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病人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ei_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我们的心灵“防暑降温”,不只是夏天应该做的事。
  人类建造城市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生活更美好,但事与愿违,建设城市的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美化的初衷换来异化的结局。本来要建造属于人类自己的美的城市,但结果,却是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的异己力量。城市生活让人脱离自然,脱离自己心灵的本真,重重压力下,人们常常活得手忙脚乱,甚至于心灵的幸福感很低。都市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成了病人,“都市病人”。
  面对这现实的都市生活,我们能选择什么?
  也许,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抱怨或者抗拒,而是理解、宽恕和接受。是的,抱怨和抗拒改变不了我们的状态。我们只能理解,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现状乃至未来。
  
  
  都市病人,自病自医
  
   雷虎
  
  从丛林、穴居、村庄、城镇、城市,这是人类居住的进化轨迹。在进化中,我们的生活从平面变得立体,但是在立体城市生活中的人却不再血肉丰满,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都市病人,让人质疑这条进化轨迹的正确性和可持续性。究竟是都市病、人病,抑或都市让人病?置身都市的每个人都应该有颗老中医的心:望闻问切,为城市,也为自己看病。
  望 看不见的城市
  我们利用摄像头、相机,记录已消逝的和正发生的影像;我们借助夜视仪、显微镜,发掘隐蔽的和隐私的行为;我们用银行卡、电子秤来衡量一天的工作;我们把城市的每一个物体都做成条形码,贴上标签,输进互联网。于是我们和我们的城市都量化和物化,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变成一堆二进制的字符串。
  孩子们玩的游戏,电子游戏代替了老鹰抓小鸡;大人们看的风景,合成的3D电影影像代替了长河落日圆;我们把街道都写进地图、输入导航仪,我们一砖一瓦建造了一座座城池,却看不清这城市的脸,和城市变得越来越疏离。
  我们只能分辨城市的一个点,却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再也洞悉不了城市的线和面。城市变成了云蒸雾罩的庐山,真面目我们永远也看不见。
  闻 辨不清的气息
  用气息来做判断,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对人类来说,虽然与动物相比,闻味识物的能力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闻香会意的能力却有过之无不及。然而都市生活让我们丧失了借气味发散思维的能力,身处城市我们很难感到城市的真实气息。
  家具散发的气息,是甲醛等化学品的综合——黄花梨木最生香成为了一种奢侈的追求;打字时,字迹在显示器上显示时无声无息——书香、墨香、红袖添香已成为远古的绝响。
  为了屏蔽地沟油的臭味,餐馆把食物做成了重口味;为了掩盖家里的霉味,我们用空气清新剂把空气弄“清新”……提到城市,我们鼻孔会情不自禁地收缩。因为面对汽车尾气、装饰涂料、化工废气、消毒液这些人类创造的全新气息,人体还没有来得及产生免疫力。而我们曾经熟悉的,我们凭借它们找到自己归属的大自然原有的味道,却被过快地一笔勾销。
  闻不到自己熟悉的味道,自己的味道城市也闻不到。于是人开始和城市貌合神离,就如同灵魂从肉体上脱壳。
  问 谁是谁的病原
  每一个市民,选择了一座城市,就如同认定了一桩婚姻。城市和市民的彼此认同,是这桩婚事和谐的基础。然而,当下的中国,市民和城市结合,却造成了都市病人批量产生。
  垂涎北上广的人文氛围而成为漂一族,但是却把所有的精力花在挤公交上,无暇光顾一场展览和演出——对城市的一厢情愿让自己寄生在城市,成蚁族,变蚂蚁也在所不惜。
  羡慕中心城市的集群效应,不断地提升城市的功能,造成的后果是,城市急剧膨胀:美国只有一个底特律,但是在我们的城市,“汽車城”如雨后春笋;世界只有一个硅谷,但是在我们的城市,“中关村”满天飞——以为栽下梧桐树,就能引来金凤凰。但是梧桐树栽得太多太密,不但让外来凤凰不知择何木而栖,还把自家的孔雀气得东南飞。
  不是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不是郎情妾意的城市和市民结合终将成为彼此的病原体。
  切 随城市脉搏而呼吸
  城市越来越大,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成为了有生命的个体。人类虽然是城市的缔造者,但是却正在逐渐成为城市服务者的角色。我们身处都市,觉得自己成为病人,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适应主从关系的更替。
  人类的进化过程和都市的成长过程是同步调的。丛林时期,是都市的胚胎阶段;穴居时期,是都市的婴儿阶段;村庄时期,是都市的幼儿阶段;城镇阶段,是都市的青春期;城市阶段,是都市的青年阶段。在城镇阶段以前,人觉得神清气爽,是因为一切尽在掌握中;进入都市,人觉得自己成为了病人,是因为城市的自我意识已觉醒,都市已经不再是人类所能掌控。
  在都市中,都市病人认为自己处于病态,正是因为自己并没有和所在的城市水乳交融。
  不要试图做城市的主宰者,把自我意识强加于城市,号准城市的脉搏,跟随城市的呼吸而呼吸。
  
