧是一个陡峭坡顶。即便有人从坡下上来,也只会忽然地现身。右侧较为开阔,依稀能看到小路断续的连缀。她疲乏而无望地坐着,渐渐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那个从坡下走上来的赶路人,影子一样飘忽。本已走了过去,女人的脸在黄昏中一闪,便使他停下脚步,又折返回来。
   妹子,天黑咧,你这是要去哪哒?
   女人本想应一声。发现问话者是一个男人,出于本能,便噤了口。眉头紧蹙,瞪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脸埋在膝上。
   妹子,天就要黑了,你这是要去哪儿?
   短暂的沉默,男人再次发问。说话的腔调却没了浓重口音,说的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女人随之一愣,目光缓缓上移。首先映入她眼帘的,是一双皮鞋,起了皱,裹着一层黄泥。深蓝色裤子还算笔挺,黑色夹克的拉链一直锁到颈下,突出着一颗粗硬喉结。一头齐整的头发,软软地向后梳着。前额宽展,显得极有灵气。一双眼睛细长,目光虽显呆滞,长方脸上却带着亲切而随和的笑容。女人吁了口气,哽咽道:我要去县城,有汽车和火车的地方。
   男人退后一步,突兀的话语脱口而出:和我猜的一样,你就不是个本地人嘛。
   女人没有应声。再度低头,将脸埋在膝上。
   男人嘀咕:县城离这儿百十里地,天都黑了,你可咋去?
   女人感到绝望,发出一声呜咽。
   要不,去我家住一晚吧。明天我也去县城,顺便领你过去。
   男人微弯着腰,话说得谨慎,侧头观察着女人。
   女人犹豫一番。抬头,急迫地问:你家里都有啥人?有嫂子吗?有娃儿吗?    天完全黑了。
   黑暗中看不清男人“点头”的动作。即便他蹲下来,与她保持适度距离,善意和诚恳或许只是妇人的一厢情愿,却仍旧使她感到了些许的惭愧——本是有求于人家,何至于这样猜忌人家的身份。她本想解释,却听到男人略带怨气地说:放心吧,我不是坏人。
   崎岖夜路難为了女人。她一天一夜滴水未进,加之崴伤了脚,便很难赶上男人的步伐。即便他放慢脚步,不时停下来等她,仍旧拉开着一段距离。或许他只是一个粗心的男人,又或许看不清女人在夜色中踉跄的身形。直到女人晕厥,一声不响瘫倒在路旁。
   男人蹲在女人身旁,呆默良久。并未对女人的晕厥表现出丝毫慌乱,他只是在观察她,女人不会感觉得到。只当她觉得自己像骑在牛背上,周身都在摇晃,这才知道男人背着她,正在慢慢朝前赶路。她无力推脱,只梦呓般说道:大哥,你真是一个好人……
   男人收着喘息,故作轻松地说:你发烧了,脸好烫啊。
  
   女人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眼窑洞里。嗅到一股米粥的香味。离炕不远的灶台上,亮着一星烛火,隐隐可见男人在灶前忙碌的身影。听不到其他人的说话声,更没有娃儿的喧闹。她虚弱地躺着,感觉头疼欲裂。将这几天来的遭遇重新梳理一遍。能够确认的是,她终于成功逃脱出来了,并遇到了一个好人。接下来,她将在他的帮助下,离开此地,顺利返回老家。
   男人此时已做好了饭。搬来一张饭桌,摆在女人面前。他先为她盛好一碗饭,筷子横担在碗沿。自己也盛一碗,站在炕前,自顾喝起来。女人神情恍惚,左顾右盼,怔怔地问:大哥,嫂子呢?娃儿们呢?
   男人一愣。嘴角粘着一撮黄色米糊,眨眼问:啥嫂子、娃儿?
   你不是说家里有嫂子和娃儿吗?女人口气很冲,似有讨伐之意。
   哦,男人仰面一笑,哪有嫂子娃儿,家里就我自己。
   女人身上聚起一股力气,骨碌身起来,返身下炕,在炕下找鞋。
   男人愣着。随即放下碗,弄出一记很大声响。说话的口气依旧随和,不带丝毫怨气:你放心吧,我不是坏人。
   女人找到了她的鞋子,最终却明白自己的处境。天这么黑了,人生地不熟的,自己又能去哪儿?她蒙在那里,背对男人,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听到男人说:你等着……
   男人很快回来了。
   手上拿几张照片,一个红封皮本本。一一递给女人看。女人看一张,男人便解释几句。
   第一张照片,是一男一女两个娃,五六岁的样子。穿得讲究,长相也周正。这是我那俩娃,如今大的应该上高中了,小的上初中。第二张照片是一个穿蹩脚西装的青年,侧身,眯着一双细眼,头发软软地梳成背头。男人说:这是我跑业务时在南京照的。第三张照片是一个更为年轻的军人,挺胸站立,目光如炬。男人说:这是我接到入伍通知书那天,在县城照相馆照的……你看,这是我的退伍证。我当过兵,也做过业务员……我不是坏人,这下,你总该相信了吧?
   女人如释重负。塌缩了背,跌坐在炕上:大哥,你真的是一个好人!
   女人饿了,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讲了自己的遭遇。最后停了筷子,唏嘘道:大哥,刚开始碰到你,我真怕遇到坏人……原来福大命大,碰到了救命恩人。
   男人紧着一张脸,脸上的肌肉抽动。不知是表达了对女人遭遇的同情,还是不满于女人方才对他的猜疑。
   大哥,你叫个啥名?
   男人说了自己的名字。
   女人一愣。
   男人当即笑起来,笑得有些神经质。像这种对于谐音的误解,想必他经历过多次。是“胜”,他纠正。四声,陈先胜,不是“陈先生”。
   女人也笑起来,是真正开心的笑,很多天她都没这样笑过了。还是叫“先生”好听,洋气。你没听电视上,被叫“先生”的,都是有身份的人。
   男人“喔喔”两声,频频点头,一副认真又受用的样子。
   先生,你当过兵,又走南闯北,也算见过世面。咋就,待在这么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男人一愣,随即神情恍惚,嘴里讷讷道:没办法,都是命……这儿是我家,不待在这儿,又能去哪儿?
   女人发出几声惋叹:大家都在外边忙着赚钱,你这么有身份,真是委屈你了。大哥,你的经历肯定丰富,夜这么长,不如把你的事情,说来我听听吧……
   男人一脸为难。
   却在女人一再的恳求下,最终还是讲了起来。首先从“先生”这个话题开始讲起。
  
  男人的故事(之一)
   在同身份相关的所有称谓里,他最喜欢“先生”一词。
   起初村里的大人们喊他“碎娃子”,这不带任何戏谑成分的招呼,说明他仅是一个“小屁孩”而已;到了上学年纪,同学喊他“马屁精”,说明他是一个很懂得人情世故的少年;后来当兵,凭自己的才干,很快当了副班长,训练营里的新兵都很懂事,每次招呼他,都会省略“副”字而直呼其“班长”……这简练而充满善意的称谓,却并未对他的人生起到助推作用。“副班长”叫了三年,始终未有建树。在他从军的设想中,他本是想一年内拿掉那个“副”字,而后被人称作排长、连长………即便不转干,以志愿兵的身份退伍,谋一份吃皇粮的工作,被人称作公家人也好啊!但世事难料,他只能退伍。
   回乡后,乡邻不再喊他“碎娃子”,而是庄重地直呼其大名,他却深陷茫然与失落的境地。因为照这种路数称呼下去,他已遥望到自己的命途——不久将娶妻生子,有人会称他“大”,有人会喊他“老汉”,直至村外峁梁上的黄土,掩埋了他的尸骨……为此他感到无能为力。好在他的好人品终究为他赢得回报,一位与他交好的战友,寄来一封信,问他可否有意来外面谋个事做?他当然求之不得。遂去了外地一家造纸厂。凭他的才干,又有战友的引荐和帮扶,在厂里做了一名业务员。在他当时的人生设想中,希望不久以后,有人会称他为科长,而后厂长。当然在当时的年代,还不实兴“老板”这样的称谓,若有,便是他人生的奋斗目标了。    业务员的工作,自然要走南闯北。“先生”这种称谓的涵义,便是他在跑业务时,于南方一家酒店初次体验到的。
   相较于“酒店”,在他的世界里也算个新鲜名词。他出生的地方,世代所居都是窑洞;他服兵役的所在,是一个叫作张家口的苦寒之地,简易兵营用砖石垒砌。在他尚算丰富的人生履历中,此前他住过车马店、军人服务社、旅馆,却想不到“酒”与“店”字的组合,竟会给人带来如此新奇的感受。
   酒店内大堂宏阔。迎门处的墙上挂有数块考究的钟表,标志着世界各地的时间。北京时间是晚上七点,怎么伦敦时间竟会是凌晨五点?对于时间的概念,当时他并不知道有“时差”的存在,觉得那只不过是因服务员懈怠,忘记上紧发条而已。办完入住手续,他急于放下行李,找到一处能填饱肚子的所在。脚下猩红的地毯草皮样柔软。正当他蹀躞着步子,准备朝一条幽深的走廊行去时,听到一声为他引领去向的道白。
   先生,那边是餐厅。去客房乘电梯,上行——您这边请。
   他看她一眼,随即愣住。暗想在这陌生的地方,怎会有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况且叫得如此谦卑。随即他便明白,那“sheng”字的发音,是婉转悠长的“一”声,而非直戳戳,土里土气的“四”声。这貌合神离的称谓,应是出于一种职业素养,而非对他身份的特意称颂。
   女服务员弯腰低眉之际,他便看见她清晰的发际线,微卷的头发紧绾,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他来不及细瞧她的容貌,觉得她被枣红色西装裹紧的身材窈窕而饱满,终因这一句称谓,使他瞬间感到一种久违的幸福和陶醉。
   哦,先生!
