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表明: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行为有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类敏感的社会焦点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学校更应重视开展学生热爱生命的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3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范畴。《意见》指出,要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热爱生命的概念与意义
热爱生命的概念与内容 热爱生命指人对自己的生命怀有珍惜、爱护和深厚的感情,并从行为上使生命更加充满活力。热爱生命有四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尊重生命;第二,加强体育锻炼,维护健康;第三,提高生命质量,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第四,尊重和爱护他人生命。
热爱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人作为生物体的自然生长、成熟、繁殖和死亡过程,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作为社会成员,通过生命过程,使自己的心理、智力、思维和能力等随着有机体生长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发展,从而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也为人类社会改造和征服自然作出贡献,推动和促进历史的发展。
生命活动是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热爱生命对小学生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生命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物质载体,唯有热爱生命,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生命是小学生今后参加工作和健康生活的前提,热爱生命是热爱未来的组成部分。而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热爱生命就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表现。只有拥有生命才可以说得上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才可以无私奉献孝顺父母,善待家庭。
轻视生命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身体状况良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人们往往只重视生理方面的健康,而忽略人的心理健康及思想、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据心理专家对小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我国接近17%的中小学生有自杀意念。引起中小学生轻视生命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多方面,但主要有以下三点:
家庭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要求不一致,孩子无所适从,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家庭教育行为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初和经常的教育者。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子女来說,父母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性格,比他们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更重要。家长教育态度不一致,父亲打,母亲溺爱,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大声争吵,都会令孩子无所适从。尤其近年,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思想道德问题越来越突出。不良的家庭关系,不健康的家庭氛围都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以致孩子意志脆弱,感情脆弱,从而造成轻视生命的心理问题。
第二,家长的期望过高。家长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孩子常因学习达不到家长的期望而产生一种负债感,从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高或过急,不要动辄训斥或惩罚。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顺应自然地发展,决不要以摧残孩子的身心为代价来实现家长的期望。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和成功的欲望。当孩子学习成绩提高时,要积极鼓励;退步时,更要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并想办法给予指导,使孩子能在父母的帮助下自我调节,自我改正。
第三,家长的过渡溺爱。如今不少孩子是在温室中长大的,家长包揽了一切。他们的生活环境太舒服,太优越,没有经历过风雨,一旦遇上困难和压力的挫折就不知所措。一些青少年由于过于被宠,人生道路太顺利,以致造成过分的自尊,而过分自尊的青少年遇上大的压力后,可能导致自我毁灭。
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师爱可以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的人格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但有些学校教师忽视正面引导,正面教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激,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重伤害学生的人格而令学生形成思想、心理问题。
第二,繁重的学习负担。有调查表明:90%的中小学生有考试焦虑。面对自己学习成绩,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陷入痛苦之中,甚至出现极端行为。教育部颁布减负文件,减负固然要压缩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但对于学生来说,心理上的负担恐怕要重于生理上的负担,心理上的负担更具隐蔽性,更容易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时,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发展为目标。
社会方面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身心起决定性作用。有些宣传媒体,社会风气的不良现象给学生造成有害的心理负面影响。
小学生热爱生命的途径
生命是具体的,热爱生命却十分抽象,要让小学生理解生命意义并热爱生命,可以从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三方面进行。
认识上 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每个人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重新获得。人的生命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平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只有拥有生命,才能从事学习、工作、生活等活动。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或典型事件,帮助小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死”是什么。其次,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个体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国家提供的条件与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个人的生命还是父母的,社会的,国家的。因此,拥有生命还意味着对父母,社会和国家的一种责任。
感情上 教师要从感情上培养小学生珍惜、善待和挚爱生命的情感。任何时候都不能产生轻易伤害和舍弃生命的念头和行为。要教育他们认识到自杀、出走、伤害自己等行为都是不珍惜、不善待生命的表现,应该从感情上摒弃这些念头。同时,在热爱自己生命时,也要尊重、善待他人生命、不伤害他人。
行为上 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危险,主要的有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来自坏人的危害、因不当使用煤气、电、火和其他危险品而造成的危险事故。教师要教育小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学习各种安全防范常识,从而增强防范能力,以减少和避免生命安全以及人身健康受到伤害。小学生的身体处在迅速成长发育时期,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要求。教师要教育学生加强锻炼身体,保证健康;要教育小学生努力学习,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要教育小学生在班级和小组等集体中,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和热爱他人生命,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爱护;还要教育小学生做到爱护他人,不伤害他人,在他人有困难或危险时尽力帮助他人。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