  网络,都市人“裹着糖衣的药丸”
  
   郑儒凤
  
  上网之余忙工作
  早晨楼下突然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同时还伴有燃放烟火的声音,“大白天的放什么烟花?神经病!”被惊醒的于雷恨恨地骂了一句,后来意识到这可以成为一条微博的题材,就马上从床上爬起,抓起手机,扑到阳台上对着楼下院子里热热闹闹的迎亲队伍拍了张照片,然后开始写微博:“小区里有人结婚,迎新的队伍一早就到了,同时送来的还有喜庆的鞭炮声和烟花绽放的声音。祝福新人,祝福大家每天都可以做一个崭新的人,早上好!”
  于雷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如果没有人结婚,于雷可能就拍一片树叶,一朵花,一块石头,总之都要找点儿什么说上几句,重点就是为在网上跟大家说声“早上好”。
  睁眼就是手机、网络,那么上班之后,在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的于雷更是可以堂而皇之地猫在网上了。隔三两分钟刷新一下微博,每时每刻都可以跟QQ上的人聊上几句,去个厕所、倒杯水回来就要瞄一下手机,看看有没有未接来电或者新的短信,生怕错漏了与外界的联络……
  在忙碌这些的间隙里,再做些工作,写上几句方案……于雷有时候也跟朋友们笑谈:以前都是电视剧插播广告,现在都是广告插播电视剧;我们工作的情形也像这样,过去是工作之余上上网,现在是上网之余忙忙工作……
  转眼,中午到了,和同事一起在团购网上团了快餐,12点准时送到。除了逼不得已的倒水喝、上厕所,除了一双手在键盘上翻飞舞动,只要朝办公室的椅子上一坐,一天班上下来,于雷基本不会再有其他动作……
  上网的人自然资讯丰富,于雷也不是没有在网上看到过诸如“网络综合症”、“手机焦虑症”等等的症状,但那又怎么样呢?如果这些都算是病,那么,它们也已经是都市白领们正常的生活状态。在这个时代,都市里生活的人谁不是各种病患者?谁不是“病,并快乐着” ?
  人际关系网络化
  又跟女友吵架了,刘钢已经在她的QQ上留了数十条言,一个劲地说“对不起,我错了”,可一条回复也没有。忍耐不住,刘钢又给她的手机发了一条短信,一再道歉。终于电话响了,一看是女友的,刘钢连忙按下接听键,可话筒里传来的却是女友的一阵咆哮:“网上留言,手机短信,刘钢,你就不能捧把鲜花把真人送到我家来吗?”刘钢喃喃低语:“这不是方便嘛!”女友彻底愤怒了:“方便!方便!那你干脆就跟你的QQ宠物宝贝结婚生子好了,那不要太方便噢!”“哎呀,昨天我真的让我的宠物宝贝结婚了呢,本来是想跟你的宝贝结婚的,可是你一直不上线,没办法,我只好娶了别人家的女宝贝。”说到QQ宠物宝贝,刘钢忍不住兴奋地向女友通报了这条消息。“你滚!”女友一声嘶叫之后挂了电话。刘钢握着响着忙音的手机,茫然不知所措。
  刘钢的女友原本就是刘钢的网友,可是自从成为女友之后,她就不爱上网了,整天就想见面,说还是面对面聊天比较好。可刘钢没有变,他觉得就为说几句话,吃顿饭,要舟车劳顿地穿越大半个城市,太费劲了,反正还不到结婚的时候,平常就在网上聊聊天,周末的时候约会一下,不是挺好的嘛。可女友不干,为这个他们吵了若干次。
  刘钢工作其实还算勤恳,收入也还过得去,只是平常的休闲活动多放在网上而已。他不爱旅游,一想到那些人山人海的景点,一个娱乐项目要排上几小时的队,他就头皮发麻,不如在网上看看照片来得清静养眼;他不爱跟太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集,他觉得现在的人都很功利,早就没有了纯真的友谊,多少年的同学没见面,一见面热情如火,你正感动,他却向你兜售起了安利或者保险产品;他喜欢简单生活,他觉得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就比较简单,没有利益的交易,没有猜忌和嫉妒。他觉得现在的都市人都有病,唯独网络还能找到一点儿净土。
  眼看跟这任女友又要黄了,刘钢也烦不了了,再次扑到网上,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会找到知音的……
  