   它显得如此得体,又如此高贵。以往他虽在电影中听到过,却从未想过会施予自己身上。吃罢了晚饭,当他躺在酒店松软的床上,终因兴奋而久久不能睡去。嘴里念叨着“先生”一词,不时会笑出声来。哦,先生……这糯软的称谓,多像他這次出差,途经一座南方小镇时吃到的一种食物。那食物用上好的糯米做成,包裹着红枣、杏仁、肥肉,经由女服务员吴侬软语地道出,更像在糯米表面,撒了一层甜蜜的砂糖。
  
   男人坐在桌旁,讲得方兴未艾。忽听到一阵粗重的鼾声。扭头去看,发现女人不知什么时候,竟歪在被窝上睡着了。
   他愣着,摇头。探出身子,气息很足地吹熄了蜡烛。烛火摇曳之处,女人的额发随散开的青烟,轻轻拂动了一下。
  
  第七夜
   女人渐渐恢复了元气。
   在过去的几天里,男人竭力照顾着她。有分寸的接触,使女人彻底放松了对他的戒备。起初每当女人需要方便时,都会挣扎着起来。男人便会将她拦下,先是善解人意地递来便盆,又说:你觉得不方便,我去外面待着好了。女人每次方便,男人果然就站到门外去了。女人节制了饮食,这样的麻烦至少也有过两三次。他非但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好男人。即便睡在同一口窑洞里,他们却是各自睡着一盘土炕,土炕间隔了灶台,隔了用土坯垒砌的半米高的土墙。两人躺倒,便会相安无事地隔空聊上一阵。
   先生,你们坪上离县城多远?
   女人说出“先生”二字,起初会不经意笑笑,后来叫习惯了,便有些随意,却真实体现了她心里的那份敬意。
   具体的里数,说不清楚……不通车,岔路太多,不走错路的话,大概也要走上一天时间吧。
   女人叹口气,随即又感到了一丝庆幸:多亏遇到了你!先生,要不你抽空去趟县城,帮我给家里打个电话吧。要不,先去公安局,帮我报个案,让家里人知道我在你这儿。一个多月没有联系,他们不定会急成啥样呢。
   我去县城,一天回不来,留下你一个,谁照顾你!
   男人的声音听来很是沉闷,让女人感知到自己的毛躁。随即一笑,仰面躺好。听到从另一盘炕上,很快传来男人的鼾声。
   到了第八天早上,女人觉得自己已痊愈。等男人从外面回来,她一瘸一拐做好了饭。吃饭时,女人再次提出“上路”的请求。由于几天来的接触,女人求起男人来,便没了当初的拘谨和客套。
   男人瞟她一眼,心中似有不快。
   想到总是麻烦人家,难免会惹人家不高兴,女人当即便有了几许忐忑。
   男人往她脚下瞄一眼,嗔怪地问:脚伤好了吗?去县城要走几十里山路,莫非想让我背你去不成?
   女人一愣,想不到男人的不快,竟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
   男人用舌尖剔着牙说:你就在这儿多待几天吧,等彻底养好了伤,我再送你走。你不会还是担心我是坏人吧?莫非担心我,饿狼似的,一口吞了你?
   女人笑得尴尬,脸上飞起一团红晕。心里虽释然,却仍有几分疑虑。
   男人不是饿狼,女人也非羔羊。等晚上睡下,女人还是觉得有点别扭。不知怎么,随着身体的好转,她不仅多了那么一点担心,甚而还有了那么一点躁动。自从嫁了人,她只和丈夫在一个屋檐下睡过,像这样和陌生男人同居一室,可是这辈子再也不会碰到的事。黑暗中,女人大睁着眼睛。往往听到男人扯起了鼾声,才会安然入睡。若始终听不到他的鼾声,她便很难沉入梦乡。
   夜色沉寂。响着男人窸窣的翻身声。睡在这陌生的窑洞里,女人总会联想到一口棺材,正在朝地底缓缓沉落。又是静默良久,连翻身声也听不到了,男人却明显没有睡去。为打破这尴尬的沉默,女人用俏皮的语调说:
   先生,睡不着!要不……你就接着讲讲你的那些事吧。
   男人打一声悠长的哈欠,说:讲讲?讲讲就讲讲……说不定,你听着听着就能睡着了。
  
  男人的故事(之二)
   有段时间他特别喜欢一部老电影。是留宿河南的一家旅馆时无意中看到的。他不喜欢电影里人物凄恻的命运,唯独喜欢其中的一些场景。那场景中的男人,着西装,喝洋酒,被穿旗袍的女人统称为“先生”。他便时常将自己想象成那个留小胡子的男人,却想不到命运这个东西,会有移花接木之功。让现实中的他,步了电影中男人的后尘——电影中男人,命运因战乱而发生转变;而他的命运,则因造纸厂的破产造成。    失去工作的机会,他只能重返老家。
   村里是再不愿待下去了,宁愿去县城一家水泥厂做不体面的小工。隔三岔五,他便要花掉一笔电话费,给战友打一次电话。离开造纸厂时,战友曾对他许诺,说等有了机会,还会为他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他心存着希望,通话时却对工作的事绝口不提。只絮絮说着自己的烦恼,说有人又来家里提亲了,是邻村的一个姑娘。那姑娘他见过,人长得蛮壮实,也还蛮好。那你就先成个家吧,战友不无关切地说。我没答应,他说。为啥?你年纪也不小了。战友有些吃惊,又有些惋惜。我就是不想成家,他说,语气平淡。娶了婆姨生了娃,就再出不去了。战友大骂我,说我是个二货,别以为长了一副人片子,就不知天高地厚。有人给你介绍女娃,那是祖上修来的福分。我不想要这样的福分,宁肯在外面娶个疯女子傻女子,也不想窝在山沟里一辈子。你真是这么想的?战友问。讯号传输中的声音听来虽模糊,却仍显得意外。
   战友后来换了工作,而他又没有固定的通话地址,联系便中断了。当兵时建立起来的情谊,当时想起来,总觉得有些陌生,又有些遥不可及。
   半年后的一天晚上,他的父亲赶了几十里山路,再次带来有人提亲的消息。
   女娃是说给你三哥的,但人家瞧不上你三哥,人家瞧得上你。我看你就娶了吧。女娃腿跛点,倒也不碍事,不碍给你生火做饭,不碍给你生娃……父亲坐在肮脏的职工宿舍里,一脸疲惫,一脸无奈。垂着眼皮,不忍去看这个曾给他带来过希望的儿子。
   他沉默着。脸上箍着一层泥灰。眼皮抹搭下来,看上去便是一个灰人。嘴唇半张,才会露出一抹鲜湿的潮红,更像一个被黄土掩埋,即将毙命的人。
   以前那么多人给你提亲,那么好的女娃,你都不要。现在人家都成了别人的婆姨,给别人生了娃。只有挑剩的青菜,没有嫁不出去的女娃,你就认了命吧。父亲终究会将耐心用尽,冲他吼了一句:你就忍心让咱家绝了后!
   他落寞地坐著,没有任何表示。
   父亲抽身起来,欲夺门而去。走至门口,又折回来,愤愤丢给他一封信。
   天都黑了。他本想洗涮一番,带父亲去厂子外的面馆填饱肚子。但那封信,却使他忽略了对父亲的惦记。先是愣着,随即将信封撕开。
   他记得那晚没有月光,星子却又大又亮,远近的土塬上起伏着一层朦胧暗影,好似他心中被重新唤起的希望。他背着简单的行李,赶上趁星夜赶路的父亲,告诉他,他的战友来信了。这次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那女娃的父亲在县人大上班,娶了这女娃,自然能找到一份工作。
   父亲问:“人大”是干甚嘞?
