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新大纲提出新课程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多思多问,自问自答,刻苦努力,创造发明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营造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们的学习总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天真、单纯、幼稚、自尊心强、容易受伤害。特别是差生,总是担心自己问德太简单或问错了,被同学、老师取笑。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给学生产生一种悬念,以便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难,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愿意向老师、同学、家长提出问题。
  二、营造氛围,鼓励大胆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親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才能让学生们敢于提出问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先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先小声嘀咕,老师走到同学们中间,时而鼓励,时而参与讨论,于是讨论逐渐热烈起来。在课堂的下半部分,学生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而且探讨得出了答案。我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反复研究自己用硬纸板做的角,通过不断地操作,学生们有了发现,有的同学学生敢问问题了:“这个角怎么还能动?这说明什么呢?”,渐渐的,学生们自己有了想法,这样他们在小组里提出自己的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在班级里提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从而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三、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教给学习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在数学课的学习时,我都要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在预习时就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的兴趣、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一种好手段。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教科书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前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花一定的时间去预习下节课所讲的内容,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书本上的基本内容,并提供预习提纲,诱导他们在预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观察,善于发现知识的可疑点,并注上适当的记号,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疑问的认识心理去上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和同学们一起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能持之以恒,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质疑的习惯,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一个深刻地理解。
  四、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在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出问题的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一定的深度。在实际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问题,如“什么是面积”一节我们在课堂上可通过实际演示,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这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去完善问题,在知识的发生阶段,不要直接给出结果,而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另外,做为教师要注意内外延伸,提供疑异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课本以内的生活,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求异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更加强烈了,于是也就更加好问了。课内外结合,可以为课堂积累,课中释放,课后延伸这三步骤。这样课前收集,课中练习时学生便有表现欲。学习后并没有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做到以点引篇,以一篇带一组,使学生在实践中吸引更多的知识 总之,教师要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设和谐的气氛。做到学生敢疑乐问,让他们敢说“不”,让他们有独特的见解,让他们标新立异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积极的教改精神—教育内容的变革。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来提出问题。尤其重要,只有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生服务中心经济改革是现代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与我国人们的切身利益有关。目前,我国计生服务中心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计生服务中心;经济运行制度;医疗改革  实际上在计生服务中心经济运行制度中,经济运行与生产、消费、分配等多个环节有关,各部门各环节之间不但存在着简单的关联,同时具备特殊的作用,是调节不同组织利益的重要工具。例
期刊
摘 要:企业通过建立准确、高效、适用的信息系统,用来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已成为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同时也是提高其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也对企业的成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然而企业信息服务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信息服务;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其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是发展其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平台,企业应该正确认识其信息服务的内容、信息服务工作的侧重点、影
期刊
摘 要:本文拟从组织市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总结归纳我国组织关系营销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对现有组织市场关系营销研究的文献的回顾和总结,就以往研究的缺陷和研究方向进行深入討论。然后,对我国现有企业间的关系营销现状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阐述,找出其不足之处。最后,结合我国现有的理论研究,以及自己的观点,对我国组织市场的关系营销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同时,就我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许多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过于看重课内文章,认为那是考试时“用得着”的,而课外阅读则有点“浪费时间”。殊不知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一、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语文是
期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呜喔呜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在吹响. 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当人们谈起农村,可能就会想到山路弯弯,大树参天,小鸟叽叽……一幅迷人的大自然美景。其实农村的孩子也像这大自然一样天真烂漫,这一切都富有音乐的旋律,农村的音乐更是一片扣人心弦,妙趣横生的天地。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多年以来的实践工作让我越来越发现一个问题,几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创新,只有能够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将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进行对比印证,找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现状从多个角度找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性课程。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小学综合实践课堂资源开发应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做到课堂与生活和谐统一,使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但就目前课程的实施现状看,
期刊
幼小衔接工作意义重大。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幼儿成长过程经历的一次重大转变,从以游戏为主的学习过渡到以系统专业知识为主的学习,由生活习惯的骤变,以及课目的增多,使许多幼儿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等不良现象。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教育的顺利、自然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走向小学阶段,心理、行为以及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有效适应,从而防止幼儿入学时产生焦虑、畏难等
期刊
摘 要: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影响着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有机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轴对称性质,能够利用轴对称性质解决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2.方法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理解“兩点之间,线段最短”公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称做出线段和最小时的动点位置  难点:理解线段和最小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相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