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事实证明,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当代人挥之不去的存在性焦虑。残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同时,也对各国执政党提出了严峻考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面临资源逐步减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变异的问题。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生态文明的意识薄弱、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经济与人口日益增长。
关键词:生态文明; 问题; 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应注意到这种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环境极度破坏的基础上的。它造成了我国资源短缺、使得环境恶化的形势更加严峻。导致我国经济建设的后劲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造成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整体下降。各种疾症频发,严重威胁到国民的生存与发展。据统计,每年因环境问题带来的各项损失合计高达 2.2 万亿元。1
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资源逐步减少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地方政府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实行了大量的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大量土地遭受破坏,土地资源功能严重退化,作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我国年均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 500 万亩 2,截至2008 年,水土流失总面积竟然达到 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37.08%。3与此同时,受水土流失影响,我国耕地质量退化加重,水土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直接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耕地缺磷面积达 51%,缺钾面积达 60%。4此外,采矿、采石、淘金、采药、烧制石灰、水泥、烧砖等工业生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土壤的污染,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
土地荒漠化日渐严重,毫不顾忌森林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平衡自然生态的功能。森林发展出现逆向演进,进入了“森林破坏——环境恶化——森林进一步遭受破坏”的恶性循环,使得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岌岌可危。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紧缺的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随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凸显。当前,我国江河径流量正在逐年减少,湖泊数量和面积也在日益减少,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统计,1949 年以来,我国已经减少了近 1000个内陆湖泊,天然湿地面积减少近 26%,地下水位下降。全国有地下水降落漏斗 212个。全国已有 16 个省市,70 多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5,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达到近 4000 亿元 6。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我国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据统计,2007 年我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二氧化硫 2468.1 万吨,烟尘 986.3 万吨,工业粉尘 699万吨7。空气污染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每年死于因大气污染而导致的呼吸道疾病的人数众多。
1.2 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恶化的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工业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越来越大,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对这些污染物的处置和利用率都很低,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首先,城市空气和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的大气含有各种污染物,既有高浓度常见污染物,又有低浓度高毒性有机污染物,城市室内空气污染不仅有城市大气的自然污染,也存在自身污染。其次,城市的水体污染严重。城市中各种废水未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水体污染。再次,城市垃圾堆积难于处理。每年产生的城市垃圾量逐年增加,而且垃圾的处理进度缓慢、处理手段落后。另外,农副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畜水产命虽未达到全面的严重污染水平,但区域局部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最后,城市噪声和电磁辐射污染重。噪声和电磁辐射是城市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工业机器噪音、建筑噪音越来越强,城市电磁辐射越来越严重。8 城市环境污染的特点是: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大,品种繁多;排放集中于城市及其近郊狭小的范围内,污染物浓度高,危害大。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城市生态环境的状况令人担忧。
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首先,化肥、化学农药、地膜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不但使环境污染加重,土地性状变劣,地力衰退,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食物质量。其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动使得人口居住特点由分散变为集中,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渐突出起来。相当多的村镇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路边和河沿成为堆放垃圾的主要场所,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9再次,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大趋势。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大部分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农村的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目前乡镇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增长之快,远远高于城市的工业企业。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镇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3 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变异的问题
受生态环境和外来物种影响,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遭受威胁,物种灭绝现象较为严重。在我国有 200个物种已经根本灭绝,10 濒危物种达到世界濒危物种的 22.85% 11,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
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的品种数量每年减少,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消失—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很多生物物种通过各种方式流失海外;同时,已有近 500 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给我国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及国国民经济有关行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每年 1198.76 亿元。12 由于任何物种都是不可再造的,每一物种的灭绝,将直接影响到自然的生物链,会波及到其他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也带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破坏。 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党和政府予以了高度重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环保人士群策群力,从环境问题的不同维度分析和探究了产生我国环境生态问题的原因。纵观各家观点,对于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五个:一是人口过度膨胀,二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三是经济增长快,四是生态保护的法制不完善,五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13以上各种因素确实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但是它们却并非造成当前中国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观念问题,我们秉承什么样的发展观,基于什么样的资源利用思想才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2.1 生态文明的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国民接受的教育就是“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下,我们很少关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盲目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以求得经济的高速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生态意识的淡薄,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在过度信奉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前提下,我们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一味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粗暴地对自然界实施所谓的征服行为。不顾生态,更缺乏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循环利用观念。