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教育目标(即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人才),改革教学内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全面贯彻、落实为中小学生减负、减压的要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学校要从自身做起,进行整体改革,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尊重、关心、热爱、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要冷静对待,耐心说服。注意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双向沟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展平等、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进而形成学校轻松愉快的心理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习各种知识,发展各种能力,确保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小学品德教育和健康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导向的作用。而健康課是小学进行生理知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利用健康课集中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理卫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生理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情绪
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情绪就是这一个内心世界的奇妙窗口。它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也可以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人头脑清醒,冷静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以使人安详,坦然自若,也可以使人紧张慌乱,惴惴不安……
情绪能够强烈地影响生活,甚至影响人的生命观。所以教师不但要教育学生学会控制不良的情绪,而且要教育学生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树立人生的远大志向,培养宽广的胸怀 如果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决心献身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就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因点滴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会为区区小事而烦恼。面对挫折和困难,也能坚强地站起来,不会消沉于消极情绪之中。教师要提倡学生笑对生活,要鼓励学生多做实事。人在做实事的过程中,心理会产生自豪感、快乐感。真正愉快的人生,属于那些有远大志向,关心祖国命运,有着宽广胸怀的人。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有的人总埋怨生活给他的欢乐太少,以致自己老是板着面孔过日子。许多革命前辈,为了人类的进步事业,有的身陷囹圄,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在赴刑场时,仍能高唱国际歌。他们的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应该永远鼓舞学生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善于从身边寻找欢乐,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乐趣,另外读书、写字、音乐、绘画、体育锻炼等都可令人愉快。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一个人怎样认识与评价自己,会时刻影响着他的情绪。对自己估计过高则产生过高的期望,估计过低则产生过低的期望,期望能否实现或过于容易实现都会引起不良的情绪。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要如实地接纳自己,对于那些天然的无法改变的东西,别去抱怨,要勇于接纳;同时要教育学生如实地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强项与弱项,优点与缺点,这样才能正视面前的成功与失败;还要教育学生学会科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头脑,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永远保持积极的情绪,才能极大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可行的条件下,教师应该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只有每个人都能够管好自己,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热爱生命的概念与意义
热爱生命的概念与内容 热爱生命指人对自己的生命怀有珍惜、爱护和深厚的感情,并从行为上使生命更加充满活力。热爱生命有四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尊重生命;第二,加强体育锻炼,维护健康;第三,提高生命质量,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第四,尊重和爱护他人生命。
热爱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人作为生物体的自然生长、成熟、繁殖和死亡过程,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作为社会成员,通过生命过程,使自己的心理、智力、思维和能力等随着有机体生长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发展,从而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也为人类社会改造和征服自然作出贡献,推动和促进历史的发展。
生命活动是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热爱生命对小学生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生命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物质载体,唯有热爱生命,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生命是小学生今后参加工作和健康生活的前提,热爱生命是热爱未来的组成部分。而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热爱生命就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表现。只有拥有生命才可以说得上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才可以无私奉献孝顺父母,善待家庭。
轻视生命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身体状况良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人们往往只重视生理方面的健康,而忽略人的心理健康及思想、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据心理专家对小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我国接近17%的中小学生有自杀意念。引起中小学生轻视生命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多方面,但主要有以下三点:
家庭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要求不一致,孩子无所适从,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家庭教育行为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初和经常的教育者。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子女来說,父母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性格,比他们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更重要。家长教育态度不一致,父亲打,母亲溺爱,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大声争吵,都会令孩子无所适从。尤其近年,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思想道德问题越来越突出。不良的家庭关系,不健康的家庭氛围都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以致孩子意志脆弱,感情脆弱,从而造成轻视生命的心理问题。
第二,家长的期望过高。家长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孩子常因学习达不到家长的期望而产生一种负债感,从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高或过急,不要动辄训斥或惩罚。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顺应自然地发展,决不要以摧残孩子的身心为代价来实现家长的期望。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和成功的欲望。当孩子学习成绩提高时,要积极鼓励;退步时,更要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并想办法给予指导,使孩子能在父母的帮助下自我调节,自我改正。