   他想了想:知道县长吧?县长有了甚决策,还要跟“人大”商量哩……
   父亲叫一声:我的娃!你娶了“人大”的女娃,就等于做了驸马,难怪就这么沉得住气!
   临行前,他还是心有忐忑,将那女子的情况对家人如实道出,以图为自己留条后路。战友在信里说,那女子的脑子虽有点问题,却并非天生呆傻,只因受过刺激,病情时好时坏。病好时依她家里的条件,是不可能会嫁给你的。病坏时也坏不到哪儿去,只不过会说些出格的话,做些出格的事。而她的家人,仍在为她做着积极的治疗,病情的痊愈指日可待。人家是体面人家,不但要为女儿找一个长相周正、办事得体的男人,更是想通过结婚,对女儿病情的恢复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合适,就过来,相看得中,就做了这家人的上门女婿。相看不中,随你处置。
   见面地点选择在一家饭店。
   旧砖楼里不见食客,充溢着一股油腻气息。听着战友的介绍,他默默站在二楼的窗前,俯瞰街对面的一溜建筑。灰旧的铺面,坑洼不平的街道,散养的猪在街上招摇。这个逼仄的县城,和他老家的县城几无差异,却莫名给了他一种繁闹却熟稔的感觉。别看铺面小,这可是姚主任家祖传的宅子。等结了婚,这些家产,说不定就全归了你。她妹妹大学毕业,在县政府做事,对象也寻下了,是副县长的儿子。人家不会在乎这点家产的……战友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对他说着一桩见不得人的买卖,随即被楼梯上传来的脚步声打断。
   他本是有备而来,此刻却显得万分紧张。抻了抻跑业务时置办的蹩脚西装,感到衬衫领子仍旧勒得难受。暗暗提醒着自己,必须要保持镇定。这所谓的相亲,更像以前经历过多次的产品推销。他虽没太多本钱,但他的谈吐、气派,以及父母赐予的长相,便是他最大的资本。
   一位妇人在前,身后跟着一位大腹便便的男人,想必便是姚主任了。姚主任看上去不苟言笑。穿一件中山装。妇人虽慈眉善目,却不像一位退休的小学教师。胸前系一袭宽大围裙,半裸手臂上沾一根软沓沓的鸡毛,手上端着一只茶壶。招呼他们落座,更像招呼来她家吃饭的客人。妇人张罗着给大家倒茶,他便抢先接过了茶壶。倒茶的姿势虽乖巧,却险些将一杯茶斟出杯口。他拘谨地坐着,回应着妇人的问话。寒暄有时会找不到方向,便需战友在一旁穿针引线。余下的时间,战友和妇人便成了说话的主角。他和姚主任,则更像陪聊的配角。姚主任除有几句寥落回应,不时会将目光投在他的身上。这个有可能会成为他岳父的老男人,喝茶吸烟都显得气派非凡,看向他的目光,犀利间不乏傲慢,无端令他生出更多的忐忑。
   直到楼下传来食客上门的声音,姚主任忽然大手一挥,冲老伴喊:今晚关门,不营业了!老伴站起来,不无嗔怪地说:关门干啥子?你们在楼上待着,我去招呼客人。
   姚主任轻拍一下桌子:也好。我去拿一瓶好酒,今晚陪他们二位好好喝一杯。
   等姚主任踱出门去,战友凑近了他,小声说道:姚主任去拿好酒,看来对你相当满意。
   他扭着身子,不置可否说:还是看了再说吧!
   那晚的酒宴,目的似乎并非为了相亲,而只是单纯地喝酒。姚主任酒风豪迈,轮番给客人斟酒,行着酒令。他酒量不行,难得地保持了头脑的清醒。席间不时有敬酒的客人闯进来。战友和大多数人都很相熟,唯有介绍到他时,姚主任便会抢了话锋:这是咱家的大女婿……怎么样?不错!客人先是一愣,而后讳莫如深看他一眼。令他感到尴尬。尴尬的同时,又生出些许懊恼。令他懊恼的,并非姚主任妄自菲薄的介绍,而是那些陌生人投来的目光。好奇、淡漠,又带了些不加掩饰的轻慢。他便对那位不曾谋面的女子,有了一种不好的猜测。几次将目光投向微醺的战友,甚而想愤然离席。    他终是克制了自己。
   直至酒过三巡,一桌菜肴露出残羹败相,直至姚主任的老伴招呼完客人,坐到酒桌上来,他不安的情绪这才得以平复。
   他如愿见到了她。她未来的妻子。
   她看上去很年轻。略显呆滞的表情,证明她确是一个患有轻度精神分裂的病人。但她的安静,她的旁若无人,还是给了他诸多好感。她由母亲引着,在桌前落座,没有朝任何人看一眼,吃菜时牙巴骨轻咬,圆润的腮缓缓蠕动。低头的瞬间,只见她微卷的头发紧绾,显然刚经过打理。灯光下暴露的额头,显得光洁而饱满。
   他不好意思盯着她看,一时记不住她的容貌。只觉得枣红色西装裹紧她的身材,显得窈窕而丰腴……终是因酒精的作用,使他瞬间感到了一种久违的陶醉。
  
  第十二夜
   女人的脚伤彻底痊愈。
   那天傍晚,为验证自己彻底康复,女人早早做好了饭,去院外候着男人。男人赶羊回来,她便上前帮忙。一只羊不肯入圈,在圈外撒欢儿。女人一边夸张地躲脚,一边拍手轰赶,不时会瞟男人一眼。男人看她,没有任何表示。
   赶完了羊,女人又一路小跑,为男人打水洗脸。一阵风似的,迅速布置好饭桌。最后歇了身子,左脚撑地,踮起崴伤过的右脚,冲男人说:看,咋样,我的脚全好了。
   男人洗脸,没有任何表示。
   女人说:明天就送我上路吧!
   男人这才上下瞄她一眼,目光中带着些审视。“嗯”了一声,声音听上去仍旧沉闷。
   一直到了晚上,男人始终沉默。
   他或许舍不得我走吧?女人这样想着。和衣而卧,竟悄悄湿了眼眶。但回家的冲动,却很快使她打理好心绪,道别的话不知如何说起。手不自觉探进胸口。饱满乳房经由手的触碰,便使女人感到一种来自生理上的躁动。像一只温驯的兽,撩拨着她的胸口。女人甚而想,若男人主动,她便会把身子毫不犹豫给了他。但男人那边,始终死一般沉寂,连一点翻身的声音都听不到了。
   女人为抑制因联想而泛滥的情绪,用一种骄纵的声音叫道:大哥,睡不着!要不,你就接着讲讲你的故事吧。不然,明天走了,就再也听不到了。
   男人发出一声叹息:我经历的那些事,真就成了故事……你想听?那就接着讲给你听吧。
  
  男人的故事(之三)
   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无须用任何修辞来加以修饰。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如今回忆起来,仍令他觉得难以割舍。
   最初的缺憾,只因妻子病情的忽好忽坏,对他表露出的情感差异。她是一个安静的精神病人,患病成了生活中的常态。在这种常态里,她会对他言听计从,像乖巧听话的孩子。他也会尽心照顾她,履行着婚前对老姚夫妇的承诺——他们不要求他别的什么,只需照顾好他们的女儿。有时又会觉得,这个被家人万般宠幸的女子,一度使他混淆自己的身份。他是她的丈夫,照顾她本是天经地义,却往往在家人的僭越下,令他生出一种疏离之感。两人组成的家庭,就像一个小小堡垒,却会在大家庭的湮没下,难有保全的余地……不发病的日子总是昙花一现,却足以对他构成致命打击。最初是在一个晚上,记忆的复苏使新娘发出一记凄厉的叫声。他是谁?她鬓发纷乱,求救般抓紧闻声而来的母亲。他是你男人,你结婚了,不记得了?他是你丈夫……岳母拎起一件上衣,披在女儿身上,掩住她赤裸的前胸,瞟一眼坐在床上同样身体赤裸的女婿。
   我结婚了?范小天呢,他答应娶我的,他咋不来娶我,我不要这个男人……
   岳母叹息一声。只能吩咐懊丧的女婿,去别的房间,由她来陪女儿一晚。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妻子才渐渐将他接纳。发病时依旧言听计从,清醒时不哭不闹,却显得异常冷漠。她不认可他,或者说,她瞧不上他。他从她望向自己的目光中已洞彻了这一点。你长得像范小天,但你不是……这是妻子对他说过的最为清醒的一句话。范小天是谁?他问岳母。岳母找出两张黑白照片给他看。一张是范小天单独的留影,一张是中学时代的妻子与他的合照。他们两个从中学就开始谈恋爱,范小天那时吃住在我家,我们待他像亲儿子。这个挨千刀的!岳母骂了一声。上大学临走时他发过誓的,说好毕业就回来娶她。我们给他买了车票,四年时间都在给他寄钱,谁知道他良心被狗吃了。毕业后连个人影都不见,只寄来一封信。不但没有道歉,还说了一大堆理由……我之所以留着这两张照片,是每次她发病厉害,把照片拿出来给她看,她的病就会好些。
   他认真看着那两张照片,又认真看着一脸愧疚的岳母。觉得世间的事,竟是如此奇怪,他们资助了范小天,等于拯救了他,却最终被他伤害。而今他来到这个家庭,等于扮演了范小天的角色,而最终被伤害的,却成了自己。
   岳母洞察了他的心思,游刃有余地劝他:你也甭急,等生了娃,她的病慢慢会好起来的。我和你岳丈现在没黑没白地忙活,都是为了你们。家里的祖业,你妹子也不缺,等我们入了土,就都是你的……熬着吧,还能有啥别的法子,日子总能熬出个头的。
