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线课程建设模式分析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eter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引发了教育教学的生态革命,也带来在线课程建设的颠覆性变革。本文介绍了在传统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性,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有效的推进措施,建设出有特色、高质量的在线课程。
  关键词:在线课程;互联网;主题专项;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8-0129-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前言
  2008年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课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2013年开始在中国各大高校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超星泛雅等在线课程建设平台也应运而生。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线开放课程因不受空间、时间、地域等限制的特点,受到全世界广大学习者的青昧。
  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主导”转变为“学生为主导”。通过这几年的积累,我国的在线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460多所高校建设的3200多门课程已经在各类在线课程平台上线,其中教育部认定了其中490门课程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会达到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 在线课程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线课程是借助互联网、电脑或手机终端等通讯媒体,以网络授课的形式,设置相应的课程和考核方式等,辅助学员完成学业课业的一种学习方式。许多高校实施在线课程教学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目前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但其发挥了很多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自由的学习时间:传统的课堂授课时间固定,而在线课程的学习时间不受束缚,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零碎的空闲时间,通过手机或电脑终端在网上观看课程,完成课程作业。但考虑到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通常在15分钟左右,所以每一段课程视频时间不能過长,尽量将知识点模块化,在视频中尽量不要出现无用的信息干扰学生的认知。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注意细节的设置,如添加字幕、可调节播放倍速等,另外附加相关的课件资料,以供学士下载学习。
  自由的学习空间:在线课程的学习空间不受束缚。把授课的地点由学校转变为世界任何地方。使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课程的学习,而且学员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任何一所学校老师开办的网络在线课程。但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由于网络的缓冲速度达不到,给在线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带来了一些不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视频播放进度卡、画面不清晰、声音失真等问题,导致一些学生无法持续学习,因此扩大校园网的覆盖面以及提高校园网的带宽成为解决这个重要问题的关键。
  3 在线课程建设思路
  在线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本”原则,按照“名师建课程、课程出名师、学校用课程、学生选课程”的思路。
  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如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但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中的“精华”是在线课程不能比拟的,在线课程师生双向互动差,缺失交流、互学的过程。因此,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反馈与评价机制。首先,在上课前向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平台功能介绍和使用说明书、本课程学习内容、学习前的知识准备资料等一些必要的支持材料。包括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指导建议等。此外,在课程讨论区等功能模块或者利用第三方的社交工具,如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为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讨论提供更多渠道。除了建设课程之外,还要注重监控和管理学生学习的过程,持续完善和维护课程,根据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反馈的情况对内容不断进行调整。
  授课内容分为基础级与提高级等不同难易等级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于初学者和零基础人群可以先学习基础级,完成了基础部分的学习之后,学生再选择提高级别进行知识的补充。基础和提高相辅相成,开拓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以任务为驱动,结合实际案例,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目前在线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为在线答题,形式比较单一,题型基本以客观性选择题或判断题为主,课程平台自动判断就可得出成绩可。考核的成绩只有结果不反应过程,无法真正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因此很有必要把单一的考核形式改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并建立合适的教学评价量表。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随堂测验,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作业上传至平台;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的互评的形式。学生的最终成绩由视频的完成度、完成作业情况、讨论区的活跃度和课堂上的表现等多方面组成。
  4 结语
  随着高校在线课程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更快更好地建设出高品质的在线课程,已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我国在线教育已处于内涵发展阶段,利用好在线课程,我们会获得更丰富、更便利的教育资源,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为社会培育出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丽,李永国,宋秋红,郑兴伟,李庆军.基于微课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在线课程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50).
  [2]任占广,尚福华.基于行为分析的在线课程成绩预测模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9,29(11):139-143.
  [3]吴磊.新工科理念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方法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10-13.
  [4]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前景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4.
  [5]康兰浅议精品在线课程对传统课堂的影响[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8(9):151-152.
  【通联编辑:梁书】
其他文献
摘要: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部署,特殊时期为规避线下课堂教学带来的风险,为保证教学质量不降低,教育厅和学校希望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便捷、有效的在线教学形式,尽可能减少特殊时期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响应“互联网 课程”号召,文章以“学习通”App应用于201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管理文秘为基础,利用App辅助教学过程管理,为有限课堂教学提供更多辅导和支持,总结分析“学习通”App教学操作实践,反思完善辅助教学过程,为关益者信息化教学操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学习通;App;智慧教学;管理文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要:课堂派平台简单易上手,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逐渐盛行,在课堂派平台上展开OTO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院本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记“疫”演示文稿的制作》为例阐述基于“课堂派平台”OT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和思路,体现了课堂教学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是对传统教学进一步改进补充的互联网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OTO教学模式;课堂派;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摘要:该文围绕数字媒体应用专业如何在教学中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的课题,就依托“互联网 ”平台构建“课程思政”智能体系,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推进“课程思政”智能体系的建设,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实现“课程思政”智能体系落地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 ;课程思政;数字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7-0126-01  开放科
摘要:根据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该文探索将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利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学习的激励指导,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讨论相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SPOC;翻转课堂;大学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
摘要:计算机技术是中职校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弥补了国家科技进步与信息化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以往中职校的计算机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但由于新冠疫情的阻碍,很多中职校的计算机教学全部转变为线上教学。线上计算机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教师无法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提升计算机线上教学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确保计算机线上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将结合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
摘要: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以SPOC理念为基础,同时结合网络教学平台,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对混合教学模式方案进行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SPOC;高职;混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8-0166-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前言  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我们
摘要: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对其种植情况进行监测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通过遥感技术可以为农业部门及农民提供工作数据,为相关部门在种植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遥感地球观测系统(EOS)得到了日益完善的发展,并形成了多时相、多分辨率的EOS。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大豆种植情况监测的深入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文基于我国大豆种植情况监测以及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种植情况监测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总结了作者参加第三届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心得体会,介绍了参赛教学课程单元的设计,给出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关课件的案例,分析了高校教学竞赛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未来教学竞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学竞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62.4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4
摘要:由于传统语音识别算法识别耗时长且准确率低,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来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循环神经网络能够进行记忆,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网络,它在NLP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相比于单向神经循环网络,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在识别的正确率上有着更大的优势。实验证明,相比于单独的SGMM,DNN等语音识别算法,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对语音识别的错误率更低,对语音识别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语音