  寻找自然,寻找都市人的心灵花园
  
  郑儒凤
  
  “我的窗外有两棵树,一棵是香椿树,另一棵还是香椿树。”
  这是三年前,兰娟写过的一篇长长的博文的开篇。在这篇博文里,兰娟写:“到了可以吃香椿叶的季节,我只要打开窗,爬到外面的平台上,挑那最嫩的叶尖儿掐上一小把,加两个鸡蛋,就可以炒上满满一盘,就饭,就面,就馒头,都可以吃得满口生香,荡气回肠。”
  可是就在写了这篇博文不久,窗外的这两棵树就被轰隆隆开来的挖掘机连根刨掉了,然后大干快上地就有几幢高楼竖立了起来。有一天,兰娟去这新建的小区里看了一圈,忍不住跟门口的保安说:“新小区连个草地都没有呀。”保安很不屑地说:“我们这是学区房,寸土寸金的,买房子的人都是为了给孩子上个好学校才到这儿来的,人家可不是为了一块草地才来的。”听到这个回答,兰娟顿时生出自己无比无知的感觉,落荒而逃。
  没有树,没有草,回到家,兰娟看着窗外一片钢筋水泥的森林,心里也荒芜到极点。
  兰娟爱花爱草爱树木,看着规模越来越大的城市,她怀念小时候的小城生活。那时候,她们住的都是平房,走到街巷的尽头,就是菜农们的菜地。她在那里采过沾着露水的花朵,捉过飞累了的蜻蜓,喝过池塘里的清水。后来,池塘填了,菜地平了,平房扒了,盖起了楼房,建立了小区;再后来,小区变旧,又嫌小,再重新拆掉,盖起了更大更新的小区;再再后来,又拆又盖。城市,似乎一直在嫌楼房旧,嫌小区小,总要不断地翻建,于是,楼建得越来越多,路修得越来越宽,桥也造得越来越多,城市一天天变得庞大起来,灰色毋庸置疑地占领了城市的主要领地,绿色渐渐退至城市的边缘,直至有一天可能会消亡。
  也许有人对城市绿地的萎缩不以为然,可兰娟想,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吧,当我们来到大自然中,我们嗅着草木的清香,面对喷薄而下的瀑布,流连于泉水叮咚的小溪河畔,遨游于辽阔的大海……我们都会体会到一种心旷神怡,沉浸于一种自内心深处升起的愉悦;我们变得宁静,变得豁达。在自然面前,我们体会到人类自身的渺小,不再狂妄自大,不再自以为是,我们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放下。
  可是,当我们的生活环境距离自然越来越遥远,当我们整日被困于钢筋水泥的森林,所见皆是冰冷、生硬、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我们的心也会日渐丧失活力,我们会逐渐沉湎于获取功名和金钱、财富增长的假相中。
  当脚下的土地都变成坚硬的沥青水泥,当居住的场所都变成封闭的高楼,当泥土、花草、河湖都远离我们而去,城市仿佛变成了一座沙漠。“城市中的河流、湖泊和綠色植被不仅是优美宜人的景观,是都市人休憩、玩耍的乐园,更还是都市人生命的绿洲。愿我们从今天起爱护城市的一草一木,即使生活在都市,亦可以开门见绿,推窗见景,行在树下,走在花间,畅快地呼吸!”兰娟在新近一篇的博文中写道。
  