2.2 经济与人口日益增长
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和开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忽略了经济环境的生态安全问题。这是一种非循环的、不可逆的经济模式,即“资源→生产→消费→废物排放”的模式。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其他因此而生的社会危机,并从根本上使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难以为继。
我们一直盲目追求GDP的高增长,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在取得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这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都处于十分严峻的局面,对国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也是影响和威胁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源是扭曲的发展观”14,这种发展观片面注重经济增长,忽视其他社会环境问题,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推手。
2.3 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
基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特点,可以约束市场行为主体的非生态行为,实现成本的节约,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益。一种体制机制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确立过程。因此,建立有利于生态维护的法律法规是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从我国已颁布的有关法律可以看出,在资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回收等方面还是存在不足,有些方面甚至无法可依。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关企业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的规定很多,无论是从基本原则的确立还是具体步骤的实施,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凸显了我们在环境保护的法制约束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应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其次,企业废物排放制度不规范。企业环保责任的树立,体现在其清洁生产上,企业的清洁生产是防治污染的重要步骤。企业应在原材料加工、产品包装、市场销售等方面利用环保节约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但是,我国对污染物排放的制度规定主要还是收费为主,我国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等规定存在排污费的征收方式不完善,应确立排污收费,超标处罚的原则,同时引导企业树立必须减排,收费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思想, 在排污费征收和使用管理上引导企业减排节约。■
注释:
1. 钱政宜.沪苏浙共建气候生态监测网,长三角气象经济迈向联合体[EB/OL].[2011-12-18]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6/12113/1090151.html
2. 李绍波.论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J].世纪桥,2010(19):58.
3.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8.
4.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8.
5.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5.
6. 中国网.中国水危机[EB/OL].[2012-1-20].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hjwj/1164436.htm
7.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6.
8. 王明尧.浅谈我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0):7
9. 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J1.安徽农业科学,2007,(2):519
10.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12.
11. 盛茂银.中国濒危野生植物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自然杂志,2011(3):26
12. 何悦.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立法建议[J].中国发展,2009(5):34.
13.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网站.2011 年全国洪涝灾害损失总体偏轻 因灾死亡人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EB/OL].[2012-2-20].http://www.mwr.gov.cn/ztpd/2011ztbd/2011fxkhzt/2011zxdt/201112/t20111230_3 12348.html
14. 潘岳.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J].环境保护,2005(6):51.
作者简介:王星(1989-),女,汉族,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生态文明; 问题; 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应注意到这种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环境极度破坏的基础上的。它造成了我国资源短缺、使得环境恶化的形势更加严峻。导致我国经济建设的后劲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造成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整体下降。各种疾症频发,严重威胁到国民的生存与发展。据统计,每年因环境问题带来的各项损失合计高达 2.2 万亿元。1
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资源逐步减少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地方政府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实行了大量的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大量土地遭受破坏,土地资源功能严重退化,作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我国年均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 500 万亩 2,截至2008 年,水土流失总面积竟然达到 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37.08%。3与此同时,受水土流失影响,我国耕地质量退化加重,水土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直接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耕地缺磷面积达 51%,缺钾面积达 60%。4此外,采矿、采石、淘金、采药、烧制石灰、水泥、烧砖等工业生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土壤的污染,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
土地荒漠化日渐严重,毫不顾忌森林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平衡自然生态的功能。森林发展出现逆向演进,进入了“森林破坏——环境恶化——森林进一步遭受破坏”的恶性循环,使得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岌岌可危。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紧缺的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随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凸显。当前,我国江河径流量正在逐年减少,湖泊数量和面积也在日益减少,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统计,1949 年以来,我国已经减少了近 1000个内陆湖泊,天然湿地面积减少近 26%,地下水位下降。全国有地下水降落漏斗 212个。全国已有 16 个省市,70 多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5,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达到近 4000 亿元 6。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我国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据统计,2007 年我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二氧化硫 2468.1 万吨,烟尘 986.3 万吨,工业粉尘 699万吨7。空气污染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每年死于因大气污染而导致的呼吸道疾病的人数众多。
1.2 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恶化的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工业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越来越大,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对这些污染物的处置和利用率都很低,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首先,城市空气和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的大气含有各种污染物,既有高浓度常见污染物,又有低浓度高毒性有机污染物,城市室内空气污染不仅有城市大气的自然污染,也存在自身污染。其次,城市的水体污染严重。城市中各种废水未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水体污染。再次,城市垃圾堆积难于处理。每年产生的城市垃圾量逐年增加,而且垃圾的处理进度缓慢、处理手段落后。另外,农副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畜水产命虽未达到全面的严重污染水平,但区域局部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最后,城市噪声和电磁辐射污染重。噪声和电磁辐射是城市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工业机器噪音、建筑噪音越来越强,城市电磁辐射越来越严重。8 城市环境污染的特点是: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大,品种繁多;排放集中于城市及其近郊狭小的范围内,污染物浓度高,危害大。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城市生态环境的状况令人担忧。
