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爱佩剑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y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为何爱佩剑


  剑不仅用于沙场,也是我国古人喜爱的佩饰武器。从周代到唐代约两千年间,人们一直盛行佩剑之风。从西周到春秋,剑主要用于佩戴防身。另外,腰间悬剑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标志,剑只有贵族才能佩戴,其他人是不许佩剑的。战国以后,由短剑发展为长剑,秦国剑就更长,长了有利于实战,但从剑鞘拔出却不方便。荆轲刺秦王时,秦始皇就因剑长拔不出来几乎丧命。东汉以后,在疆场征战中,用刀已代替了用剑,但是作为佩饰,剑仍是必不可少的点缀,直到近代诗文中仍不乏咏剑佳句。

“溜须拍马”中的“溜须”的来历


  现代人往往以“溜须”一词来形容献媚取宠的行为,提起这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笑话呢。据传,宋真宗时,有一次,靠献媚取宠爬上宰相之位的丁谓,与老宰相寇准一起吃饭。丁谓看到寇准的胡须上粘了一些飯粒,便亲自上前为寇准溜须拂拭,并对其胡须加以盛赞。原以为这样会博得寇准的欢心,殊不知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老宰相深知此人心术不正,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难道天下还有溜须的宰相吗?”“溜须”这一典故由此而来,并流传至今。

花圈最初用于什么


  花圈在出现之初并非为葬礼所用。花圈的“发源地”在希腊,古希腊把花圈用作装饰神像的圣物。后来,教堂里的祭司也戴起花圈来。花圈传播到世界各地后就不再是教堂专用的饰物了。古代欧洲国家曾用花圈作为奖品颁发给凯旋的战士和运动场上的优胜者。印度和缅甸至今还保留着用蔷薇花做成花圈给贵宾戴上以表敬意的习惯。花圈原来作为礼物,以示尊重和敬意,后来逐步演变成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其他文献
中国即将人口负增长  2019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透露,根据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负增长。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则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绿皮书介绍,从2011年开始,中国老年人口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2010年至2040年
  
我们大家观日食  何琴(6岁油画棒画)  辅导教师:李利萍  浙江省绍兴县柯岩阮社幼儿园  孩子的话:日食那天真奇怪,妈妈早上送我们来到幼儿园,玩了一会儿,中午还没到,天就慢慢暗下来了,一会就变得像晚上一样,真是奇怪!  老师寄语:从小作者的画中可以看出,他对观看日食时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如每人戴着一副眼镜,据他说当时有个小朋友因家长没时间买眼镜,临时准备了一张x光片来保护眼睛。在黑黑的天空里,太
  
年龄:4岁-6岁幼儿  时间长度:约30分钟左右(视情况取舍)  活动环境:室内  活动准备:  1 将课桌拼成一个约3m×5m(或者更大)的台,将白色的透光彩布铺在上面,以直径约25mm的PVC水管或者竹竿沿台边沿围起,充当拦球护拦。  2 直径约20cm的地球仪或者其他塑料球两个,在其两头开筷头大小的孔:用小水桶稀释水粉颜料成滴状。  3 准备一个小漏斗,一包洗衣粉,可以喷水的水管及其他清洁工
2016年12月25日,载有64名俄罗斯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成员的飞机坠落黑海,他们原本打算去叙利亚赫梅明空军基地为俄罗斯空军军团送新年祝福。这一消息令俄罗斯民众悲痛万分,他们自发地来到莫斯科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大楼前,献花悼念罹难团员,普京总统宣布26日为俄罗斯全国哀悼日。这支有着78年历史的歌舞团足迹遍布世界,是俄罗斯的“精神支柱”,也是俄罗斯的“国宝”。  国宝级歌舞团的风采  1928
白色石膏粉、彩色水粉颜料、彩色卡纸、笔、纸等。  小白兔小猫一起玩  1、将石膏粉加入适当的水(可以一次加一点,分多次加入)顺着同一方向调至粘稠状。(步骤1)  2、将调好的石膏粉用手取出放在厚的卡纸上,并按要创作的画面造型捏出各种形状。动作要快一点,以免石膏凝固而无法造型。(步骤2)  3、待石膏凝固后,我们就可以上彩描绘了,一瞬间,白白的石膏造型就变成了小海星、小贝壳 一幅在平面的纸上用石膏
奇异的图形组合
舞虎乐
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外显之物。中国的服饰文明源远流长,自古就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孔子更将衣着视为“礼”的基础,他说“见人不可不饰,不饰无貌,无貌无礼,无礼不立”。然而长久以来,中国人有着“上衣尊而下赏卑、外衣重而内衣轻”的衣着观念,加之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服饰体系中的“内裤”被长期边缘化,如沈从文先生的大作《中国服饰史》就通篇不见“内裤”二字。在“谈性色变”的年代里,人们对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