   他去了照相馆,仿照那两张照片,拍了一张自己的单人照,又拍了一张和妻子的合影。那是趁她发病听话时拍的。找出当年她穿过的衣服,而穿在他身上的衣服,则效仿了范小天当年的款式。他把这两张照片镶了镜框,摆放在家中最显眼位置,以期混淆妻子的记忆。
   正如岳母所说,几年后,他们的儿女先后降生人世。妻子的病情确有好转。对他似乎更加依赖。无论发病与否,都能做到百依百顺,如孩子一般乖巧——只是她不懂得怎么照顾自己的孩子,有时更像一个淘气的大孩子。母爱最终缓解了她的病情,使她每天都處于安静状态。而对往事的遗忘,很快使她胖了起来。
   家中添了人丁,虽弥合了他与妻子之间感情的沟壑,却最终暴露出他和岳父母之间更大的罅隙。他试图构建一方属于自己的领地,由于儿女的降生(他们更像他招募的士兵),这种想法显得更为迫切。    这期间发生了一些变故。
   老姚从人大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以前请他喝酒的人应接不暇,如今没了实权,人们便不再趋之若鹜。老姚却是个好喝的,他并非贪杯,只喜欢吆五喝六的气氛。没人请酒的日子难免寡淡,每当到了中午,曾经的姚主任便会搬一把椅子,坐在自家店门前,摆出一副迎客的架势。认识他的人只能客气一下:老姚,今天轮空啊?要不和我们去喝一杯。喝一杯?喝一杯就喝一杯。老姚也不客气,喝起酒来更不识相,照旧吆五喝六。慢慢地,便没人再来这里喝酒了。坐在门前的老姚,不像是迎客的招牌,倒像驱客的瘟神。
   生意的败落,老姚从来不会检讨自己,而只会感叹世風日下。
   作为女婿,他虽不好直接晓以利害,却还是旁侧敲击,提出自己的建议。
   甚么,嫌我碍眼了?老姚当即摔了酒杯。别人可以瞧不起我,你还没有瞧不起我的资格!
   他解释,不是这个意思,咱家的饭店要想正常经营,必须更新菜品,请专业的厨师来掌灶。要不,我去厨师学校学学做菜的手艺怎么样?
   想都甭想,老姚努着大嘴岔子说,别再像那个范小天似的,吃我的花我的,最后还背后捅我一刀子。
   岳母捶了老姚一拳,觉得他说得实在过分,反过来劝他:即便饭店荒了铺子,有我俩的退休金,咱的日子也坏不到哪儿去。还是按老规矩,你就安心照顾老婆孩子,啥也甭管。
   岳母虽适时改变策略,开始经营早点,却再难将生意做得红火。他有心施展自己的才能,却很难得到信任。他不止一次向老姚提出过,求他动用以前的关系,帮他在外面找一份工作,也好补贴家用。老姚对此嗤之以鼻。岳母更是疑心很重,大概担心将他放出去,女儿被遗弃的悲剧将会再度重演。
   得不到认可,他便最终确认了自己的身份——说来说去,他只是一个吃软饭的人,更像受雇于他们家的保姆。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就拿他的名字来说吧——这个曾被他暗自庆幸过的名字,注定不会被他们喊出另外一种语义。有时他们会喊他“陈先胜”,有时直接了当,喊他“喂”。有了孩子,则会喊他“娃他爸”。每次小姨子一家过来吃饭,帮岳母下厨的唯有他一人。等吃完了饭,叼着牙签的老姚和妹夫聊着官场琐事,挺着大肚子的小姨子自然不能帮忙。拾掇饭桌的,总是岳母一人。老姚心疼老伴,便会一努嘴,指使他说:帮你妈拾掇拾掇呀,最近她腰疼。他本想主动去帮岳母拾掇的,但老姚的指使太过轻慢,使他蒙羞。
   一年后,饭店生意再难维持,老姚便准备将店铺租赁出去。租价在他看来太过低廉。做点什么生意不比租出去好,他说,不行就租给我吧。不做饭店生意,做点啥生意都能赚钱。
   租给你?开玩笑。老姚说,一家人在一块儿过日子,把店铺租给你,明显心气没在一块儿。你这是想打我的脸吗?还是想让街坊看我笑话?
   他分辩: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吃闲饭混日子,才会被人笑话!
   老姚发出一记冷笑: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想掌家过日子,有这个打算也好,可要等我们老两口抻腿闭眼的那天。
   租店铺的人,是一位来自四川巴中的男人。左脚微跛,其貌不扬。经营的生意,在他这个接触过市场的业务员看来,无非是把异地的货品倒腾到此地,再把此地的货品,贩卖到异地。起初零售,后来批发。随着生意做大,又接连租下毗邻的另两家铺子。巴中男人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廉价衣服换成体面西装,一年时间不到,这个卑微的四川男人,摇身一变,竟成了人人恭维的老板。
   四川人的转变,无形中加剧了他的憋屈与愤怒,却仍没有爆发的机会。直到有一天,四川男人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接了过来。每从店铺里经过,他都能看到他的老婆,坐在一张大吧台后,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坐着。顾客向她询问货品价格,她只会茫然一笑,并不作答。眼神中的呆滞,他再熟悉不过。不由得愣住,终于明白:哦,这个看上去还算体面的四川女人,若不是呆傻,便是和他妻子一样,患有轻度的精神疾病。
   战友临去深圳之前,曾和他有过一次短暂话别。战友为他描述了一个遍地黄金的世界。世道确实变了,很多人都“下海”了,随便做点什么,都能赚到大把钞票。他无从想象那样一个世界,却对战友道出一个临时做出的决定。他说,他也想离开,他不想在这个家待下去了。
   你后悔了?你想离婚?战友惊问。
   他摇头。他不可能说出“后悔”二字,那样无疑会伤了战友当初的美意。说实在的,他也确实没有后悔过。他絮絮地说着埋藏在心里的愤怒和憋屈,战友虽听得释然,却推脱说:如果你真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开诚布公去和他们谈好了。可不能因为我,影响了你的生活。这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我帮不了你……但“婚”最好还是不要离。做人,总该讲点良心。
   他当然不会想到离婚,即便不从良心上考虑,也会顾忌两个孩子的感受。等和岳父母开诚布公去谈,老姚的态度仍旧强硬。
   你想去外面做事?那就离婚!滚出这个家,不然,门儿都没有。现在花心男人到处都是,我们可不会赔了姑娘又折本钱。
   滚就滚!他嘀咕一声。本是一句气话,却不想难以收场。
   他向当地法院递交了离婚申请。
   由于妹夫从中作梗,法院虽肯受理,采取的却是庭外调解的态度。配偶患有精神病,如果导致夫妻间感情破裂,可以请求离婚……我问你,你们夫妻感情破裂了吗?法官笑眯眯地问他。
   没破裂。他说。扭头看一眼坐在身旁的妻子。自他和老姚吵翻,妻子似有察觉,每天都更加黏他。
   我就说嘛,我看你们俩夫妻感情挺好的嘛!干吗非要闹离婚呢?老姚那人爱端架子,这回也服软了。私下跟我说,你爱干吗干吗,以后他们年纪大了,这个家就由你来当。
   他负气地说:我不是这意思。闹离婚,只想从这儿离开,总不能窝窝囊囊活一辈子……
   法官无奈,只能抛出法律条款来对他进行打压。离婚可以。但作为申请人,应当首先解决好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生活保障等问题。老姚两口子年纪大了,无法照顾病人,还有两个孩子的抚养费,病人的监护费,这么一大笔钱,你拿得出来吗?    他惨然一笑,调解只能不了了之。最后折中的办法,便是老姚夫妇提出来的,可以由他带着妻儿分家另过。而他虽做出了让步,却坚持离开这个令他生厌的县城。他要带上妻儿,返回他的老家,去过一种自由的生活。
   老姚不想听之任之,他要最后听取女儿的意见。若女儿愿意随他去,也就罢了。若不愿意,干脆离婚算了。他把二女儿也喊回来,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不想平日里糊涂的女儿在去留问题上态度明确,说出的话令人吃惊:我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她背叛了她的父母,看似无情,实则遵从了自己的理智。听取两个孩子的意见时,态度却截然相反。他们去过陕北老家,对那里深恶痛绝,两个孩子坚决要留在这边。他們背叛了他们的父亲,看似理智,实则无情。
   岳母哭了。埋怨着外孙女:你个没良心的东西,你不跟着你妈去,你爸有个出门在外,谁来照顾她啊!
