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trj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陶冶。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生活化
  目前,品德课教学效率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忽视了现实生活,使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新课标强调“课程是为了生活”,构建生活化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是深化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做有心的人学会观察生活
  教材中,有的主题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但学生往往熟视无睹,或知道得很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仔细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和观察能力。如在讲《金色的秋天》这一单元的主题时,我邀请班主任配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森林公园、田野里观察,并给学生布置观察任务,要求他们回到教室后能说出秋天的样子,画一幅秋天的画。明确了观察任务后,学生们都能仔细观察、细心感受秋天的变。回到了教室,他们一个个都显得异常兴奋,有的能口述一段百来字的秋天景象,还有的画出了美丽的秋天。
  2.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进行实效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得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然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在学校中进行。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只有在学生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3.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模拟现实生活提升品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另外,教师还可以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身临其境。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价值判断。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4.运用生活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选用或综合运用评价方式,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既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让教学评价趋于生活化,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与反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重视符合学生实际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运用多元的教学评价,既可采用达成水平评价,以学年及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纸笔测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又可采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平日表现记录、作品评价等方法,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把教师单一的评价转化为综合性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让学生真正变成评价与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掘取生活化的情境,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用从课堂上获得的品德知识指导现实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感悟、升华学到的本领,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有着生活的意韵,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济慧,蔡琴.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基于教学案例的剖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60-162.
  [2]麻智勇.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优势探析[J].中国教师,2014,18:61-62.
  [3]宋长梅.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育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6:84.
  [4]陈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初探[J].中国教师,2013,12:67-68.
  [5]金建飞.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5,04:16.
其他文献
摘 要: 分析课标,设置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的方法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分析本条标准,教学应该以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为基本要求,而让学生
摘 要: 随着音乐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很多新的问题不断涌现,纵观音乐教学,一些对于音乐教学不准确的理解充斥教学实践,全面发展就是全优发展吗?音乐欣赏时教师需要讲得越详细越好吗?对学生的激励是越多越好吗?怎么处理对教材的认识?本文提出对音乐教学的四点质疑,理清对音乐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 音乐教育 质疑 教育策略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内驱和激发学生审美体验等方面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艺术修养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良好的音乐体验能力,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以及良好的音乐审美修养。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对于学校开设的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教师们是可以胜任的,但其余模块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要求音乐教师成为复合型人才,博学多才、一专多能,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技能的学习(歌唱技能、乐器演奏技能、识读乐谱技能、创作技能、指挥技能)。另外,根据高中不同音
摘 要: 聋生病句泛滥的原因是不懂句法,根源在于听觉障碍。作者在聋生句法习得与病句消减的研究实践中发挥聋生“以目代耳”的感知特点,运用比较、扩展、板块化等方法帮助他们领悟与习得句法,并采用仿写的形式巩固句法,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聋生 句法习得 病句消减 板块化 仿写  自有聋教育以来,聋生的病句现象就一直如影随形,句子越复杂,错误率就越高。专业工作者们对聋生的病句类型进行了不同分
该文研究火箭武器用子母弹对坦克群射击的射击效力,论文提出了射击误差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毁伤坦克数的期望值公式,分析了有关性能参数对射击效果的影响。(本刊录)
摘 要: 抓住音乐的特点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中蕴涵着的丰富情感,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带动学生情感,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寓教与情,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结合课外艺术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挖掘教材 德育因素 寓教与情 艺术活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
摘 要: 音乐趣味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得到启迪,对激发学生的动力,为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学生创造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因材施教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音乐趣味教学法 多媒体 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趣味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我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已
1.运用视频音频技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堂好的音乐课离不开师生的互动和交流,教师要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主导地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欣赏进行指导,调动学生听赏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视频音频技术能够很好地组织课堂,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简单的音乐软件,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视频、音频剪辑技术处理音乐,并配上画面、文字等,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