  堵,都市人无法承受之痛
  
  郑儒凤
  
  “现在播送路况信息:长江大桥由南向北堵车……”家住南京江北,但在城区上班的赵枫每次听到广播里这样的路况信息只能无奈地摇头。
  当初决定在江北买房,赵枫是跟父母、跟女友、跟女友的父母再三商量过的。后来,双方的父母一咬牙一跺脚达成共识说:“买,我们再贴钱给你们买辆车。”于是,赵枫和后来成为妻子的女友从此就踏上了漫漫“堵”途。赵枫也想在城区买房呀,可那个价格根本不是他能够承受的,他们总想着有一天长江大桥的拥堵状况会改变,可现在看看,长江大桥还真是忠诚,几年如一日的“堵颜”不改啊。
  堵!堵!堵!早上上班堵,晚上下班堵,赵枫渐渐把大桥的堵车当成了习惯。
  每天“肠梗阻”式的堵车,让赵枫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一看到堵车就有砸碎车窗玻璃破窗而出的冲动,坐副驾的妻子有时候劝他两句,他就粗暴地冲道:“要不你来开!”好不容易从桥上挪到家,赵枫常常什么事也不想干,打开电视,往沙发里一坐,半天都不动弹一下。妻子忙于做饭,他都懒得搭一把手。
  虽然赵枫也明白,身处大都市,哪能不堵车。曾有报道说,北京的“堵”,算是中国城市交通状况的缩影。有人戏称,北京有时就像个“大停车场”,或者是“马路上的国际汽车博览会”,时时堵,日日堵。郑渊洁就说过,“我有一次在京遭遇堵车3个小时,内急无法解决。后来我每次驾车都带纸尿裤。”赵枫深刻体会,这样的经验非亲身经历绝不能得到。既然堵车是都市一时难以解决的通病,他必须得理解并接受才行。可是,道理谁都明白,一遇到堵车,赵枫的情绪依然马上被影响。他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他看过一项“中国城市畅行指数报告”显示,当堵车成为常态,人们的身心健康必然受到伤害。在遭遇交通拥堵可能产生的情绪中,选择“焦灼感”的人最多;其他依次为恼怒感、对城市的厌恶感、紧张感。调查同时显示,82.69%的人遇上堵车都会感到烦躁。
  难道我们永远都得生活在这种不良情绪中吗?
  经过无数次夫妻争执、讨论过后,赵枫和妻子终于商定:他们要放弃城区的工作,重新在江北觅职。也许在江北觅得的职业并不能够令他们满意,也许这样做其实是妥协是无奈,但是,他们必须要作出这样的选择。就像很多年轻人离开“北上广”返回二三线城市生活一样,这是当下他们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因为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他们不能为了一份职业,每天在都市的路途上奔波三四个小时,从而牺牲了他们的生活。
  