  
   他带着妻子和女儿,终于在老家县城扎下营盘。开了一间杂货铺。杂货铺的生意,并非如想象中那般简单。虽不致蚀了本,却仅能保持收支上的平衡。
   等真正过起了日子,他这才知道过日子的难处。女儿在就近小学读书,一家三口的吃喝拉撒,加上租房的费用,很快令他捉襟见肘。老家那边,哥哥们虽常送些米面过来,却难有其他方面的帮衬。特别是他的父亲,那一年冬天患病离世,花掉他一大笔钱。
   岳母经常打电话过来。首先抱怨外孙不听话,好像在索取他的歉意。接着又会问她的女儿怎样?外孙女学习成绩好吗?最后又会问他生意做得行不行?他如实回答。只当说起生意,便会不由自主撒谎:哦,生意行着哩,每天都挺忙的。等过些天,再雇个伙计,准备搞批发生意。老姚……我爸身体还行吧?你爸啊,前些天心脏病犯了,做了支架手术。咋没告诉你?你说能告诉你吗?见了你,心脏病会要了他的命。现在没事了,你不用惦记,把我女儿照顾好。外面混不下去,就回来吧。这个家是你的,家产都是你们的。
   这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他便要准备做批发生意了。
   起初尝试进了一批五香瓜子,收益还不错。接下来凑够本钱,准备大赚一笔。由于进货量大,价格上得到不少优惠。算下来,赚取的差价将会超出先前预期。他押着货物回城,存放在事先租好的仓库。按计划,这批瓜子除能在县城卖掉一大部分,剩余部分,去下面乡镇完全可以售罄。他开一辆雇来的三轮车,去乡下集市贩卖。货物当天卖不完,便在乡下旅馆住宿一晚。直到剩下最后一车货时,这才抽空回家看看。
   家里冷得像冰窖。他先是生了炉火。不知是因为柴湿的缘故,还是烟道淤堵,屋子里升腾着浓烟。不见妻子和女儿的身影。他猜测她们或许去了杂货铺。想出门去找,还未出门,却见女儿进来。愁苦着一张脸问:我妈呢?
   女儿的问话,着实惊着了他。煤烟呛得他流泪:你妈……
   女儿跺脚:我妈不见了。这几天你老不回家,她闹着要去找你。为了哄她,我带她去集上,三转两转,就找不到她了。
  
   男人讲到这儿,被女人的叫声打断。女人为男人的遭遇感到伤心之余,又多了一份庆幸。她说:刚来时,你不是说嫂子死了吗?原来是走失了呀。
   她或许已经死了……
   瞎说!你去找过吗?
   一个大活人丢了,能不去找嘛……这些年我活得人不人鬼不鬼,工夫全用来找她了。
   女人自语:如果我丢了,我家男人也会去找我的。他虽然瘫了,也会求别人去找我的。
   男人发出一声长叹,准备接续他的讲述。他已讲得意犹未尽,却被女人打断。
   女人虽对男人的故事充满了兴趣,想到明天还要赶路,对她来说,赶路无疑比任何事都更为紧要。此时她头痛欲裂,声音厌倦:大哥,还是睡吧。明天要早起。等明天上了路,你再讲给我听……
   男人没有吭声。
   女人确实困了,很快发出鼾声。
  
  第十三夜——第十四夜
   第十三夜没有故事。
   因为第十三日早上醒来的时候,女人便意识到发生了一件大事。
   昨夜的讲述到底延迟了她的睡眠。等睁眼,太阳已挂上窗棂。她做了一夜噩梦,身子酸软,先是躺了一会儿,意识到今天是一个特殊日子,这才叫出声来,声音听上去无比欣悦。一边忙着洗漱,一边唤着男人。四处静着。女人走出窑洞,又唤几声。荒寂村落以她的回声作了应对。她以为男人放羊去了。去羊圈里看,见十几只羊安静待着,不发一声,只愣愣看着她,仿佛提醒着什么。她想去村头张望。但见这所谓的村落,哪儿又有“头尾”。站上一座土丘,十数里外便能尽收眼底。目力所及之处,阴云笼罩下的万千沟壑,甚而没了黄土的颜色,像一摊漫漶开去的黑色灰烬。
   女人独自睡了一夜。
   她本是有机会自己走到县城去的。但除了对迷路的担心,更有因男人的不知去向,而多出来的一份惦记。相处了这么些日子,走时总该道声“谢”吧。不声不响离开,该有多不近人情!
   第十四日的上午,男人回来了。
   女人本想埋怨几句,见他灰头土脸,便忍了怨气,忧心忡忡问:你去哪儿了,出啥事了吗?
   男人一脸阴郁,来来回回地走着。听了女人的问话,这才俯身去水盆里洗脸。洗一把脸,抬头,啐一口说:我的羊前天晚上丢了,不知是自己跑出去的,还是被人偷了……我去找,把周围找了个遍,连个羊毛都没找到,以前可从没发生过这种事……
   他的羊丢了。事先定好的行程就这样再次耽搁下来。回家对女人来说固然重要,但他的羊丢了,羊对他来说也至关重要。接下来,他要继续寻找他的羊,她又怎么去县城呢?实在不行,只好自己一个人上路吧……看女人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男人似看懂她的心思,宽慰道:羊丢了就丢了,不找了。今天去县城也来不及,等明天吧,明天一准送你。
   感激的话似已说尽。女人尽其所能,帮男人料理着家务。实在没什么可做,便怔怔坐在炕上,心里忽地升起了一丝隐忧。她为自己的不幸感到难过,更为数次拖延下来的行程感到担忧。她能顺利从绝境中逃脱出来,却阴差阳错,难以从这样一个祥和之地抽身而退。    男人走进了窑洞,站在女人面前。由于背光的缘故,他的面部看上去非常模糊。曾经梳得熨帖的头发,此刻像一蓬乱草。搔了一下耳朵,又捏着衣角,搓弄着指尖上的泥土,神情忐忑说:你出来一下,帮我个忙吧。说完,径自走了出去。
   此刻能帮男人做事,对女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安慰。忙不迭应着,随男人出了窑门。抬头见男人的脚步慌乱,逃也似的跨上院子左侧的一处高台,缩身钻了进去。
   是一口地窖。
   女人从未见过地窖。男人从窖口下去的那刻,在女人看来,好像遁地消失一样。女人趴着窖口,撅着屁股,饶有兴致地朝下面看。身体的阴影恰好遮住投进地窖的阳光,使那深邃之处更显幽暗。临渊而立的感觉使女人有些头晕,退后一步,单膝跪下,小心翼翼地探着头。这才看清男人拎一只篮子,篮子里生了胚芽的洋芋探出一簇深绿,一下便标出地窖的深度。男人仰面向上,看上去近在咫尺,却显得遥不可及。
   女人伸出一只手。头发披垂,血液的倒流使她的脸颊涨得通红,她的意思是想让男人将篮子递给他。男人垂下头,疲惫地说:你身边有根扁担,用扁担,才好把洋芋拽上去。
   扁担勾在篮子上,女人用力抻拽。盛洋芋的篮子只抬升了一小段距离,复又重重坠落。女人倾着身子,劳动的快乐使她发出“咯咯”笑声。
   男人没有任何表示。快速爬出地窖,坐在女人身边。
   女人说:我下去,你力气大,你在上面拽。
   男人点头。
   女人下到了地窖,顾不得四下察看。地窖里储存的洋芋有的腐烂,有的生了绿色胚芽。想来把地窖清理一番,应该是准备存放新的洋芋。这么多洋芋,扔了怪可惜的。她一边干活,一边冲上面说话。还可以喂羊……她自作主张,为他做着过日子的打算。每次走到窖口下方,她总会仰起脸来,站在微尘浮荡的光柱里,看着篮子堵塞了窖口,晃晃悠悠快速攀升。窖口空了。随即露出一方湛蓝。光照便会显得尤为强烈,浮荡着更多的土尘。恍惚间可见男人闪动的黑色身影。看得久了,光亮与黑暗的反差模糊了女人的视线。等再次看着篮子攀升上去,她便退居到幽暗处。往篮子里捡洋芋时,会偶尔回头看一眼,看到那架窄窄的梯子,以及悬在半空的扁担,铁钩在光影中微微晃荡。
   来来回回忙了几趟,剩下的洋芋装不满半篮子。女人便轻松地将篮子挎着,正准备拎到窖口。忽地发现,那架梯子在动,正在朝上攀升。倏忽收回的动作,像一个身高腿长的人,快速跳出了窖口。当时她并未在意。仍见男人将扁担放下来。她勾好篮子的横梁,当时真的什么也没意识到。
   此时她已彻底适应了地窖里的幽暗。等待的间隙,四处查看。地窖的大小,应该有她家一间房子那么大。走到最深处,可见横向开掘的另两眼地窖。一间刚刚腾空,腐烂洋芋濡湿地面,踩上去黏腻腻的。另外一间同样大小,显然没存放过任何东西。她退回来,发现这个地窖的主体虽显空荡,却更像一个可供人栖身的居所。对面的洞壁下,放着一只黑釉的水瓮,瓮口浮着一只红色塑料舀子,显然里面注满了水。她贴身所站的这面洞壁下面,铺着一层干草。蓬松干草上,有一床卷起的被子。
   女人在干草上坐下来,歇息片刻。起初尚能感到一丝安逸。她猜测着此刻,男人正忙着整理那些洋芋,至于为何会抽掉梯子?她能想到的仅仅是——他只是需要那架梯子去做其他的事情;却又何至于不等她上去,帮他一起去做?