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首先,化肥、化学农药、地膜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不但使环境污染加重,土地性状变劣,地力衰退,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食物质量。其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动使得人口居住特点由分散变为集中,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渐突出起来。相当多的村镇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路边和河沿成为堆放垃圾的主要场所,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9再次,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大趋势。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大部分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农村的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目前乡镇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增长之快,远远高于城市的工业企业。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镇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3 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变异的问题
受生态环境和外来物种影响,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遭受威胁,物种灭绝现象较为严重。在我国有 200个物种已经根本灭绝,10 濒危物种达到世界濒危物种的 22.85% 11,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
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的品种数量每年减少,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消失—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很多生物物种通过各种方式流失海外;同时,已有近 500 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给我国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及国国民经济有关行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每年 1198.76 亿元。12 由于任何物种都是不可再造的,每一物种的灭绝,将直接影响到自然的生物链,会波及到其他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也带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破坏。 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党和政府予以了高度重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环保人士群策群力,从环境问题的不同维度分析和探究了产生我国环境生态问题的原因。纵观各家观点,对于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五个:一是人口过度膨胀,二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三是经济增长快,四是生态保护的法制不完善,五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13以上各种因素确实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但是它们却并非造成当前中国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观念问题,我们秉承什么样的发展观,基于什么样的资源利用思想才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2.1 生态文明的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国民接受的教育就是“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下,我们很少关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盲目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以求得经济的高速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生态意识的淡薄,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在过度信奉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前提下,我们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一味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粗暴地对自然界实施所谓的征服行为。不顾生态,更缺乏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循环利用观念。
2.2 经济与人口日益增长
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和开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忽略了经济环境的生态安全问题。这是一种非循环的、不可逆的经济模式,即“资源→生产→消费→废物排放”的模式。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其他因此而生的社会危机,并从根本上使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难以为继。
我们一直盲目追求GDP的高增长,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在取得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这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都处于十分严峻的局面,对国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也是影响和威胁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源是扭曲的发展观”14,这种发展观片面注重经济增长,忽视其他社会环境问题,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推手。
2.3 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
基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特点,可以约束市场行为主体的非生态行为,实现成本的节约,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益。一种体制机制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确立过程。因此,建立有利于生态维护的法律法规是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从我国已颁布的有关法律可以看出,在资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回收等方面还是存在不足,有些方面甚至无法可依。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关企业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的规定很多,无论是从基本原则的确立还是具体步骤的实施,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凸显了我们在环境保护的法制约束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应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其次,企业废物排放制度不规范。企业环保责任的树立,体现在其清洁生产上,企业的清洁生产是防治污染的重要步骤。企业应在原材料加工、产品包装、市场销售等方面利用环保节约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但是,我国对污染物排放的制度规定主要还是收费为主,我国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等规定存在排污费的征收方式不完善,应确立排污收费,超标处罚的原则,同时引导企业树立必须减排,收费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思想, 在排污费征收和使用管理上引导企业减排节约。■
注释:
1. 钱政宜.沪苏浙共建气候生态监测网,长三角气象经济迈向联合体[EB/OL].[2011-12-18]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6/12113/1090151.html
2. 李绍波.论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J].世纪桥,2010(19):58.
3.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8.
4.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8.
5.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5.
6. 中国网.中国水危机[EB/OL].[2012-1-20].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hjwj/1164436.htm
7.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6.
8. 王明尧.浅谈我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0):7
9. 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J1.安徽农业科学,2007,(2):519
10.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12.
11. 盛茂银.中国濒危野生植物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自然杂志,2011(3):26
12. 何悦.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立法建议[J].中国发展,2009(5):34.
13.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网站.2011 年全国洪涝灾害损失总体偏轻 因灾死亡人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EB/OL].[2012-2-20].http://www.mwr.gov.cn/ztpd/2011ztbd/2011fxkhzt/2011zxdt/201112/t20111230_3 12348.html
14. 潘岳.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J].环境保护,2005(6):51.
作者简介:王星(1989-),女,汉族,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