  别有病,有病及时治
  
  郑儒凤
  
  这个时代,谁敢说自己没有病?朱德庸就出了一本书,斩钉截铁地说“大家都有病”。
  记者约访《网络,都市人“裹着糖衣的药丸”》文中二位主人公就是通过网络的方式。二位网友之间并不认识,但不约而同地说:“就在网上聊吧,既省时又省钱。”哈哈,记者也深以为然。我们也想板起脸对自己说:“少上网!少上网!”可是它太方便好用了,简直就像一个百分百完美的情人,满足我们一切的需求。这样巨大的魅力,谁可以轻言舍弃?然而,当时间久了,我们也意识到了它的致命缺陷:它吞噬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它于无声无息中消耗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当我们醒悟该去工作时,它变换着花样拉扯着我们;当我们意识到人生日渐变得虚拟时,它仍然装着甜美的笑脸魅惑着我们。
  也许需要时间的验证,也许需要后果的出现,我们才会明白我们在网络上付出的代价。于雷说:“我也时常处于恐慌中,当在期限内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完,我也害怕被老板炒鱿鱼。我其实很明白,如果我不及早收手,将上网和工作的次序正常归位,迟早这一天会来临。所以我已经在努力。”
  记者初稿完成后,刘钢给我留言说:“实话说,我说我烦不了了不是真的,现在的女友已经是我的第三任女友了,我不会轻易让她离开。跟你聊完那天,我就买了鲜花,去了她家,她总算露出一点笑脸。她说,还要看我的行动,看我能坚持多久。我也终于明白,网络生活的确方便快捷,并且可以充分满足我们的表现欲、控制欲,可那一切毕竟是虚拟的。电脑一关,网线一拔,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可以见着面,可以看到笑脸,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呼吸,这样的人际关系才是真实的,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今后除了工作的必需,闲暇时我上网绝不超过1小时。这目标很艰巨,可女友说,如果我达到了,我们就可以结婚了……”
  裹着糖衣的药丸再甜,它也是药,它的真实滋味就是苦。深陷网络花花世界的都市“病人”们,请尽早看清这层迷雾,网络只是我们的工具,它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创造的初衷是用来服务于人类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但它本身,不是我们的工作,不是我们的生活。
  截稿前记者得到消息,赵枫和妻子已经着手在江北找工作,并正在商议把汽车转让给朋友,他们期待两个人每天可以手拉着手走路上下班。为什么城市会堵车?赵枫认为,因为城市人的心被堵了,被欲望堵住了。心堵了,城市还能不堵吗?
  至于“寻找自然,寻找都市人的心灵花园”的兰娟,她本来就是记者熟悉的朋友。一度,她因为香椿树的消失、因为有毒食品的泛滥而忧郁,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充满担心,对自己不能改变世界的乱象充满无力感。可是记者发稿前不久,她怀孕了,为要不要腹中这个孩子她几度纠结。可后来,母爱的天性战胜了她的犹豫,孕育新生命的动力疗愈了她的忧伤,她说:“虽然当下的这个世界并不够好,我们身上都携带着病毒,可是她/他既然愿意来,我就不应该剥夺她/他的愿望。也许人们已经习惯了不相信,空气是污浊的,水是不能随便喝的,蔬菜是不能随便吃的,奶粉是有毒的,面条是可以点燃的,动车是不能坐的,人心是惶惶的,那些大人们说是真的其实就是假的。”兰娟说,“但是,我腹中的胎儿却是可以信任的,她/他也无条件地信任着我,我每天还是吃那样的饭,喝那样的水,她/他却一天天诚实地成长着,让我的小肚子日渐隆起。她/他的信任激发了我的信心,对未来的信心,对世界的信心。也许,是的,我们都活在阴沟里,但总还要仰望星空。”
  