   女人去窖口下方喊了几声。
   那方变幻颜色的天空始终没有变化。日光倾斜,投映在洞壁上,像一道模糊水迹。每收束一寸,光亮便会减弱几分。等那道水迹迅速浮升到窖口,这才使她感到害怕起来,呼喊声变得急促。却仍旧庆幸地想着:他或许因一时疏忽,把她留在地窖里了;或许有陌生人来,告诉他羊只的下落,他慌里慌张去找羊,这才把她给忘了……现在出去的办法,唯有自救。直到有了这样的想法,女人这才去注意地窖的高度。扬手跳脚,也仅能够到洞壁的一半。没有男人的帮助,她是无论如何也出不去的。
   天黑了下来,窖口上方终于有了动静。男人的身影在星光镶嵌下,成了更为黑暗的一道阴影。
   女人焦躁地喊:你跑哪儿去了?咋把我给忘了!
   男人没有回应,悄然离开。
   女人喊一阵,竖起耳朵听上面的动静。接着又开始喊,嗓子都喊哑了。
   直到窖口上方再次有了响动,女人仍未明白男人的意图。此时有东西正在慢慢垂落下来。并非一架梯子,而是一只篮子。篮子里盛着一碗热腾腾的稀饭,两个馒头。这显然是延迟的晚饭。
   女人無心吃这日常之物。惊恐万状的深夜里,她这才知道:她被囚禁了。
   她逃离了一个困境,却再度深陷于另一重困境。
   这个貌似温厚的好人,为何会这么做?
   第十四日的早上,一些物品源源不断从窖口递送下来。
   除了食物,还有蜡烛、打火机、卫生纸,一只夜壶……物品递送和接收的过程,自然会引发一些冲突。
   最初,女人哑着嗓子大声嘶叫。时而辱骂,时而哀求。但无论怎样,都听不到男人的一声回应。绳子一端,系着用铅丝做成的铁钩,蛇一样在窖口晃荡。不见男人露面。盛装物品的篮子一经落地,麻绳的松弛便会使铁钩自动脱落,快速抻拽上去。再过一会儿,绳子再次垂落,间或问询般摇撼几下。女人在咒骂与哀求不见效果的情况下,也曾做出过反抗。她抓住绳子,用力抻拽,意图将男人抻拽下来,或自己借助绳索攀援上去。但把持绳索的人并不与她做过多纠缠。女人用脚蹬着洞壁,身子悬空,男人便会撒手,女人的身体失去重心,便会重重摔落。
   经过这一番较量,递送物品的方式发生转变。麻绳变成了一根纤细的胶丝绳,篮子变成了编织袋,仍慢悠悠从窖口递送下来。若女人乖巧,乖乖接受了赠物,胶丝绳便会抻拽上去,物品复又递送下来。若女人不配合,男人也不搭理,只任她在地窖里折腾。
   这种无声的较量,最终挫败了女人的锐气。使她迅速冷静下来,毕竟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大哥……
   她这样叫着。声音平和,语气间不见丝毫的惊慌和愤怒。
   没有回应。
   大哥……她又叫,仰面向上,仿佛向上天发出着乞怜。
   仍旧没有回应。
   大哥,你是个好人。从遇到你,我就觉得你是个好人。你当过兵,走过南闯过北,不会做下糊涂事吧?大哥……女人仰头喊得累了,低垂着头,竖起耳朵,仔细辨听窖口上方的动静。没有动静。她只能自说自话:大哥,你总该出来跟我说句话儿呀,我得罪你了吗,惹你不高兴了吗?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你出来,咱们啥事不能商量?你出来吧,求你了,咱俩面对面好好谈一谈……你是不是想把我留在这儿,陪你拉呱说话,给你做饭放羊?可你总不能把我关地窖里呀,总该让我出去呀!
   仍听不到回应。女人有些绝望,却心有不甘,再次仰面向上,此刻倒像是对上天的哭诉。
   大哥,你出来好啵!出来和我说句话。你是不是也想像那个买我的男人一样,把我扣在这儿当老婆?你出来,咱俩好好商量……你不就是惦记我的身子吗?我把我的身子给你不就成了嘛……你救过我的命,让你睡我也不亏,也算对你的报答。
  
  第十五夜
   天黑之后,男人终于在窖口出现了。
   或许他数次在窖口出现过,只不过这一次,愿意伏在窖口,开始同女人说话。天阴沉沉的,不见星星附着的位置,只听到他闷闷的说话声,从窖口传下来,有些冰冷,又有些粗暴。似是警告,又似是对女人晓以利害。
   你说的话我都听到了,我也想和你好好谈谈……但谈谈归谈谈,放梯子下去,我才能下去,咱俩才能面对面坐下来谈。我知道,你肯定想出来,我也肯定不会让你出来……事情明摆着的,既然做下了,就只能这样了。你要明白,我是男人,动起手来,吃亏的是你。我也不想伤害你……你听明白了吧?
   女人听着,乖乖“嗯”了一声。
   第十五夜,应算作男人和女人在地窖里的第一次长谈。
   所谓长谈,只不过是男人接续了他的故事。女人在无法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只能做一位被动听众。此后为数不多的几次长谈和倾听,情形大致如此:一枚烛火在黑暗空间点亮,往往会释放出更强的亮度,勾勒出二人的剪影。男人坐在铺位上,嘴巴一开一合,脸上偶尔会露出神经质的微笑。女人背靠洞壁而坐,偶尔也会问答几句(她的问答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她也曾数次觊觎过搭在窖口的那架梯子。梯子的下半截在烛光映照下,像竖在那里的一段浮物,引诱她做出非分之想。但坐在对面的男人,会使她迅速冷静下来——无论怎样,她是无法与之对抗的,只会被他伤害。用绳子勒死他,或用水瓮砸死他,只是女人在绝望中产生的一次次幻觉罢了。
   放心吧,我不是坏人……
   男人脱口而出,再次说出同样一句话。
   这句话大大出乎了女人的意料。更出乎她意料的,还有男人的表情。在女人的想象中,这个露出真面目的男人,应该面目狰狞。他会迫不及待地奸污她,甚而会折磨她。此刻他却木讷地站着,神色拘谨,好像做了这样的事,很对不起女人的样子。
   女人无语应对,想说一句:不是坏人,咋会做出这种事!又唯恐将他惹恼。起初她想讨好他,但此刻,逃生的本能还是驱使她做了错误的选择,抽身朝梯子处跑去。未等接近窖口,便被男人抓回来。挥手一甩,女人的身子砸在洞壁上,跌落在地,像一只被人操控的牽线木偶。
   男人趋前一步,嘶吼道:刚才跟你讲过,我是男人,动起手来,吃亏的是你!我又不想伤害你……你到底听明白没有?你这是在逼我?你是不是在逼我?我走,我走!