第三,家长的过渡溺爱。如今不少孩子是在温室中长大的,家长包揽了一切。他们的生活环境太舒服,太优越,没有经历过风雨,一旦遇上困难和压力的挫折就不知所措。一些青少年由于过于被宠,人生道路太顺利,以致造成过分的自尊,而过分自尊的青少年遇上大的压力后,可能导致自我毁灭。
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师爱可以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的人格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但有些学校教师忽视正面引导,正面教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激,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重伤害学生的人格而令学生形成思想、心理问题。
第二,繁重的学习负担。有调查表明:90%的中小学生有考试焦虑。面对自己学习成绩,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陷入痛苦之中,甚至出现极端行为。教育部颁布减负文件,减负固然要压缩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但对于学生来说,心理上的负担恐怕要重于生理上的负担,心理上的负担更具隐蔽性,更容易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时,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发展为目标。
社会方面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身心起决定性作用。有些宣传媒体,社会风气的不良现象给学生造成有害的心理负面影响。
小学生热爱生命的途径
生命是具体的,热爱生命却十分抽象,要让小学生理解生命意义并热爱生命,可以从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三方面进行。
认识上 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每个人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重新获得。人的生命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平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只有拥有生命,才能从事学习、工作、生活等活动。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或典型事件,帮助小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死”是什么。其次,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个体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国家提供的条件与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个人的生命还是父母的,社会的,国家的。因此,拥有生命还意味着对父母,社会和国家的一种责任。
感情上 教师要从感情上培养小学生珍惜、善待和挚爱生命的情感。任何时候都不能产生轻易伤害和舍弃生命的念头和行为。要教育他们认识到自杀、出走、伤害自己等行为都是不珍惜、不善待生命的表现,应该从感情上摒弃这些念头。同时,在热爱自己生命时,也要尊重、善待他人生命、不伤害他人。
行为上 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危险,主要的有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来自坏人的危害、因不当使用煤气、电、火和其他危险品而造成的危险事故。教师要教育小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学习各种安全防范常识,从而增强防范能力,以减少和避免生命安全以及人身健康受到伤害。小学生的身体处在迅速成长发育时期,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要求。教师要教育学生加强锻炼身体,保证健康;要教育小学生努力学习,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要教育小学生在班级和小组等集体中,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和热爱他人生命,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爱护;还要教育小学生做到爱护他人,不伤害他人,在他人有困难或危险时尽力帮助他人。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
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教育目标(即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人才),改革教学内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全面贯彻、落实为中小学生减负、减压的要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学校要从自身做起,进行整体改革,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尊重、关心、热爱、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要冷静对待,耐心说服。注意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双向沟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展平等、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进而形成学校轻松愉快的心理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习各种知识,发展各种能力,确保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小学品德教育和健康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导向的作用。而健康課是小学进行生理知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利用健康课集中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理卫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生理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情绪
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情绪就是这一个内心世界的奇妙窗口。它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也可以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人头脑清醒,冷静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以使人安详,坦然自若,也可以使人紧张慌乱,惴惴不安……
情绪能够强烈地影响生活,甚至影响人的生命观。所以教师不但要教育学生学会控制不良的情绪,而且要教育学生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树立人生的远大志向,培养宽广的胸怀 如果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决心献身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就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因点滴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会为区区小事而烦恼。面对挫折和困难,也能坚强地站起来,不会消沉于消极情绪之中。教师要提倡学生笑对生活,要鼓励学生多做实事。人在做实事的过程中,心理会产生自豪感、快乐感。真正愉快的人生,属于那些有远大志向,关心祖国命运,有着宽广胸怀的人。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有的人总埋怨生活给他的欢乐太少,以致自己老是板着面孔过日子。许多革命前辈,为了人类的进步事业,有的身陷囹圄,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在赴刑场时,仍能高唱国际歌。他们的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应该永远鼓舞学生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善于从身边寻找欢乐,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乐趣,另外读书、写字、音乐、绘画、体育锻炼等都可令人愉快。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一个人怎样认识与评价自己,会时刻影响着他的情绪。对自己估计过高则产生过高的期望,估计过低则产生过低的期望,期望能否实现或过于容易实现都会引起不良的情绪。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要如实地接纳自己,对于那些天然的无法改变的东西,别去抱怨,要勇于接纳;同时要教育学生如实地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强项与弱项,优点与缺点,这样才能正视面前的成功与失败;还要教育学生学会科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头脑,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永远保持积极的情绪,才能极大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可行的条件下,教师应该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只有每个人都能够管好自己,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