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1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 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东坡先生、坡仙。四川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外出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读到《范滂传》时,为之慨然太息,苏轼说:“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母亲回答:“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母贤儿慧,传为佳话。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刑赏忠厚论》一文,大为赞赏,欧阳修还对梅圣俞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苏轼进士及第后,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烏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独具人格魅力,其生命斑斓多彩。林语堂在其《苏东坡传》序言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是一个全才。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书法,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哪忍触。

注释:


  1.因这首诗标题过长,后来有人凭其生长之地为其命名为“柯丘海棠诗”。
其他文献
谈起神话,脑中最先闪过的是小学课本上“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的中国经典,若再细细回忆,幼时少儿频道热播的《奥林匹斯星传》便跳入眼前。女娲,伏羲,颛顼,宙斯,雅典娜……这些耳熟能详的姓名自小扎进了我们的记忆,于儿童言,神话是天马行空的新奇想象,那些力拔河山的神力与叱石为羊的法术足以丰富渴求新知的大脑;而若深究,褪去轻松外表的神话,更像是代表着古人的价值取向。  何谓神?天地万物的创造、主宰者。
期刊
很多年以后,我还无法忘记再次踏进那条老街时的情景。  从河北路左拐前行五十米就进入那条老街,十年了,老街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光影中依然恪守着往日的宁静。我轻轻走进去,一切熟悉而陌生——面对一个物是人非的地方,感触大抵只能如此了吧?  老街难免“城市化”的命运,餐厅、咖啡厅、花店一样不缺,可它最质朴无华的一面还是有幸保留了下来:磨得发亮的青石板、黝黑的木板门面、古色古香的窗格子……与翻新过的英式小洋楼和
期刊
她向我走来。我向她走去。村路覆满积雪,两边的田野覆满积雪,高高低低的树丛覆满积雪。阳光一晃动,我的棉衣红,她的棉衣红,都给晃到雪光里去了。她的父亲赶忙上来握住我的手,满脸满眼泛出火红的雪光。  她成绩很好。高中都这么好,小学、初中肯定更好。成绩好,一好百好。这是老师和家长一贯的认知。估计没有老师家访过她。教书这么多年,我很少家访,更没有在年头年尾走访学生家庭的习惯,除非学生犯严重错误,家长无法联系
期刊
神曰,要有光。然,世界有光。  一时九州河山热闹,黎民安居乐业: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园农坊,粗茶淡饭。  女娲补天余石一,颇具灵性,历经千年,化形为人。此石向窥得九州风貌,念之不忘,挥之不去,心向往之。一日偶遇一神,述其心愿。  神曰:然,汝将化为人,且得神目一,此目可窥人心。此石欣然。  此石历人间十五哉。  石归,与神言:千年光景,九州已不复如初。  世间多勾心斗角,居心叵测。  
期刊
【读背文本】  《论语》十二章  [春秋]《论语》1  子2曰:“学而时习之3,不亦说乎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5,不亦君子6乎?”(《学而7》)  曾子8曰:“吾日三省吾身9:为人谋而不忠乎10?与朋友交而不信11乎?传12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13而志于学,三十而立14,四十而不惑15,五十而知天命16,六十而耳顺17,七十而从心所欲18,不逾矩19。”(《
期刊
茶中美人  我很赞同作家白瑞雪的那句话:“那小小的一碟菜里,吃得出食物本来的味儿,吃得出天地生养万物竞发。包含在简单食物里的海洋与土地的气息,是人之来处,也是人之终将所往。”一语道明人与美食的不可分割。  对于资深吃货的我来说,今年算是上了一所好大学。从学校东门出去,穿过菜市场,走过矮桥,就有一条小吃街满满当当全是美食。吃倦了学校食堂的饭菜,就可以带上室友来这里光顾了。可惜有时正值晚餐饭点,那些外
期刊
1.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吉安人。宋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文天祥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  2.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  3.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文天祥想,这种时刻不能只顾惜自己。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文天祥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他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
期刊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都督诸路军马3。时北兵已迫修门外4,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5,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6,北邀当国者相见7,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8。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9。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10,予更欲一觇北11,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12。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13,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
期刊
“回去吧。”不知什么时候起,他的声音已这般沙哑。吱呀一声,雕花木门永远地关上了。我望着他落寞的背影,依旧是不变的灰衫,依旧是挺得笔直的腰杆。几片黄叶漫无目的地飘飘荡荡,被樓里的风一卷,又落下,像极了很轻很轻的一声叹息。  初见老人,是在街口偏僻的一角。彼时他负手而立,仰头端详着墙上挂着的一幅书法。我冒冒失失地撞进来,被一阵松香呛得直咳嗽。他只是淡淡地瞥了我一眼,复又转过身去,对我这位不速之客置若罔
期刊
公元1279年,在风雨飘摇中,一只小船到了广东珠江口的零丁洋上,船上一人枷锁紧缚却神态自若,对着江水从容吟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舟中之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吉安人。二十岁中进士,二十八岁任江西提刑,之后仕途一路顺畅。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