   男人的情绪急转直下,刚才还是一副谦卑样子,转瞬暴怒异常。好像女人违背了他的意志,令他感到十分恼火。
   女人跪爬着,抱住他的腿,意图平息他的怒火,嘴里告饶:大哥,你不是坏人,我知道你不是坏人,你别走……
   男人喘息着,在女人的安抚下安静下来。
   把我关在这儿,你到底想干吗?女人试探着发问。
   男人没有回应。低眉看着跪在脚下的女人,看着她抓着他衣襟的一双手。
   在男人的注视下,女人的手慢慢垂落,在自己身上来回搓揉。她想尽快探明男人的意图,再次发问:大哥,你,你是想和买我的男人一样,把我留在这儿,给你当媳妇吗?
   男人一脸不屑。
   大哥,你,你是想要我的身子吧?你想让我陪你睡觉?然后,就放了我……你救了我的命,我真不知该咋报答你,那我就把身子给你,前些天我就这么想过,真这么想过。我们俩在一个窑洞里睡,你一个大男人,碰都没碰过我一下,我知道,你是碍着面子。
   男人笑了。笑得有些神经质,却显然表达了更多的无奈。
   那你就来吧……别吓我,别伤害我,睡完就让我回家。女人说着,一边仰头看男人,一边慢慢解着上衣纽扣。身子怕冷似的,抖个不停。嘴里的呜咽,好似羔羊待宰时发出的饮泣。
   男人没有任何反应。
   女人的手最终停下,愣住了。她发现男人虽是盯着她看,却面无表情,淡漠目光中没有半点欲望。听到男人淡淡地说:我早不行了,没那本事了。
   女人迅速掩紧衣襟。仿佛受了羞辱,大张着嘴,仰头瞪着男人。她有些疑惑,继续猜谜似的问:那你要干吗?难道,难道……只是不舍得我走?
   男人笑了,笑得有些尴尬。仰着头,神情虚弱:我一个人,太没意思咧。夜里想和人说说话,都没个人听。放羊时就和羊说,可羊能听懂个啥呢。有时转出去,遇到那么多的人,可人还不如羊……你不来就好咧,你不来我还能扛得住,你就像块烤熟的山芋,把我肚里的馋虫逗出来咧……
   女人有些吃惊,又有些委屈:你想让我陪你说话?可咋这么对我……
   男人不睬,仍旧自说自话:这么些年咧,心里的话就没和人讲过,谁知道我遭的那些罪哩?谁知道我心里的那些委屈……有时候,真想把这些年的经历说给人听听。你不来就好咧,你把我一肚子的酸水都打翻咧,你打翻了它,没人再听,你这不是诚心害我嘛!    你把我关在地窖里,就是想让我听你讲你的那些事?女人惊讶地问。
   嗯!男人点头,表情认真。好像女人的问话,终于让他找到一个扣押她的理由。并且这理由足够充分。
   女人沉默了。表情有些无奈。半晌,抬头问:那讲完了呢,讲完就放我走吗?
   嗯……男人再次点头,态度中肯。脸上的表情虽有些怪异,却露出一种孩童般的真挚。
   女人在探寻中好似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联想到他以前的所作所为,总觉得有些奇怪,却不至于脑子有什么问题吧?他不会是个神经病吧?如若真像她猜测的这样,总归比一个正常的坏人要好对付一些。她要找出病患者的漏洞,方能诱导他,从这里逃出去。想到这儿,女人继续用话语开始试探。
   讲你的故事也好,我也想听,可……大哥,你又何必把我关在地窖里呢?咱们能不能出去,去窑洞,像以前那样,你讲我听,那样才安逸。
   男人面部抽搐,牵出一个轻蔑笑容,果断挥手,否决了女人的提议,愤怒再次从他的脸上浮现出来。
   女人只能妥协,装作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在地窖里也行……大哥,要不,你先帮我和老家联系一下吧,家里没了我的下落,他们会四处找我的。
   咋联系?
   打个电话,写封信也成……告诉他们我还活着,这样他们才会放心,我也能留在这儿,安心听你讲故事了。
   男人勃然变色:你当我是傻子?打个电话,写封信……让他们来这儿找你?他们不来找你,警察也会按邮戳的地址找过来。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你还是把我当成了坏人。
   男人说着,推开女人,困兽般在地窖里团团乱转,情绪又险些失控。
   女人扑过去,再次抱住他的腿,跪地求饶:大哥,我啥也不想了,啥也不想……你还是坐下,好好讲你的故事吧。
   别叫我大哥。
   那叫你啥呢?
   叫我“先生”。
  
  男人的故事(之四)
   最初的几年,他对妻子的寻找抱了紧迫而真诚的态度。寻找的脚步以老家县城为中心,朝周边地区辐射。为此作了精密而周详的部署——每到一地,先去广播站或电视台,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试图用最低廉的代价,将寻找的讯息撒播到最为广阔的区域。那些年,一些县区的广播站或电视台,仍褒有温良的风气,当地新闻播完后,会插播几则公益性的寻人启事。收费也只是象征性的。这样的方法操作起来,显得即简便又快捷,使他在短时间内将寻找的范围迅速扩大。
   他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妻子。有时会故意忍饥受饿,有时又会故意露宿街头。他用几近苛责的方式,体验着妻子走失的疾苦。特别是下雨或下雪的天气。下雨时还好些,她能随便找个地方避一避。下雪时可咋办啊!她露宿街头,说不定会在寒夜里冻死……温良的风气总会散尽,搜寻的范围越大,他便越能感到世态的炎凉。一些地方的电台和电视台,插播寻人启事要收大笔广告费,往往会把上门求助的他,看作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撒广告,同路人打听,最后成了他找寻的替代方式。他把所有去过的地方,一一记在本子上,记下的地名越多,失望的情绪越大。往往打开一张市域范围的地图,很难见到一个陌生的地名。那几年他总是把寻找的范围固定在省内,不多的几次远行,是从老姚那边得到消息,说是在外省某地,有人見过他的妻子。捎来消息的同时,老姚还会为他寄来一笔路费。那笔用途明确的路费,又像一笔寓意不明的佣金。
   几年过去了,老姚一家彻底绝望。对女儿偶尔的回忆,虽让他们痛心疾首,却终究成了晚年的一剂苦药。他们觉得也算对得起女儿,对两个孩子的抚养,被他们认作是一笔最好的补偿。至于那个命运多舛的女婿,他们已不再恨他,他们原谅了他。起初他们总能源源不断收到由他传来的一些消息:他去哪儿找过了,遇到了什么样的挫折,又遇到了什么样的惊喜,以及惊喜过后的失望……这些消息的传递,大多由一个电话或一封信来完成。偶尔他也会现身,出现在他们面前。但来意不言自明——他是来看一双儿女的。他把这个家当成了停歇的驿站。试图借助亲情的力量,以及老姚夫妇的鼓励和资助,接续寻找下去的勇气。偶尔他也会气馁,好似在等老姚夫妇说出那句万事皆休,令大家都得以解脱的话。但老姚夫妇却从来不说。那样的话他们怎能说得出口!他们对他采取的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那种无形的对峙,却无时不在提醒着道德对一个人的审判。
   “寻找”在老姚夫妇那里,渐渐成了一种寄托的方式,一种抵御痛苦的挣扎。就连他们的二女儿,那个失踪者的妹妹,也渐渐对这种“寻找”产生了质疑。
   但他却从未停歇过寻找的脚步,只不过没有了当初迫切的心情。之所以久不同老姚夫妇联系,除有自己的隐痛外,每次例行公事般的联络,总难在话语中找到以往的感受,找到那种因伤痛而凝聚起来的亲情。随着同妻子相关的讯息越来越少,老姚为他提供的路费彻底中断。每次通话快要结束,老姚总会打起官腔,唯恐他向他们索要路费似的。他最后一次将电话打过去,铃声响了很久,也无人接听。他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老姚和岳母看着电话,仿佛面对催债人的骚扰,一副忧心而烦闷的样子。
   他仍在寻找。
   虽数次变更方式,不再撒广告,不再同路人打听,却显得愈发虔诚。他需要钱,需要填饱肚子,需要拖动沉重的肉身,从一地真实地跋涉到另一地,而非梦境中虚拟的穿行。依据慢慢积累起来的经验,去建筑工地打工,被他认定是最稳妥的方法之一种,但领到工资却需要周期,很多工头都不愿雇一个散工,不克扣他的工钱就算不错了。去街头撒广告,做搬运工,钱能很快到手,并契合了寻找的目的,但这种工作的机会总是少之又少。攒钱的同时,他会利用一切机会,想当然地转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等手里有了钱,便会马不停蹄离开那个城市,去往下一个城市。有一段时间,他找不到任何工作,更别说对工种的选择,只能效仿拾荒者,靠捡拾废品度日。而这种令他感到屈辱的生存方式,最终却被他沿用下来。    这样的方式,使他自认为找到一条接近妻子的最佳途径,至少真实地贴近了她的生活。如果她尚未遭遇不测,走失后的境遇大抵如此。尊严感消失了。以前做建筑小工,搬运工,尚能维护一个普通人的体面,如今同这些流浪者、乞丐、疯子、呆傻者为伍,他便彻底放任了自己。他会从垃圾桶旁捡拾旁人丢弃的食物充饑,并对路人投来的目光见怪不怪。他麻痹着自己的感受,因此他的寻找看上去更像一种恍惚的漫游。只不过停顿的间隙,借由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尚能体察到一丝痛彻心扉的悲凉。
   不再有记录的习惯了,那个写满无数地名的本子,随着不断的迁徙,也不知遗落在了哪一个角落。那些由简单汉字组成的地名,一个个叠加起来,像漫漶的流水,溢出他的大脑,又如他迈向外省的脚步。无论外省的地界有多大,在他的眼中只有垃圾桶、立交桥下的避风通道、公园里的破旧长椅、饭店旁的泔水池。剔除性别与年龄上的差异,那些貌似流浪的中年女人,几乎都有着似曾相识的面容,很难唤起他对妻子的回忆。甚而连一次认错的机会都没有。以前他的妻子那么干净,这个邋遢的女疯子怎么会是她呢!她的妻子有一副娇美面容,这个丑陋的乡下女人又怎么会是她呢!