  不忍耐,不越狱
  
  张黎
  
  我们,有病吗?看见这样的问句,你会不会先神经质地笑一下?然后,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句:“嗯,我懂的!大家都有病……”
  在这个“风驰电掣”的生活空间里,我们购物靠上网,降温靠空调速冷,吃饭靠外卖,工作靠电脑,整日孵在开足冷气的办公室里,任由面色苍白、肚腩凸起,即使路再堵也要买车,结婚靠“非诚勿扰”速配,连出差住个酒店也是快捷的……
  方便是方便了,可是心舒服快乐了吗?抑郁、焦躁、苦闷、无力、无奈,看似忙碌充实,内心却四处奔突找不到出口……有多少白领在精疲力竭地忙完工作后竟不知自己要去哪里安憩自己的心,只能再去深夜买醉!又有多少人只能窝在沙发里吃着垃圾食品、看着垃圾电视节目填充不忙的时光,到最后再对这无奈的生活给一句愤懑的评价——“垃圾”!
  面对现实,举目四望,我们确实已经深陷现代都市这个围城,被她收买,被她奴役,受她的恩惠,也受她的折磨。我们,病了。
  有病,且医。胡适先生早就给过我们建议:“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
  面对四处林立的水泥森林,面对令人发狂的交通状况和空气质量,面对激烈竞争、夜夜加班的职场生涯,面对生活全面被网络奴役的我们自己,面对不开心的境遇,面对一切能够让你烦扰之人与事,我們究竟该如何面对,又该怎么处理,并且调校自身?
  躲避?还是忍耐?有人说,我们逃吧,去找桃花源;有人说,我们只能去忍耐。圣严法师曾对很多身处困境的人说过:“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接受没有错,接受其实是积极的态度,是改变现实的前提。而逃避或忍耐未免过于消极,也不够客观。
  熊培云说:“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是的,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抱怨或者抗拒,而是去理解、宽恕和接受。抱怨改变不了我们的状态,我们只能面对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生活,然后调整自己,才会改变生活的状态,乃至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建设、去改变更广大的外境。其实,即使内心清明如梭罗,走进瓦尔登湖畔的树林,用美好强大的心灵与丰盛的大自然相伴,也没有完全丢掉自己与现代社会的缘分。正因为他内心清明、对人世和生命充满热爱,所以才以虔诚精神写出不朽文字——《论公民的不服从》。
  都市令我们生病,但也可以让我们追求梦想、实践梦想。所以,不必“梅妻鹤子”,不必归隐终南山,不必人人都跑去瓦尔登湖边的树林里,也不用做一个无奈而坚忍的“忍者神龟”,更不必做个飘渺、不现实的“越狱者”。我们应做的,是不逃避,不躲藏,不忍耐,也不犬儒。不麻醉自己,不做掩耳盗铃之事,即便沮丧,也不必绝望。
  斯多葛学派哲人的态度倒是值得我们学习——“恬淡、自足,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劳作,把工作看作是自己的本分;另一方面又退隐心灵,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宁静一隅。”即使身处果壳之内,果壳里也可以有一个大世界和一颗美灵魂。那么,就去建立一颗智与爱的心灵吧,用双手点滴建立起生命的丰盛自足。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于美好的心田深处繁荣生长,在都市灰色的水泥森林中建立一座属于自己的明亮、繁盛、立体的生命花园。
  是的,我们要学会“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然后,脚踏实地地继续前行,且行且歌,把那个最真实、最天真的灵魂安放在永恒的心灵原乡,于最喧闹嘈杂的都市中,奏一曲悠长的慢歌,跳一支红尘之舞。
其他文献
Magerl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术是行寰枢椎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固定方法,被认为是寰枢椎关节固定术的金标准[1、2]。术中徒手置钉有较大难度和风险。为提高寰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2003年6月~2007年8月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162例,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组58例,妊娠期糖耐
目的 观察补肾益精汤联合枸橼酸他莫西芬、甘草锌和维生素E对肾精亏虚证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密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少精子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150例采用补肾益精汤联合枸橼酸他莫西芬、甘草锌、维生素E治疗;对照Ⅰ组150例采用补肾益精汤、甘草锌和维生素E治疗;对照Ⅱ组150例采用枸橼酸他莫西芬、甘草锌和维生素E治疗。三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不足3个月其配偶受孕者终止治疗,治疗3个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严重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严重颅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两组,入重症医学科(ICU)72 h内给予气管切开的34例为早期气管切开组( ET组),入ICU 14 d以后给予气管切开的34例为晚期气管切开组( L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镇静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期间病死
期刊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防治AGT基因多态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具有AGT M235T基因多态性患者80例,均行剖宫产手术,按照基因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广东省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出生缺陷之一,被列为广东省出生缺陷重点干预病种。2001 Thalassemi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alassemia) is o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