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A的动态ID远程用户认证协议分析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6s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口令和智能卡的双因子远程用户身份认证已经成为保障公共网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用于在线支付和在线医疗等领域。为解决Tsai等提出的方案存在的不能提供前向安全、存在内部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等缺陷,Ma等基于RSA密码体制提出了一种动态ID身份认证协议。简要回顾了Ma等的方案,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Ma等的方案仍然存在不能抵抗离线猜测攻击、不能提供前向安全性等缺陷,并给出了具体攻击步骤。
  关键词:认证;RSA;分析;智能卡;口令
  中图分类号:TP30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1-0031-04
  Abstract: Two-factor remote user authentication scheme based on password and smart card is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protect secure data exchange over insecure channel. It can be used in online payment system and online medical system. Tsai et al. proposed a dynamic ID authentication scheme, which is vulnerable to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and insider attack. To overcome these security flaws, Ma et al. propose an enhanced dynamic ID-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 based on RSA. This paper reviews Ma et al.’s authentication scheme and conduct a cryptanalysi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a et al.’s scheme is still vulnerable to an offline guessing attack and unable to provide the forward secrecy. Then the concrete attack steps are given correspondingly.
  Key words: authentication; RSA; cryptanalysis; smart card; password
  1 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远程用户的身份认证技术已经成为保证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远程身份认证可用于在线支付[1]和在线医疗[2]等领域,是一种常用的保护合法用户安全的访问远程服务器的方法。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协议由于口令简单易记、使用便捷和无需额外设备支持等特点,已成为一种应用普遍的身份认证协议。1981年Lamport[3]提出了在不安全的通信中,采用口令表认证远程用户的方案。在Lamport的方案中,一旦口令表被恶意用户窃取,系统毫无安全性可言。此外,维护口令表的资源开销也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0年Hwang等[4]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身份认证方案,Hwang等的方案不需要在服务器保存口令表,但Hwang等的方案被验证是不安全的。此后,研究人员提出了大量的协议用于增强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提高效率。为提高安全性,研究人员采用了双因子技术来加强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双因子身份认证,通常是将“用户所知道的”和“用户所拥有的”这两个认证因子结合使用。基于智能卡和口令的双因子认证协议是研究热点之一,大量基于智能卡的双因子认证协议被提出,主要包括:基于椭圆曲线密码机制[5]、基于混沌密码机制[6]、基于ElGamal密码机制[7]和基于RSA密码机制[8] 等。其中,基于RSA的双因子认证技术,由于加密运算量小非常适合在远程身份认证协议中使用[8]。在计算能力相对较弱的客户端执行加密操作,在计算能力较强的服务器端执行解密操作。
  早期的智能卡与口令双因子认证方案中,用户的身份(ID)是靜态的。当攻击者控制通信信道后,身份ID很容易被攻击者从登录消息中获取,从而导致用户被追踪,不能满足身份匿名的安全需求。这在很多身份隐私要求较高的系统中是不可行的,如在线医疗系统中,必须确保病人的身份信息不被泄露。2004年Das等[9]首次提出了基于智能卡的动态身份认证协议,Das等宣称他们的协议可以达到用户匿名。然而,Das等的协议是不安全的,不能实现身份匿名、容易遭受拒绝服务攻击和离线猜测攻击,协议也没有提供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此后,为提高动态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研究者们又开展了大量工作。Wang等[10]提出了一种动态身份认证协议,并宣称他们的方案在保持了Das协议特性的基础上,更为安全和有效。Tsai等[11]指出Wang的方案不能提供用户匿名,不能抵抗仿冒攻击,并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方案。Ma等[12]指出Tsai的方案不能提供前向安全,并存在内部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为了解决Tsai方案的缺陷,Ma等提出了一种基于RSA的动态ID口令认证协议,宣称他们的方案可以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仿冒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重放攻击和并行会话攻击等,并达到前向安全、用户匿名和双向认证等目标。然而,我们的分析指出Ma等的方案依然不能提供前向安全,并容易遭受离线猜测攻击。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2节给出了安全假设模型和定义,第3节简单回顾了Ma等提出的方案,第4节分析了Ma等的提出方案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第5节是结束语。
  2 预备知识
  本节给出了基于智能卡和口令的动态ID认证协议相关知识和安全假设模型。本文所分析协议安全的安全假设模型基于Dolev-Yao模型[13]拓展,协议采用RSA密码机制设计。相关定义及模型描述如下:
其他文献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内保护信息安全的数据加密技术及方法.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崛起,汽车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加大治理的难点,本文对客运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事故的相关链接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弊端和问题,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探讨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机会,通过在高职教育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既可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类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办学趋同、定位不明等问题制约了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
<正>强调文化的大众化,是毛泽东文化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是因为,毛泽东文化观准确地反映了无产阶级时代文化大众化的历史必然性。文化的
以《计算机学报》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了1994~2004年(截止9月30日)的载文量、发文时滞、作者发文量、合著率以及载文的单位、地区分布等项目,试图为计算机学界的研究提供某角度的
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细胞与基因疗法(CGT)--人们的注意力就迅速转向了如何克服因这些前景广阔的疗法进行商业化量产而面临的挑战。目前,大多数用于临床
三江源地区修筑公路工程中,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较大,处理不得当,会导致路基下沉,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对路基含水量大的路段采用地下盲沟与地上排水沟相结合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在全国各省中先行了一步,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已转为咨询服务类的科技企业.该所按照改革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原有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在企业化
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各种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