   在对陌生人的数次甄别中,有时他竟会忘了妻子的长相。必须承认,在这漫长的寻找中,他确实将妻子的模样给忘记了。抑或悲伤刺激了他的大脑。幸而女儿和儿子的面容时常会从脑海中浮现出来,还有老姚和岳母的样子。
   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女儿和儿子长高了吗?老姚和岳母是否安然无恙?
  
  第三十夜——第六十夜
   在最初达成的契约中,讲述和倾听成了问题的关键。出于各自的目的,讲述者和倾听者之间,竟出现了某种和谐的态势。女人期望男人尽快讲完他的故事,以便兑现当初的承诺;而男人则放慢着讲述的速度,表露着对倾听者的眷恋与挽留。于是,那些和寻找相关的故事,便显得支离破碎起来。被女人记住的,大多是一些故事的碎片,以及她听完故事之后,因自身的处境而生发的一些感慨。
   比如听到男人在寻找过程中经历的那些坎坷,女人会掩面而泣。
   女人的哭泣使男人得到少许安慰。却并不知道,那是女人在顾影自怜。
   先生,你家嫂子走丢了,你遭了这么多的罪,难道你不想想,我现在也丢了,我家里肯定也在找我,他们要遭多大的罪啊!
   男人不语。
   女人抽噎一声。多日来的囚禁虽使她身体虚弱,大脑仍处于清醒状态。
   先生,你到底找没找到啊?你既然跑了那么多的地方去找,咋又窝在这儿?你不是说,从年轻的时候,你就不想窝在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吗?你咋不去找,你咋就,偏偏窝在这儿呢?你不去找也行,可你有俩孩子,你咋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带他们好好过日子呢?
   女人一连串的发问,非但没有将男人惹恼,反倒使他深陷于绝望。却没有变得暴怒起来,而是痛苦地揪扯着自己的头发。
   我是想带他们好好过日子,可现在,我再也回不去了……在他们心里,其实我已死了。
  
  男人的故事(之五)
   有天他路过一间电话亭,脑海中浮现出一串似曾相识的号码,尝试着拨打过去,竟然通了。接电话的不是老姚和岳母,也不是女儿和儿子,而是他的妻妹。
   你在哪儿?妻妹的声音听上去一如往常地平静。
   我在哪儿……他支吾着,转头看周围的标志,一时间想不清自己在哪儿。每到一地,那个地方的名称与他无关,城市的繁华与凋敝与他无关。他只会注意那些隐晦的角落,以及在角落里游荡的畸人。
   你还想撒谎……你还有点良心吗!
   妻妹异乎寻常地激愤,信号传输中的声音震痛着他的耳膜。他不置可否,将话筒拉低一寸,呆呆看着电话亭对面一个遛狗的女人。
   你这个没良心的!我姐丢了这么多年,你一走了之,那俩孩子可是你生的,你竟然不闻不问!
   我在找你姐啊,始终……在找。
   他嗫嚅,泪水夺眶而出。
   电话中一片嘈杂,听到妻妹声嘶力竭地喊:我爸和我妈病了。俩孩子没人照顾,你赶紧回来,把他们领走!
   他累了。确实该回家了。
   促使他回家的原因,正是对一双儿女的挂念。正如妻妹在电话中所说,老姚和岳母年纪都大了,身体不好,说不定腿一蹬就过去了。两个孩子没人照顾可怎么办?他的眼前闪过无数邂逅过的流浪少年,他可不想让他们重蹈了那样的覆辙。
   他迫不及待踏上返乡之路。有目的的旅程给了他一种奇怪感觉,离熟悉的地方越近,便越发神思恍惚。
   城区里建了许多高楼,马路也拓宽了几许。那块清末年间竖起的贞节牌坊,应算是划分新老城区的一个醒目标志。打桩机和挖掘机轰轰响着,堆砌的建筑废墟看上去触目惊心。走进老街巷,世界才一如往常地静下来。青石铺就的街巷狭窄,踩上去依旧安逸。拐过巷口,是一段上坡的路。一阵唢呐声抵近,迎面遇到一支送葬队伍。人们穿着白花花孝服,在灰旧屋墙的衬托下,自上而下,像一堵缓缓倾塌的雪墙。
   他本想让一让路。仰头却见走在前面的那位,竟然是妹夫。他一眼便认出了他。只见他双手捧着一只覆了黄绸的骨灰盒,一脸肃然。似曾瞄了他一眼,却又对他视而不见。
   他站在街巷中央。猜不出骨灰盒里安放的是谁。是老姚,还是岳母?猝然的打击使他乱了方寸。本该拦住妹夫,道一番久别重逢后的衷肠,并对逝者做一番告慰般的哭诉。他却没有那么做,只因情绪激动,嗓眼发干,愣愣站在那里。正是日光直射时分,白色影子在街巷里乱晃,穿孝服的人们大水一样漫过,皆对他视而不见。他便成了一个混杂其间的影子,一块搁浅在岸滩上的石头。尚未警醒之前,他也知道最起码的礼仪,若这是一场与己无关的葬礼,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他也该有所避让,退守街边……等他彻底醒悟,想做出合适的举动,却一眼看到妻妹和一双儿女迎面走来。
其他文献
论文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RFQ加速器中同时加速强流正、负离子束(双束加速)的物理问题,为今后的双束加速RFQ结构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自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发布的核动力装置设计规范是世界上公认的权威规范,是其他国家制定规范的主要依据和参考。鉴于该规范既系统全面又庞大复杂,再加上对核级部件设计的高要
犬养rn“犬养……さん!”我念着他胸牌上的姓名.他穿着工作服.rn“是!”对方回答响亮,还提了提屁股,欠了欠身子.从他肩头,我判断他已经六十左右了.rn念过他名字,我才意识到自
期刊
动态轨道衡是九十年代后期出现在轨道衡领域中的一种新型动态称量设备。目前,因其在铁路交通和矿山运输上的广泛使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称重转换器是轨道衡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本课题设计的多通道动态轨道衡称重转换器采用美国TI公司最新Stellaris系列高端ARM微处理器(cortex-m3内核),该设计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由数据采样、指示灯阵列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数据采集及传输控制系统。本文从理论上对
非接触式振动检测方法是一类重要的机械振动检测方法,其在振动检测领域中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在非接触式振动检测方法中,传感器与被测物体相互隔离,能够在不干扰被测对象的情况下实现振动检测,尤其可用于对表面粗糙、细微、质轻及柔性结构的振动检测。在常见的非接触式振动检测方法中,基于超声波的机械振动检测方法即超声波测振法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电路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强等特点,能够运用于
目的 探讨12 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治疗模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糖尿病性肥胖患者的血脂、胰岛素抵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内分泌科在201 7 年12 月至2018
对先进托卡马克理论和实验研究是当前受控核聚变研究的中心问题.开展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的研究对实现将来聚变堆稳态运行和等离子体高性能运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硕士论文
喷墨打印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现已成为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然而,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喷墨打印头却少之又少,打印头的核心部件主要靠进口。因缺乏喷头制造的核心技术,中
束流测量系统是加速调试和运行的重要诊断手段.该文进行了合肥光源新的工作占测量系统研制.进行了合肥光源新直流流强检测系统研制.该系统包括PCT系统、DCCT真空室及其屏蔽系
熔盐堆(Molten Salt Reactor,MSR),作为第四代反应堆论坛(Generation-Ⅳ Forium, GIF)六种候选堆型中唯一的液态燃料反应堆,在高温常压下运行,具有热电转换效率高、固有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